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插件下载哪些:清代皇帝的鉴藏玺和大清二十五玺[104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15:44

清代皇帝的鉴藏玺和大清二十五玺[104P]

皇帝宝玺若从秦始皇“乘舆六玺”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因之,宝玺数目多少不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各朝代的皇帝宝玺存世者已经寥寥无几,唯其明清两朝的帝玺有较多的遗存,特别是清代皇帝宝玺较完整地保存下来,除少数因战乱散失民间和海外,绝大部分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些宝玺都是皇帝的御用之物,制作时多由皇帝下旨,由内府各作御用工匠完成,一般要经过选料、雕钮、选择印文、书篆、呈皇帝御览、修改、刻制、磨光、进呈等程序,要求严格,做工精细,极具皇家雍容华贵之特色。其质地包括玉(白玉、青玉、碧玉、翡翠等)、石(包括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木(包括檀楠木、竹根等)、骨(包括象牙、驼骨等)、金属(包括金、银、铜等)等,几乎囊括了能够制作印章的所有材料。其种类繁多,包括代表封建国家和皇权,发布皇帝谕旨所用的“国宝”;在帝后御笔书画或宫中收藏经过皇帝御览欣赏过的前人书画作品或内府收藏的古今善本图籍上钤盖的“鉴藏玺”,最能反映帝后思想情趣、内心感受的“闲章”以及“宫殿玺”等。 紫禁城不仅是帝后的起居之所、朝政重地,同时还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典藏的宝库。尤其是其中所藏的中国历代书画作品和图书,堪称首屈一指。皇帝们在研习鉴赏之余,常常要在这些作品上钤盖收藏印记,累朝叠加,有的竟多达几十方,成为宫藏书画图书的一大特点。与之相对应,皇帝宝玺中便出现大量的鉴藏玺。 清代皇帝的鉴藏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宫中某些殿宇,多存放有古代图书或字画,凡这些殿宇的收藏,都要钤盖该殿宇的鉴藏玺。如“乾清宫鉴藏玺”、“养心殿鉴藏玺”、“乐寿堂鉴藏玺”、“御书房鉴藏玺”、“无逸斋精鉴玺”及“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等,同时还要钤盖皇帝的“御赏”“御览”玺;一种是清代皇帝对古代艺术品的整理都十分重视,曾钦定、编纂、刊刻了大量有关古代艺术品的著录书目。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经著录的作品,如善本书籍、书画碑拓,也都在其上钤盖相应的印玺,如“石渠宝笈”、“宝笈重编”、“石渠宝笈所藏”、“秘殿珠林”、“珠林继鉴”等,作为著录的标志;另一种是清朝皇帝撷取内府藏书的精华部分,别贮一地,成为大型丛书,冠以总名。凡收入的书籍,则钤用以丛书名称为印文的印玺。如“天禄琳琅”、“天禄继鉴”、“摛藻堂全书粹要宝”、“味腴书室全书粹要宝”等;再有一种就是皇帝自己的御笔书画,往往钤盖“御笔”“宸翰”类玺,并根据御书内容选择与之相配的其他它小玺。像这样的鉴藏玺几乎清代每位皇帝继位后都有制作。 乾隆是制作鉴藏玺最多的皇帝,其一生共刻治玺印1800余方,钤用于古今书画之上的也有千方之多,是在书画作品和图书上留存印迹最多的皇帝。通过这些鉴藏玺,可以使我们了解清宫收藏尤其是书画作品的著录、流传情况。 刻宫殿、楼阁、馆院等室名于印上,是为室名印,相传始于唐代宰相李泌的“端居室”玉印。后来士人纷纷仿效,到宋代时这一风气已相当普遍。清代诸帝之宫殿玺即为这类印章的遗续,是清代帝后宝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皇帝的殿名玺与有清一代的土木之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顺治朝处于满族入关伊始,其注意力集中于调整民族关系,巩固满族政权方面,很少大规模的土木建设,故而殿名玺显得凤毛麟角,至今所见者只有“体元斋玺”一种;而康熙帝在满汉民族的融合,发展文化方面成效卓著,故而他仅有的几种殿名玺中的宫殿多与其文化活动息息相关。如“渊鉴斋”则有以之命名的《渊鉴斋古文》《渊鉴类函》《渊鉴斋法帖》《渊鉴斋摹古宝类》等书籍。“佩文斋”则有以之命名的《佩文韵府》《佩文斋书画谱》《佩文斋咏物诗选》《佩文斋广群芳谱》等书籍。“懋勤殿”不但是储存御用文房用品之处,同时还以之命名了一部书帖即《懋勤殿法帖》。这些都是康熙朝十分重要的文化成果;而雍正帝的殿名玺除皇宫内几处他经常活动场所之外,大部分都集中于圆明园,可知这一时期正是圆明园建设的重要时期;乾隆朝则是整个清代宫殿园林建设的高峰期,是时北京的建设大规模展开,京城内外的许多名胜古迹、园林景观,不是在这时始建,就是在这时扩充或修缮。与之相对应,包括大内及三海、三山、五园在内的主要景点及建筑的殿名玺都在乾隆的宝玺中出现了。嘉庆以后,国力日衰,土木兴建也越来越少,故而皇帝的宫殿玺也呈现出这样一种减少的趋势。 宫殿玺同样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有关宫殿建筑的诸多信息。其一,表现建筑之功用。如“味腴书室全书荟要宝”、“摛藻堂全书荟要宝”等,味腴书室和摛藻堂是专门贮存《四库全书荟要》的地方,故有是玺之制。其二,表明帝后在宫殿中的活动。如“渊鉴挥毫”形象地展现出康熙帝在渊鉴斋泼墨染翰的场景。其三,宫殿玺中有一类组合玺,一般三方一组,三玺的质地、钮制相同,其中一方为宫殿玺,另两方则为诗句成语玺,用以说明殿名玺中殿名的含义及来历,从中不难得知其宫殿取名的初衷。 总之,故宫所藏皇帝宝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大到重要历史典制,小到皇帝的一言一行,在方寸的玺印中多有体现。对于研究清代中央集权制度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诸方面,都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印玺

康熙御用碧玉玺“康熙御笔之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印玺(继位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印玺(继位后)

太上皇帝之宝,通高15cm,纽高7.3cm,印面22.5×22.5cm

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

这方“太上皇帝之宝”制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当年九月三日,乾隆帝颁布了在三十八年(1773年)所写的建储密诏(密建皇储),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次年新正举行了禅位大典。乾隆帝归政后,仍住在养心殿训政,嘉庆皇帝则只能住皇子所居的毓庆宫。嗣皇帝年号嘉庆,只对外使用,宫中继续用乾隆年号,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重要政务权力仍掌握于乾隆帝手中。

这方“太上皇帝之宝”是清宫帝后宝玺中最大的一方,体现了太上皇权力的至高无上。此宝制成后曾陈设于太上皇宫殿中的皇极殿御案上。此外另有“太上皇帝之宝”数方,皆作汉文篆书,用于书画鉴赏活动。



青玉“五经萃室”印,清乾隆,印面3.2cm×3.4cm,通高7cm

印青玉质,长方形,蟠龙钮。印面篆书“五经萃室”。“五经萃室”与“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印为一组,同贮于一木匣。

“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印是乾隆皇帝晚年经常使用的宝玺。为了使用方便乾隆帝下令制造了几十方“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与不同的宫殿名印合成组印,这是其中的一组。五经萃室位于昭仁殿内,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昭仁殿,此印有经火烧过的痕迹。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cm,边长2.6cm;中“乐天”,椭圆形,高1cm,长径3cm,短径2.3cm;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cm,边长2.6cm。

此联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

玺文“惟精惟一”、“乐天”皆出于儒家经典。以“惟精惟一”为文之玺在乾隆早期即有多方,常与“奉三无私”、“乾隆宸翰”一同使用。“惟精惟一”出自《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乾隆以此表明其施政思想。“乐天”之义取自《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义即“顺天施化是欢乐于天,识物始终是自知性命,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自然之理,故不忧也。”

这三玺的篆刻方式与玺文布局均有不同。“乾隆宸翰”为阳文篆刻,布局章法为传统标准格式。“乐天”亦为阳文,两字居中,左右饰以螭纹,使玺面富有动感。这种字、画结合的形式是汉印的遗风。“惟精惟一”为阴文篆刻,印文用汉代私印形式,采取回文法排列,错开相同的两个“惟”字与延长两字上端一笔都是为取得整个印面饱满匀称、和谐美观的效果。

此三联玺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玺中备受青睐,以后各帝亦十分珍视。清末代宣统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携出此印,且随身不离,至1950年方将其交出,经有关机构移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乾隆 白玉圆玺 在箱内的格子里,在那隐秘的双层底中,裹放着成百个君王的玉玺,用整块玛瑙、玉石或金子制成;他生命中的任何情形及他在位时的任何法令都需要这些沉重的印章;这些无价的玉玺,在皇帝下葬后从没人再碰过,在这里已经沉睡了两百年了。

这件拍品来源北京寿皇殿,法军将领de Gercey于1900年掠至法国。乾隆时期,每遇重要的国事家事都要刻制宝玺为纪念。如果把它们按年代先后排列起来,乾隆一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便可一目了然。“乾隆皇帝著名的‘太上皇帝’圆玺可以说是这样一方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郭福祥说。

此玺白玉质,整体呈圆柱形,顶部利用土红沁色浅浮雕双龙捧干卦图案,印面朱文篆书“太上皇帝”4字。玺四周阴刻乾隆帝《自题太上皇宝》御题诗。玉质温润细腻,顶部钮雕及四周的御制诗文字刻工流畅精细,形态自然,是典型的乾隆时期的风格。

据郭福祥介绍,这方宝玺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御玺印谱中有明确著录,经与实物比对,无论是材质、体量大小,还是印文篆法布局都与该书中的记载完全相合,可以确定此玺为乾隆时期的真品。

“通观中国历史,名副其实既有尊位又有权势的太上皇,恐怕非清代的乾隆皇帝莫属。按照乾隆自己的说法,早在他继承皇位的时候,就默祈上苍,如果使他享位六十年,他就要传位于嗣子。开始他只不过是以此祈求长寿,但天子有信,出言必行。”

乾隆归政后用喜字第一号御宝刻制了“太上皇帝之宝”玺,它面22.5厘米见方,为清代最大的皇帝御宝,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后,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内府工匠用不同质地制作了二十多方太上皇帝之宝,但圆形印面的只有此次拍卖的这一方。

作为乾隆帝太上皇时期的重要宝玺之一,这方圆玺经常钤用于内府收藏的书画之上,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晋代王献之的《中秋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唐寅的《品茶图》轴等都钤印有此玺。另外,在一些宫藏古器物之上也刻有此玺。如台北故宫所藏新石器时代至夏代的玉圭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继位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继位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印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咸丰印玺

“咸丰御览之宝”



“同道堂”玺,通高8cm,印面2×2cm,青田石质;“御赏”玺,通高5cm,印面2×1cm,寿山石质。二玺皆光素无纽。

“同道堂”、“御赏”两玺原是咸丰皇帝所用的闲章。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奕詝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临终前遗诏立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嗣皇帝处理政务。同时将“同道堂”、“御赏”两方小玺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并规定凡以后下发谕旨必须钤用此二玺为凭。据《热河密札》记载:“两玺均大行所赐,母后用‘御赏’玺,上用‘同道堂’玺,凡应朱笔处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由于载淳年幼,“同道堂”玺便被其生母慈禧控制在自己手中,代子钤印,从而取得了干预朝政的权力。

“同道堂”、“御赏”二玺作为谕旨下发的凭证,其使用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始,约至同治十二年同治帝亲政结束,是晚清政治的见证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太上皇帝之宝,通高15cm,纽高7.3cm,印面22.5×22.5cm。

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

这方“太上皇帝之宝”制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当年九月三日,乾隆帝颁布了在三十八年(1773年)所写的建储密诏(密建皇储),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次年新正举行了禅位大典。乾隆帝归政后,仍住在养心殿训政,嘉庆皇帝则只能住皇子所居的毓庆宫。嗣皇帝年号嘉庆,只对外使用,宫中继续用乾隆年号,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重要政务权力仍掌握于乾隆帝手中。

这方“太上皇帝之宝”是清宫帝后宝玺中最大的一方,体现了太上皇权力的至高无上。此宝制成后曾陈设于太上皇宫殿中的皇极殿御案上。此外另有“太上皇帝之宝”数方,皆作汉文篆书,用于书画鉴赏活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慈禧太后之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慈禧太后之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慈禧太后之宝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14×14cm,重1800k。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满汉文篆书。

清朝对皇后之宝有严格的规定,据《大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宝盝高七寸八分,方八寸;宝色池,高二寸,方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制作亦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奏报皇帝,然后由造办处制成印样,手写宝文,呈皇帝御览。皇帝钦定后,再由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内务府官于造办处祭炉监造。铸造完毕后交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届时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大堂行礼后,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竣工后,收存内阁大库,待行礼时提用。最后再由工部办理制造宝盝、印池等一应物件。

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14×14cm,重1800k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满汉文篆书。

清朝对皇后之宝有严格的规定,据《大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宝盝高七寸八分,方八寸;宝色池,高二寸,方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制作亦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奏报皇帝,然后由造办处制成印样,手写宝文,呈皇帝御览。皇帝钦定后,再由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内务府官于造办处祭炉监造。铸造完毕后交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届时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大堂行礼后,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竣工后,收存内阁大库,待行礼时提用。最后再由工部办理制造宝盝、印池等一应物件。

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清二十五宝

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篆书外,其余全部为满文本字和汉文篆书两种文字。乾隆十三年,创制满文篆法。为使御宝上的满汉文字书体协调,乾隆皇帝特颁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皇帝之宝”四宝因在清入关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轻易”外,余二十一宝一律改镌,将其中的满文本字全部改用篆书,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二十五宝。

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二十五宝质地有金、玉、栴檀木,印纽有交龙、盘龙、蹲龙型制,雕制精美,同时也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典章文物。





大清受命之宝

大清受命之宝,通高12cm,印面14×14cm。白玉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章皇序”之用。



皇帝奉天之宝

皇帝奉天之宝,通高15.2cm,印面14×14cm。碧玉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章奉若”之用。



大清嗣天子宝

大清嗣天子宝,通高7.6cm,印面7.9×7.9cm。金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章继绳”之用。



皇帝之宝

二十五宝中共有两方皇帝之宝。

其一,通高9.5cm,印面12.5×12.5cm。青玉质,交龙纽,满文篆书。据乾隆十三年上谕:“青玉皇帝之宝本清字篆文,传自太宗文皇帝时。”则知此宝刻治于皇太极时。当时满文篆书初具雏形,到乾隆十三年创立成熟和规范化的满文篆书,并施之于宝玺,其生发之迹清晰可见。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布诏赦”之用。

其二,通高16.6cm,印面15.5×15.5cm。栴檀木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为作“以肃法驾”之用。但从清代档案考察,在二十五宝中,此宝的使用频率最高,钤用范围极广,其他诸宝实无以相比。





天子之宝

天子之宝,通高6.4cm,印面7.8×7.8cm。白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祭祀百神”之用。



皇帝尊亲之宝,通高6.1cm,印面6.8×6.8cm。白玉质,盘龙纽。上皇太后徽号及上尊谥、庙号之用。



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亲亲之宝,通高7.7cm,印面7.2×7.2cm。白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展宗盟”之用。



皇帝行宝

皇帝行宝,通高13cm,印面15.6×15.6cm。碧玉质,蹲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颁锡赉”之用。



皇帝信宝

皇帝信宝,通高6.5cm,印面10.5×10.5cm。白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征戎伍”之用



天子行宝

天子行宝,通高13.8cm,印面15.5×15.5cm。碧玉质,蹲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册外蛮”之用



天子信宝

天子信宝,通高8.5cm,印面12.1×12.1cm。青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命殊方”之用



敬天勤民之宝

敬天勤民之宝,通高9.8cm,印面10×10cm。白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饬觐吏”之用。



制诰之宝

制诰之宝,通高14.7cm,印面13×13cm。青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谕臣僚”之用。



敕命之宝

敕命之宝,通高9cm,印面11.3×11.3cm。碧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钤诰敕”之用。



垂训之宝

垂训之宝,通高10.5cm,印面13×13cm。碧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扬国宪”之用。



命德之宝

命德之宝,通高10.4cm,印面13×13cm。青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奖忠良”之用。



钦文之玺

钦文之玺,通高9.8cm,印面11.7×11.7cm。墨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重文教”之用



表章经史之宝

表章经史之宝,通高13.2cm,印面15.3×15.3cm。碧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崇古训”之用。



巡狩天下之宝

巡狩天下之宝,通高13.3cm,印面15.3×15.3cm。青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从省方”之用。



讨罪安民之宝

讨罪安民之宝,通高13.9cm,印面15.3×15.3cm。青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张戎伐”之用



制驭六师之宝

制驭六师之宝,通高10.8cm,印面17×17cm。墨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整戎行”之用。



敕正万邦之宝

敕正万邦之宝,通高10.7cm,印面13×13cm。青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诰外国”之用。



敕正万民之宝

敕正万民之宝,通高10.4cm,印面12.6×12.6cm。青玉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诰四方”之用。



广运之宝

广运之宝,通高15.6cm,印面19×19cm。墨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谨封识”之用。



清代请宝牌

清代皇帝25方行政御宝,收贮于清宫交泰殿,由宫殿监正掌管。凡需用宝玺时,均由内阁先期奏请用数,派堂官恭领。此为宣统四年(1912年),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请用御宝的宝牌的正反两面(一面满文,一面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