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宝鼠标:农村教育十大弊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01:03

          日前,网络上风行一篇“教育八大潜规则”的贴子,受到人们热捧,一些纸媒纷纷予以报道,央视还为此做了一期专题节目。但在我看来,所谓的“八大潜规则”,不过是教育行业的冰山一角,远未揭示教育的真相,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看,教育的积弊要深重得多。单就农村基础教育而言,就存在着十大弊端,人们或许可以从中一窥教育之一斑。

     一,普及义务教育成了“形象工程”。这些年来,为了向兑现“普九”的诺言,国家为此加大了力度,不但将普九达标列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还将其作为小康建设的一票否决依据。可是,在各地的普九达标验收中,几乎无一不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贿赂验收官员;虚填教育数字信息,什么入学率、毕业率、辍学率等待,都是信口胡诌;为了躲过检查人员的耳目,借教学仪器、桌椅板凳、图书,甚至连学生都借;为了应付检查人员的盘查,教给老师和学生说假话……对外宣称的所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纯粹是一场骗局。

     二,所谓的'“精英教育”、“优质资源配备”,使农村学校几如空壳,面临破产。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城镇上的“名牌学校”一方面享受教育资源的优惠,另一方面却打着种种旗号招收择校生。为此,不但大大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使大量的优秀师资流向了城镇学校,大量农村学校招生难以为继,学生寥寥可数,无法难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少学校干脆关门停业。加上近年来上学难的问题,大部分农村家庭选择了让学生缀学,不少地方的辍学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多。所谓“就近入学”,也形同虚设。

     三,教育腐败现象严重。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作为业务部门,教育行政首长本应从懂行的业内人员中择优擢拔,实际情况却是成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手中敛财的筹码。教育内部人士“财力”远不如其他官员充裕,因此无力买官,所以,大部分由政府任命的教育首长,基本都是“外派”。甚至连一些重点学校校长的任命权,也被抓在政府手里,成了“官职”,自然也成了买官卖官的重灾区。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悲剧重演。

     四,教育干部素质低下。受选拔人才不正之风的影响,基层学校校长几乎无暇顾及学校管理工作,而是把大量精力都用在买官保官、交际应酬上面,学校里几乎很难见到他的身影。影响所及,学校管理一片混乱,教师无心教,学生无心学,教育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无法提高。

     五,教育“三乱”屡禁不止。这些年来,一直高喊制止“教育三乱”,实际情况却是越来越严重。学校收,班级收,甚至班主任也乱收,学生及家长不堪其苦,怨声载道。

     六,应试教育照旧大行其道。虽然各级教育部门都强调不得片面追求升学率,但绝大部分的学校,仍把升学率看作是唯一努力的方向。政府、社会的目光紧紧盯住一个学校考上了多少学生,甚至把它做为考核校长工作的最重要依据。因此,学生负担有增无减,所谓的素质教育,纯粹成了一句空话。

     七,教师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疏于进修,仍然固守着多年以前教科书中的传统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并不是他们不想搞创新教育,而是不知从哪里着手,再加上创新教育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几乎成了受累不讨好的差事,干脆,照旧实行传统教育那一套,既省心又省力,何乐而不为?

     八,教师师德差,影响恶劣。由于社会环境的恶劣,教师无法独善其身。在金钱至上的大气候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教师也将自己的知识当作商品来出售,有偿补课,不惜将本应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搬到课下收费的补习班;更有的教师向学生及家长索要财物、接受宴请,不满其要求,便对学生白眼相加,挟私报复,学生及家长敢怒而不敢言。

     九,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自从国家取消毕业生分配制度以来,各地为了不增加经费困难,不但教师编制不能突破,教师自然减员也不能及时补充,造成教师队伍无法吸收新鲜血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代现象,目前在学校几乎一看不到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其前景堪忧。

     十,社会环境的恶劣,无法让教育成为一片净土。目前的社会风气之坏,有目共睹。在这种状况下,教育领域怎会成为唯一的净土?师生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的耳熏目染,让他们无法去相信教科书中的诚信教育、爱国教育、理想教育等等。不少学生从几岁开始,就向往着当大官、当贪官,民族前途岌岌可危。这是教育自身所无法解决的痼疾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去的将是整整一代,乃至数代人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