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 房价:神的意志和人的意志 司布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9:27:01

神的意志和人的意志

 

司布真

 

 

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九16)

 

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二十二17)

 

 

「意志」是长期以来造成教会争论、分裂的难题,这些冲突对基督教会所造成的危害是无庸置疑的,也就无须赘述了。但我倒是说,它也带来了不可胜数的益处。若不是因着这些争论,宝贵真理仍可能隐晦不明,无法深植基督徒的内心。我相信基督教得以重视「人的责任」和「神的主权」这两大教义,要归功于有一群顽固、坚持高举神的主权,贬低人的责任的人,以及另一群能干、狂热,为了维护人的责任而贬损神的主权的人。教会了无生气时,需要这类健康的刺激来唤醒她,使其有所作为。对于人有限的智慧而言,这是需要的。置身在真理活水中的鹅卵石,会因磨擦冲刷而变得光滑圆润。谁会想要中止一条整体而言有良好影响的自然律呢?

 

今日虽有诸多反对「宗派主义」(sectarianism)的呼声,因为我们的仇敌正是用「宗派主义」这个虚伪的术语来对付所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但我却以此为荣,我发现任何类型的基督徒,只要他有满腔热忱,无论所持的观点是什么,马上就会被扣上宗派主义者的帽子。愿「宗派主义」成功、蓬勃兴旺!一旦它结束了,敬虔的能力也就不复存在了。当我们不再持守我们的真理,不再尽心竭力、坚守这些观点时,真理也就会如飞而逝,独留错谬盛行于世了。而这正是我们仇敌的目的:以攻击各种宗派作为幌子,实际却是在攻击真正的信仰。如果可行的话,他们甚至想让它完全消失于地球之上。因此,我要再次重申:这场激烈的争辩、不仅健康,也带给我们很多的益处。

 

造成争论、错谬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弟兄对于真理顾此而失彼,一方面有过之,却在另一方面也有不及之处。我们每个人都瞎了一只眼,常常就像战场上的独眼将。军纳尔逊(Nelson)1一般,用瞎眼来看望远镜,然后再声称我们没办法看见。有个人告诉我说,他已经跪着读完圣经三十四遍了,却从未看到有任何一个谈到关于「拣选」的字。但我认为他看不到也是极有可能的,因为跪着阅读并不是个很舒服的姿势。而叫这个可怜人如此苦修的迷信思想,很可能也使他无法善用自己的理智。况且,要读过圣经三十四遍,他八成是囫囵吞枣似匆匆读过,就算手上拿的是《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说不定还以为自己看的是《圣经》呢,正是用瞎眼来看望远镜。许多人也是如出一辙,因为我们不想看见真理,所以就说我们看不见真理。

 

另一方面,有些人过度强调一项真理。他们说:「这真理真好,哦!这真是宝贵啊!」于是,他们就认为这个真理在各个方面都是好的,当它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理。我们都知道过度的赞誉常会误事。一剂能治愈某种疾病的良药,会因某个庸医把它吹捧成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因此被正规医师彻底地鄙视。同样地,过度夸大某个教义,只会令其蒙羞,真理也因此在各个方面都受了亏损。他们一方面看不到全部的真理,另一方面却又夸大了他们所看见的部分真理。我们都照过挂在花园里的哈哈镜,走近时,看见镜里的自己头比身体大了十倍,但换了另一个位置,脚却成了巨足,身体反倒变小了。哈哈镜是一种精巧的玩具,但我很遗憾地说,许多人就是用这种看哈哈镜的方式来看待神的真理,过分推崇某个重要的真理,使它变成了庞然怪物;但另一面又削弱其他真理的重要性,鲜少提及,以致被人完全遗忘。

 

在今早我要指出的错谬中,你们或许会发现人类共有的通病,甚至也会质疑,我是否也会推崇某个真理而牺牲其他的真理。因此,在继续我的讲道前,我要先说明的是,我会尽力地避免这种错误,并按着我所领受的,据实并竭尽全力地来阐明真理。若你认为我的教导违背了神的话语,请拒绝我的教导;但请留意,若我是按着神的话语教导,你的拒绝会使你陷入险境,因为一旦我向你阐明了这些真理,你若不接受,责任就在你自己了。

 

今早我要谈两件事情:

一、救赎之工仰赖神的旨意,而不在乎人的意志。

二、同样明确的教义是,不可忽视人的意志在救赎之工中的适当地位。

 

 

一、救赎之工仰赖神的旨意,而不在乎人的意志

 

圣经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九16)这清楚地指明,任何人的得救不是因为他自己想要得救,乃是神要救他。而另一段经文说到:「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十五16)由此可以断定,救恩的整全计划自始至终的关键与转折,全都在乎神绝对的旨意,而不仰赖受造者的意愿。我们可从几方面来说明这点。

 

(一)类比的论据

 

首先,可以从一个相当有力的类比(analogy)2来推论。神所有的工作都有着某种固定的相似性。如同一位画家画了三幅画,三幅画的画风必定有着某种相似性,能让你认出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又如一个作家写了三篇不同主题的文章,其写作风格也同样会贯穿于三篇文章之间,以致人能认出:「虽出自于三本不同的书,却是同一人所写的。」那么,自然界里的法则,也同样存在于神的护理之工;而适用于自然界与神护理之工的原则,通常也适用于伟大的恩典之工。

 

现在,让我们来思想创造之工。在万物尚未被造成的那一段时间,太阳尚未生出,新月还没有月牙,也没有点点繁星,甚至连那无边无际混沌的宇宙也不存在。神独自居住,没有任何受造物。我问你,祂与谁商议?又有谁教导祂呢?谁能扬声建议神、引导祂的智慧呢?创造岂不按着祂自己的意旨吗?当创造完全在祂的意念与保守中孕育而成,岂不都是按祂的喜悦而造吗?神乐意创造时,无论是创造什么、如何创造,神岂不是按着祂自己的意旨和意愿吗?如果神把星星造成球体,那么除了出于祂自己的意愿外,还会有其他的原因吗?如果神要星体按圆形轨道运转,而不按其他方式运转,这岂不也是祂自己的命令使它们如此运转吗?当我们居住的这个绿色地球从神创造的手中一跃而出,再进入阳光四射的轨道时,岂不也是按照祂神圣的旨意吗?除了万有的主宰以外,谁能命令喜马拉雅山昂然矗立、高耸入云,使海中的深渊探入地心之处呢?除了祂之外,谁还能叫撒哈拉成为黄褐色贫瘠的荒漠,叫那些翠绿小岛在碧海的环抱中欢喜踊跃呢?我要说,除了神以外,还有谁能颁布这样的命令呢?你可以遍察所有的受造物,从至小的微生物,到侍立在神宝座前的高大天使长,都是神按着自己的旨意所成就的杰作。弥尔顿(Milton)3如此高贵、正确地描绘了永恒的那一位:

 

我的良善全然自由,行作万事;

必然和偶然无关于我,

我的旨意就是天命。

 

神按自己所喜悦的来创造,按自己的选择来作成万事;窑匠有权按他自己的意思来模塑手中的器皿,按他所喜悦的用途来陶造它们。你认为神从祂施恩的宝座上退位了吗?难道祂只有创造的主权,而不在恩典中掌权吗?难道祂只是掌管万有的主宰,却无法掌管更伟大的新造之工吗?难道祂仅是起初创造万物的主宰,而不是使万物都更新、行再造之工的君王吗?

 

再来看护理之工。我认为在关于神按着自己的旨意来命令万事的护理之工方面,我们之间并没有任何的争论。但如果我们对此事尚有疑虑的话,或许该听听尼布甲尼撒王的惊人之语。他被神管教,为他的骄傲悔改说:「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为虚无。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祂都凭自己的旨意行事。无人能拦住祂手,或问祂说,你作什么呢?」(但四35)从人类有历史之初,甚至到最后一刻,神的旨意都必定成就。尽管祸患与罪恶可能肇始于「第二因」以及人类的邪恶行径,但伟大的「第一因」始终掌管一切。想像如果某个人类的行径可以逃脱神的预知或预定,那么所有人类的行径也都可以在神的预知或预定之外了。那么万事都将随波逐流、无锚无舵,被每个浪潮玩弄,沦为暴风雨的牺牲品了。「护理之船」上的任何一个裂缝都会让船沉没,全能神放松掌舵片刻,船都将粉身碎骨。

 

然而,「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上)这话对于神所有的子民来说,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信心啊!神统管且有绝对支配的权力,并在人类一切的行动和发生的事上作王;从看似邪恶的事上仍能生出良善,甚至是更好的事物,并在持续的进展中产生更好的,继续按着祂的旨意安排万事。难道你认为神只在护理之工上掌权作王,而不在恩典之工上掌权吗?难道祂已经放弃以宝血买赎的子民,任由人来管理,仅仅留下普遍的护理做为祂自己唯一的产业吗?祂并没有让护理这辆伟大的战车脱缰失控。当基督驾着祂恩典的战车向前行时,战马岂会是毫无方向地行进,或只是被偶然所驱使,或是受人类反复无常的意志所支配?哦,不是的!弟兄们,神的旨意确确实实是宇宙的主轴,同样也是护理的伟大中心,能掌控、触及到人类行动的最远之处。所以让我们在恩典中得享安息,确信祂是王,祂会按自己所喜悦的行做万事,怜悯祂愿意施怜悯的人,呼召祂要选召的人,苏醒祂要苏醒的人,不论人心如何的刚硬,意志如何顽梗、忤逆地拒绝基督,祂一定能成就祂自己的目的和旨意,绝不会徒劳无功。因此,这个类比有助于强化我们这一项宣称,即救恩并不依靠人的意愿。

 

(二)「救恩在乎人的意志」的窘境

 

我们认为反对的观点会面临极大的困境。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去承担、面对它。倘若我们所持的论点是有争议的,那么反对观点所遭遇的难题将比我们的大十倍。「救恩取决于神的旨意」,这个信念的难题是源于我们的无知、对神认识的不足,以致不能评判。但反对论点的难题并不在于这个原因,而是有某些明确伟大的真理清楚地反对他们所拥护的虚构之事。根据他们的理论,救恩取决于人自己的意志。他们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就是,在每件事上加上了「如果」,把神伟大的救赎计划和目的变成完全不可预料。按着这个理论,基督也许死了,但祂不一定会救赎许多人,甚至无法确定祂救赎了任何一个人。因为按着这个计划,救赎的功效不在于祂自身的权能,而是取决于接受救赎之人的意志。因此,倘若我们坚称,人永远是自己意志的奴隶,并没有降服于神恩典的邀请,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督的代赎就变得毫无价值、全然无用并徒劳无功了,因为没有一个灵魂会因此而得蒙拯救。尚且,即使灵魂因此得救,按着这个理论,我也只能说,得救的功效不在于基督宝血本身,乃在于使其生发功效的人的意志。所以,救赎成了人的自由选择,十架救恩摇摇欲坠,宝血大能流失殆尽,得救只是个可能。虽有天堂为我们预备,但进去与否是出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这样,可能没有一个灵魂得以进入天堂了。除非是神的目的与权能迫使人来就近祂,否则,虽有一宝血活泉满溢,却无一人能在此得洁净。你可以看见,任何一项恩典的应许若有「如果」和「但是」,「可能」与「偶然」的不确定性在其中,我们就不能说:「就是应许大卫的那可靠的恩典」4。事实上,一旦掌控权脱离了神的手,创造之轮上的钉子松脱了,有效的恩典和怜悯成了按着人自我意志所驱动的偶发原子,其最终的结局也就无人知晓了。在这样的理论下,我们无法得知是神会得到荣耀,还是罪恶得胜。哦!我们得以重回这古旧的教义,将锚稳妥地抛在神永恒的目的与护理之上,这是何等令人欢欣呀!

 

反对观点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难题是:不仅每件事情都成了偶然,而且人仿佛成了宇宙至高的活物。依照这自由意志的主张,神虽想要为善,但祂却像个阿谀的仆人,要赢得自己的受造物来了解祂的意图。神虽美善,也要成就美善,但祂却无能为力,因为人不愿意接受神良善的作为。永恒的神已从祂的宝座上被拉下来,由人这堕落的受造物堂皇地取而代之。您觉得这会是怎样的景况呢?按着这个理论,人决定一切,他的首肯决定了命运。命运若不是按着神的旨意,就是取决于人的意志。若是按着神的旨意,耶和华坐在祂荣耀宝座上为王,所有受造物都臣服于祂,这世界是安全无虞的。但若不是神掌权,就是把人放在宝座上,按他说「我愿意」或「我不愿意」来决定;「若我愿意,就可以进天堂:若我愿意,也能征服圣灵,因我比神、比全能者更强大。若我愿意,便使基督宝血完全失效,因我比宝血更有能力,比神儿子的宝血更有大能。神虽立定祂的目的,但我却嗤笑祂,因其成败全在乎我。」怎么会如此呢?这若不是无神论(atheism),就是偶像崇拜(idolatry)。这种把人高举到神的地位之上,使得神救赎的大工完全仰仗于祂所造之物的意愿,这教义令我胆颤心惊。而我惟一矜夸、也必须夸耀的是「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九16)

 

(三)人本性的败坏使人不肯接受救恩

 

我认为,从人既有的状况就足以驳斥救赎仰赖人自己意志的假设,并且更肯定了救赎仰赖于神的旨意而不是人的决定——是神先采取第一步,而非受造物。弟兄姐妹,若说人来就近基督是自己的意志,你们要如何解释经上提到人是死的呢?「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祂叫你们活过来。」(弗二1)你也许会说这是象征性的说法。姑且让你这么说吧,但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说这是指灵性上的死亡。好吧!那我问你,若是如此,人又如何能立志行属灵的善行呢?人活着只能行恶,而且只会不断地行恶,却不会去行出属灵的美善。你难道不知道人甚至无法分辨何为属灵吗?圣经另一处经文说道,属血气的人不能领会神的事,因为神的事是属灵的,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有血气,没有「灵」得以看透,若没有称为神的道之「圣灵」的重生,他是一无所知的,因此,也就无法得知他是死的,并且,没有生命的灵去行事。而我们的救赎主对那些已经听过祂话的人说:「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约五40),你们又怎么看待这句话呢?在这样的经文之后,何来自由意志呢?基督断定他们不肯,谁敢说他们会肯呢?但你说:「呃!只要他们肯,他们就能。」亲爱的弟兄姐妹,我谈的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他们是否会肯,问题在于「他们会肯吗?」我肯定他们「不会肯」,按人的本性他们绝对不会肯。人是如此地败坏,如此喜爱作恶,人的骄傲与情欲是如此痛恶这样的救赎之法,以致于他不会喜欢它,也不肯喜欢它,除非命定计划的神改变人的本性,降伏他的意愿。请注意,人顽梗的意志是他的罪,是无可推诿的。人有罪、被定罪是因他不肯来就近:因他不肯相信基督,所以审判要落在他的颈项上。若由人自己来做决定,按人的本性,人是不肯来就近的,因此,事实仍然没有改变。如果人不肯,如何能得救呢?除了神使他肯,除非创造人心的神以某种奥秘的方式触动人心的发条,才能使人转离人本性的方向。

 

(四)神子民的普遍经验

 

救赎仰赖于神的旨意是神所有子民的普遍经验,这是另一个我们所熟悉的论述。你或许会说:「你活得并不够久。」我并没有一大把岁数,但我熟识许多不同宗派的基督教会的人,因此,能慎重地对你如此说,我还未遇过哪个自称是基督徒的人,会说他相信神完全是靠他自己那没有受到帮助的本性,那真基督徒也就更不用说了。我相信普世神的子民无一例外,都会承认是圣灵使他们成为现在的样子;若非神甘甜的恩典左右他们的意志,他们仍会和其他人一样拒绝到神这里来。在卫斯理的诗歌集中,有一些诗歌的表达比我所说的更为强烈,因他求神使罪人开口祷告,祈求神迫使人靠着恩典得救。我当然不会反对这样强烈的措辞,但它同时也证明了基督教的各宗派,不论阿民念(Arminian)派5还是加尔文派(Calvinistic),不论所持的教义为何,所经历的感受却是雷同的。任何一位信徒都接受以下的诗词:

 

噢!我爱耶稣,因为祂先爱我。

是那爱摆设了筵席,

何等甘甜,迫使我们进前来;

若不然,我们仍拒绝来品尝,

且在自己的罪中灭亡。6

人们绝不会认为这首诗歌有什么错误。

 

我们拿着冠冕说:「谁是我们应当加冕的呢?是谁掌管这回转的契机呢?是谁决定罪人得救呢?」就算撇开信条不谈,全世界上属神的教会都说:「给祂加冕!给祂加冕!戴冠冕在祂头上,因祂配得!祂已改变我们,祂已做成这工。赞美归于祂,直到永永远远。」然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人们竟然相信与自己经验相抵触的教义,并且将其视为珍宝般地全心拥护它,他们必定是信服了自己内在的谎言了。

 

(五)圣经的论证

 

最后,圣经的论证是最具说服力的。毕竟,不论是用类比的推论,或是反对立场所遇到的窘境,或是从众所周知的软弱人性来看,甚或是从经验来推演,都无法一次有效地澄清这个问题。

 

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若他们不照着这些准则说话,是因在他们里面没有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圣经对这个主要论点的说法。首先来看神救赎的预备和计划。在使徒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第一章3节这样说到:「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祂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弗一3-5)注意这里的双重用词——这是按照祂的旨意所喜悦的(the will of his will)。救赎绝对仰赖于神的旨意,这一点再也没有比原文的表达更为强烈的了。而在被拣选成为祂的子民和得儿子名分的事上,也是完全根据祂自己的旨意。直到如今我们仍确信使徒的这个见证。第9节:「都是照祂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祂旨意的奥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9-10)这样看来,使一切得救、在基督里同归于一的宏伟结局,正如神最初的目的一样,都是按照祂旨意所预定的。救赎惟仰赖于神的旨意,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有力的明证吗?

 

第11节更进一步说到:「我们也在祂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祂旨意所预定的。」这里有个比「照着祂旨意」(of his will)更为强烈的表达——「按祂自己的旨意」(of his own will),按祂不受限制且公平的旨意,单单是祂的旨意。无论从救赎或永恒的目的来看,都是按着神的旨意。你记得希伯来书十章9节说到:「后又说「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可见祂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来十9-10)所以,如同早在创世以先的拣选,十架献上的救赎,都是按神的旨意做成的。

 

这里会有些许的争议,主要是在我们重生(new birth)的这一点上,伹我们不能容许有任何差异的观点。按约翰福音一章13节:「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对人的意志过度矜夸的宣告,没有任何人的言语能像这节经文那样,如此坚定地予以否认。而另一段同样清楚的经文,是在雅各书一章18节:「祂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祂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这些的经文(不仅只是这些经文)是最强而有力的文字记载,重生绝对是出于神的目的与旨意,而成圣(sanctification)又是重生的结果和自然的产物,这也是按着神的神圣旨意。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3节写道:「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另一节你们需参考的是约翰福音六章39节,这里我们看到神子民得蒙保守、坚忍、复活和有永恒的荣耀,都是按着祂的旨意:「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六39-40)这确实是圣徒确定得以进天堂的原因,因基督在约翰福音十七章的祷告:「父啊,我在哪里,愿祢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约十七24)。

 

总之,按着圣经,新约里的祝福没有任何—项不是按着神的旨意赐予我们的。犹如船只仰赖铆钉一般,我们领受的每个祝福全仰赖于神绝对的旨意和计划;按祂的旨意,不仅赐给我们怜悯,甚至赐给我们各样属灵的恩赐。这点我们就说到此为止,接下来要花些时间来谈第二个伟大的真理。

 

二、人的意志在救赎之工里所扮演的角色

 

「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二十二17下)。这节经文和圣经多处经文都说到,人是有意志的生命,也清楚地表明人得救不是被迫的。人并不是违背自己的意志来领受基督的救恩。任何痛恨蒙赦免的人,都不能领受神的宽恕。若有人说:「我不想要在主里的喜乐」,他就得不到在主里的喜乐。不要以为任何人都应有天使在背后推他进天国的大门。人必须自愿到那里,否则就根本不会到那里去。请注意,我们并不是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得救,也不是因意志被挪去而得救,因神不会把一个有智慧的自由人变成一台机器。祂并非拔除人所拥有的意志,使人从罪的奴仆转变为神的子民。我们在恩典之下是自由的,如同过去在罪中一样。不同的是,我们在罪中是罪的奴仆,圣子释放我们得自由时,我们就真自由了。在此之前,我们从未有真正的自由。厄斯金(John Erskine)7谈到自己的悔改时说到,他「全然甘愿违背他原来的意志」。

 

而奔向基督,他是说违背自己旧的意志,违背他在基督来到之前的意志;一旦基督来到,他全然甘愿地奔向基督,希望蒙拯救——这不是冷淡、无意识的表达——反倒是欢欣雀跃的、极其感动地来接受基督,恩典没有丝毫的强迫。我们的坚持与教导并没有忽略人的意志,况且人也不是违背他们自己的意志而得救的,而是圣灵的工作;是因着神的旨意改变了人的意志,使人在神的大能之下,心甘情愿地去做自己喜悦的事。圣灵的工作与人原来的自然律、本性是一致的。无知的人粗野地谈论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好像人心只不过是一块肉,而圣灵只是机械似地翻转它罢了。

 

弟兄们,你我的心在各样事上是怎样被改变的呢?为什么总是透过说服的方式呢?朋友把我们从前不知道的真理告诉我们,恳求我们在新的光照下认识它,以致我们可以说:「现在我明白了」,从此我们的心被改变并且转而接受这件事情了。然而,没有人的心是因道德劝说本身而改变,直到人察觉圣灵在人心中的动工,是间接地透过对人心神圣的劝服。我并不是说人是因道德的劝诫而得救,或认为这是第一因,但这是普遍可见的方法。至于隐秘中的工作,谁能测透圣灵的方法呢?「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三8)伹我们知道,圣灵向人的灵魂启示真理,因此能用与先前不同的亮光来看事情,以致刚硬的颈项能甘心乐意的俯伏,不但愿意背负过去所轻视的轭,而且是欢喜快乐地背负。但请留意,人的意志并未因此消逝,而是按其该有的方式来运作,人并非像机器人般行动,他不是像一块被抛光的大理石或是一块被刨平的木头,而是人心在神的圣灵里行事,与心灵的律法一致。因此,按着神的旨意,人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人的意志蒙福且甘心乐意地降服于神。

 

(一)人的意志倚靠在神的意志上

 

我要提醒凡被这些事困扰的人,我要他们思想这一点,这是一个被更新的灵魂所能得到的、最为有福的恩典记号,这就是:任何愿意被基督拯救,愿意藉宝血得赦免,愿靠基督的救赎得享安息、并在圣灵中过圣洁生活的人,他们这样的意愿是神的灵在隐密处所成就、最为蒙福的记号。这记号若是一个真实的意愿,我敢说这人离天国不远矣。我并不是说他得救了,他自己或许认为他是。但有个工作已经开始了,并有救赎的种子在其中萌芽。你的意愿是倚靠在神的意愿上。灵魂啊!你若真的渴慕追求基督,祂更是渴慕得着你。你心中若闪过一个爱慕祂的真实火花,这火花是源自于祂对你的爱火。若不是祂吸引你,你绝不会愿意来跟随祂。你若说:「耶稣,请到我这里来。」那是因为祂已经来到你这里,只是你不晓得;祂已经像寻找失羊那样地寻找你,因而,你像个归家的浪子那样寻找祂;祂像寻找失钱的妇人一样,搜遍整个房子为要找到你,以致你现在能像个迷失的孩子寻找父亲一般地寻找祂。就让你来到基督这里的意愿,成为一个充满盼望的记号和征兆吧!

 

让那些渴慕的人再次侧耳聆听,当你愿意来就近基督时,你就有个特别的应许。我亲爱的听众啊!你是知道的,我们并不习惯在这祷告的家中只宣讲某一面的真理,我们尽可能的努力传讲全备的真理。有些思想狭隘的弟兄,听过一次强有力的教义性讲道后,就变成极端加尔文主义者。而后,他们就无法理解我们「邀请可怜的罪人」的讲道,而认定这「是」真理,而那「不是」真理。请相信我,这两者并非「是」真理、「不是」真理的分别,而是两者都「是」真理。我们对所有的真理说「是」,对没有神的教义说「不是」。罪人可以因愿意来到基督面前而得救吗?答案为「是的」。如果他确实来了,岂不是神带领他来的吗?是的,是神带他来的。对任何已经显明的真理,我们的神学没有说「不是」的,对于神的话语,我们不可选择性地「拒绝」或「接受」。那些说这「是」真理和那「不是」真理的人,当他们在传福音时,却是在拒绝那些相信福音的可怜罪人。人一旦领受了赐予他的意愿,他就已经有了一个特别的应许;而在他有意愿之前,他已经收到邀请了;在他有任何意愿之前,相信基督已经是他的责任,因为他相信的权利不是出于人;人相信是顺服神的命令,神命令全地所有的人都要悔改,这是祂的命令。「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这是命令,当相信神所差来的耶稣基督」(参约六29)。所以去相信是你的权利也是责任,一旦你有了这意愿,你也就有了一个特别的应许——「无论是谁,愿意的都可以来」8。这是个多么特别的邀请。我认为这是特殊的呼召。

 

(二)普遍的呼召与特殊的呼召

 

你知道本仁约翰(John Bunyan)9是如何描述这特殊呼召的功效吗?他说:「母鸡整天在农场里咯咯地叫,好比是福音的普遍呼召;但是,当它看到天空中有老鹰时,它就用尖锐的叫声召聚小鸡隐藏到它的翅膀下,这就是特殊的呼召。凡就前来的,都平安稳妥。」我的讲道就是对你们中间一些人的特殊呼召。可怜的灵魂啊!你愿意被拯救吗?「噢!先生,我愿意!我真愿意!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愿付上所有,只为了能得救。」你是说你愿意放弃一切来买救恩吗?「噢!不!先生,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知道我没有办法买它。我知道它是神的礼物,但为要得救,若我能,我仍会如此行,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求」。

 

主啊!按祢旨意治死我,

好免除我罪愆,俯伏在您脚前求;

赐我主基督,否则我将永灭亡。10

 

为什么今早神只对你说话,不是对其他在座的人说话。祂对你说:「无论是谁,愿意的都可以来。」你不能否认,这是对你说的。若仅仅是一般性的邀请,你或许还能用些托辞把自己排除在外,但现在你再也不能如此了。因为你现在愿意了,那就来白白取这生命的水。你说:「可是我还没好好祷告呢!」但圣经并不是这样说的,它说来取这生命的水。「但我岂不应先回家,等准备好后再来吗?」不,来取生命的水,现在就来取这生命的水。你正站在这活泉旁,活水正涌流,愿意的就来喝;你在活泉旁边的人群中被拣选,活泉建造者特别邀请你。祂说:「这是给你的特别邀请,你愿意就来喝!」你会说:「先生啊!我得先回家洗我的水罐。」祂说:「不,现在就来暍!」「但是,先生,我想先回家写份请愿书给你。」祂说:「我不需要那个,现在就来喝,现在就喝吧!」如果你已经快要渴死了,你会做什么呢?你会赶紧就低下头喝水。

 

灵魂啊!现在就来喝生命的水吧!相信基督耶稣现在就能够救你。现在就把你的灵魂交托在祂手中,不需要你做什么准备。凡愿意的,都可以就近来,立刻来取这白白的生命水。喝这水只需单单信靠基督,在祂里面得安息,让祂成为你所有。哦,愿意的现在就相信!你愿意,是因为神已经使你愿意。当十字军听到彼得修士(Peter the Hermit)11吩咐他们去,从侵略者的手中收复耶路撒冷,他们立刻大声回应说:「这是神的旨意(Deus vult);神要如此行;神要如此行!」然后每个人都拔剑出鞘,出发前往圣地,因这是神的旨意。

 

所以,来喝吧!罪人们!这是神的旨意。来信靠耶稣,这是神的旨意。如果你愿意,这就是神旨意的记号。「天父,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罪人谦卑俯身,畅饮耶稣为祂子民所开凿的圣泉永流活水。让天上这样颂赞说:「神的旨意成就了!哈利路亚!哈利路亚!」「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九16)。然而,「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二十二17)。阿们!

 

----------------------------------------

 

注:

 

1编注:霍雷肖·纳尔逊(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1758-1805),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海军将领及军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使大英帝国成为海上霸权的象征人物之一。

 

2编注:把从熟悉之物得来的观念,应用到相类似而未知的事物上。这是一种预测的方法。借着类比,人才能思想神的公义。神的公义和人类经验里的公义并非全然不同,当然也不是绝对相同。(节录自赵中辉编著之英汉神学名词辞典,页21)

 

3编注: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思想家。因其史诗《失乐园》和反对书报审查制的《论出版自由》而闻名于后世。

 

4编注:参赛五十五3

 

5编注:阿民念派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主张神拣选人或遗弃人,乃根据预见人的信心与不信;基督死是为所有人,但只有愿意相信的人才能得救;人败坏到一个地步,需要神的恩典才能有信心和行善;人能拒绝神恩;凡真正重生者是否能持守信仰到底,此仍须再检讨。(摘录自赵中辉编著之英汉神学名词辞典,页38)

 

6编注:以撒华滋(Isaac Watts,1674-1748),是英国17世纪一位多产的圣诗作者,一生创作了大约750首圣诗,被誉为「圣诗之父」。脍炙人口的圣诗包括有<我每静念那十字架>、<普世欢腾>、<神是我们永远保障>等。本诗歌是选录自以撒华滋《圣诗灵歌集》(Hymns and Spiritual Songs)第三卷的诗歌Divine love making a feast and calling in the guests<神爱宴的邀约>【暂译】

 

7编注:厄斯金(John Erskine,1509-1591),苏格兰宗教改革家。主张牧师的聘请应由信徒选举,这是首度公开挑战贵族及大业主所拥有的牧师任命槽。1740年国教会将其除名,他便和同情他的人成立了分离教会(Secession Church)。

 

8编注:参启廿二17

 

9编注:本仁约翰(JohnBunyan,1628-1688),英国英格兰基督教作家、布道家。著作《天路历程》可说是最著名的基督教寓言文学。

 

10编注:选录自亨利詹宁斯(Henry Jennings)之Heavenly melodies<天籁旋乐>【暂译】,页136。

 

11编注:彼得修士(Peter the Hermit,1050-1115),法国宗教领袖,一位魅力非凡的苦行者。为支持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欧洲广泛传道,于1096年带领其狂热的信徒到达君士坦丁堡,并继续推进到尼科美底亚(Nicomedia,今土耳其的伊士麦),但那时他已无法维持信徒们的纪律,于返回君士坦丁堡寻求帮助的期间,他的军队被土耳其人消灭了。(参大英简明百科全书)

 

(选自《上帝主权的恩典》,改革宗经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