战锤之黑暗千年txt:韩寒神话破灭的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28:06

嫉妒,反智,造假,走捷径,个人崇拜是中国人的劣根因素。韩寒和凤姐芙蓉姐姐,以及亩产一万斤,白卷英雄张铁生都是中国人劣根因素的代言人。

这里,我想重点说说造假作家韩寒以及韩寒神话破灭的意义。

当韩寒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提交仅用一个小时完成的典籍掌故贯穿全篇、文字考究的千字文《杯中窥人》的时候,一个被期望中的“天才”就登场升座了,一个神话故事就在江湖传说了。

然而,2000年韩寒出版了《三重门》。在这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小说引用了50余部中外学术、文学的历史典籍,其中包括《尚书》、《论语》、 《左传》、《史记》、《管锥编》 等具有专业难度的著作。

在出版《三重门》的时候,韩寒因为连续两年7科不及格(包括语文在内)在留级重读高一一年之后,被逼退学。

无疑,作为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作为《杯中窥人》的作者,韩寒以17岁辍学的高中生出版这部包含着“巨额知识”的《三重门》,无异于对中国教育和文化投放了一枚原子弹。它不仅在“偏才辍学生”和“文学天才”之间划上了等号,而且成了直接攻击“应试教育”的原子弹。

更重要的是,因为《三重门》的出版,作者韩寒“被认证”的不仅是非凡的文学才能,而且是“不读书的文学天才”。

 

“韩寒神话”在1999年再次为“读书无用论”正名。“读书无用”,因为有“不读书的文学天才”。这对于一个做梦都想走捷径的功利主义主导的社会,是一个多么具有蛊惑力的口号?而对于许多在“应试教育”重压下的学生和家长,这“不读书的文学天才”,无异于是茫茫大海的一根救生稻草。

在中国,功利主义式的走捷径、造假国度的文化造星,社会的嫉妒与反智心态,共同为韩寒的“不读书的文学天才”准备了土壤。

最近公开的《三重门》手稿视频图像可见,韩寒“写作《三重门》”的“手稿”却如同誊清稿一样整洁――17岁少年创作一部引用“巨额知识”、长达20万字的长篇小说,一年高中生学习时间完成,“一次定型”(韩寒自叙语),这作者不是神,是什么?

博客的兴起为“文学天才韩寒”提供了新的空间,所以“80后意见领袖韩寒”、“自由公民韩寒”、甚至于“当代鲁迅韩寒”在博客中适时出现了。

因此,读韩寒博客,各阶层的读者都会获得异常的欣快感受。尽管,韩寒并没有提供任何独特的思想和见解,传达的只是触及皮毛的常识。但是,造假的作家韩寒确实让阅读者感到无可替代的“解气”。

“不读书的天才”韩寒能够成为这期间的“意见领袖”,深层的原因是知识分子退却留下的非理性批评冲动的社会需要――实际上是发泄和解气的需要――为韩寒的“第二个神话”提供了现实土壤。

问题在于,在个人与媒体之间的不对等,在批评理性与媒体资本逻辑之间的不平衡,最终我们看到了一个以博客为平台的“神话韩寒”,这个“韩寒”的博客文章,如同定期发布的“圣旨”一样,哪怕全文只是一地鸡毛式的流水记录或莫名其妙的几个符号,所在网站编辑---也就是鸣锣开道的丑陋者,都会将韩寒的“文”加上别致的标题推荐到网站首页。点击率不高才怪。

在这个以点击率为影响力的博客时代,“韩寒是不可战胜”的神话就造成了。

然而,作为一个“韩寒神话”“自由公民”或“意见领袖”,的全部虚幻性和矛盾性在这次“质疑人造韩寒”中彻底暴露出来。

韩寒本人、韩父韩仁钧及其长期合作者路金波,在回应麦田、方舟子等人“质疑韩寒作品被代笔”中,表现的霸道、蛮恨和前后矛盾,与“自由公民”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

在这次“质疑韩寒被代笔”事件,无论方舟子所代表的质疑者将把“质疑代笔”的研究工作推进到什么程度,也无论韩寒起诉方舟子侵犯名誉权是否胜诉,“韩寒神话”在只要懂点常识的人的心目中是彻底破碎了。

“白卷英雄”张铁生成为偶像,与“不读书的天才”“自由公民” 韩寒成为偶像。虽然时代不同,但共同的就是,嫉妒,反智,造假,走捷径,个人崇拜是中国文化的主潮。

在文革时代,张铁生并不孤独,在他身旁还有更年少的反潮流英雄黄帅;而在当代韩寒的身旁有“网络呕像”芙蓉姐姐、凤姐等。

在一个习惯了奴役和个人崇拜的国度,就是“自由”和“反叛”,也要攀援在一个偶像身上--即使是一个虚假的偶像,总比失去偶像要好。

当代中国文化的大悲剧在于,没有了韩寒偶像,真正失意的不是那些在茫然中徘徊的粉丝,而是那些为韩寒鸣锣开道的、苦心经营的学者名流。

因此,无论现实中的韩寒表现了多少无知、谎言和无赖,也无论多么令人失望,作为一个神话的韩寒造假的韩寒还是有他独特的魅力的:他既是一个超值的娱乐消费偶像,又是一个丑陋中国人的符号。

伴随着网络空间的全民化,网络的文明和理性开发必将进入日程。这次“神话韩寒”在方舟子为代表的理性而艰韧的质疑中破灭,就是一个中国网络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