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前三甲:瑜伽九次第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16:04

瑜伽九次第定

心、佛、众生,乃至宇宙万有,全无差别,全是佛性的世界,又是光的世界。明心见性的境界就是如此:“十方法界皆在一心。”此境如何达到?这就要说到对意识的控制。
  1、意识状态分类
  禅定的心理、精神状态显然不同于普通人,因此分析其中状态的差别成为打开意识之门的阶梯。
  九住心是指修禅定时所出现的九种心理状态,此九住心为大乘所说,出于《大乘庄严经论》卷七。以下是简介:
  ①安住心,这是禅定开始,能够把心安定而住于某对象,类似天台宗的系缘止。专任于某对象会使意念安定。
  ②摄住心,指当心念飘浮而对外在对象起作用时,行者能迅速把心收摄住,继续专注于外缘。
  ③解住心,如果当解知(分别理解)的心意发生时,要使心迅速返回住于本心。
  ④转住心,控制心的解知作用,以一种轻松的心情安住。
  ⑤伏住心,当坐禅持久而发生厌离的情绪时,行者要迅速消除。
  ⑥息住心,当心生妄念时,要迅速止息。
  ⑦灭住心,如果生起贪爱的念头时,要迅速灭除。
  ⑧性住心,当行者息灭妄念后,要了知心性本来明净的自相,其结果是自然安住而不致有其它弊端。
  ⑨持住心,行者累积每次禅定修炼的结果,获取长久安住禅定的基础,久之就能产生行善止恶的心态与行为。
另据我国流传的佛教经典《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唯识枢要》及《解脱道论》等记载,上座部分别论者有“九心轮”的说法,如《唯识枢要》卷三说:“上座部师立九心论: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然实但有八心,以周迎而言,总记有九,故成九心论。”九心指意识的九种不同作用,但具有连续不断。循环如轮的特点,故称“九心轮”,不过,这种说法在南传上座部的重要经典里没有记载,相反,上座部把分属于欲界、色界、无色界、出世间4种境界的不同意识作用和状态区分为121心,这种“原子论式”分析法比瑜伽行派还要细腻。
  不过在嘎旺·达吉上师讲授的《时轮本续注》中对禅定出现的意识状态也作了九个层次的划分(崔忠镇译为“九次第定”,这当然与小乘禅定中的九次第定不同),更切合禅修的实际状况:
①初住:当开始禅修时总会出现安不下心,念头纷至沓来的现象,使你不能稳定在应该专注的对象上。这正是培养你止观力的时候,你要收摄住念头,回到目标上,反复进行。当进行到某一阶段,你会发邵浮想比以前更多,念头不断涌现,但这不是过失,相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你已看到心里发生了什么事。
  ②续住:当散失心不断被拉回来而能较长专注于目标上,就表明你的心已步入稳定的状态。续住的心理状态的标志是你能把注意力不间断地专注于目标达五六或七八分钟。
  ③回住:这一心理状态比上一状态专注于目标上的时间更长,如十到十五分钟,当然是不间断的,虽然偶而会出现心的飘散,但能很快觉察再把心找回来。它表明你的心稳定度又提高了。
  ④近住:指你的心不再失去所专注的目标,这种状态说明你专注力已达完整。
  ⑤伏住:当安住于“近住”时,虽然心变得非常集中,具有高度的稳定,但这时会出现一种危险,即细昏沉。许多行者常误以为细昏沉是非常高的三摩地境界,从而导致修行受阻。由于细昏沉非常微细,你要培养非常敏锐的“内省的机警”摄住它。
  ⑥寂住:由于在“伏住”状态中养成了非常敏锐的内省警力,使心的能量增长了许多,但这时会出现另外一种危险:细掉举(散乱),你要用非常有力的内省警觉来认清它,祛除它。
  ⑦最寂住:这棗心理状态非常稳定,而且你会沉浸在这一状态中。基本上没有昏沉或掉举现象的发生,即使产生些微的昏沉或掉举,你非常容易地就把它们驱除掉了。
  ⑧专住:这一状态的标志是不再生起昏沉或掉举,而且,当你要静坐时。只要用非常少的努力。心就能专注于目标上,想专注多久就专注多久。
⑨等住:这时你不花一点任何力量,就能在打坐时专注于目标上,并能毫不费力的安住于此。至此你已达到“欲界定”。你必须继续修行,过一些时候,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喜乐。喜乐之强令你感到无法承受,然后会减弱一些。当再次到来时你会产生两方面的喜乐:由于身体的调柔而生起身体的喜乐。继而由于心理的调柔而生起的喜乐。到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证到了奢摩他(清晰的静止)。
  不管是修显教或密宗都会经历上述九种心理状态。关键的是。你必须把全部的聪明才智完全投入,加长你稳定专注的时间,用各种技巧来证得这种禅观。而以下两种方式你要交替使用:紧棗全心投入,松棗坦然安置。你还要做些善行,积聚福慧资粮、清净业障及心中不好的心理印痕。因为打坐是为了长养奢摩他,主要是增长“智慧的积聚”棗有时称为“心灵的功德”。而福慧双修。也就是兼顾有形和心理两种功德,将使你证得所想往的目标。
  如果要经历上述九次第,行者还需在意志、注意力方面协同作用。这就是藏密中所说的六力相四种注意(有时译为作意)。六力是指:①听闻力:专心致志聆听上师的开示和阅读经书,借助此力可证到第一次第。②思维力:借助反复冥想,把上师的开示及佛法加以理解、反省。带进心中。行者如此得证第二次第。③注意力:指心灵如受外界影响,能速返归冥想之物,并确正其中。借助此力能证正到第二和第四次第。④内省的机警;就是借此力行者断除细昏沉和细掉举,证到第五、六次第。⑤狂热力(勤持力):勤于修持。以不懈怠的精力驱除偶而生起的昏沉和掉举。继续前进。证得第七、八次第。⑥完全熟悉力:行者毫不费力地打坐。心灵对定自然而彻底的觉悟,并使自身佛性完全显现。借助此力证得第九次第。
  四种注意是指①强有力的注意:指使心灵进入目标的方法,利用该种注意。会证到第一、二次第。②中断的注意:这是指心灵虽然会一度保持专注,但会不时地被昏沉和专注打断,这种注意能使心灵重新回归于对象之中。利用此种注意能证到第三至七次第。③不中断的注意:指心灵长期专注于对象,而不给心灵涣散的机会。利用此种注意能证到第八次第。④自发的注意:这是指在消除了定的所有障碍时,这种注意可以毫不费力地使心灵专注于对象。利用这种注意能证入第九次第。

上述九种精神状态,被称之为“禅定之门”,而六力、四种注意在九种精神状态发生共同作用。由上可见,坐禅非枯坐呆想,相反是要运用全身心的力量,动用各种技巧,才能达到期冀的目的。
  2、截断念流
对于意识的流动,人人都有深切的感受。但对它的处理方法却有不同,或沉溺,或打住,或纵逸,或追溯。当代科学赞赏意识的流动,鼓励积极发挥大脑的思维机能,要聪明,勤用脑,智力表现在对脑力的开发上。据说,我们常人平时所使用的脑力只占全部脑力的10-15%,因此开发大脑成为当今创造思维学的主要目的。但这种用脑方式历来被佛教看不起,他们认为这是低层次的知性分解,具有种种过患,而高明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让脑处于无思考状态而获得般若,一种特殊的佛教智慧。当然,众所周知,古人没有大脑的概念,就像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没有脑位置一样,承担意识功能的是心,如先秦思想家孟子所说:“心之官则思。”佛教认为,意识的流动正是造成无明之源。因为妄念丛生,障蔽真心。要心静,处于不思考状态才能凸现真心。为此,产生了禅定这种静坐沉思术。禅定的第一步就是截断意识流。由此发展出了复杂的手段和对意识多角度的分析。
  首先,从本体上杀绝。区分心为两种,一种是真心,一种是妄心,前者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后者以六尘缘影为心,无住为体,攀缘思虑为相。祛妄存真,存真祛妄,两个工作是同时进行的。意识流以妄心为源,翻出无穷花样,致人朝思虑,夜攀缘,断绝它才有活出的生机。注意,真妄同体,非是两物。
  其次,以无念为进阶。意识流表现在一个念头接续一个念头,要断其生路,便以无念为径。但妄念多多,杀之不绝,可采取权巧手段,或轻轻粘住一个念头,专注于它,使前念方法却有不同,或沉溺,或打住,或纵逸,或追溯。当代科学赞赏意识的流动,鼓励积极发挥大脑的思维机能,要聪明,勤用脑,智力表现在对脑力的开发上。据说,我们常人平时所使用的脑力只占全部脑力的10-15%,因此开发大脑成为当今创造思维学的主要目的。但这种用脑方式历来被佛教看不起,他们认为这是低层次的知性分解,具有种种过患,而高明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让脑处于无思考状态而获得般若,一种特殊的佛教智慧。当然,众所周知,古人没有大脑的概念,就像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没有脑位置一样,承担意识功能的是心,如先秦思想家孟子所说:“心之官则思。”佛教认为,意识的流动正是造成无明之源,因为妄念丛生。障蔽真心。要心静,处于不思考状态才能凸现真心。为此,产生了禅定这种静坐沉思术。禅定的第一步就是截断意识流。由此发展出了复杂的手段和对意识多角度的分析。
  首先,从本体上杀绝。区分心为两种,一种是真心,一种是妄心,前者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后者以六尘缘影为心,无住为体,攀缘思虑为相。祛妄存真,存真祛妄,两个工作是同时进行的。意识流以妄心为源,翻出无穷花样,致人朝思虑,夜攀缘,断绝它才有活出的生机。注意,真妄同体,非是两物。
  其次,以无念为进阶。意识流表现在一个念头接续一个念头,要断其生路,便以无念为径。但妄念多多,杀之不绝,可采取权巧手段,或轻轻粘住一个念头,专注于它。使前念远逝,后念不生,是为一念代万念,继入悟空阶段;或跟踪念流,稍不停歇,在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的过程中了知念头的虚幻,迁流不息必无自性,由此悟空;或如禅宗初祖达磨一样,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念念不起,自然没有病眼看花、自生颠倒之病。在这里,无念即无心。
  第三,保任孤明。虽然禅定中,一秒钟有十多个念头,但念头之间总有间隔,这个“空档”就是孤明,或可说是零点。一刀捉下,不续前念,不引后念,逼使孤明,心如虚空,一念不生,自然枯木生花,真性自现。
  第四,一切善恕不思量。即不思考、不判断,弃外在束缚,内在感受无心是什么模样,心不触物,舍放身心,如云开雾散;心不分别,法法尽通;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如六祖所说:“兀兀不修善,腾腾不作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第五,大发疑情。这是后期禅宗公案禅的精髓,逮住一个话头,拼却今生来生,与之抵对,念流全绝,浑然无我,久之,桶底却脱,豁然了得。据禅宗灯录记载,有禅师参话头竞达十余年之久,这期间茶饭不思、行住坐卧恍恍惚惚、如痴如呆,至某时忽然大悟,欢呼雀跃。此时常形容成“大梦忽觉”、“拔云见天”等。
  截流念流在藏密噶举派大手印“四瑜伽”中表现为细细打磨、点点消去的绵密功夫,实为修学者之指针,而且是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先是渐法,后是顿法,最可贵的是不作玄解,不弄花招,内容质朴,全出经验,依法实修,确能实证。
  以下简介正修部分:
  ①专注瑜伽法 此法在于帮助行者入定,属于初级法门,但此法是为后面各法的基础,要生起“妙观察智”才算圆满,即认知个体意识和宇宙意识为一元。此法分为二:专注于物体的瑜伽,不专注于物体的瑜伽。前者又分为二:
甲、专注于无气息物体的瑜伽,其法分为二种:一种是专注于面前的小球或小木块,如遇昏沉,集中精神凝视,并且习定于旷野;如生性呆滞,亦用此法;如心不安静或散乱者,隐居深密静地,减低专注,放松身心。第二种是观想佛像、字像、明点法,因为佛像为身的象征,真言种子字为口的象征,明点为意的象征,以此除身、口、意三业,获三密相应。
  乙、专注于有气息物体的瑜伽此法又分为二种:一种是金刚数息法(金刚诵),这是六妙门在密法中的活用,以呼吸配合五大之色、真言种子和各色光明,使支脉解而中脉开,业气尽而智气现,自性清净从此显。第二种是宝瓶气,藏密认为念头是随呼吸的出入而转变,即心息相依,本修法通过修气使气息停下,使心息不依,自然妄念断绝。金刚数息法属柔气修法,宝瓶气属刚气修法,行者修行时体会得到。
  丙、不专注于物体的瑜伽此法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切念法,这是斩断妄念之流的行法,即当一念方生,刹那齐根切断,如空中闪电。如果切不断,就改用下法。第二种是纵念法,就是放任想念,不管不理,行者在漠不关心中,达安止境。诺那祖师说过:“念头来时不压迫它,亦不随它去。”第三种是心不动念法,又可细分为三,一是捻婆罗门线法,这是比喻,指心不能太放松。也不能太紧张,要像捻线一样,张弛得宜,操纵合度,则心得安止。二是斩绳两段法,这与以前的方法不同,以前都是用抑制想念法,而此法却是积极地把心与想念隔离,离开一切想念,犹如斩绳一般,达到高度安止。三是儿童观画法,童心的特点是对外界敏感、好奇却不染心,当禅定到这个阶段会出现各种幻境,行者应像儿童观画那样,不取不舍,自然有气入中脉的功效。第四是象体无觉法,当有了一定定力后,行者自有一种“防止意识”自发产生以制止杂念,即对杂念既不阻止,也不为所动,这就像大象一样,皮特厚,对外界荆棘之刺不为所觉。

丁、专注瑜伽最后安止境 这种境界是指心态与海洋一般平静无波,知一切为一无的妙观察智已生起,已认知动与不动不可分。
  ②无生瑜伽 这是运用入定时获得的内在知识(妙观察智).进行内在分析以通达宇宙意识;它分为三部分:
  甲、分析心的动与不动,此时远离世智妄见,不落文字言诠,而是用中观智慧,心动与心不动不能裁为二段,应了知二者本性无异,不可分离,离动离不动,才可进入高一层境界。
乙、通达无上菩提,这是说对想念不加控制、不去引导,让它们自起自落,自生自灭,久之,自性空相自然呈现,届时念动与真心相应,就能得解脱自在。不仅得见真如,而且对一切有情生出无限同情的大悲,亦即菩提心,从而通达无上菩提。此法关键是如旁观者一样,行者对想念不取不舍,仅仅认知而已,实际上是转道障为见道。由此体验,遂有《大日经》三句“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根,方便为究竟”的出现。
  丙、无生瑜伽之禅定,具体方法分为四种:一是现在、过去、未来三时的禅定,也就是把想念放于三时中,认知全时本为一整体,不可分割,时间仅为幻象,一切幻象如时间一样,幻而不实,皆申心所示现。二是心与物的分析禅定,也就是从物质和非物质的观点分析心与物的关系,结果从妙观察智分析,心既非物,亦不是非物,不能放在任何一边,所以称为中道。三是单一与多数的分析禅定,这是说,以妙观察智分析所谓意识的复合体棗八识,了知八识不过是法界真空体性所呈现的幻象,心不可数,既非单一,亦不是多数,单一是一端,多数是一端,不住两端是为大手印。真空体性即自性、真如、实相、法身、菩提,大手印象征真空体性。四是认知实相,这是说,因禅定的结果,一切误认为实在者,均已消除,一切皆幻,正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实相即大手印,无所不在。
  ③特殊瑜伽 又称为“一味瑜伽”,境界甚高,离于言诠,主要论述心物为一元,不可分离,第二是以俱生大手印化一切为真如,这第二部分的内容即是第四无修瑜伽。
  瑜伽化心物为一元,为一整体,不可分离。物者,一切幻象。这如华严宗所说“一多相即”,又如《坛经》所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瑜伽修法变经论言说为实际感知。下举日常生活常见事为喻:
甲、睡梦喻,以睡梦为喻,认知一切幻象为心所示现,禅定如此,梦中所见一切。不离于心,同样,醒时所感一切幻象。无异于梦境。离开示现幻象之心,一切幻象并不实存。任问念起.我心放松而不依止,了解一切外在幻象与行者之心及内在之幻象不可分离,化成一整体。如偈说:“观彼三界种种有,即为世界一合相。”
“一合相”,又译为“悲智双融双身合一体”,张妙定在解释上述偈语说:“行者修习至堪能受学时,其上师即以此要妙教授。约略为:‘汝今当观。三界中一切所有,皆为两性结合而成。其力用方面,等同佛父之阳性体;其聪慧方面,等同佛母之阴性体。两相结合。成为不可分离(悲智双融)之双身合一体。达此双身合体,即获究竟道,即大手印也。’又修者修习至此程度,其上师更将大手印教授,总摄而示之曰:‘一实相者,难言难名,非是两边。唯一体性,不可分别。此谛须明。乃得获证圆满菩提,无上安乐。彼已获证者,即自能从其大圆满菩提心中,油然发生无量大悲心,愍念于尚沉溺子无明苦海之一切众生。亟欲提升之。使这一一同登光明觉道’。是以能具此包举三界一切之无量大悲心者,即是已入于大乘菩提道者也。”
  乙、水冰喻第二法以水与冰为喻,表明幻象即本体,禅定如次:所有幻象,本身虽不存在,然为本体(真如)所示现。本体不造年何事物,但示现任何事物。因此,幻象与本体原为一元,同一本性(真空体性),可以水与冰为喻。如是修持,行者知有三个双重:净乐与空,净光与空。智慧与空。三者合为一元,即是了解所有胜行经验为一整体,不可分割。如偈语说:“若人全了解,一切皆一如(按:如即真如),除此一如外,更无其它法,所持诵者一如,所观念者一如,一切勒伽行,皆推此一如。”
  丙、水波喻 第三法以水与波为喻,化一切为一整体,不可分割,禅定如次:波由水兴,同样,一切均由心所示现,而心之本性为真空。此真空非物理学上的真空,而是佛学上的妙有真空,非有非空。萨罗哈大师说:“一切绵由心生故,汝心即是汝上师。”
  ④无修瑜伽 这是最后一步,实际上是说一念顿由,无需再修的顿法。具体说法是:以俱生无染的无上菩提(大手印)化一切法身。当已降服之无明,能一时清除,瑜伽修行停止,功德圆满。至此,已无余道可修,行者已证俱生大手印,已达无余涅架之境界。
  大手印四瑜切法要在总结此法门时曾引用谛洛巴祖师对弟子那洛巴的偈语,从此偶语中;更可深入了解禅定修习与当代心理科学、认知科学提出的原理是背道而驰的,此偈如下:
  “此为无上菩提道,唯彼成就行者知。
  道可传而不可说,亦非心缘虑可得。
  我谛洛巴于此外,更无他道可开演。
  以汝自心大手印,修习于汝自所知。
  不必想象与思虑,不必分别于幻像。
  本思禅定不反省,唯一持心于不动。”
后四句被概括成“六不偈”:不想象、不思虑,不分别,不禅定,不回忆,不动念。”此处的“不禅定”是说行者不能有意于禅定,想着正进行禅定,因为一切想都是知解,都是妄想。以“六不偈”与现代哲学认识论及科学知识乃至人们经验相对照,可说是大相径庭。现代人主张积极思维,而禅定,还有气功、瑜伽都是主张泯绝心机,能所双忘,断念除想,使心处于无思考状态,如此方能发现身心秘密、宇宙本质、万有实相。所以,婴儿心态在内省者那里获得高度推祟:“全然勿思虑勿想象,寂静身心如婴眠”。这一认识方式是内向的,古人常形容成“返本还源”,这与西方外向的认识方式迥然不同。后者自近代以来,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前者至今仍未得到充分理解,被部分民众和科学家视为是巫术、魔法和伪科学。然而正是这种“截断念流”返视内照的亲证经验为人类认识意识、精神的本相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途径,“制心一处者,乃诸佛菩萨共经的途径”(冈波巴语)。

心、佛、众生,乃至宇宙万有,全无差别,全是佛性的世界,又是光的世界。明心见性的境界就是如此:十方法界皆在一心。此境如何达到?这就要说到对意识的控制。 1、意识状态分类 禅定的心理、精神状态显然不同于普通人,因此分析其中状态的差别成为打开意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