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段体歌词:立春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01:16

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立春日寒,一岛不寒;立春日雨一春不雨.

  处前立春过年暖,过年立春二寒.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风俗

  立春时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时值公历的2月4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立春也是最早的“八节”之一,“节”有段落的意思,发展到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段落,因此战国时代的二十四节气、是用“平气“,即把一岁(当时以冬至至次年冬至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平分成二十四份,每节约十五日多一点。到了清初改增用“定气”,才是以太阳在黄经(以地球为中心看太阳不同位置)上的度数为准。春分点是零度,立春就是太阳黄经315度的位置。

  我国古代还将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五天为一候,立春十五天的三候为“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是说立春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人民对于春天的到来寄予着极其美好的希望,历来都很重视这个节气。

  立春日东郊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礼记·月令》记裁说:“是月也, 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日:‘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于朝。命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由此可见,迎春是古时候从天子到朝臣的一项重大活动。

  立春前三天,天子就要准备。立春日那天,天子和朝臣一起出动去东郊,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 (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

  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研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立春除迎春大典外,还有打春牛、喝春酒、吃春饼的习俗。

  古代帝王常常率领群臣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有的还要亲自扶犁耕一块地,表示对农耕的重视。汉代的文帝、景帝颁发诏书时称“朕亲耕为天下先”,这种迎春仪式相沿到清朝。“打春牛”就是在立春日用黄土造牛并鞭打之。皇宫内鞭春完后,又把春牛放置在府前,让府僚打春。从早到晚,府内僚臣及至过路人都到府前打春牛,表示鞭策耕牛,辛勤耕耘。由于这种风俗,所以民间把立春又叫做“打春”。

  立春这一天,民间有吃春饼、春卷的食俗。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佐料有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烤鸭配甜面酱)。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

  有记载说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明、清时期,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盘改成了小巧玲珑的春卷,不仅是民间的食品,而且成为宫廷的糕点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赞赏。清朝的满汉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点中,春卷是九道点心之一。

  立春的风俗,不单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春耕的重视,还包含有科学的春季养生思想。迎春活动是叫人们从立春开始要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性情,使得心神愉悦;鞭打春牛则可使人身体得到适当的运动,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吃春卷则表现出古人对春季饮食的重视。春卷菜多而面少,其中的豆芽、韭菜、葱、鸡蛋等特别是荠菜确为春季饮食的佳品。

  立春养生(起居)

  立春时节,人们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各项锻炼。不要选择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反而对人体的养阳和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最好的锻炼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散步

  春天是万木争荣的季节,人亦应随春生之势而动。春季的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散步地点以选择河边湖旁、公园之中、林阴道或乡村小路为好,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新。散步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利于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散步不拘形式。宜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时间的长短也要顺其自然,应以劳而不倦。见微汗为度。散步速度一般分为缓步、快步、逍遥步三种。老年人以缓步为好。步履缓慢。行步稳健,每分钟约行60—70步。可使人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快步,每分钟约行走120步左右,这种散步轻松愉快,久久行之,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适合于中老年体质较好者和年轻人。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稍事休息,继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一段,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逍遥步,适合于病后恢复期的患者及体弱者。

  二、慢跑

  慢跑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运动项目,它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还有助于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消除便秘。

  慢跑前做3~5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伸展肢体及徒手操等。慢跑速度掌握在每分钟100—200米为宜,每次锻炼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好。慢跑的正确姿势为两手握拳。步伐均匀有节奏。注意用前脚掌着地不能用足跟着地,慢跑后做整理运动。

  锻炼时间以早晚为宜,宜选择空气新鲜、道路子坦的地方进行。

  三、保健操

  从立春至春分,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脏腑素有旧疾,则可能在春季复发,所以可以经常做做下列保健操:

  1.一脚或前或后,轻轻踮起脚跟,再轻轻放下脚跟着地,一脚做几次,再换另一脚,做几分钟以后,感觉头目舒适即可。

  2.两脚张开,约与肩同宽,脚趾稍向外张,以感觉身体舒适的角度为原则,右手上举,位于耳旁,手掌向上,右肩稍向前或向后活动,感觉右肋部有热气冲出来为度,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也一样可以做此动作,几秒钟后,右手放松下垂,如此重复几次,然后换左手重复以上动作。

  以上两节保健操有舒肝健脾,舒经活络,消除体内积滞的功效,可以帮您排除冬季体内的积食,是适合春季的养生运动。

  四、梳头气功

  1.气功预备式。正身站立,两脚分开,双膝稍屈,头正项直,两眼平视前方,全身自然放松,意守腹部丹田。年老体弱者可改用坐式,自然呼吸,鼻吸口呼,要求均匀和缓。

  2.人静放松后,双手缓缓上提,两掌心轻按前额经鼻口轻擦至下颌,再转向头后颈部,往上擦过头顶回至前额。共按36次,首次宜轻,以后渐重。

  3.轻抓头皮。双手十指屈成弓形,自前额发际开始经头顶向后至颈后为止,依此顺序共抓36次。

  4.两掌心贴于头面,自前额始擦至下颌后,再翻向后颈部,复经头顶再至前额止。共按36次,先重后轻。

  5.缓慢收功。收功时宜用梳齿圆滑的木梳轻梳头发,可按本人所需发型梳理。梳时呼吸均匀、动作柔和。

  常练梳头功,可疏通血脉,并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既防脱发又能耳聪目明,并有助于降低血压。还可以起到提神健脑、解除疲劳等作用,从而保持大脑清醒,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衰老。

  五、干洗脚

  方法是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到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同样方法再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还可采用甩腿、揉腿肚、扭膝、搓脚、暖足、蹬腿等方法来活动下身。

  六、立春正月节坐功

  此为明朝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收录的一套养生功法,为宋朝陈希夷所创。这套功法针对二十四节气的养生保健共有二十四势,此为其一。原文如下:“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太阳、三焦。坐功;宜每日子、丑时,迭手按髀,转身拗劲,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治病:风气积滞,顶痛、耳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本法以“立春”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特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宜于立春时节锻炼,可于立春时开始,练至雨水为止。风为令主气,在气候变化上,春季以风的变化较为突出。《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侵袭人体,常表现为游走性的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原书所列本法主治病症,头顶、耳后、肩背、肘臂等处疼痛,均与春令风邪的偏胜侵袭有关,坚持采用本功法锻炼,有利于这些病症的祛除,无病者还有强身防病的作用。

  具体方法为:在每天夜十一时至凌晨三时,运气调息,去除心中杂念,将呼吸调整得极其细长缓慢,然后盘腿而坐,将双手相迭压在腿上,向两侧转动上肢及头颈,同时两肩上耸,身体上提,各三、五次,将口中津液咽人丹田三次,可治:风气积滞,头痛,耳后及肩背疼痛、背痛、肘臂等各种杂病都可以治愈。

  七、六字真诀养生功

  六字诀养生功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养生术,由于其功效显著,所以被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其所著的《养性延命录》中有较为详尽的论述。书中说:“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宝其精。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后至夜半为死气,常以生气时正仰卧,瞑目攫固(攫固者,如婴儿之拳手,以四指押拇指也),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华盖明(华盖,眉也),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也。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日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咽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道家行气,率不欲嘘。屯嘘者,长息之心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于《仙经》。行气者,先除燎鼻中毛,所谓通神之路。若天露恶风,猛寒大热时,勿取气。”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书中“先除燎鼻中毛,所谓通神”的观点是不太科学的。其它还是完全符合中医的养生理论的。南北朝以后的历代养生家根据此书中的记载,对六字诀功法做了很多修改。所以现在有很多种六字诀养生修炼法。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现在较流行的一种针对于春季养生的六字养生功法。当然,最好应该参考上面的原文进行修炼:

  首先,双脚叉开与肩同宽,脚趾抓地,闭口,闭目,提肛,拔顶,舌尖抵住上腭,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内侧,身体放松,排除杂念。然后双手重叠,将内侧手掌的鱼际穴(拇指丘)贴在肚脐上。开始缓慢深长地用鼻吸气,将意念随气流沿肝经上升,从大敦穴(脚的每一趾靠近第二趾侧)开始,从脚步的内侧经膝关穴、阴包穴、阴廉穴、阴部、小腹、章门穴、肺、喉咙、额、再到百会穴,然后停一停,缓慢将气呼出(呼气时口向前用力嘟起,嘴角往侧面拉,如发出“嘘”声的的样子,但不要出声,呼气要缓慢轻柔)。并且意念引气沿肺经下降,从中府穴开始(肩膀根部),经手臂内侧云门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太渊穴、鱼际穴、从少商穴(大拇指指腹前端)将气排出。这样反复做六遍。然后进行收功。

  此功法可强壮肝脏,对由肝积、肝虚、肝肿大等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眼睛疲劳及目眩等病症疗效显著。
        八、其它

  如广播操、健美操及健身操等。其中广播操是经有关专家认真研究而制定的,一年四季均可操练。每节操的动作分别活动身体的不同部位,它的适应范围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锻炼效果,适用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中老年人以及体质较差者或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病人。

  健美操除了活动肌肉关节外,还有保持形体美的特殊作用,具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脏、神经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增强内脏的功能等作用。针对腰腹肌的健美操,可以去除腰腹部脂肪,提高腰部肌肉的弹性和韧性,特别适合于中青年人锻炼。健身操的适应范围也很广,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体制加以选择

  在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中还有太极拳、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也是春季很好的锻炼项目。另外日常生活中爬楼、骑车、甩手、仰卧起坐、退步行走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

  立春养生(饮食)

  我国民俗中,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当天或前一天后一天这三天时间里,总要吃一些带有节令特点的果品、食品及药类。如立春时,吃点豆芽(绿豆芽、黄豆芽、黑豆芽、蚕豆芽、碗豆芽);立夏时,可吃点杏仁、苏子、茅草根;立秋时,可吃点枸杞子、麦冬、生地;立冬时,可吃点人参、黄芪、大枣。这样对养胃和中大有益处。有人甚至对此编成如下歌诀:立春五芽炒,立夏杏苏草,立秋杞冬地,立冬参芪枣。由此可见古人对饮食的利弊及禁忌是很有讲究的,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有着很严格的原则,并且已经渗透到民俗中。

  我国远古时期的人类,饮食水平很差,经常暴饮暴食,并且不讲究饮食的禁忌与卫生,导致百病丛生,人们过早夭折。自神农氏发明种植五谷并亲尝百草、研制出中草药后,人们的生活才变得日趋文明,寿命也有所提高。古书上说“人生上寿一百二十年,中寿百年,下寿八十年”便是指神农氏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黄帝时期饮食科学便更进一步地有所发展,只是随着朝代的变迁,由于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人们的劳作越来越沉重,心理压力也一天天沉重起来,所以寿命便很少有能达到一百二十岁的了。只不过在一个百姓负担沉重,当权者处心积虑,并且又是多妻制的社会中,“人到七十古来稀”便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饮食科学却越来越受到古人的重视,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逐渐出现很多影响人寿命的因素,并且是人所不能左右的。比如繁重的体力工作,恶劣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的虚伪险恶造成的心理压力,生存环境恶劣而出现的温疫等等,往往不是通过个人所能够解决和避免的。于是古人便将合理饮食作为延缓哀老、强壮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使古代饮食科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代的饮食是极其丰富而且很有讲究的,并且古代人的身体,也并非像满清末年因战争频起而缺衣少食、被外国人称之为“东亚病夫”的样子,而是很强健,要比现代人的身体素质要强得多。所以说中国古代对饮食的研究是几千年文明的沉淀,我们今天更应该重视饮食的合理性。

  春季的饮食调理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宜甜少酸。《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人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春天应该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面团等,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如偏于气虚的,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牛奶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内热偏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至于药补,是针对人体已明显出现气、血、阴、阳方面的不足,依靠食补已不能纠正其亏损时,则应在中医指导下,施以甘平的补药,以平调阴阳,祛病健身。对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不耐劳累,经常感冒,容易出汗或内脏下垂等,可酌情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玉屏风散等,药膳可选食黄芪党参炖鸡、人参蘑菇汤、参枣米饭、风栗健脾羹等配合治疗。另外,根据中医“春宜养阳,重在养肝”等理论,春季人体肝的功能较为旺盛,故应注意补肝,可用芡实粥以益精气,地黄粥以补体虚、防风粥去四肢气,用枸杞子、黄精、玉竹、沙参等以进补。还可选具有升补作用的首乌肝片、燕子海参、人参米肚、赤箭凤冠等以助肝气之升发。

  立春养生(药品)

  老人保健药方:

  1.细辛散。老人在春天多昏倦,可服之。药方为细辛3克,炙甘草1.5克,川芎3克。水煎热呷.可常服。

  2.菊花散。老人春时热毒气上冲颈项,头痛面肿及风热眼涩,宜服。方为甘菊花、前胡、旋复花、芍药、玄参、防风各30克。共为末,临睡前米汤调3—6克送下。

  3.延年散。老人春时服,进食顺气。方为陈皮120克,甘草60克。共研细末,每次5克。

  4.黄芪散。治老人春时诸般眼疾发动,兼治口鼻生疮。方为黄芪、川芎、防风各30克,甘草15克.白蒺藜3克,甘菊花1.5克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

  感冒药方:

  1.竹叶汤

  主治:风热感冒。发热重,怕冷轻,鼻塞,鼻涕粘稠,咽痛口干,咯黄痰,头胀痛。

  配方:竹叶12克,薄荷3克,杏仁10克,连怨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2.菊花饮

  主治:风热感冒。

  配方:野菊花30克,鲜桑叶30克,竹叶12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3.青果萝卜茶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白喉。

  配方:鲜青果4个,鲜萝卜60克。

  用法:鲜青果、鲜萝卜水煎代茶。

  4.葱豉黄酒汤

  主治:感冒初起之属于风寒型者。

  配方:豆豉15克,葱须30克,黄酒50毫升。

  用法: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煮5分钟,然后加黄酒,出锅。趁热顿服。

  白喉药方

  1.疫毒犯肺型

  症状: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咽喉出现伪膜,舌红苔薄白略干,脉浮数。

  方药:除瘟化毒饮加减。

  配方:桑叶10克,葛根30克,生地20克,山豆根15克,黄芩12克,贝母12克,土牛膝12克,沙参12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2.疫毒化火型

  症状:壮热心烦,咽干疼痛,咽喉伪膜迅速蔓延,色黑,颈肿显著(“牛颈”),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药:白虎汤、犀角地黄汤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配方:生石膏20克,知母12克,生地20克,水牛角10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板兰根20克,玄参15克,银花15克,山豆根15克,牛蒡子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3.肺气阻遏型

  症状:伪膜迅速增大,咽干喉紧,犬吠样咳嗽,喉间有痰,呼吸急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配方:麻黄6克,杏仁12克,石膏15克,甘草9克,浙贝母12克,山豆根15克,葶苈子10克,川军10克(后下),土牛膝根15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可配服竹沥膏、鲜竹沥水。

  4.阴虚肺燥型

  症状:咽干口燥,伪膜千黄,大便燥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配方:生地2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浙贝母12克,黄芩12克,山豆根15克,土牛膝15克,板兰根15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5.心肾亏损型

  症状:面色苍白,精神麻木,心悸胸闷,舌淡苔白,脉结代或数急。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配方:党参15克,炙甘草15克,阿胶12克(烊化),麦冬12克,生地20克,麻仁15克,瓜蒌15克,薤白12克。五味子10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6.毒窜经络型

  症状:语塞咽梗,呛咳或口眼歪斜,肢体瘫痹,舌淡红、苔白、脉细。

  方药:养正汤加减。

  配方:熟地20克,首乌15克,玉竹12克,麦冬12克,山药30克,白芍12克,桑枝10克,木瓜12克,鸡血藤15克,丹参20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百日咳

  (一)西药治疗:早期可用抗菌剂,首选红霉素,30一50mg/kg/日,也可用氯霉素,30—50mg/kg/日,增效联磺片也有效。控制痉咳可酌选皮质激素、维生素K1,对百日咳脑病抽风,可用苯巴比妥钠5mg/kg肌注,或安定每次0.1—0.3mg/kg静脉注射,另用甘露醇或山梨醇每次1—2g/k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静脉点滴以降低颅内压。

  ㈡中医辩证分型治疗:

  1.风邪袭表型(初咳期):

  症状:咳嗽初起,微热或体温正常、流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方药:止嗽散加减。桔梗、紫苑、荆芥、百部、陈皮、杏仁、桑叶、乌梅。

  用法: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l剂。

  2.肺热壅盛型(痉咳期):

  症状:反复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入夜尤甚,痰多而粘,常伴呕吐,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则:清热、止咳、化痰。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川贝、黄芩、杏仁、葶苈子、冬瓜子、百部、枳实、青黛。

  用法: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3.气阴亏耗(恢复期):

  症状:阵咳次数减轻,咳而无力,痰稀少,易出汗,声音低微,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舌苔少,脉细弱。治则:益肺健脾。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沙参、白术、茯苓、川贝、百部、陈皮、炙甘草。也可用补肺汤加减: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苑、桑白皮。

  用法: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l剂。

  (三)单方验方:

  1.百部,每次3克,每日3次.水煎服。现代研究证明,百部根主要含百部碱,该碱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故有镇咳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百部煎剂及酒浸液对百日咳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2.大蒜,2—3头切片与白糖120克同煎,3岁以上l天服完,2岁以下2天服完。

  3.何首鸟6一12克,甘草1.5~3克,水煎服。

  4.马鞭草,每日15—30克,水煎服。

  猩红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邪在肺卫型:

  症状:突然起病,发热,头痛。怕冷,咽红肿痛,甚则溃烂,恶心呕吐,皮疹稀少,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20克.连翘20克,射干10克,桔梗10克.马勃10克,生甘草6克。淡豆豉10克,牛蒡子15克,荆芥lO克,赤芍9克,大青叶30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2.邪入气营型

  症状:高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因喉极度充血,鹿茸桃体红肿并有白色渗出物,皮疹猩红弥漫,舌质红绛起刺状如杨莓,舌苔黄糙.继之剥脱,脉洪数。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大青叶、鲜生地各30克,石膏20克。丹皮9克,赤芍9克,知母9克,黄芩10克,淡竹叶9克,玄参15克,桔梗5克,生甘草4.5克,黄连3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3.邪毒内陷型

  症状:高热,烦躁,昏迷,谵语。抽搐,皮疹呈紫红色或伴有瘀点,舌红绛,脉细数。

  方药:清营汤加减。广犀角10克,鲜生地30克,紫草30克,银花9克,连翘9克,丹皮、赤芍各9克.黄连3克,竹叶卷心9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4.余毒未尽型

  症状:发热,心悸,胸闷,神乏,多汗,肢节疼痛,舌苔薄,脉数无力或结代。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甘草15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生地12克,麦冬15克,石斛10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桂枝5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5.肺胃阴虚型

  症状:纳呆神疲,唇口干燥,或有干咳,皮肤脱屑,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20克,天冬10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玄参15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芦根lO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