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旧笛记:况钟在苏州知府任上的成绩卓著永标史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18:53

                                        况钟在苏州知府任上的成绩卓著永标史册

                                                       吕宝善

据王友良博客记述:况钟在苏州知府任上的成绩卓著,确有其事,现作为《<况钟巧断十五贯>戏剧好看!》后续。特转录如下:

  1430年,也就是明宣德五年,苏州,虽是全国经济文化大都会,然而,由于苏州在元末为张士诚据守,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泄其愤,而将苏州租赋加重。当时,明王朝全年税粮十分之一出自苏州一府,比浙江全省还多5%,致使百姓难以承受。至仁、宣时,府税粮繁重,官吏奸贪,百姓困苦,逃民“接踵而去,不复再怀乡土”。 

    在这种危难之际,48岁的况钟因勤谨廉洁,博识干练,被特选担任当时“天下第一剧繁难治”的苏州太守之职。况钟上任前,宣宗皇帝朱瞻基不仅特意设宴为他饯行,而且,还特别给予“敕书”,扩大他的职权范围,特许他直接向皇上选送奏章,规定他“凡公差官员人等,有违法害民者”,可立即“提人解京”法办。当时,况钟被誉为是一位“手捧天书”的“钦差太守”。

     历史垂青了出身贫寒的况钟,也是垂青了苏州,更是成就了苏州与况钟的不解之缘。此后,况钟用他的才华、智慧和人品,在苏州这块土地上,勾勒了一位旷世清官的形象! 

    说是“旷世”,在于况钟是历史上在苏任职时间最长,长达13年。

 

  对诉讼,况钟机敏善断。他“每一日轮治一县事,未期年,勘问过轻重罪囚一千五百二十余名”。况钟还常常“折狱明断”,遇有“奇冤”者“无不昭雪”。当时“吏不敢作奸,民无冤抑,咸颂包龙图复生”。 

    正因为况钟任苏州太守时,事事根据法令办事,又处处照顾到百姓的艰难困苦,深得百姓爱戴和拥护。宣德六年三月,况钟继母去世,况钟奏请朝廷,回家守孝。况钟离开苏州后,那些被打击的奸吏恶人又卷土重来,变本加厉地再度猖狂。百姓更加思念况钟,作歌唱道:“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还有一歌唱道:“郡中齐说使君贤,只剪轻蒲为作鞭。兵杖不烦森画戟,歌谣曾唱是青天。”呼唤、怀念之声,溢于衢巷。于是,县民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余人,奏请召况钟由家乡径回苏州知府任上。正统五年,况钟治苏9年任满,例应上调朝廷,循例赴部候升,走时“饯送者数百里不绝”。就是这次,况钟写下了两守诀别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一担行李,清风两袖,何等的清廉与正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