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木工热压机视频:寸草春晖,知恩图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23:36
——浅谈我的感恩教育心得

  在语文教学中,关于感恩和回报的意象可谓俯拾即是,我们知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知道“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我们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周围却有不少学生觉得他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一味索取,不懂感激,甚至对关爱厌烦、逆反。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很有必要在教育工作中有意识的加入感恩教育这一环节,青少年学生只有知恩、感恩、报恩,才会积极的面对学习和生活,进而才会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真正的成德达才。于此,我在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双管齐下,着重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下面是我的工作实录和心得体会。

一、知恩——将感恩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

“知恩”就是懂得什么是“恩”,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之恩。有《背影》中的父亲,遭遇祸不单行仍对儿子无微不至地关爱,强忍悲痛地宽慰;有《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对儿子“教之严”、“爱之慈”,宽容隐忍、仁慈温和,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胡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然之恩,这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资源最丰富的“恩”。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郦道元的《三峡》则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再现了一千多年前我们重庆的胜景。

祖国之恩。我们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颂诗《黄河颂》歌颂了我们的母亲河,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八年级下期民间文化专题单元中《吆喝》、《云南歌会》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的民间文化。

他人之恩。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羚羊木雕》中感知好朋友万芳对“我”的友恩;从《出师表》中可以感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从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感知师恩8943;8943;[1]

二、感恩——将感恩教育渗透进班主任教育工作

作为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之外,我还要时时关注同学们的言行纪律和心理状态,并对症下药,逐一展开工作。记得刚接这个班时,同学们还有些不好的小习惯,其中一项就是爱与老师顶嘴。一堂课后,课任老师怒气冲冲的来向我反映,班上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公然与他顶嘴。于是我将该同学带到了办公室,并没有从开始就劈头盖脸一顿批评,而是耐心的让他理解老师的初衷,课任老师今天是带病坚持上课,他批评你是对你负责,一心希望你能真正学有所得,但你回报他的是什么呢?学生听后,从一味抵触的心理渐渐开始自省和惭愧,表示自己真是对不起老师,最终主动去课任老师的办公室向其道歉。

还有一个同学,家庭背景比较复杂,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在学校的表现也令人担忧。我深入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后,将他和他母亲一同叫到学校来,三个人进行了一次谈话。我不再是班主任老师,而是以同为母亲的角度,告诉孩子母亲一个人要照顾他长大有多么不易,现在母亲年纪大了,需要你来保护和照顾了,而你是否足够成熟了呢?你能让母亲放心和骄傲吗?听后这位母亲动容不已,孩子也哭着表示以后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考上一个好高中。

以上是两个感恩教育的小例子。感恩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老师批评—请家长—打孩子”的教育模式,而是从学生的心灵入手,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不是基于对班主任的畏惧,而是发自内心的想报答父母,报答老师,从而好好学习,严谨自律。这样的教育模式才会事半功倍,而且对学生今后一生的道德品质发展,都有长远的意义。

现在,我们班上的学生都显得格外懂事,考试之前主动对我说,感谢老师的照顾,我们一定会考出最高分,为你争光。这就是懂得感恩的孩子,感恩,让这个班集体温暖而向上,学习成绩自然也不断提高。

 

三、报恩——将感恩教育渗透进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将感恩教育落实到行动上,让同学们从“感动”发展到“回报”,我还设计了几个班级主题活动。如组织了一次征文比赛,提供的材料是“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的两幅图画,第一幅图是年轻的妈妈把鱼肉给儿子吃,并表示妈妈喜欢吃鱼头,第二幅图是长大的儿子把鱼头给年迈的母亲吃,并表示从小就知道母亲喜欢吃鱼头。同学们自选角度,有的指出这个儿子不懂得感恩回报,有的则说他是以他所了解的母亲的喜好来进行回报的。众说纷纭,但每篇作文都体现出同学们对于“回报”的独立思考和认识。

还有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组织同学们写“感恩卡”,可以写给父母、老师或朋友;并决定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父母,哪怕只是买朵花、洗件衣服的细枝末节。但事后的反馈表明,同学们煞费苦心,别出心裁,设计了许多温馨的小行动,如为父母准备了一顿晚餐、为父母录了一首歌曲、等等,着实让父母们感动不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将感恩教育真正贯彻到了回报的环节,同学们亲身动手做了一次,这样的感恩才真正刻骨铭心,才更能真正体会“回报”的含义。

四、将感恩升级为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进行感恩教育,当然并非仅仅为了得到一句谢谢,考出一个好成绩。我们所要关注的,是更长远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让学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让感恩之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指引方向。

首先,感恩之心意味着珍惜生命。懂得感恩才会懂得珍惜。许多孩子们年纪轻轻就抱怨生活没有意义,每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更有甚者误交损友,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推广感恩教育,首先就是要教会学生们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学习的机会。珍惜生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也就不会将生命挥霍在吸毒、斗殴、甚至滋事犯罪上;珍惜学习,是对师长最好的回报,一个懂的感恩的孩子,也就不会将时间浪费在电脑游戏、旷课逃学上。

其次,感恩之心意味着承担责任。懂得感恩才会懂得负责。我们教育学生,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孕育未来的希望。现在许多学生总认为自己是为父母学习,为老师学习,而感恩教育,就要让他们领悟到他们是为了回报而学习,从而产生深刻的使命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认同、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教育带来的,是一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今年来,感恩教育已经日益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全国各地都在展开形式各异的感恩教育,起点甚至拉到了幼儿园里,说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本文所说的,只是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希望作为抛砖引玉之用。相信其他老师的实践中也多少带上了感恩教育的影子,但我们还是期待着更大规模、系统性的感恩教育模式的诞生与完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们总是怀着最无私的关怀和最美好的希冀。愿大爱无形,普照世间每一个角落;愿感恩之心,温暖每一颗青春的心灵,或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