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飘零久txt微盘:胡乔木:总还是一介书生—红色牧师.blog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1:52:26

胡乔木:总还是一介书生

——秘书工作者研究系列之三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引子】在毛主席的大秘书里,只有胡乔木的结局最好。所谓最好的含义是:自然生命延续的时间较长,过八十岁才卒;在世时地位很高,曾官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政坛上总体还算顺利,在毛主席时代得到重用,在邓小平时代同样得到重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毛泽东对胡乔木印象不错,说乔木跟他二十年,“总还是一介书生”。这句话颇为传神,也颇为贴切。毛主席是说胡乔木是一介书生有两点含义,一是说他有灵气,二是说他还老实。主席不仅喜欢有能力的人,也喜欢老实人。毛主席的三位大秘书都因各自的文才而引起他的注意和重用,也因某些人格上的缺陷而受到他的批评。其中胡乔木是个既有灵气又老实的典型,也因此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做过秘书工作的人都知道,没有灵气不行,太有灵气也不行;太老实不行,不老实也不行。没有灵气干不出事情,太有灵气容易把事情干出格;不老实得不到首长的信任,太老实容易遭到同僚的欺负。胡乔木是我们从事秘书工作同志们的楷模,值得好好研究,好好学习。

 

19412月初的一个清晨,刚刚开完政治局会议的王若飞,顶着西北风,从杨家岭毛泽东的住处走出来,匆匆赶到大砭沟中央宣传部驻地,来到胡乔木家中。王若飞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将胡乔木拉到一边。他郑重地通知胡乔木,毛主席那里缺人手,点名要你去做秘书工作,同时兼任中央政治局秘书。从此拉开了胡乔木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二十年历史。胡乔木的选用,起因于毛泽东看了胡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发现“乔木是个人才”,点名要调胡乔木去当秘书。

(一)胡乔木的灵气

 秘书的灵气不是自己认为的灵气,而是首长认为的灵气。秘书工作者眼里的“自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首长眼里的“他我”如何。为此,你要学会跟要得到首长的认可,就必须紧跟首长的思路,紧跟首长的爱好。胡乔木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紧跟首长的思路。主席善识人,胡乔木刚入行是并没有委以重任,不过是干些校对和整理资料的事情。后来,在毛泽东的影响下,胡乔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和文献,由于他的埋头苦学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使胡在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和起草中央文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席让乔木多写,除了写文件外,还为报社写评论,后来胡乔木自己说,他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所写的绝大部分评论,都是经毛主席修改过的。可见,胡乔木自觉接受毛主席的思维和文风的影响。越往后来,胡乔木在党内宣传界理论界的地位越高。胡乔木一生与文字打交道,在中共高层,称他“大秀才”者有之,称他“一支笔”者有之,称他为“大学士”者有之。而毛主席夸奖说:靠乔木,有饭吃。

胡乔木此事最得意的文件起草,莫过于搞了两个《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任弼时主持;胡乔木起草;毛主席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亲自逐句逐段进行修改的形成的。这个决议对确立毛主席在党内领导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1971年夏,毛泽东在南巡中回答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胡乔木是什么样的人”时说道:“胡乔木曾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别人搞了几个月,没有搞出头绪。他一写,就写出来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也是他写的,写得不错。”照理说小平的思路与毛主席的思路是有一定不同的,否则小平就不是“一代领导人的核心”,但胡乔木依然有能力应对小平的需要。《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文件。《决议》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进行的。起草小组由胡乔木负责。邓小平在同起草小组的谈话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对《决议》的三个基本要求:第一,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包括对中央一些负责人的功过是非,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作出公正的评价。第三,对过去的事情作一个基本的总结,以统一全党思想,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些话,现在看来还是说的容易,做的难。邓小平要胡乔木尽快搞出稿子来。有了稿子,就有了讨论基础。对最后出来的稿子,小平是这样评价的:“总的来说,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现在这个稿子是个好稿子。”

——紧跟首长的爱好。六十年代初,胡乔木因工作不当受到主席严厉的批评,既内疚,又委屈,加上长期超负荷工作,结果神经衰弱症越来越重,只得长期休养。主席得知乔木病情相当重,给他写信,要他长期休养,为他设计休养方式:“你似以迁地疗养为宜,随气候转移,从事游山玩水,专看闲书,不看正书,也不管时事,如此可能好得快些。作一、二、三年休养打算,不要只作几个月打算。” 胡乔木在休养期间,开始学写古诗词,他回顾此事时说,试写旧体诗词,坦白地说,是由于一时风尚。这个时尚就是主席好诗,善写诗。胡乔木将每次习作呈送给毛泽东审阅,主席忙中偷闲,对胡每次送来的诗词“终日把玩推敲,帮他逐句修改”,并亲自批示送《诗刊》发表。乔木致函主席,表示“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非常感激”,说主席有些词句的修改“实有点铁成金、出奇制胜之妙。”11月,胡乔木又续作三首。以后毛与胡在京杭两地又多次通过书信或电话交换意见,反复推敲。胡乔木的《词十六首》于1964年岁末最终由毛泽东定稿,1965年元旦在《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第一期上同时登出。在全国政治界和文化知识界引起极大的注意和兴趣。正如胡乔木所说的那样:“《词十六首》都是在毛泽东同志的鼓励和支持下写出来,经过他再三悉心修改以后发表的。我对毛泽东同志的感激,难以言表。”这件事,还引起江青的不悦,江青曾当面斥责胡乔木:“你的诗词主席费的心血太多,简直是主席的再创作。以后不许再送诗词给主席,干扰他的工作!”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昔日作为中共“第一支笔”的胡乔木,拿起笔做药方,通过写诗填词,怡养情性,让自己高兴。而逐渐成为新“第一支笔”的陈伯达,拿起笔做刀枪,通过写新话语体系“阶级斗争”的政论文,兴师动众,让世人难受。这导致两个人最后结局的明显不同,多年后,当胡乔木重新成为“第一支笔”时,陈伯达在号子里已蹲了多年。

(二)胡乔木的老实

毛泽东看重人品,喜欢老实人。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员都知道,毛泽东喜欢老实人。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大都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忠心耿耿。毛泽东不喜欢的是自作主张,做事事先不报告,爱出风头,喜欢投机钻营的人。

——乔木诚实。乔木诚实,在于他具有求是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胡乔木撰写涉及那么多领域的文章,从来就是老老实实收集材料,老老实实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且他对主席交办的事情从来不马虎。1946年底,一直活跃于宣传领域的胡乔木突然“失踪”,他奉毛泽东之命,去陇东参加土改。不到半年,胡乔木几乎跑遍陇东地区。连年战火,北方农村经济极其凋敝。胡乔木第一次真正深入基层,他由衷地认识到土地之于农民的重要,认识到解决土地问题的迫切性。这次调查,使胡乔木在一年后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打下了基础,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不过,毛主席也在这个问题上“敲”了乔木一棍子。胡乔木起草195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公报,陈云当时建议胡乔木不要把“跃进指标”这些具体数字写入公报,并请转告毛泽东,胡乔木没有听进陈云的建议,又不敢向毛泽东报告陈云的意见。事后,毛泽东知道了这件事,十分生气。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的中央全会上,毛泽东大谈海瑞精神,鼓励大家学海瑞,说“明皇帝搞廷杖,甚至当场打死,但还是有臣下敢进言。”说完这些话后,他表扬了陈云,说“真理有时在一个手上”。同时批评胡乔木:“你只不过是一个秘书,副主席的意见敢不报告。”

乔木诚实,还在于他敢于认错。据《中国老年报》的一篇文章记述,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的处境并没有多少改变。他虽然在名义上担任国务院政研室临时领导小组组长,但实际工作都交给他人负责。1977年5月下旬,邓小平让王震和邓力群到他那里去。这时,邓小平再次出山。王震认为小平同志出来重新工作,要有个笔杆子。这次约见,正是把乔木保出来的好机会。王震让胡乔木写封信,向小平同志认个错,由他们带去面交邓小平。在5月24日的这次会见中,关于胡乔木的问题,王震说:“乔木有个自我批评的信,让我们带给你。他说自己犯了错误,批判过头,无限上纲,很对不起你。”邓小平说,这没有什么,对这事我没有介意。邓小平还说,说到批我,不批也不行嘛,当时主席讲话了,四号文件发下来了,大家都得批,批我厉害得多的人有的是。至于揭发我说过的话,那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他还特别交代,不必写信或写自我批评了,并要乔木同志放下包袱。邓小平对胡乔木作了肯定的评价,谈到胡乔木的缺点,邓小平说:“他这个人缺点也有。软弱一点,还有点固执,是属于书生气十足的缺点,同那些看风转舵的不同。总而言之,乔木这个人还是要用。至于怎么用,做什么工作,要找大家商量、交换意见。”此次谈话以后,胡乔木放下包袱,振作精神,开始工作。小平复出以后,负责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工作,胡乔木再次充当邓小平的参谋和助手。

——乔木忠厚。乔木忠厚到有点迂腐,讲一个小故事:全党整风开始后不久,文艺界整风就被提上日程。3月底的一天,毛主席召集《解放日报》的人开会,谈《解放日报》的改版问题。会上,贺龙、王震对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提出批评。贺龙说:丁玲,你是我的老乡呵,你怎么写出这样的文章?跳舞有什么妨碍?值得这样挖苦?胡乔木感觉贺的话语过重,便转过头,向毛泽东提出:“关于文艺上的问题,是不是另外找机会讨论?”毛泽东没有说什么。但第二天,毛泽东批评胡乔木:“你昨天的话很不对,贺龙、王震他们是政治家,他们一眼就能看出问题,你就看不出来。”胡乔木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在后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不仅积极发言,还将毛主席的发言整理出来,这就是影响中国文化界数十年的著名政论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老实人最终不吃亏,乔木的忠厚在文革中得到了回报。1967年的一天,毛主席上天安门途经胡宅,令停车要去看望。因敲错了门而未如愿。第二天又安排专程前往,又遭江青吵闹阻拦而未成行。毛泽东无可奈何地说:我心到了。胡乔木得悉主席没有忘记他这个秘书,欣慰地说:我心领了。1971年夏,毛泽东到南方视察。在一次谈话时,称赞胡乔木“这个人有点知识”。此后,毛泽东又过问胡乔木的事,但江青等人以问题还没有搞清楚来搪塞。直到1974年秋,在落实政策、大批解放干部的时候,胡乔木才得以出席国庆招待会,让天下人知道:乔木已获“解放”。

(三)两点启示

——主席让乔木的灵气和老实发挥了作用。秘书与首长的关系是许多人议论的话题,许多人认为是秘书帮了首长。我从来不这样看,我总以为没有首长,秘书的本事只是一个个人行为;而有了首长,秘书的本事才可能影响到天下人。有人把乔木和主席关系最重要的阶段分为两段,一是从1941年2月到毛泽东身边,担任毛主席和政治局的秘书,到1949年进城。这是从学徒到助手到开始独当一面工作的阶段;二是五十年代,胡乔木在毛泽东领导下,一方面独当一面,主管新闻工作,一方面参加文件起草。这是开始发挥党内第一支笔作用的时期。胡乔木对毛主席在第一阶段中给予他的指导和帮助心存感激之情,在1965年七一前夕作《七一抒情》(七律四首),第一首回顾这段经历:“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挥将日月长明笔,写就雷霆不朽文。指顾崎岖成坦道,笑谈荆棘等浮云。旌旗猎猎春风暖,万目环球看大军。”

有些领导者用秘书只让他为自己服务,而不让他在自己的圈子外显灵气,主席不是这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对胡乔木委以重任,在政府内,胡乔木是新闻总署署长,在党内,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这两大舆论工具,交给胡乔木掌管。不仅如此,他还有意把一向不露面的胡乔木推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舞台,让全中国和全世界知道中国共产党内有这样一个人物。1950年1月20日,新华社发表长篇电讯:“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本日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驳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无耻造谣。”1951年6月22日,《人民日报》以增出一张四个版的办法一次登出长达四五万字的长文——《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叙述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三十年的历史。作者署名:“胡乔木”。这都是毛主席刻意安排的。毫无疑问,是毛主席成就了胡乔木,否则,他顶多与他盐城老乡乔冠华一样,成为一个知名的专栏作家。

——主席在乔木的灵气和老实中得到了好处。不久前,我读了一本书《胡乔木谈毛泽东》,这是胡乔木在身前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即把毛主席在建国前思想的形成,以他的眼光来作一梳理。此时乔木已是癌症上身,只能口述,由撰稿人撰写。此事没有做完,胡乔木就去世了。但通过胡乔木与撰稿人的谈话中,我吃惊地发现,我们在大学学党史时要求“背”的那些历史事件、历史文献,许多都和乔木有关系。如果说,毛泽东思想这个体系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那么胡乔木应该是功不可没的。五十年代,胡乔木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协助毛泽东起草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1949年,胡乔木是《共同纲领》这个临时宪法的主要起草人;1954年,毛泽东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胡乔木同毛泽东一起住在杭州西湖边的刘庄,搞了几个月;1956年中,胡乔木又协助毛泽东、刘少奇起草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等文件;1956年底,胡乔木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讨论和主席的意见,执笔写成《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1956年12月29日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胡乔木就是这样一个人:善于理解和梳理毛泽东的思想观点,以自己的独立见解为毛主席的文章添砖加瓦。毛主席对乔木的意见一般都看的很重,也能从善如流,不过这也还是有分寸的。他认为:乔木固执。

 

【附件:胡乔木的生平】胡乔木(1912—1992) ,1912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盐城。1933年至1935年在浙江大学外语系学习。在校期间,他组织秘密读书会,传播进步的社会科学和马列主义知识,是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37年7月到达延安,1941年2月起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至1966年6月“文革”爆发止。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新闻总署署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和名誉会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著有《胡乔木文集》和诗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9月18日在北京去世,终年81岁。遵照生前遗愿,胡乔木的骨灰撒在他曾多年工作生活过的延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