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霓霞线在哪里刷:赵晓东油画作品欣赏-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17:18


多福老人欢迎您http://qwp43.360doc.com

*国外油画*国内油画 *精致工笔 *风景人物*雕塑奇石
工艺精品 视频电影学习笔记

赵晓东油画作品欣赏-1
2012-02-15
赵晓东,1986年—1993年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原浙江美院附中);1993年—1997年 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 1997年—2002年 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 2002年至今 现任教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农转非特写:赵晓东笔下的农民工
王小箭/文
“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决定了“表现工农兵英雄形象”的“政治正确性”,于是,工农兵形象成了“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红光亮”和“高大全”。由于属于同等政治概念的图解,因此工农兵之间的差异只在于装束不同,甚至连男女的面相也都是双胞胎。这种统一脸谱的现象在传统艺术中是常见的事情,法国的罗可可艺术和中国京剧艺术都把“美男”女性化到与女人成为统一脸谱的程度。“红光亮”之后的“乡土写实绘画”把农民还原到“锄禾日当午”的状态,但恰恰在这一时期,首先实行所有制改革的农村却成为中国先富起来的人群,尽管当时富的标准无法与今天相比,但农民的生活的确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些乡镇企业办的好的地方,农民的日子甚至比城里人还好。“菜篮子工程”这个概念可以作为彼时都市生活水平的缩写。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经验在城市的推广,农村逐渐失去了政策优势与先发优势,城市对农村的优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世代耕耘的土地,到大城市谋生,乃至成为“春运”的最大麻烦。“农转非”成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切写照,“农民工”成为政府和媒体的常用词,“农民工”问题和“三农”问题成了“农转非”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突出的问题。一旦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锄禾日当午”的价值就没有了,同样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底层人文”的劳动条件与社会地位以及比农村还差的居住环境。同时,“农转非”必然带来的观念变化最终把“农民”变成了愚昧无知、固执保守的代名词。因此,早在政治波普和艳俗艺术中,农民就已经成为滑稽可笑的角色。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赵晓东选择了农民工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源泉。
重庆的农民工可以统称为棒棒,这并不是他们其他事情都不做,而是因为手中的棒棒是他们最突出的标志。棒棒和其他城市的农民工的最大不同是他们并不集中于加工厂或建筑工地,而是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居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赵晓东工作室出来往坡下走,一路上都是简陋的棒棒住房,赵晓东说他每天都能看见上来下去的棒棒,这也是他在这里租工作室的原因。但是环境并不仅仅是一个取材方便问题,它同时也在逐渐拉近艺术家与表现对象的距离,影响着艺术家对表现对象的态度。赵晓东近年的作品有一个明显的过度,那就是从略带讥笑的猎奇变为同情再变为人性解读,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就是从突出场景、情节、装束、表情之类的外在特征,变为焦聚面部的无助忧郁的表情,再到近乎于身份证照片的肖像画。讥笑和同情都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区别只在于恶意与善意,人性的解读就不存在居高临下的问题了,而是认真的观察与揭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作品排除了艺术家的主观性,因为毕竟是赵晓东的观察与赵晓东的揭示。下面是我摘录的几段赵晓东的艺术笔记,从中可以大致看出这种变化。
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记录下这群建设者的生活,希望传达出经得起推敲的情感,刻意从残破中发掘出美和爱。用淋漓、酣畅的笔触来表现他们灵魂的印记。我想最重要的是描画出“真实”的景象…使作品营造出异样的氛围,显现出盎然生气,象征性地展现了农民工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同时又显得有些迷惘。
8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