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外国书评区:“凤凰”为何西北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20:30

“凤凰”为何西北飞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强区纪事

戴岚 陈维华

《 人民日报 》( 2012年02月12日   01 版)

  谈及不久前赴广州招聘人才的收获,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区委常委杨勇兴奋不已:“两天签署专业人才协议书40多份,除国内高校的研究生外,多半是海外留学人员。”

  深居我国最西部边城的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何以引得众多才俊纷至沓来? 

  人才助力企业腾飞

  见到张晓明时,他正在为开发区软件园的招商忙得不亦乐乎。两年前,这位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被开发区的创业平台吸引而至。

  2011年6月,新疆软件园破土动工。担任软件园项目企业部负责人的张晓明干得风生水起:微软、IBM等著名IT企业有意入园,疆内最具规模的30余家软件企业签署入园协议,投资近16亿元的地下建设部分全部完工,25层高的软件园大楼将于今年底封顶,2013年10月即可入驻。

  “这个软件园是新疆首家、也是唯一的综合性专业化软件信息服务园区,今年上半年建设成为自治区级园区,将通过3至5年的努力,打造成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张晓明对一手“规划”的软件园充满信心。

  如同张晓明一样,来自国内外名校的“金凤凰”,正在成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亚食品”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内的一家知名企业。这里生产的果菜罐头全部销往哈萨克斯坦,并荣膺哈国总统奖。两年前,这家企业曾遭遇技术“瓶颈”:瓶装酱菜汤汁浑浊、脆度不够,部分产品滞销。在开发区的鼎力扶持下,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引进新疆农业大学陈其钢博士,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汤汁配方等,破解了技术难题。目前,该企业生产的系列产品已进入哈国24个大中城市,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5%以上。

  2011年,“金风科技”借助开发区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从清华大学引进18位博士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人才优势成就了企业的自主研发优势,如今,这家掌握风电产业核心技术的上市公司,在全世界建立分支机构十几家,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

  人才优势成就了开发区的发展优势。2011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4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6%,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和开发区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91%和44.1%。

  真诚引来“金凤凰”

  经过17年的发展,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成为新疆最大的综合性园区。但是,高层次人才的奇缺,让渴望“飞得更高”的开发区“深度饥渴”,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人才集聚的北京高校。

  2009年3月,开发区在北京清华园举行首场招聘会,并表示往返机票及住宿等费用由开发区承担。如此真诚的邀请,令原本只是凑凑热闹的张晓明和其他3位学子动了心,当即表示“去开发区感受一下”。

  半个月后,张晓明及其他3位同学收到了开发区寄来的往返机票。 

  同学们感动了。一周的考察后,张晓明放弃了留京机会:“开发区这么重视人才,一定会有好的发展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杨金林放弃了与广州一家重点中学签约的机会,说服父母,直奔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同行者,还有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卢大鹏、土木水利学硕士艾里肯江·阿布来提。

  求贤若渴的开发区给了学子们最温暖贴心的拥抱。“开发区给予引进的硕士、博士每人5万元、10万元房补。刚来时,我就用这5万元再加上头两个月工资付了首付,拥有一套95平方米的住房,不用当‘房奴’了。”张晓明开心地说。

  开发区(头屯河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红说,近年来,开发区先后推出《引进优秀人才办法》、《鼓励驻区企业培养、引进和使用优秀人才办法》,目前已投入2000多万元用作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与此同时,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高定一级”政治待遇,并且优先入党、优先选送培训、优先进入学科梯队、优先提拔使用。

  搭建人才合作平台

  2011年,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头屯河区“区政合一”,发展空间从80平方公里扩展至480平方公里,企业从2000家增至3600余家。

  开发区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也渐入佳境:“清华之友”奖学金、助学金,让很多学子对开发区有了最初的印象;园区建立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和“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让清华学子零距离了解开发区。

  “2011年1月,我参加学校实践支队在这里实习了一个月。开发区完全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西部’,一个大项目落地,在其他地方需要一两年,这里只要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开发区是可以做事、成事的地方。”汽车工程学博士武雪原在这里完成了社会实践课后,选择留在开发区。

  “如果只看待遇,内地和东部肯定更高更好。但是,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找到施展的大舞台。”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刘晋文看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将是中国21世纪向西开放、面向中亚的新经济平台,“中国和世界都在关注,值得我们投入。” 

  在天津、北京有过从业经历的郝冀就是奔此而来的。2011年3月,博士毕业前夕,郝冀主动与开发区联系,考察了开发区后,更加坚定了信心。此时,他的同学许涛已经在内地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来新疆吧,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在大城市,我们至多不过是添砖加瓦;到这里,我们就是开拓者。”这一番话,把许涛“叫”来了。

  开发区(头屯河区)区委书记魏毅说,截至目前,园区已先后建起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项目遍及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技术领域。与此同时,3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自治区研发中心、1个留学人员创业园、2个大学科技园相继建成。开发区一跃成为新疆高层次人才最密集的园区,一方“人才高地”峥嵘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