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潮官方小说:谈谈对痰湿的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44:46

先贤朱丹溪说:"怪疾多属痰,痰火生异证."沈全鳌说:"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对痰的认识,最早见于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后诸家提出百病兼痰学说.张介宾说:"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清代林佩琴著<类证治裁>更具体指出;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肾则冷,在肠则泻,在头则眩,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所论之痰,有内痰,外痰之分;有有形,无形之别,并非皆是病理实体,既有咳嗽,痰核瘰疬之痰,也有胸脘痞闷,痰气郁结,中风癫痫,眩晕呕恶,神昏痴呆,痰蒙心窍等,所述痰病,界域宽阔,内容复杂.

肥人多痰湿,流注等等,痰湿在理论和临床中占了很大的份额,内容是很丰富的,无论在内科还是外科。在临床中相信也碰到过不少体会。

在我印象中,痰湿往往很难分清楚,所以我也不太确定中医对痰的定义,但并不影响临床的体会。就从中医术语谈起。

中医理论术语中有句话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我的理解就是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能产生痰湿,而咳嗽为痰湿的一种表现形式。古人主要是靠观察总结分析来完善理论。没有外科内镜等帮助,很难看到中焦中的痰湿形态,只有在咳嗽吐出有形的痰湿后,我们才真正接触到痰,那么痰中医中的痰就是我们从患者口中看到的痰么?

“肥人多痰湿”这句话对一个中医专业的都不陌生,为什么肥人多痰湿?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是这样想的,肥人一般是饮食偏嗜和缺少运动引起的,前者容易沉积肥腻,后者影响中焦运化。这两点一为邪积一为正损,相互作用。表现形式很多,比如舌苔厚腻,大便腻,口淡无味或口甜口苦(视夹邪而论)。如果这些算痰湿,那么,谈就不光是我们平时看到吐一口的痰。

有几点区别:

首先痰的病位,我们看到的痰或西医理论中的痰只是一种分泌物,与呼吸道有关也仅存于呼吸道。但中医理论中的痰,他可以存在很多地方,上面说到,中焦的痰湿,经络骨骼肌肉中的痰湿,如流注,甚至可以在西医理论中的心血管疾病中,高血脂,冠心病等等,可以说中医中的痰是无处不在的。

其次痰的形态,临床西医认为痰是有形态的,而中医理论认为痰湿除了有形之痰,还有无形之痰。我个人觉得用无形不贴切,应该说多形的,因为痰湿的形态是多样,而不是意识,好像三焦理论中水的形态,“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他不是意识,是属于有形的,而且是多种形态的。比如西医中一些高血脂、糖尿病,舌苔厚腻的患者,他的形态除了中焦中痰湿的形态,还有心血管中一些物质都可以称为痰。

再者痰与津液的关系,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熬液成痰,灼津成痰,聚湿成痰,这些理论上都有明诉,不班门弄斧了。我想说的是,痰和人的正气(津液)是同源同气,类似于六气和六淫的关系。我上面说到一些心血管中的物质可以称为痰,再具体点可以用理化检验得到的甘油三酯,这个西医朋友应该都承认了,在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是维持人体代谢的一种物质,不属于痰,但超过人体代谢的能力或负荷了,他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中医中是可以称为痰的。因为他表现出了痰湿的外相。所以我认为痰湿和津液是同源同气。其实这些都是中医理论中相生相克的一部分,如果能理解深刻对临床帮助还是很大的。

槐花飘香:这个题目很大的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讲清楚的。举几个例子也许可以说明一些事情。

病例1

患者男性,35岁,因上腹部满闷半月就诊,伴有纳差,恶心,呕吐不明显。发病以进食后明显,严重时见有上腹部胀痛,大便溏薄,小便正常,乏力、易于疲乏。自服西药H2拮抗剂、PPI等药物有效,但仍有反复。否认其他病史。平素因生活所迫,忙于工作,饮食不规律。曾查GI示:胃炎,胃动力减弱。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内大量潴留液)。

舌质淡,苔白腻,脉左细,而右脉稍有滑象。

辨证: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胃虚则无力运化水谷变生痰湿,痰湿困阻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故有以上诸症。

所幸,痰湿之邪,尚未寒化以伤阳,也未热化以伤阴,直从健脾化湿治之即可。

处方:

半夏15 陈皮15 苍白术各15 茯苓 15

党参15 桔梗15 杏仁9 香附15

甘草9 三剂 水煎服 每日一剂

三日后复诊,恶心感消失,自觉胃脘舒适无比,观其舌苔较前便薄,但仍显腻,脉象仍有滑象,瞩其继服前方。

如是在此基础上调理半月诸症消失,后渐成朋友,相识多年未在发作。

1、痰湿之所生,无不出自脾胃。脾胃虚弱,则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湿。这是痰湿所生之本源。故,凡是痰湿作祟之疾病,均有脾胃虚弱表现。换句话说,痰湿之为病,健脾化湿为重要的法则之一。

2、痰湿既生,首先影响到哪一个脏腑呢?余体会,首先影响到脾胃的升降。因为,痰湿出自中焦,阻碍中焦气机是必然的结果。而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痰湿之为病,脾胃首当其冲。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或有恶心、纳差等。

3、其治疗当然以燥湿健脾,和胃降气为主。此不必多说。然而,此时前方用药当以和为主呢?余以为,宗丹溪之法,以二陈汤较为合适。进一步说,方中半夏为不可或少之味。

4、痰湿阻滞中焦,为其发病之初现。至于寒化伤阳,热化伤阴;再到痰随气行,或流注于经络,或停滞与脏腑,其变化多端,而所致疾病又变化多端。随之,治疗的前方用药上又需巧妙应对,方能又“效如桴毂”之收获。

ymg2000:再谈对湿邪的一些观察。

1、中焦湿邪:在农村很多小孩子呕吐或腹泻时,地上会搞得很脏,我们拿一些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扫掉。如果不撒灰地上是不容易清除干净的,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从理论上说湿性粘滞,不容易祛除,在中焦我们用燥的方法除湿,类似于把中焦的水分吸出,再用通降的方法把残渣通过二便排出。运用到中医的理法就是淡渗利湿、香躁化湿。

有了理法我们不难想象方药,淡渗如茯苓、薏米仁,香躁如藿香、佩兰,通降如枳壳、半夏。当然必要时要加一些升清的药物来健脾扶正,如升麻、柴胡。还有一点是值得说明的,如果地上腹泻时的排泄物太多,而用的灰太少是起不了作用的,所以祛除中焦湿邪时淡渗香躁必须为君,量宜大。一般30g起。

小结一下,此类疾患病位在中焦,以祛湿、恢复中焦升降之机为原则,以淡渗、香躁、降逆、升清、破积等方法,邪之出路在二便。(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观察二便而判断病情)

2、湿邪头重:典型的湿邪头痛,头重如裹,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此症虽然表现出的症状在头部,但我个人觉得这类疾患病位不能完全定义为头部。

湿邪头重:典型的湿邪头痛,头重如裹,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此症虽然表现出的症状在头部,但我个人觉得这类疾患病位不能完全定义为头部。首先从病邪的性质来看,湿邪粘滞,易阻滞气机,湿为阴邪,易袭阴位,而颠顶是清阳汇聚的地方,不易受湿邪侵犯,其次从病位和治疗上来分析,病位在上在外,理法应以汗法,也就是说邪是能通过汗法来外出的。假设邪气真是在头部,那汗法是否能起效?(我知道只有辛香走窍、活血化瘀之法可能会有效,或许是我才疏学浅,请同道指正)最后我想说湿邪引起的头重的治疗,我在临床上一般是以汗法为基础,酌加辛散通窍的药物,如九味羌活汤、如是明显的畏风考虑用川芎茶调散。

小结一下,可以看出同是湿邪,由于病位不同,用药差别之大,头重如裹,明显湿邪为患,而祛湿之法却在于发汗,让邪气随汗而出,和中焦湿邪相比,可以说是同邪而不同法。我们是否认真去思考过呢?

槐花飘香:

湿邪之为病,变化多端,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其用药自然不应相同。这一点,ymg2000君已经认识到了,殊为不易。现在的中医院校科班毕业的人,以及那些整日里和老鼠为伍的中医高级人才,又有几人能认识到了呢?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针对于湿邪在头目肌表,症见发热、头重如裹、肢体痠重等症,我是比较推崇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的。其中视不同情况,必重用羌活、独活两味,这可能是一点心得吧。

如此话题第一帖ymg2000君所说的那样:“清代林佩琴著<类证治裁>更具体指出;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肾则冷,在肠则泻,在头则眩,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那么对于痰湿在肺、在胃、在心、在肾、在头、在胸、在胁、在经络、在四肢,痰湿之治疗,其具体的用药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这些做中医的是不是都已经成竹在胸了呢?

呵呵,我个人以为,针对每一个部位,痰湿的治疗都可以拿来仔细的来论述一番。ymg2000所论的痰湿在头目之湿重如裹,也只是其表现之一罢了,比如,同样的痰湿在头目,那眩晕的治疗,是不是和这个头重如裹的治疗一样呢?当然不是。

痰湿在头目,表现为头重如裹,此痰湿之常。

但若发生病理机转之后,则又有新的见证。

如其人素体阳盛,或已有肝火上冲之势,则痰湿便可化而为热,临床表现头目如裹,时有胀痛,兼见目赤、心烦,此痰热之表现。此时用药,则重用羌活之辛散肌表湿邪之味,则不但疗效全无,甚则加重病势。为何?盖辛温发散之味,易助火也。用之,也当少量,并配清热化痰之味。

至于痰湿所致眩晕,虽同属一个病机——痰湿,则其用药有所不同。如半夏白术天麻汤,颇为实用。如若眩晕而又兼见火热表现,其治又有不同。概而言之,天麻钩藤汤以治肝阳上亢者;镇肝熄风汤以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此二者皆可以兼见痰热之表现。临床之上,对此兼有痰热表现者,余习以竹茹、竹沥、浙贝母、蛤壳等伍之。可见,同一病机,不同症状,不同的兼证,痰湿为患也多有变化,则临床用药就必不相同了。

引文来源  谈谈对痰湿的体会_老恕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