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奇在线观看:简写本《庄子·外物》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06:56

《外物》讲“外物不可必”。人需超然物外,随顺自然,奈何人们却常常固于本本、固于经验、固于别人的建议、固于形式,忘记清零,“载己意以行,而终于自矜”,“于是颓然,而赖以生存之道尽亡。”

  学习的大患,是执于一辞。学了形式,而忘了实质。所以庄子说,“言者所以叙意,得意而忘言”,“彼教不学,不固执其教,承意不彼,得其意而彼我两忘。”

  《外物》分为八个部分,首尾两部分是庄子的论述,中间是六个寓言故事。

  《外物》之难读,在于其言未尽,留白太多,需要读之再三,才能解其义。所以简写《外物》不能只简化文字,还需要简示其义。

  庄周往贷的故事,是说人们常常忘记做事的目的,忘记借粟、要水都是为了救急。也许这可能是故意,也许是无意。故意“王顾左右而言其它”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但无意忘记做事的目的,却是我们在沟通、在谈判中常常易犯的认知错误。许多人喜欢说话,但忘记了说话是让听话人听的,故而总说别人不喜欢听的话,甚至在客观上起到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作用。有些人喜欢情绪化,感情用事,喜怒一来,则头脑发热,大呼小叫,捶手顿足,完全忘了根本目的。有些人太固执于面子、声誉、立场,在谈判与沟通中忘记根本利益和谈判目的。

  任公子为钓的寓言,则正相反,看到了目的,却不得法。任公子钓到大鱼,是因为他用大钩、粗绳、巨饵、到有大鱼的深海。庸人持小竿、赴小溪,到只有小鱼的地方,也想钓大鱼,不是令人笑掉大牙吗?故“持小说以求美名,其于大达亦远矣。”

  儒以《诗》、《礼》盗墓的故事,则寓意将诗、礼用于盗窃。实在是莫大的讽刺。然而世事并不乏此案之例。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者,难道不是比比皆是吗?

  老莱子教孔子的寓言,则说“圣人谨慎以兴业,每每成功”,而孔子的毛病就在于“载己意以行,而终于自矜”,孔子应该做的是,“与其誉尧而诽桀,不如两忘而闭其誉”。

  神龟被杀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虽有至智,无奈万人谋之”。婴儿没有成见,只是模仿,学语很快。我们学外语,已有定见,所以总学不会。神龟的教训,就在于困于其智。不为物累,超然天游万物之上,何险之有?

  万物都是相互关连的,三个包子吃饱了,光吃第三个包子是吃不饱的。虽然“人之所用,只容足耳”,然而我们还需要活动空间,这是“无用之为用”的道理。

  庄子在最后一部分,列举了许多认识误区。比如“游其不能游,不游其能游”;“覆坠而不返,火驰而不顾”,碰了南墙也不回头,知错不改;不知君臣可以易位,人间正道是苍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古也今,今也古,伊吕夷齐为古,而狶韦氏更古,古上还有古,我之为今,而后人将来还会以我为古;唯不持于物,随顺天然,才能无所不通。

  养生之要,则在于“空虚”,目、耳、鼻、口、心、智、德、道,皆需畅彻空虚。壅塞则害生。不息之以喉,而息之以踵。“三焦有隙,心有天游。”物我两忘,超然物外,则可为逍遥游矣。

  “德毁于名”,因果相袭。 “春雨适时,草木怒生。”勿求之于己,求之于天。随顺天然,自然而然,无不自然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超其上者,则知其不屑”;置之庐山内,则不识庐山真面目;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消瘦而死者过半”和申徒狄投河的根本原因,是分不清什么是该学的,什么是该继承的。世间往往有真法、像法、没法三个过程,就是因为分不清真伪。何为真?天然为真,自然为真,其余皆伪。故无极为至要,归零为至要,舍天真则必为外物所累。

《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2601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则燃,金与火相守则熔。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不能平之,于是有雷有霆,雨中有火,电焚大槐。忧喜两陷而无所逃,恐惧而不得成。心若悬于天地之间,苦闷沈郁,心怀毒怨,利害相摩,上火甚多,世人内心如焚,天下皆不平之气,火发而夺月之光,于是颓然,而赖以生存之道尽亡。

2602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得邑赋,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鲫鱼。周问之曰:‘鲫鱼,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可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鲫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而即活。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市。’”

2603 任公子为大钩巨绳,五十牛为饵,蹲于会稽,投竿东海,日日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腾扬奋脊,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惊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鱼者。已而后世浅薄道听途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绳,趋灌溪,守小鱼,于得大鱼难矣!持小说以求美名,其于大达亦远矣。未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理世亦远矣!

2604 儒以《诗》、《礼》掘墓,大儒传话曰:“东方亮矣,事之如何?”小儒曰:“未解裙衫,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捉其鬓,压其须,儒以金椎敲其颐,徐徐分其颊,无伤口中珠。”

2605 老莱子之弟子打柴,遇仲尼,返以告,曰:“有人在彼,上身长,下身短,弯腰屈背,两耳后贴,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之来。”仲尼至。曰:“丘,去汝仪之矜持与汝容之睿智,则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学业可得进乎?”老莱子曰:“不忍一世之伤,而傲万世之患。抑或浅薄邪?抑或才略不及邪?布施恩惠,博取欢心,傲终身之丑,庸民之行易进焉耳!引以名声,结以隐私。与其誉尧而诽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逆则伤,动则邪,故圣人谨慎以兴业,每每成功。奈何哉,汝载己意以行,而终于自矜!”

2606 宋元君夜半而梦有人披发从小门而入,曰:“吾自宰路之渊,吾为清江出使河伯之所,渔者名余且者得吾。”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君曰:“献若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剖龟,龟甲行七十二占而无失。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智能行七十二占而无失,不能避剖肠之患。如是则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智,无奈万人谋之;鱼知畏鹈鹕而不知畏大网,畏小害而不畏大害;岂不危乎。去小智则大智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硕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而婴儿心无所碍也。”

2607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只容足耳,然则留足下之地,而掘其余以致黄泉,插足之地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2608 庄子曰:“人若能游,得不游乎!人若不能游,得游乎!流荡逐物之志,决绝之行,游其不能游,不游其能游,顽暝不化。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乎!覆坠而不返,火驰而不顾。虽为君臣,时也。易世,则无以为君臣矣。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何为古?古也今,今也古也。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孰能不波!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不固执其教,承意不彼,得其意而彼我两忘。于是乃无不通。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嗅,口彻为甘,心彻为智,智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塞,塞而不止则践,践则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知持息而息不持知。其息之以喉而不殷实,非天之罪。天之穿之,空而不塞,日夜无降,交替不止。人则顾塞其窦。三焦有隙,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婆媳争吵;心无天游,则五官与心相扰。大林丘山之适于人也,亦心神不胜。

  “德毁于名,名毁于露,谋迟乎急,急则反缓,智出乎争,砦生乎守,官事果于众宜,皆大欢喜。春雨适时,草木怒生,耙锄于是始修,草木到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

  “静默可以补病,摩目可以休老,宁可以止躁。虽然,此乃劳者之务,而非逸者之所,故天游者未尝过问焉。圣人治天下,神人未尝过问焉;贤人治世,圣人未尝过问焉;君子治国,贤人未尝过问焉;小人合时,君子未尝过问焉。超其上者,则知其不屑,故不过问。

  “演门有亲死者,孝而消瘦,因此而为官师。同乡人效之,消瘦而死者过半。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率弟子而隐居窾(音kuǎn)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慕之而投河。

  “筌者所以捕鱼,得鱼而忘荃;网者所以捕兔,得兔而忘网;言者所以叙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