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西游记高清剧照:【元】赵孟頫《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39:50
赵孟頫 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       

王松富/冯贤永 《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的研究

《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的研究 作者: 王松富 冯贤永 2005-09-16 16:31:48 提 要 从元大德三年(1299)十月,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落成,以此立“赵碑”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该碑由张伯淳撰文,赵孟頫书大楷共696字。纵观“赵碑”全文,记录盛况空前,行文流畅,书法精美,从中体现“赵碑”的学术地位与艺术成就,以及对自元到清萧山儒学的作用与影响,为后来萧山的教育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萧山 大成殿 “赵碑” 研究 大成殿即孔庙大殿。《宋史·礼志八》:“崇宁初……诏辟雍文宣王殿以大成为名。”文宣王即孔子的封号。座落在萧山城厢镇西南角湘湖师范大成殿内的《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以下简称“赵碑”)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里程碑。为纪念之,以巨碑石刻楷书作为记录保存至今。届时已历经了700多年的沧桑岁月。于1986年10月在盛昌黎副县长(现浙江省副省长)的重视下,1987年从湘师大成殿原址迁移至校园西南首,正式建“赵碑亭”。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为其题额“赵碑亭”三字,用笔丰腴,笔力雄健挺拔。此乃古今书法大家混元节拍之默契,更有凸显“赵碑”之雄姿。 儒学始于春秋,为孔子所创立。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萧山邑令陈南在县城南(今湘湖师范内)建孔庙。从翌年十一月大成殿竣工开学至清末(1911)凡755年,萧山学宫历经数十次修葺重建均有记载。其中元大德三年(1299)重建大成殿的记载更为详实,并镌刻此碑以记录当时的盛况。笔者亦于20世纪80年代(1981.10)为“赵碑”拓片,藏萧山图书馆,时隔25年,利用萧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查阅资料之便捷,略作小考。 一、赵孟頫书碑的学术地位 赵孟頫,字子昂,文才极高,书法衣被元代,影响元、明、清至今。六体俱能,尤工楷、行所书与颜、柳、欧并举,世称“赵体”。《元史·本传》:“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在宋、元两代都做过官,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一品官),荣际元代五朝,死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 儒学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中的一个思想学派。从汉武帝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汉书·五行传》曰:“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对此,儒学一直被列代朝政所重视。萧山大成殿的落成更是对儒学重视有加。但问题在于萧山距京城千里之遥,当时并无现代化交通设施与通讯,是什么力量驱使朝廷二品大员赵孟頫、张伯淳和书法大家鲜于枢并众多名士望族、地方官吏前来庆贺揭碑?以及碑的艺术成就与学术地位?笔者为考证史实,求索于诸多文献,才粗略梳理端倪。 1、赵孟頫书法艺术的历史背景  赵孟頫的一生共经历了二个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即南宋灭亡与元朝的建立。因此他的书法艺术从启蒙、成熟到发展,也可用不同的时段加以分析比较。①、赵孟頫生于公元1254年南宋宝祐元年,距南宋灭亡尽存25年。因此赵是在宋代渡过他的童年、少年与青年的。尽管当时战乱纷起,民不聊生,但由于他出生名门望族,世代为高官,这无疑为他幼小学习书法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与物质环境。他天性好学,努力勤奋,因此,多部史书都有他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的记载。②随着南宋灭亡(1297),他为了摆脱自我,不问政治,在家舞墨习字,吟诗作画,并向当地名儒学习史经等,这为他后来博学多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③元二十三年(1286),忽必烈为巩固统治,派御史程钜夫到江南一带寻访有名的知识分子,赵被朝廷应召入京。由于他才气英迈,神采焕发,马上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诗中写道:“海上春深柳色浓,蓬莱宫阙五云中,半生落魄江湖上,今日钧天一梦同。”这时他才32岁。④正当他年盛气高之时,潜心钻研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的书帖,他每临一帖,多至数百过。天赋、学问、功力三者促使了他在书法上的成功。明周天球评曰:“赵文敏书法精绝,集诸家之成,诣二王门阀,要其用功处,全在临摹之多耳。”⑤他落笔迅速,神速如风雨,日书万字,其楷法探《洛神赋》而览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草书绝《十七帖》而变其形,并对古篆、隶书、章草无不苦心学习,晚年时又羼入李北海笔意,博采众长。 2、赵孟頫书碑的客观环境  赵孟頫虽为元朝重臣,受到皇上宠爱,但毕竟是宋代皇室后裔,于是屡遭一些蒙古高官恶意中伤。面对这些复杂而尴尬的场面,他多次要求出任外官。元二十九年(1292),他终于恩准离开京城,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远离这个政治漩涡中心。他在诗中写道:“空有丹心依魏阙,又携十口过齐州,闭身却羡沙头鹭,飞来飞去百自由。”但到元贞元(1295),因朝廷编修《世祖实录》又召回京。对于进入史馆,赵孟頫忧心重重,进退两难。为了摆脱这一尴尬困境,只能借病乞求回归故里。  赵孟頫,浙江湖州吴兴人,人称赵吴兴。正是回归故里的这段时间里,才是他得以休身养息,心情最愉快的时期。他常常邀集好友、乡贤吟诗作画,切嗟书艺。然寄情于山水,休闲自得。正是在这个大好时机,他与好友鲜于枢往来甚密,合作频繁,酒酣鹜放。鲜于枢(1251—1301)字百几,渔阳(今河北蓟县)人,元代大书法家。文望书名与赵孟頫相齐名。他擅长工真、行、草书,尤以草书知名。赵孟頫云:“吾与百几同学草书,百几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吴宽《匏翁家传集》云:“鲜于枢书名,在当时与赵吴兴、邓巴西各雄长一方。” 3、赵孟頫书碑的学术地位  “碑”的本义是指古代在庙宇、宫殿前立着的用来观测日影及栓牲畜的石柱。以后是作为刻上文字以纪念或记功的建筑物。那么萧山之大成殿书碑有何学术地位?怎样去评介其学术地位?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很难的,尤其在学术界。而本文只能从实际出发,结合文献考据与实物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认同:   3.1从碑的总体上看 赵孟頫一生书写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及碑帖,其存世墨迹大多为行书、楷书和草书,隶书极为罕见,篆书多见于碑额。从他的代表作《禊帖源流》、《洛神赋》、《老子道德经》、《千字文》等大多书以小楷、大行与草书,很少采用大楷书写。据本馆文献查阅,只有《苏州玄妙观重修三门记》采用大楷书写,但藏于日本。杭州碑林陈列的石碑1000余块,而赵孟頫只书写《佑圣观重建玄武殿碑》一块,采用小楷书写。绍兴市文管处存赵孟頫书《兰亭序》碑采用行书。而萧山大成殿碑赵孟頫是采用大楷书写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在浙江省内总共只有三块 “赵碑”,而赵孟頫采用大楷书写的石碑只有萧山一块。   3.2 从碑的规格上看 萧山的“赵碑”,其规格为高260厘米,宽130厘米,厚30厘米,碑文共760字,其中正文696字,除10来个字受损外,其余清晰完好。碑阴有鲜于枢书,胡长孺记;而杭州《佑圣观重建玄武殿碑》其规格为高216厘米,宽114.7厘米,厚31.5厘米,绍兴《兰亭序》碑,其规格为高36厘米,宽106厘米。因此,从规格上看,杭州、绍兴的两”赵碑”均不及萧山的“赵碑”。  3.3 从书碑的时间和作者的年龄上看 萧山“赵碑”书于元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45岁、鲜于枢48岁,杭州“赵碑”书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赵孟頫53岁。对于45岁、48岁、53岁的三个年龄段来说,作为书法家都是最鼎盛的时期。从赵孟頫五岁习字开始,积40年乃至近50年的功底于一朝是书艺最好的时期,其书碑的暴发力又是何等的气壮。殊不知,他的一些代表作例:草书《千字文》书于33岁,小楷《禊帖源流》书于35岁,《苏州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书于39岁,他的书法全集也大多收于这个时段。这些都能印证赵的书法艺术最成熟的年龄段在其35岁至55之间的二十年。当然在这个年龄段中还写过例《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吴兴赋》、《兰亭十三跋》等,晚年还书写过《胆巴碑》、《仇锷墓志》、《福神观记》等。问题在于他的那些代表作大多为行书、草书。虽偶有楷书,也均为小楷。他总共活了69岁(1322),而所书大楷的《胆巴碑》是他的暮年之作(1316)。要比萧山 “赵碑” 之大楷书写晚了17年。更难能可贵的是,比赵长3岁的鲜于枢又书碑阴面,两人在碑的正反两面默契合作一拍即合,可谓玉璧一双,绝无仅有。  3.4 从作者的心境上看 大德三年的1299年,正是赵孟頫卸任回故里四年后,刚到达新地任官之时,在这四年里,他巧妙避开当官多年的政治漩涡,只寄情于大自然,身心得到了恢复。吟诗作画,游遍江浙名川大山的秀美风光后,又被新任主管教育、文化的地方长官集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重新回到他阔别多年的政治舞台时,可见他心情是何等的舒坦、惬意。综上所述,足能充分说明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了。不过还应弄清以下二个问题:即萧山县学大成殿建造的具体过程;以及在书碑大成殿记碑中有关赵孟頫与正文撰写者张伯淳,碑阴撰文者胡长孺,碑阴书碑者鲜于枢,以及前文中提涉者程钜夫。弄清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对理清记载当时的空前盛况大有裨益。  据史料所载,萧山之大成殿自元二十九年(1292)已得到朝廷的重视,大德二年(1298)县尉王振麟、天台教谕陈久德、四明文卿陈適等正式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将旧殿拆掉新建,于是于大德三年(1299)农历四月夏开始至同年秋八月大殿建成,工程共历时5个月。届时将全部过程请翰林直学士张伯淳记录并撰写此碑文。也就在这年,辞官已四年的赵孟頫,刚刚接任为集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来杭州赴任,因此,促成赵有义务应邀前来萧山参加大成殿落成并书碑。至于张伯淳、鲜于枢、胡长孺、程钜夫之间关系,以及他们都为大成殿落成并书碑时相互间的协作,笔者从诸多资料(文献)中归纳如下:程钜夫,建昌人,官拜参知政事、御史中丞。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文宪。元二十四年(1287)奉命南下诏贤而结识赵孟頫、张伯淳。并将二人举荐皇上。张伯淳,杭州崇德人,元二十三年(1286),授杭州路儒学教授,迁浙东道按察司知事。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元二十五年(1288)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元贞元年(1295)在程钜夫家乡建昌为官。鲜于枢,字百几,渔阳(今河北蓟县)人,曾寓居扬州、杭州西溪等地,在杭州时任浙东者省史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这些人都在南方为官,而且大多主事儒学,或在杭州工作或生活。他们都与赵孟頫私下交情颇深;同时也和当时的萧山邑令关系往来甚笃。加上历朝朝政对儒学十分重视,萧山又毗邻杭州。因而于公于私他们之间无不来萧山之理由。为此,只要邑令相邀,随即呼应,立马就到。可以这么说萧山“赵碑”之名望,不外于二:1,地方对儒学的重视;2,张伯淳、胡长孺的文书功底和赵孟頫、鲜于枢的书法见长,儒帅加强将的名人效应。再其规格为浙江之最(也有人说江南之最),由此可见,其学术价值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可以毫不逊色地说:“赵碑”是萧山文化的瑰宝,也是杭州,浙江,乃至全国文化的瑰宝。它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儒学有着深远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二、“赵碑”对萧山儒学及早期国民教育的影响  儒学是古代中国社会中关于伦理与政治学说的一种思想文化体系,为孔子所创立,延绵至今已二千多年了。陈列于湘师“赵碑亭”内的“赵碑”,乃元大德三年(1299)重建大成殿时所立。张伯淳有记:“县学有学,学有大成殿,……萧山为邑,西瞰钱塘,东接千岩万壑之秀……拓地恢规,自昔为诸邑最。弦诵声日相闻,名公钜卿彬彬辈出……。”(《萧山县志稿》卷十上、下)。碑中所述已拓出当时萧山儒学及对周边邻邑的影响,和朝廷及地方对萧山儒学的重视。 1、萧山儒学的拓展  据诸县志记载,凡元、明、清三朝学宫修葺数十次并有记。……明始建的明伦堂到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重建。康熙七年(1668)御书“万世师表”,颁行州县悬额庙中。……雍正十一年(1733)学政李清植颁发祭器二十六,乐器二十。乾隆三年(1738)御书与天地参颁行州县县额庙中……。乾隆八年(1743)明伦堂情况:大成殿五间在明伦堂之南……。明伦堂三间在学宫后堂之右,元赵孟頫书重修大成殿记碑在之左立。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黄钰敬摹勤石堂之右立。教谕廨在明伦堂后,有书室,有寝,有厨。训导廨在明伦堂东,……。书,学中旧书已散失。今据现存录入;圣谕一部;御篡孝经一百卷;御篡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十部;尚书传说二十一卷十部;诗经传说二十一卷十部;春秋传说三十八卷十部;御篡朱子全书六十六卷十部;性理精义十二卷;世宗宪皇帝上谕一部;钦定四书文一部;御制盛京赋;明史三百六十卷;学政全书一部;通鑑纲目五十九卷又前编十八卷。入学学额数萧山县原额十五名,康熙二十九年(1691)奉诏恩加五名,乾隆五年(1741)巡抚卢焯题照大县例入学二十五名。设教官教谕一员,复设训导一员。当时儒学、祠庙祭祀同居,共有学基地二十七亩,后据县册共有三十七、八亩。即与原湘湖师范校址三十八亩的规模一样大。教谕荆州雷曰:“萧山浙东首邑学宫……。”综上所述,萧山儒学从学校规模,入学学额,教材内容均为一所相当规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校。萧山儒学至清末寿终正寝绵延千余年,为皇朝科举输送选拔人才功不可没,对后世萧山国民教育影响很大。 2、萧山教育的破蒙与湘湖师范的创建  清光绪十九年(1893),萧山第一所学堂“蒙养小学堂”设立。从此结束儒学,打开了新型教育的窗口,时迁90余年。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县教育会初名公学会设于学宫明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易址豫大仓余屋。其间经历了从推翻帝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变改。到1913年,教育部令各省设孔教会支会,会设分会,本县由知事发起,刊印《孔教会萧山分会简章》,于学宫明伦堂开成立大会。同年编集《萧山文献》。至时全县已有高等、初等小学66所。至1928年底,全县七区已有小学143所,学生9331人。  萧山早期的启蒙教育主要形式是私塾,民国二十八年(1938)有私塾229所,学生3650人。私塾自称“书馆”,新生入学(入馆)的第一天,都要在孔子神牌前插烛点香,四跪八拜。1964年9月12日,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周建人来湘师视察时,在学校礼堂(即孔庙)和全校师生见面时,也说自己小时候第一天上学插烛点香,四跪八拜孔子。随后,周省长还仔细察看孔庙和耸立在孔庙前的“赵碑”。  湘湖师范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倡立的,它于1928年10月正式创办并开学,原名为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1953年9月改名为浙江省萧山师范学校,1957年8月改为浙江湘湖师范学校延用至2002年。1932年2月,金海观辞去成都大学教授,出任湘师校长达25年之久,他提倡儒学,民主爱国,忠实地执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抗战期间,带领全校师生七次迁校,在浙南山区流亡办学,为萧山乡村教育呕心沥血,功不可没,被雷洁琼誉为“爱国民主的乡村教育家”。  此外,萧山还出现过一些从事早期教育的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女子学校、短期小学、流动学校,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办学校和业余学校。  萧山的中等教育始创于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从1951年开始,逐步发展,不过那时主要是初等中学教育,直至1956年开始萧山中学开设高中班。至1956年全县中学已发展到15所,98班,5012名学生,318名教师。……经费来源基本上靠自筹解决,但也不排除一部分政府拨助(例田赋附加、教育特捐、屠宰税附捐),地方捐派(富力捐、自治户捐、行业捐、茧捐、肉业捐、烟叶捐等),公产(祠堂产、族房产、学田、贤产田、庵庙、寺产、戏社产)以及一些会田,租息等等。民国元年(1912)5月,省公布《筹划小学经费议决案》明确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民国二年内务部下令将孔庙祭祀田产充作小学经费。……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经费以国家拨款和县财政补额为主要来源。……   教师力量在民国初年主要靠改造塾师充任,民国十七年(1928)创建湘湖师范后,各届毕业生不断充实。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全县有小学教师400人,其中普师或高中毕业169人,占36%,初师或初中毕业56人,占12%,未到初师或初中毕业241人,占52%,小学师资队伍有所改变。1949年5月,萧山解放后,按当时知识分子的政策,调整了师资队伍和结构,使教师队伍的力量不断加强、不断扩大。  纵观二千年的儒学,树碑立书,旨在延绵与传承中国文化。“赵碑”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一块里程碑,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由于年岁久远而很少为人所知,本文用浓笔介绍历史文化名人,其目的是能唤起大家以史为荣,以碑为荣,发展萧山的文化、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明]宋濂等元史 第五册 志 第十三册、十四册传 中华书局;萧山县志稿 卷十上、下 学校门杨仁恺 中国书画 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健 儒学三百题 上海古籍出版社何承伟等 话说中国 金戈铁马 上海文艺出版社吴羖木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 浙江人民出版社毛孝弢 中国行书经典 浙江人民出版社张岱年 中国文史百科上、下 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李维松 萧山古迹钩沉 方志出版社萧山县教育志 萧山县教育志编委会周向潮 历史文化名城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任振泰 杭州市志 第十一卷 中华书局任桂全 绍兴市志 第四册 浙江人民出版社俞福海 宁波市志 中华书局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校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金海观全集上、中、下 方志出版社刘小晴 行书基础知识 上海书画出版社辞海 1—5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松富,副研究馆员,杭州市萧山图书馆;冯贤永,馆员,萧山湘湖师范学校图书馆。 200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