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游戏小说下载:八龙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22:44:50

八龙寺概貌
    八龙寺毁于1945年。六十余年的风雨浸袭,荒野遗址,路陷土崩,庙宇痕迹,模糊不清,如欲修复,困难重重。幸赖李顺旺、李永旺等八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尚在,通过座谈访问、查阅资料,对八龙寺概貌进行了回顾描述。
    据荣河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五年(一0一二),宋真宗皇帝去庙前祀后土路经荣河,看见中里庄村东峨嵋岭上云雾缭绕,呈八龙垂像之瑞,故在此建一寺院,名曰八龙寺。因有皇帝立寺这块金字招牌,八龙寺便久负盛名,成为名留千古的旅游胜地。
    八龙寺位于峨嵋岭一个孤峰顶上,四面环沟,坐东朝西,依势而建。寺院建筑物,层层迭高,错落有致,自然形成三个平台,东西长125米,南北宽135米,总面积约16918平方米。这里岗奇林茂,翠壑诱人,居高临下,风景优佳。向东可望朝霞映天,东海日出,朝西能瞰黄河浩荡,汾水扬波。此处大小庙宇十三座,虽无色彩斑斓华丽耀目之感,但庙貌端庄古朴,结构精练,小巧玲珑,布局严谨,殿堂楼阁浑然一体。这里最盛时期住有和尚二十余人。
     八龙寺山门上方悬有兰底竖额一块,上书《八龙寺》三个大字。山门两边,绿树合围,掩映成荫。一对十米高的铁铸旗杆,耸立左右,檐角如翼,悬有风铃,天风吹来,叮当作响。一对石狮,并列两旁,昂首挺胸,姿态生动,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
    八龙寺号称十景:有形态各异的四大金刚,声震山陕的万斤铁钟,八米多高的大佛座像,二人合抱的巨型古柏,歌贤颂德的献殿戏台,悬崖而立的七层宝塔,奇观垂像的八龙雕塑,昂首翘尾的龙形翠柏,还有夕阳归山的万家灯火和频临绝境的羊肠小道。这十景由西向东依势分布在三个平台上。跨过山门,登上十八个台阶,便是第一平台。此处东西宽26米,南北长93米。这里有四椽五檩二架梁的四大金刚殿,两米高的金刚塑像,虎背熊腰,青面獠牙,威武豪迈,神态各异,位列两侧台阶,游人过此,望而生畏,毛骨悚然。平台东南有六角形钟楼一座,内有元代时期铸造的万斤铁钟一口,此钟音质铿锵宏亮,清脆悦耳,隔黄河声送秦岭芝川,历史上有“高寺鸣钟山陕亮”之佳话。穿过七米深的坡形砖洞为第二平台,此处东西宽33米,南北长60米。这里有依崖而建的大佛殿,亦称正殿,内有八米多高的座佛塑像,号称"万荣第一大佛"。佛像肃穆庄重,和善慈祥,为群黎供仰。来此拜佛进香者络绎不绝,香烟缭绕,木鱼声、念经声、祈祷声,给古寺增添了无限生气。禹王、五谷神像位列南北,施人间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佛殿对面为献殿,墙上镶有大小碑铭十几统,记有寺内各建筑物的修葺经过。献殿亦作戏台用,每年正月二十三大佛生日,祭祀演唱,歌功颂德。此殿南北各有庙堂一座,分别供奉观音、关公、药王诸神。在佛殿和献殿正中长有一棵高十米胸围四米二人合抱不住的巨型古柏,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把二层平台遮蔽的不见天日,身临其境,顿觉深遽幽静。踏着青石小径蜿蜒而上,登上第三个平台,此处东西长46米,南北宽19米。北边深沟悬崖处有巍峨耸立插指星云的七层宝塔,塔高约23.9米。青砖结构,平面呈方形,气势雄伟,造型美观,濒临绝境,悬空而立。塔顶常有燕雀飞旋,显示出古塔的神韵风采。古塔东南是宋真宗皇帝奇观垂像锁八龙的八龙殿,内有五尊神像,八条巨龙分别盘绕在梁柱和墙壁上,有彩有塑,彩塑结合,形态各异,活龙活现。有的龙头跃离墙体,有的龙爪伸出梁外,抓着罪孽男女,以惩恶扬善之态警示世人。八龙殿背后长有一棵九米高的龙形翠柏,昂首翘尾,傲然腾空,历经风雨沧桑,仍然郁郁葱葱,叶茂枝繁。登上孤峰顶端,还可饱览远近一切风光,遥望黄河犹如金蛇蜿蜒,近看田园村舍,街巷阡陌,历历在目。夕阳归山,万家灯火和坡岭烟云浑然一体,别有一番景色。在平台朝东方向有一条因地裂崖崩而形成的秃垣残壁,踏着悬崖陡壁的羊肠小道走下去,便是深谷翠壑,这里有农夫栽植的龙枣龙杏,可以大饱口福,大开眼界。八龙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一幅神奇图画,莫不为观者所叹服也!


佛殿修复略记

    八龙寺是个风景宜人风水养人的好地方。多少年来,八龙寺为里庄人民带来不少福祉,里庄人民为此而深感幸运和自豪。然而,阅世久远,时代变迁,八龙寺屡遭破坏,大小庙宇尽被拆除,佛殿亦难逃此劫。仅留下宋代宝塔和金代铁钟,也是岌岌可危,嗷嗷待哺,再不抢救维修,这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就有倒塌和蚀没的危险。寺院整个遗址,也都变得地老天荒,路陷土崩,一片凄凉景象。欣逢改革盛世,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出现了政府重视人民关心的可喜局面。二00四年,八龙寺被列为万荣县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八龙寺塔也被列为山西省省级保护文物。里庄人民正是在这种大好形势激励下,产生了修复寺院的强烈愿望和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不少地方都在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抓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里庄人民借此大好时机,成立了八龙寺旅游景点筹建委员会,于二00五年三月,启动了八龙寺首期工程佛殿修复筹建工作。
    佛殿工程开始,碰到不少难题。首先是资金短缺,上无拨款,手无分文。远在大同市办企业的李永和,得知村人意欲修复佛殿却无来资之处,便自动拿出一万伍千元作为启动资金。筹委会一面组织人员规划实施,一面向村民们发出捐资倡仪。大多数村民出于对古寺的敬仰之心,积极参与,自觉捐赠,你三十他五十,你一百他二百,甚至有的上千元。有些人即使一时手头不便也要拿出三块五块十块八块,以表示虔诚之心,整个活动呈现出捐资济众胜事共襄的热情。此次捐资虽然收入不算很大,不能满足佛殿工程的需要,但也缓解了资金紧缺的矛盾。主体工程完工,接着又要塑造大佛和其它神像,还得一笔开支。正在一筹莫展时,幸赖荣河镇李存章先生(祖籍中里庄村),对家乡修复寺院发展旅游事业颇为关心,慷慨解囊,自愿出资一万伍千元,塑造大佛及禹王五谷神像。当佛像塑起佛殿落成,虽不搞什么雕梁画栋,也得以油漆装饰壁画点缀,使之熠熠生辉。同时还要为佛殿立修复碑记,为大佛举行开光仪式,要组织热闹上寺,名戏助兴,如此等等,均非钱莫为。筹委主任李兆信、李太生和集资组孙水生(临河人)亲自出马,两上北京,向在京办企业的荣河老乡伸出求助之手。令人可喜的是,一些开明的企业家出于仰古寺爱家乡之深情,坦然应允,慷慨捐资。中里庄村李化民表示以虔诚之心为大佛开揭面帏,特此奉银一万六仟八百元。郑村闫满刚,以孝母敬佛之心,让老母为大佛上头柱香,也特此奉银一万二千八百元。南里庄村孙世增,对家乡公益事业颇为热心,除在京为捐资跑前跑后大帮其忙外,自已还捐了二千元。在其带动下,不少老乡都主动捐资奉献爱心。这就使因资金不足直接困扰工程顺利进行的矛盾逐步得以缓解。
在工程上碰到的又一难题是,自然环境和客观条件为施工设置了不少障碍,增添了不少麻烦。因施工工地是在离村五六里远的高坡岭上,沟深坡陡路不通,砖木材料运送难,而且是没电没水没场地,食宿守护没地方。施工人员还得在四面环沟的孤峰顶上撑起两丈高的架管干活,大风呼啸,黄土飞扬,老天爷时不时的还要下雪下雨,稍有不慎就会出事故出危险,安全问题就成了人们最担忧的事情。加上因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人们对工程既关心又担心。当工程碰到困难时,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看法和疑虑,什么担心工程半途而废呀,担心大家捐资的钱打了水漂呀,等等;于是怀疑观望热语冷讽随之而来,这就无形中给主管人员和施工人员带来精神上的困扰和思想上的压力。然而,以李兆信为首的主管人员和以李四敏为首的施工人员,面对困难不气馁不退缩,忍得住也挺得起,他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决心以实际行动感化人们的思想,赢得人们的理解善待和支持,以工程的圆满告竣回报人们慷慨捐资的善良用心。他们通过铲崖削埝,平坑填壑,开劈场地,开挖道路,建房子、打水井,千方百计解决施工难题,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佛殿工程自始至终为村民所关注,施工期间,不少人抱着关心态度,一次又一次地爬上高岭看工程。有的人刚上去正好碰上予制大梁人手不够,便二话不说提起泥包干起来。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担心大佛塑像脱离原形,也不时地找上门来问情况提建议。九月二十五日为佛殿立碑,筹委会四十多名成员,不分年老年小倾巢出动,主动参加。在李兆信、李太生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合力,不怕吃苦,不计报酬,饿着肚子,冒着大雨,一连干了六七个小时;人人情绪饱满,个个毫无怨言,最后把两吨多重的石碑立起来。《八龙寺佛殿修复碑记》和《功德碑》碑文,字字句句,刊石耀目,为佛殿增添了光彩,为捐资者张扬了美名。由于村民们的关心支持,乐于奉献者的慷慨捐助,主管人员的精心料理,施工人员和塑像师傅的精细操作,工程历时210天,于二00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园满告峻。
    为大佛开光,为佛殿落成剪彩,原定于十月一日举行,因大雨滂沱一连下了五天,直到国庆节前一天雨还未停。考虑到八龙寺坡陡路滑场地窄小的实际困难,不得不改为十月四日进行。说也奇怪,三日白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晚上又变成阴雨天气,四日接着又是大雨。用从五台山请来的开光和尚话来说,因为这是八龙寺,八龙需水,再挪日子也避不过雨天。于是只好冒雨举行开光仪式。原估计天雨打扰,上寺群众来不了许多,然而大出所料,从早上七点开始,四里庄村民就打着雨伞穿着雨靴踏着泥水陆续上寺,郑村、荣河、谢村、马家庄等地不少群众也冒雨赶来,五六里长的寺坡路上,人流伞流黑压压汇成两米宽的长蛇阵,在泥水中跌跌撞撞地爬行。寺院整个遗址上上下下男男女女挤了个水泄不通,简直成了层层叠叠的伞岭人峰。锣鼓队、秧歌队几乎找不到合适场地表演。难怪有人说,多亏老天下雨,要是放到晴天,上寺人会更多,秩序很难维持。仪式开始,和尚诵经,开点灵光。法事完毕,捐资状元李存章、李永和、李化民,个个身披红幛,恭而敬之的为大佛开揭面帏。郑村闫满刚母亲在儿子的搀扶下,头戴佛帽,项挂念珠,笑容可掬的在大雨中把第一柱高香插在新铸的香炉里,接着善男善女个个手捧香火涌向炉前。雨越下越大,香火越烧越旺,烤得人们难以近前,人们只好举起一把把高香朝炉火中掷去。佛殿廊下功德碑前站满了人,有的在指指点点寻找碑上自已的名字,有的在朗诵着为捐资者歌功颂德的碑文。雨不停地下着,但排队撞钟的人仍然一个接一个的上,李吉庆挂起的大钟不断发出洪鸣,"高寺鸣钟山陕亮",发出了修复寺院启动工程的号令,传播着神岭宝地再现辉煌的佳音。
    十月五日,天气晴朗,上寺人们扶老携幼络绎不绝。佛殿前的香火依然烧得很旺。六日、七日、八日,八龙寺仍是人来人往,香火不断。此情此景,令人感叹。看今天,想明天,我们深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八龙寺新面貌就会展现在人们面前,八龙寺又会重现昔日辉煌。

                          ( 以上文字摘自李鹏飞先生编著的《余年乐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