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的本质与特点:仲富兰民俗博客(243)图文(40)大夏光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31:44

民俗博客(243)图文(40)大夏光华


大夏、光华旧影




1951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的校门

 

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六十周年的日子快要来到了,总想为这所大学说点什么。想起来了。我小时候家住徐家汇,距离华师大还算近。那个时候的上海,过了凯旋路就是一片农村景象了,凯旋路原是依着铁路线的一条小马路,每年夏天,我们几个小男孩“捉哑乌子”(捉知了,学名蝉),用一个竹竿,上面沾上沥青等观察树上的知了,还有夏秋之交的捉蟋蟀,都要走到华师大附近的农田里,白天阳光照射,蟋蟀见光就跑,所以捕捉的难度要比夜间大;夜间捕捉可在11点过后,此时正是夜深人静,蟋蟀高歌的时候,听好声源后,打开手电筒,蟋蟀就会往灯光处爬而且还不会乱蹦,这样就可下罩捉虫了,充满了童年的乐趣。

随着年纪渐长,知道了这所高等学府,那个时候上海市民是将华东师大与复旦大学一起叫的,叫“复旦大华师大”,(实际上就文科而言,当时的华师大的师资实力要远远超过复旦大学),后来,也不知什么原因,华师大渐渐落后了。

1966年,文革爆发了,我初中也快毕业了,学校没有课可上,动不动就听到北京红卫兵南下,我们这批中学生就随着游行队伍,进入华师大的操场,说是参加集会,实际上是胡闹,因为什么也不懂,跟着瞎起哄。不过,进入这个学校,还是让我很震撼的,校园那么大,那么美,一进门就是两排郁郁葱葱的杉树,特别是一条小河丽静静地在校园中流淌,后来知道华东师大的师生称之为“丽娃河”,很有诗意的名字,丽娃河在校园的中部分成了两条支流,两条支流环抱着一个夏雨岛。这座小岛有小桥与外界相通,面积不大,却布局精致而繁复,为各种花草、垂柳、翠竹覆盖,中间设有亭台楼榭。这所学校的背后是长风公园,也是上海一个有名的公园,被称之为华东师大的后花园。

我虽然毕业于复旦大学,但是记得求学时期,还来过几次华师大中文系,听老师讲课,与华东师大的友人合作过一些课题。我没有想到,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媒体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到我“知天命”之年,我却成了这所学校的一个教师。命运这个东西真的不可思议,你想进这扇门,非把你投进那扇窗,命运真会捉弄人,我虽然不是一个好教师,但是,我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喜欢民俗文化的学习与探讨,加入华东师大教师团队,是我一生的幸运。

如果从1951年10月16日算起,华东师大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她的历程,也可以说是新中国的风雨坎坷的历程。不过,要追溯这所学校的前身,她的历史可不是60年,我对于华师大校史命运专门研究,但我知道她是以民国时的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大夏大学思群堂,现华东师范大学大礼堂



1927年鲁迅在大夏大学讲演时留影



大夏大学校园丽娃河中的夏雨岛


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由于学潮离校奔赴上海,当时刚卸任的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的共同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

1924年9月20日,大夏大学在槟榔路潘家花园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首任校务委员会委员长后改称董事长,是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建校初期,学校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并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以此作为砥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学校设五个学院以及三个专修科,包括文学院:国文系、英文系、历史社会系;理学院:数理系、化学系、土木工程系;教育学院:教育系、教育心理系、社会教育系;商学院:银行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法学院: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师范专修科:国学组、英文组、史地组、数理组;体育专修科;盐务专修科。



长衫飘飘的年代,大夏大学群贤堂,今华东师大文史楼


   大夏大学学校创办之初,以租来的弄堂房作为教室,但并非长久之计。当时,只能是一边开学上课,一边筹设新址。不久,学校在胶州路上借得二亩多的土地,马君武校长以吴淞的私人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得二万两银子作为建筑费用;另外地主也拿出二万两,以后由学校按月向地主支付利息,并约定十年后造成的房子无代价给地主。1925年5月中旬开始兴建新校舍,9月,位于胶州路301号的新校舍落成,学校随即全部迁入。但形势的发展,让原来计划行不通了。一方面,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在学生中更掀起爱国热潮,同时也遭遇了军阀以及外国军队的镇压,处于租借的校舍已经很不安全了。另一方面,随着学校声誉提高,大夏学生人数激增,1928年秋季学期时学生人数已达千人以上,胶州路校舍已无法承载。1927年初,马君武应邀去筹建广西大学,辞去大夏校长职务,王伯群先生任校长,决定择地建立永久性校舍。

从1929年3月起,大夏陆续在沪西梵王渡中山路旁购地近三百亩(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址)。当年夏天,由前校长马君武、欧元怀、王毓祥先生率领几位华侨同学去南洋一带募集建设新校舍的经费。王伯群校长则以六万七千余两银子(合当时11万余元)资助建筑教学大楼,并以中山路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贷建筑费32万元。

1930年初,中山路校舍开始动工,同年9月一期建筑完工,包括:教学大楼“群贤堂”,可供2000人同时上课;“群策斋”、“群力斋”两栋男生宿舍以及女生宿舍“群英斋”,3栋宿舍各可容700人;此外,还有教职员宿舍12幢,以及学生浴室、饭厅等。于是,大夏大学随即迁入,将胶州路校舍交给大夏附中使用。接着,在新校址上又继续兴建理科实验室、体育馆、医疗室、大礼堂、东西大楼教职员宿舍以及各类运动场,至1932年大体完工,此外,在学校西南部,另有四百亩土地,辟为大夏新村,为教职员自建住宅之用(抗日战争前已建成30余所);还有荣宗敬捐赠丽娃栗妲河蜿蜒秀丽,更为校园增添了美景。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大夏大学尤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较完备而著称。



民国时期大夏大学的毕业证书


      光华大学(Kwang Hua University)由1925年从圣约翰大学脱离出来的师生共同而创建于上海大西路(今延安西路)上的一所私立大学。首任校长张寿镛。建校初期,设文、理、工、商4科14系。特别注重国文、外国文和数理等基本科目教学,教员上课多用英语,被称为上海六大学之一。抗战时期,校区被毁,学校大部迁往成都,设“光华大学成都分部”,留沪的师生在租界内以诚正文学社等社团形式继续维持。光复后,成都分部赠给川省人士接办成立成华大学,上海部分在欧阳路日侨学校恢复光华大学。1951年,光华大学与大夏大学一起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

1925年光华大学第一次开学典礼




民国时期光华大学的毕业证书


      不论是大夏大学还是光华大学,他们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建校初期,设文、理、教、商、预五科,后曾增设高等师范专修科和法科。大夏大学创建后,许多著名学者曾来校任教,其中有郭沫若、徐志摩、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马君武、周寿君、邵力子、钱仲联、程俊英、马宗融等。大夏大学建校二十七年,培养学生近20,000名,毕业生6,000余人(原资料如此,大概有一万四千人没有获得毕业?),大夏大学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如胡和生、陈子元、李瑞麟、刘思职等四位中科院院士,翻译家戈宝权,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古典文学评论家王元化和青铜器专家马承源等,还有不少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其他知识界人士。光华大学,在旧上海也有最著名的六所大学之一的称号,由从著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脱离的十九名教师和三百多名学生创立。在这所私立大学里,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张东荪、王造时和潘光旦等著名学者,毕业的学生,也有很多著名的校友。

光华大学的教室



1950年代华东师大校园丽娃泛舟情景



50年代的华师大校园,当时还没有矗立伟人雕像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从早期的大夏、光华,到今天的华东师大,从空旷的郊野到今天的“花园”式校园,见证师大发展历程的这些老照片依然能够让我们想象脚下这片土地上先辈们曾经写下的辉煌和骄傲。丽娃河的灵性滋养了一代代师大学子,长风园的美景滋润了一代代师大学子。

华东师范大学走过了六十年,中国人说是走过一个花甲,如今,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也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程。一所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建成需要长时间的努力,需要时间的积淀。学校固然离不开大楼、图书馆、教学设备等硬件投资,但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追求知识、追求智慧的校园文化,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的氛围。一流大学必须要建立一流的教师团队,有了一流的师资水平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质询、判断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这些能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期待走过一个花甲的华东师大能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栏老照片大部分转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所发网页,谨致谢忱)


 

仲富兰

      2011年9月28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