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数码回执 有效期:行走在中国的大学(一)大学社团是让人开始染上官瘾的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32:47

从一个高中生变身成为一个准大学生,只需要半个学期,仅仅两个月而已。

有人说,每一年的九月份,大学的老生们可以很容易辨认出人群中那些稚嫩的面孔,他们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但半个学期过后,大学人群中就不分彼此了,新生的青涩消失了,每一张脸上都是清一色的假装成熟。

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心态还是完全的高中生,以为有满满的而且都是很重要的课,以为每个人都是和自己一样历经千辛万苦才考进的大学,以为每个人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落差出现了。半个月的军训,每天白天都是枯燥的军姿练习,晚上却是无所事事,抱着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怎么花。军训结束之后,课表出来了,课表不算满也不算空,加总一下时间也就差不多每天是半天上课半天没课,突如其来的大把时间让我不知所措。

每个人都有大把的时间,于是这些时间被用于舍友之间的聊天。从聊天之中我知道了,有的人是体育特招生,只有体育特长,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的人在他们省只是二本成绩,有的人却是超一本线许多分才厮杀进了这所学校。一时之间,这学校给人的感觉就是良莠不齐。每个人都在大谈特谈自己的高中经历,有的极力渲染自己训练的刻苦,有的极力渲染自己学习的努力,有的却反常地强调自己的玩世不恭。一屋子人就这么慢慢地熟识了,对于大学的崇敬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没了。

聊天聊到无话可聊了,我们都需要寻找新的事情来填补空虚的时间。这时候,学校的各大社团的招新蜂拥而至。我们这群新人开始忙碌于各大社团的招新面试,初试、复试、终试,折腾得还像那么回事。当时心底对于当考官的学长学姐们心底那种崇拜啊!直到后来自己大二时候也当了面试官之后,才发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和学长学姐们熟识了之后,知道了他们也屡屡挂科,知道了他们也有解决不了的事儿,我才发现他们其实只是比你多走了一年路,并非多么地高不可攀。

当神秘事物的面纱被揭开之后,我才发现一切其实不过如此。我之所以对大学心怀幻想,只是因为我不认识大学。在我认识大学之后,所有的噩梦才真正开始了。

有的同学在请教了诸位学长学姐之后,肯定地将课表上的诸多课程判定为必逃课,或是因为老师不点名,或是因为他们认定这种课一点用处都没有(譬如思想政治类的课程),或是因为这种课期末非常好及格,于是他们逃课了。他们逃课不为干别的,只为了在床上睡大觉。因为他们夜里去网吧熬夜了。

这是大学的第一个循环,陷进这个循环里的都是网瘾重的男生。

有的同学则是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社团的事宜上,社团的活动积极参加,社团的成员一一团结,他们在图谋着一年之后的换届他们能上位,甚至为此不惜放弃部分课业。社团是大学里让人开始染上官瘾的地方,确切的说是官僚主义的一个培养机构。而新人们对于其规则的熟悉了解速度之快以及程度之深,令人咋舌。

这是第二个循环。

有的同学却是把大把的时间用去兼职,自食其力。家教,传单,服务生,不亦乐乎,同样是为此不惜放弃课业。他们逃课去兼职挣钱,并以此自鸣得意。但他们却是没算算他们不上课究竟是白花了多少学费。

这是第三个循环。

最后一类同学则是坚守自己最初的想法,每节课都不缺,上完课就去泡图书馆,自己找一堆书让自己彻底淹没在书海里,寻找高中的那种感觉。

这是第四个。

每一个刚进大学的人在第一个学期的事情,就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让自己归结于这四个循环中的某一个,然后轮盘轮转,一转一年。

这个循环的选择很重要,因为它将会影响到后续的大学生活,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写在后面:弹指之间,我已经上了两年大学。两年里,见识了许多,学到了许多,当初的坚持和想法也改变了许多。原本我想用小说的形式记录我的大学生活,但我生性懒散,小说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完成。所以有了博客上的这个系列文。这是一个新开的系列坑,零星地记录一些我的大学经历,以及我的想法,博友如有意见,欢迎在评论里留评探讨。

 

 

您可能也喜欢: 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中国大学招待世界一流 行走 行走在刀锋上的中国经济 中国大学很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