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椒草为什么闭合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说课稿 - 涟漪伊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5:40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        的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课堂教学生活化”,具体内容是《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方面: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立

 

一、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和作用。

本框内容是初二思想政治第四册第四课《维护我们的尊严》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有二:人格尊严不可辱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本课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式对学生讲述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懂得“自尊”和“他尊”。 本框内容是公民法律常识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前承第一单元“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后续第三单元“维护文化,经济的权利”。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也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针对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不能认识和分辨侵犯自己人格尊严权的行为,和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某些不良行为,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的内容。

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依法维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维护他人的名誉,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法律知识,学生会无从下手,加上十一二岁的孩子维护自我权利的意识有待加强,因此,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难点放在: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第二方面:学教方式的选择

 

一、说教法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政治素养。据此,我准备以情感体验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落脚点。托夫勒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法。

                                                                                                                                                                                                                                                                                                                                                                                                                                                                                                                            

第三方面:教学流程的设计

 

由学生的切身体验到理性的文本体验,有利于拉近文本与学生,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主动性。认知的过程不仅是脑记忆的过程,而是通过多种感官的立体刺激,将生硬的以字数而论的文本变成活的、价值无法估量的内在意识。我准备用以下三个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走进生活,导入新课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1、基于此,首先带领学生一起听《中国人  不跪的人》的写作背景,了解故事大意。

2、然后,聆听诗朗诵《中国人  不跪的人》。

让学生的心灵回到生活实际的情感体验中,朦胧的得到人格尊严的初步具象,同时,既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更营造出一种心灵氛围。

二、走进文本,理性思考

1、在《中国人  不跪的人》中,姓孙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向外国女老板下跪?以此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引领学生理性思考,走进文本,学习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的相关内容。学习本部分知识,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法来完成。我将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A、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B、什么是名誉权?

C、人格尊严权与名誉权的关系?

D、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名誉权?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弄清概念,理清脉络,构件新知。使学生系统的、宏观的把握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从而增强思想品德的理性魅力。

2、分析案例,反馈信息。课件展示案例:《受冤枉的大江》。

组织学生讨论:“品行优良者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

在受冤枉这个事件中,大伟、小辉、小敏以及大江自己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你对他们的观点怎么看,为什么?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 ?”

如果你是大江,你将采用什么办法,既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又搞好了同学关系?

此步骤着重在于,学生在老师的问题提示下,用情感、理智去抚摸文本,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帮助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名誉。对于诽谤,侮辱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回归生活,拓展提高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是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1、生生交流,联系个人,内化思想。此环节我设置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同桌之间相互讲述一个关于自己的个人尊严的小故事。

活动二:写一句你希望听到的别人对你说的尊重的话。

活动三:反思自己曾经是否伤害过别人,写一句安慰他的话。

2、    师生交流,联系集体,内化思想。课件展示案例《深圳挂歧视性横幅  民警挨户向河南人道歉》。

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出示问题:

A、找出原因:问题出在哪里?

B、情景辨析:深圳警察该向河南人挨家挨户道歉吗?

C、提出建议:如果你是警察,在挂横幅之前你会怎么办?挂横幅之后如何补救?

现代课堂重视思维的交互性,此设计正是突出了生与生,生与文本,生与师的对话。

3、提升价值。

在了解了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的基础上,再一次来欣赏诗歌朗诵《中国人  不跪的人》。在上述过程中已经有了切实的情感体验和初步的认知,是学生与学生的探讨,目的在于把体验和认知,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从而将文本的知识内化成政治素养。

 

第四方面:教学板书的设计

 

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我的这个板书简洁明了,既突出了重难点,又便于学生梳理条理,归纳总结,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让生活知识课程化,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