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送女生百合:中國古塔大全(十七)【河南、香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7:21
中國古塔大全(十七)【河南、港澳】
★★★還舊樓主2010年11月14日收集整理★★★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译“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文意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 利塔”“七宝塔”等异称。
河南
046、少林寺塔林 - 河南登封







         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登封少林寺以西300米,保存有从唐至今高僧墓塔230余座,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





















047、河南开宝寺琉璃塔


开宝寺琉璃塔又称“佑国寺塔”、“开封铁塔”,位于河南开封市,因通体红褐色琉璃,又得名“铁塔”,是中国保存至今最早、最高的一座琉璃砖塔。
开宝寺琉璃塔的位置在北宋仁宗庆历四年之前坐落着灵感木塔,由吴越国名匠喻浩设计建造,说八角形,十三层,高一百二十余米。木塔在982年建成,木塔初成,身倾西北,斜得厉害,世人多有不解,以为是建筑失误。喻浩指出: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不到百年这塔身就正了。庆历四年(1044年),灵感木塔因雷火而焚毁。
灵感寺是宋太祖主持建造,当时修建灵感寺塔就花费颇大。仁宗皇帝后来在原址重建灵感塔,为避免雷击火患,改为建造砖塔,皇祐元年(1049年)建成。塔依以年号开宝命名的开宝寺,称“开宝寺塔”。明代随寺名变更而改名“祐国寺塔”。该塔结构坚固,历经6级以上地震38次,黄河水患9次,都没有损伤。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以为该塔是瞭望塔而开炮射击,对墙体造成严重损坏,但塔身依然坚固不倒。1956年时修葺,对外开放。
开宝寺琉璃塔为13层楼阁式塔,高55.8米,八角对称,砖仿木结构。塔身镶嵌红、褐、蓝、绿色琉璃砖,通体主色调为红褐色,形如铁锈,远望似铁铸,因此称“铁塔”。
铁塔成等边八角形,共十三层,高55.88米,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塔身遍砌花纹砖,上有飞天、麒麟、菩萨、乐伎、狮子等花纹图案50余种,造型优美,神态生动,堪称宋代砖雕艺术杰作。
香港
001、香港魁星塔


魁星塔,又名聚星楼、文昌阁 ,当地人称之为文塔,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围北面,原为新界原居民五大家之一的邓氏家族聚区地的风水塔。
据屏山邓氏族谱所载,聚星楼为屏山邓族第七世祖宁国府正堂邓彦通所建,有超过600年历史,为香港现存最古老的古塔,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亦是屏山文物径的重点古迹之一。聚星楼于2001年12月14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魁星塔原高7层,但后来因风雨侵蚀,上面4层经已在风灾中塌毁,只剩下现时的3层。魁星塔呈六角形,建基于一矮台之上,主要以青砖及麻石砌成。3层的魁星塔约13米高,最上层供奉著主宰文运、掌管功名的魁星。魁星塔每层均有吉祥的题字,由上层而下分别是“凌汉”、“聚星楼”和“光射斗垣”。
002、香港李灵仙姐塔


李灵仙姐塔位于香港南区薄扶林的薄扶林村中,是一座高约5米的灵塔,传说此塔为纪念一位名为“李灵仙姐”的仙人替薄扶林村降魔伏妖而建的。灵塔约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估计的建筑年份为1916年。现时的李灵仙姐塔仍有祭祀活动,但近年正面临着修葺及保养方面的问题。
003、香港横澜灯塔


横澜灯塔又称横澜岛灯塔,是一座位于香港蒲台群岛横澜岛的澜尾的灯塔。
横澜灯塔于1893年由清朝的海关建造,启用和管理,并取代了英国于香港岛东南建造的鹤咀灯塔的功能。1898年,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属于新界一部分的横澜岛亦须租借给英国。因此,灯塔于1901年1月1日起交由香港政府接管继续操作。灯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所以1945年曾进行修葺工程。1989年8月,灯塔改为自动化操作。2000年12月29日,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属下的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宣布将横澜灯塔列为香港法定古迹,同期列入的还有灯笼洲灯塔。
004、香港鹤咀灯塔


鹤咀灯塔又称德忌立角灯塔 (Cape D'Aguilar Lighthouse),是香港第一座灯塔,位于香港岛东南部鹤咀半岛的鹤咀。
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水上交通变得更为繁忙,尤其在1869年苏彝士运河开通之后。1867年,英国海军派员选址于香港兴建灯塔,最后于1873年3月选取了鹤咀、青洲和黑角头这三个地方。于是兴建灯塔的工程随即展开,鹤咀灯塔亦于1875年4月16日落成启用。1893年,位于横澜岛的灯塔落成启用,因此鹤咀灯塔便失去使用价值,最后于1896年停止运作,并于1905年拆去照明设施移到青洲灯塔,以提升其效能。1975年,鹤咀灯塔重新启用,并改为自动化操作。
鹤咀灯塔是香港第一座灯塔建筑,在香港海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2000年被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历史建筑,2006年获升格为法定古迹。
鹤咀灯塔为一座高9.7米白色的圆形石塔,灯塔的底座、拱形的门口及内里的螺旋形楼梯都是以石块砌成,入口的铁门则有刻几何图案。照明仪器是固定一级屈光镜,射出的白色灯光可远至23海里之外的水域。
005、香港灯笼洲灯塔

灯笼洲灯塔,又称汲星灯塔,是香港一座灯塔,位于新界荃湾区灯笼洲之上,处于汲水门的航道上。
灯笼洲灯塔于1912年4月29日启用,初时以人手操作,有灯塔管理员驻守。灯塔约于1980年代改为自动操作,现由海事处管理。2000年12月29日,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属下的古物古迹办事处宣布将灯笼洲灯塔列为香港法定古迹,同期列入的还有横澜灯塔。
灯笼洲灯塔是香港现存五座战前兴建的灯塔之一。灯塔以钢铸骨架建做,塔高11.8米,塔顶为白色。其照明仪器及钢铸骨架,都是由英国制造。灯塔旁边有一座砖构建筑,为以往的灯塔管理员的居所。该建筑内有睡房、厨房、厕所以及储物室。食水是靠屋顶所收集的雨水引入地下的储水箱备用。
006、澳門东望洋灯塔


东望洋灯塔(Farol da Guia,旧称松山灯塔),是位于中国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灯塔。东望洋灯塔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是东望洋山有三大名胜古迹之一。在1992年,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东望洋灯塔为白色,带着黄色的线条点缀。灯塔建筑为一圆柱形结构,底部直径为7米往上收分为5米,内部共分三层,有一回旋梯连接垂直空间。灯塔总高15 米,塔顶设置了巨型射灯,其射程可达16海浬之远。灯塔旁边设有一座具17世纪葡萄牙修院特色的圣母雪地殿教堂。灯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标值,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
东望洋灯塔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是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所设计的。灯塔于1865年9月24日正式开始运作。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灯塔,最初只是靠一盏火水灯发光。1874年,灯塔因风暴受损,经过重修后于1910年6月29日重新启用和转为电气化运作。在雷达还未普及之前,是进入珠江的地标。现今灯塔已改由现代化照明系统,仍为航海人士服务。由于地势高,灯塔亦被用作悬挂风球讯号和灯号,向公众发放风暴消息。
现在灯塔上更成为旅游景点,让游客欣赏澳门全景。至于参观灯塔内部,则要先取得澳门港务局之允许。
完成于2010年11月25日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返回古塔目錄         返回古塔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