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王图片。:一篇值得马英九先生和台湾的同胞观看的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20:54

台湾离开大陆时间太长了,就连台湾区域负责人马英九先生有时候也要开黄腔。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当然作为一个政府领导人有时候出言不逊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公务繁多,来不及观看有关书籍。但是你手下的难道真的没有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人?这足以说明台湾的同胞对中华的历史遗忘的太多,在和大陆人民、政府交流的时候,还需要多看看每个区域、迁移、人种、文化的历史。

  大陆和台湾直航、经商打破了相互封锁60余年的紧张状态,这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也是中华民族的幸事。

  看到马英九瞎侃的场面,笔者欲哭无泪,这是马英九先生吗?面对他的言语笔者想发表一些评论,和不同的见解。

  “马英九笑谈两岸语言:身为中华儿女要知文字源流

   马英九8日上午出席“中华语文知识库”网路版上线与“两岸每日一词”常用小辞典发表会,扮起中文小老师说文解字,例如大陆讲“吹喇叭”,在台湾指“拍马屁”;台湾说“聊天”,大陆讲“侃大山”,逗得台下中文学者、语文专家笑呵呵。

  据中评社报道,中华文化总会与大陆“中国辞书学会”经过2年多合作,8日上午同一时间在大陆及台湾两地举行“中华语文知识库”网路版上线与“两岸每日一词”常用小辞典发表会,两岸发表会虽没有连线,但都强调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刘兆玄专题报告两岸文字使用差别与中华语文知识库的使用方法。

  马英九受邀出席在台湾的发表会时,提到提出中华大辞典的构想与缘由,最早来自于担任台北市长时期大力推动正体字。他强调,主张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纯粹是从文化本位的角度出发,不具政治意义。

  马英九指出既然两岸都不可能各自放弃使用的文字,不如一起并列对照;例如德国在统一后,许多用语也作了很大的转变;因此他提倡合编辞典,但不要由政府出面,而是由民间出面,如今成立云端式的智识库,有无限的拓展空间,也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工作、参与形成的过程,这就达到目的,让人了解文字用语的意思。

  马英九还扮演起中文小老师,一连举出好几个例子说文解字;例如台湾说“雷射”,大陆说“激光”;台湾说“货柜”、大陆讲“集装箱”;台湾说“猪脚”大陆讲 “猪手”。当大陆说“吹喇叭”的时候,经过对照就知道是讲“拍马屁”;台湾说“聊天”,大陆讲“侃大山”;台湾常讲“口没遮拦”,在大陆却是讲“没有下巴”。此时台下连连大笑。

  他说,虽然大陆有部分人士希望恢复繁体字,但文化不必强迫,透过双方交流,知道双方的用法,自然就可以改变,例如大陆讲“渠道”,但现在用“管道”的人变多了;大陆人说“爱人”,现在说“太太”的人也变多了;在云端建立词库,日后两岸交流频繁,若是纸板去印,或者电脑、手机都可使用。

  马英九表示,从不反对文字使用变化,但刻意作重大改变,罔顾文字原来形体美或语言逻辑,确实会对文字会造成伤害,所以希望两岸都能以非政治、专业、文化的角度看文字,慢慢可发展出专业一套两岸都能接受通用的文字,这才是最后的想法。这步跨出去是两岸交流上的重要一步;身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努力相互了解,知道文字源流,是对文化最重要的任务与使命。

   马英九8日表示,两岸文字虽然不一样,“没有任何一方可以让另一方放弃正体字或简化字”,但只要秉持专业和文化角度看待,并持续交流,也许可以发展出两岸通用的“国字”。

  根据台湾“中央社”8日报道,两岸合作完成的云端知识库“中华语文知识库”,8日正式“发射升空”,两岸同时同步举办成果发展会,台湾启用仪式在台大医学院国际会议厅举行。

  马英九致词表示,他在台北市长任内推动正体字,4年前更提出“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政见,但他希望不要由政府出面,而是由民间办理,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提出的“中华语文知识库”计划,结合云端技术,完成了这项以前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

  马英九指出,现在使用正体中文人口约有4000万人,以台湾为主;书写简化字人口则高达13亿人。4000万人无法要求13亿人改变习惯;但13亿人也不可能做到让4000万人放弃使用正体字。如今有了这套云端知识库,未来手机、计算机都可取得信息,可以进一步增进两岸的了解。

  因此,马英九说,只要本着专业和文化的角度看待两岸文字,并持续交流,也许可以逐渐发展出两岸通用的“国字”。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让正体字消失,中文要永保体之美。”

  一:针对马英九先生的语言我谈一下我的感受:

  “识正书简”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今天收到一位香港朋友的信,他说汉字简化之后,成了: “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伫无脚,飞单翼,涌无力,有云无雨,开关无门,乡里无郎,义成凶,魔仍是魔。

  仔细观摩,确实如此。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提出,对汉字应采用“识正书简”,即要认识繁体字,书写则可用简体字。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华民族历史的亮点之处。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汉字一名,得名于汉族和汉朝,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大的一种文字之一。

  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众多分歧。新中国成立,在20世纪50年代,组织专门机构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规范,俗称“简体字”(50年代以前的汉字俗称“繁体字”),并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普及推广,在这些工具书上并列简化汉字和繁(异)体字。

   目前,简体字在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使用,港澳台等地区仍使用“繁体字”。

  汉字繁简之争引发话题:汉字该如何发扬光大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提出,对汉字应采用“识正书简”,即要认识繁体字,书写则可用简体字,并提议在预定于2009年7月11日和12日在湖南举行的两岸文化经贸论坛上探讨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将繁简体两种字词语汇陈列比较。此言论一出,再度引发民间与学界的汉字繁简之争。

  在2008年、2009年“两会”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恢复使用繁体字。与此同时不少学者认为,要将13亿中国人已经熟悉了半个世纪的简体字加以废除“是开历史的倒车”。

  不同于以上持非此即彼意见的两派人士,有的大陆语言学家则与马英九的态度相似,积极主张“识繁写简”。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繁体字、简体字都是汉字体系文字,都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所不同的只是大陆对部分文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据悉,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新的规范汉字表。

  中华民族的文字是一种艺术的完美的结合,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完善的最完美的文字。

  一:比如说“美”人一字的美,为何成为美???古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家仔细看看这个美字。首先这个美字里面有个大,这就是人躺在地上,两臂撑开成一的组合。在看大字上面的羊字,这个羊是指的女人的三围、两个大眼睛、站立起的时候。在合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女人躺在地上两手撑开,两腿撑开、加上三围、加上两个大眼睛。再将这个画面立起来,大家就会明显的感觉到这个美字就是现在世界上美女的化身。

  二:举一列“家”字

  什么是家?家到底是啥?(黑马建雄作品)

  什么是家?家到底是啥?

  在原始社会,家就是一个养猪的地方。在远古时期,人们没有家的概念,在打猎回归后,把吃剩的动物养起来,圈个圈,在加上个遮风避雨的房顶,这就成了家的来历。中国的文字里,家的字就是这样写的。

  家是什么?家是一付重担,家是一份责任;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更是能够白头偕老的慢慢旅程。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更是一条逼你拼命挣钱的鞭子,让你为它拉车、犁地。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家又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每当夜幕降临,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肩负着事业的重压,拖着疲惫的身躯迈进了家门,第一个最需要的感觉,就是点灯。

   见到那属于自己的灯光,无论它是昏暗的油灯,飘忽的蜡烛,还是那明亮的电灯,都能给人一种安全、愉快、温馨的感觉。望着家人亲切的笑脸,闻着饭菜香味扑鼻,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

  家是个团聚的地方,家是个人及团体生活、成长以及知识凝聚的地方。也是个人和团体生存发展创业等工作的地方。比如说:作家画家艺术家歌唱家思想家哲学家音乐家设计家等协会都是知识领域的家。家是一种归宿,家是一种升华,家是一种?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同的家,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特色的家。

  三:爱是什么?

  大家看看爱的繁体字,看完10遍以后就会读懂我下面的分析:

  俗话说:伤我最狠、最厉害的是我的爱人、亲人、情人、朋友。

  繁体的爱字:简单的解释就是没有受伤三次以上的不能说为爱,没有用心伤害的也不能谈为爱。没有友情的和爱不能沾边。

  爱是什么?爱是无限深情,也是云淡风轻;

  爱是什么?爱是紧紧拥有,也是毅然放弃;

  爱是什么?爱是绵绵无限,也是藕断丝连;

  爱是什么?爱是异样坚强,也是软弱异常;

  爱是什么?爱是固执坚持,也是惶然退让;

  爱是什么?爱是吐露真实,也是无奈谎言;

  爱是什么?爱是情比金坚,也是其薄如纸;

  爱是什么?爱是言重泰山,也是真爱无言;

  爱是什么?爱是炙热如火,也是酷冷如冰;

  爱是什么?爱是春风得意,也是黯然销魂;

  爱是什么?爱是天长地久,也是刹那无痕;

  爱是什么?爱是不可理喻,也是莫名其妙;

  爱是什么?爱是铭心刻骨,也是努力遗忘;

    爱是什么?爱是瑰丽美妙,也是丑陋无比;

  爱是什么?爱是玫瑰茉莉,也是一草一虫;

  爱是什么?爱是高山大海,也是阳光雷雨;

  爱是什么?爱是宇宙星球,也是芥子须弥;

  爱是什么?爱是一切一切,也是子乌须有;

  爱是什么?爱是荡气回肠,也是黯然神伤;

  爱是什么?爱是重逾泰山,也是轻若鸿毛;

  爱是什么?爱是绝版绝唱,也是亘古永远;

  中国的汉字实际上是一幅图画,你在这些图画中慢慢的体会,你才会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奥,你才能理解中国汉字的伟大。如果要说中国的汉字繁体和简体,简单的说,繁体字是绘画的现实派,简体字是绘画中的抽象派。

  二:针对马英九先生的区域语言瞎侃

  以四川为例,在明末清初人员大量迁移入川,来自全中国近20个省市的人员。导致了四川处于“国中国”的称号。

  公元前316年,秦来巴蜀后,四川地区就成为中国各朝代所管辖地区。而直至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将川陕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

  据清末《成都通览》对当时成都人口构成所作的统计:“四川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 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在同一时期之内,居民省籍来源如此广泛,竞相迁入同一个省区之内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四川和重庆原来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