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王头像高清艾斯:教育孩子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8:21

哦一、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十法
1、孩子每天上学前,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将一天所学的内容讲出来。
2、每天让孩子在书桌前坐10分钟。
3、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
5、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量”而不是“时间”上。
6、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然后认真地学习。
7、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8、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9、饭前和饭后半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10、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休息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二、使孩子聪明的八条经验
1、开发孩子的智力。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就教他正确的语言。
2、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经常提出问题,让孩子独立思考解答。
3、锻炼孩子的记忆力。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要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复述。
4、培养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有时父母故意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小事,让孩子来纠正。
5、开阔孩子的视野。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接受新事物,增长见识。
6、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7、激发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父母应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绝不敷衍。
8、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三、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
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逞强好斗;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在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在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
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关心他人。
四、专家谈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需要创新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的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
      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先得“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个人来回答。
      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这道理就像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一样。
      千万个孩子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一种成功能够弥补家庭的失败,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如果家庭渎职,即使有再多的学校、社区工作站、心理咨询室和劳动教养所,都将无济于事。
2、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
      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
3、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孩子观
      我国近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教育中教化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观念和制度支配下,中国孩子的某些社会状况和问题一直遗留了下来。儿童和青少年的一些基本权利缺乏切实的保障,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制度的保证,他们的心理品质养成、性格发展等需要,更为我们的教育所忽略。
      如今,社会急速变化的价值多元、信息开放的趋势,越来越个人化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反衬出既有教育模式对孩子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主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感的培养等的不利。
      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社会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并对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对人类承担起道义和责任来。
4、九种错误家教模式你不能不知
1、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这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忘家长们下决心丢掉,不许对孩子唠叨。
2、说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能将孩子积极性扑灭。
3、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斥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4、打骂式
      这种方式对孩子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5、达标式
      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之间制定目标的,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很多孩子考试前情绪非常紧张,为什么?压力太大!考试前不要对孩子施加压力,这样孩子说不定会发挥的更好。面对好成绩孩子可能自己不太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愿意继续努力,家长反而安慰孩子,这才是好状态。
6、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7、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8、催促式
      很多孩子说,他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父母一催反而不想学了。
      小孩子其实和大人一样,本来你想干点事,别人一催,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小孩比你还稚嫩啊,你们成天这样催,这是不可以的。
9、操心式
      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有最大的影响。
      一个很好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张数落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在家中从根本上就失去了乐趣。
      父母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
五、面对孩子,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尊重孩子的人格与人权
1、要正确对待孩子,他们比我们强,不能简单的把他们看做孩子!
      现在的孩子有他们自身的优势。我们成年人看不懂的动画片和漫画,孩子们却能津津乐道,给你讲的明明白白。因此在这点上,我们都要向孩子学习,绝没有歧视孩子的理由。
2、原谅孩子的天真与稚气。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天真的一面。对此,我们大人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
3、不要打骂孩子,要多表扬孩子
      打骂孩子是绝对不允许的。那是对孩子人格、心灵、尊严的粗暴践踏与摧残。相反,一句赞美的话可能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冰心老人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这是说,要给孩子以自由,还孩子自由发展的权利。让他们找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六、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1、建立快乐幸福的家
      帮助孩子找到持久快乐的方法之一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要快乐。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事就是自己成为一个知足快乐的人。生长在快乐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比一般人更快乐。其中部分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但父母所创造的快乐环境也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2、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
      快乐最主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快乐随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让孩子参加游戏,让他在自己的活动和活动成果中体验,从中得到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的信心和自信,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
      在成功中,孩子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自我的肯定。
3、对孩子的批评要恰当
      父母批评孩子的方法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应该把几处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父母应该具体指出孩子的错误及犯错误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4、不压抑孩子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基本情绪,人本性中就有快乐的成分。对于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家长不要过分限制,不去压抑孩子的天性。
5、对孩子不要感情冷淡
      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他人施以爱和同情,他们将生长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有乐观精神。
      不论父母的工作有多忙,都要尽量抽时间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能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责任都依赖给其他人。
6、教育孩子笑对失败
      现在的孩子多是在温室中长大的,经历的风雨不多,一旦遭受挫折失败,往往容易痛苦不堪。
      平常注意鼓励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的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天下没有哪个人未经历过失败,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从失败中走过来的。
七、孩子需要“逆向”关怀
1、该碰的钉子要碰。孩子年纪小,单纯幼稚,假如家长处处都为他安排周到,他就不会真正了解这个世界,将来很可能会碰大钉子。
2、该绕的弯路要绕。家长提供的捷径他未必就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安下心来,反而会对自己没走的路充满好奇。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有什么意义呢?
3、该受的苦与累要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它,理解它,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又可以让他们懂得品尝生活的甘苦。
5、该听的意见要听。不要事事都把孩子的意见排除在外,也许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纯洁的心灵提出的建议或提醒,会弥补成人的某些不足。
6、该保留的稚气要保留。孩子即使孩子,假如一个孩子过于老成,处处都跟大人们想的做的都一样,城府颇深,你不觉得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趣、天真,实在是有些残酷?
7、该讲清的道理要讲清。有些事情该正面解释的就应该明确答复,免得让孩子胡乱猜测,含糊不清,以致误入歧途,甚至酿成大祸。
八、如何与孩子沟通
1、从孩子学走路、会摔跤开始,就要在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建立“失败——振作——再失败——再振作——成功”的体验。家长可以帮他出主意,但不可以大包大揽,强度和频率可针对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而定。
2、受挫教育盐水需要的。家长不妨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经受的挫折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看到、感受到自己面对挫折时积极的应对心态和睿智进取的行为方式,并能从家长的行为方式中学习面对挫折的态度,形成榜样的作用。
3、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真爱。可以通过日记、闲聊等等的方式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想法、感受。亦可以让孩子参与父母的劳动、工作,体验为人父母的不易。
4、适时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通过了解周围人对抗疾病的故事,明白生命的脆弱与顽强。积极参加社会上献爱心活动,学习身边人物奉献的精神,感悟生命的价值,通过亲近自然,体验生命的美好。
5、要善于观察和沟通。家长要善于观察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帮助孩子在适当的运动、音乐的陶冶、诙谐的气氛中舒缓自己的紧张情绪,也可以不动声色地倾听孩子的宣泄,或是让孩子在信任的家人朋友面前倾诉衷肠。
6、适时调整期望值。家长渴望孩子成为工程师、外交家、艺术家,不惜血本让孩子接受教育,从而在社会上扮演一个成功的角色,目的是想帮助他们拥有快乐的人生。既然我们的定位是快乐,就不要以过高的期望、过严的标准要求孩子。
九、要想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家长需记住几句话
1、哪怕再忙,每天也要给自己留出3分钟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2、给孩子提供支持,让他有安全感。
3、学会倾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表态,先听听孩子怎么说。
4、孩子逐渐长大,你的话逐渐少说点。
5、鼓励孩子把心里的真实感受说出来。
6、当孩子犯了错,他最不希望你责骂他,而是等待你给出主意并引导他。
7、随时撒播希望的种子,尤其在考试成绩下降时;把困难无限缩小,把希望无限放大。
十、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自我学习的楷模。如今,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在做父母之前就学习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2、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优秀父母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有些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3、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因此,家长在打骂孩子之前应该先打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自己。
4、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做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给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教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5、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的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三个步骤。第一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是理解,站在孩子角度上想想孩子的做法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是建议,就是有道理的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个时候应该给他建议。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这样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那样,能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6、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遗憾的是,现在重视品德教育的人越来越少,和父母谈品德教育有点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父母们不愿听的,因为这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其实这些真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
      意志、品德、胸襟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
      让孩子养成胸襟的最好办法除了父母要做好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十一、七类父母不利于孩子成长
1、过度保护型
      有些父母总是过度保护孩子,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没有能力面对外部世界。然而他们不知道,以爱的名义过度保护孩子,这只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成人后,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孩子往往会花费比其他人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
2、过度赞誉型
      对子女的优点过度赞誉是非常危险的。他们在父母的赞誉声中成长,使他们习惯了听溢美之词,也就愈发失去了上进心,使他们很难融入环境,也承受不了失败。
3、过度放纵型
      有一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过于朋友化,从不给孩子设定行为界限,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对他人就具有攻击性。他们很难适应周围环境,他们没有规则的概念,所以也从来不守规则。
4、过度冷漠型
      那些与孩子保持距离、很少沟通的父母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更坚强。但是,他们的子女却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从而愈发缺乏自信,变得胆小。一些孩子为了弥补亲情上的缺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引起别人的注意,其行为往往过激。
5、过度情绪化型
      这样的父母在处理与子女关系时完全从自己的兴趣和情绪出发。子女因此失去了安全感,变得异常焦虑,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让父母高兴。
6、过度严厉型
      他们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规则,限制他们的一切行为,像要求成人一样要求他们。这样的孩子胆小,并且孤僻。他们到青春期后又过于自以为是,很难与父母沟通。成人后也不知道如何维护与配偶的关系。
7、过度批评型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总是指责他们的行为,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认为自己的确如父母所言,不知道如何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