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找什么工作好: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41:25

——在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2月20日)

阮成发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励精图治、负重前行,圆满完成了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发展新篇章。

    ——坚持加快发展不松劲,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我们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抓投资、兴产业、促转型、保增长,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规模和效益成倍增加。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4000、5000、6000亿元台阶,迈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预计2011年达到6500亿元以上,是2006年的1.94倍。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700亿元,是2006年的3.38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73亿元,是2006年的3倍。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突破2000、3000、4000亿元,预计2011年完成4250亿元,是2006年的3.21倍。投资5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36个。强力推进武钢三冷轧和三硅钢、80万吨乙烯、神龙三厂、东风本田二厂、富士康科技产业园、格力工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支柱产业和重点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千亿产业实现零的突破,预计2011年,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东风、武钢进入世界500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武汉成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服务业发展加快,预计2011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5亿元,是2006年的2.28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开发区。武汉化工区建设进展顺利。

    ——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形象初显。我们以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为契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拆迁、融资等困难,探索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管理新途径。五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306亿元,是前五年的3.98倍。

    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组织修编《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并获国务院批复,国家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得到明确。确立了“1+6”、“多轴多心”、“六楔入城”的开放式城市空间格局,拓展了586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空间。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三大火车站新建、改造完成,武广高铁开通,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规模亚洲第一的武汉北编组站投入使用。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和国际航站楼建成,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250万人次。规划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新港实现亿吨大港目标。七条高速出口路建成通车,武汉至城市圈内“1小时交通圈”形成。武汉成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

    城市路网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1号线通车运营,六条地铁线同步推进。外环线、三环线、二环线汉口段贯通,一环线改造提升。长江隧道、天兴洲大桥、阳逻大桥三条过长江桥隧通车,二七大桥通车在即。武汉大道成为标志性景观路,江城大道、白沙洲大道、东沙大道等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快速交通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

    城市面貌大变样。辛亥革命博物馆、楚河汉街、国际博览中心、琴台文化艺术中心、武汉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落成。绿色江城建设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汉阳“六湖连通”工程顺利推进,龟山、蛇山及月湖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30公里江滩生态游园,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率分别达到26.8%和 37.5%,武汉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城管革命”,形成“大城管”格局,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顽症”得到有效整治,市容环境明显改观。妥善解决“插花地”问题,基本完成二环线以内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步伐加快。

    ——锐意改革创新,武汉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上升。我们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突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和环境加快形成。

    “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快建设,碧水蓝天、 “十城千辆” 、“十城万盏”等工程扎实推进,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形成特色,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编制了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了配套措施,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股权激励等一批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光谷生物城等一批特色园区加快建设。十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创新行动深入实施。武汉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市属大型国有企业搬迁改造和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国企改制全面完成,集体企业改制顺利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等改革深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以区为主的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基本确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审批事项、时限、费用大幅减少。东湖综合保税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获国家批准。美国、韩国在汉设立总领事馆。来汉投资世界500强企业84家。预计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比2006年分别增长87.6%、178.1%。

    ——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市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注重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突出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收入分配、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努力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720元、9550元,是2006年的1.92倍、2.01倍,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城镇居民。开展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共扶持10.25万人成功创业,城镇新增就业72.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社会保障实现广覆盖,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1535万人次,是2006年的2.56倍。全市统筹范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448元,是2006年的1.85倍。城乡低保实现动态条件下的应保尽保。

    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累计竣工经济适用房980.3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实现保障范围内全覆盖,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面推进,共解决14.49万户家庭的住房问题。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朝着均衡优质方向发展,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全国同类城市最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初步建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工作加强。

    ——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我们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城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新型工业化顺利推进。确立了新城区要建立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并纳入绩效考核。制定新城区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新城区工业发展明显提速。

   “菜篮子”保障水平和质量提高。“菜篮子”标准面积由47万亩扩展到100万亩,“菜篮子”自给能力增强,蔬菜价格始终稳定在同类城市中下游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预计2011年农产品加工产值是2006年的2.53倍。建立市、区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层层把关和全程监控。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城区与中心城区快速连通道基本建成。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2087个村完成“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完成农村无力自建房户危房改造,26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和社会建设,社会凝聚力显著增强。我们充分发扬民主,加强法治建设、文明城市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形成民主团结、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有序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进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落实维稳“第一责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和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法治武汉”建设深入推进。“平安武汉”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我市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丰硕。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立了一批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成功举办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百年纪念、“六城会”、“八艺节”等一批重大活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涌现出吴天祥、黄来女、王争艳、董明、孙东林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他们是武汉的骄傲!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我们以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突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注重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强化。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规模培训干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圆满完成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换届,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竞争性选拔、综合考核评价等制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3551”等重大人才计划。

    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加大。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三万”活动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

    治庸问责取得阶段性成果。着眼于转变干部队伍作风,改善投资环境,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对一批庸、懒、散干部严肃问责,部门责任体系、岗位责任制等长效机制建设积极推进。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日益完善,深入推进纠风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

    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必须始终坚持打基础管长远,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始终坚持国际视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团结、依靠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汉部队、武警官兵和所有关心武汉发展的国内外人士热情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历届市委的心血。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所有为武汉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不足。主要是:发展不够仍然是武汉最大的实际,综合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要素聚集辐射功能不强,市场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仍然较多,城市功能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体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就业、社保、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问题仍然突出,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挑战;干部队伍素质、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当前形势和今后的奋斗目标

     承载着建党九十周年和辛亥百年的辉煌,面向未来,武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从国际来看,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际市场陷入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突出,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加依靠扩大内需。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并未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着新的发展机会。

    从国内来看,城市化加速推进,区域和城市间的竞争合作不断深化,沿海地区加快转型发展,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追赶。随着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在中西部地区,一定会崛起与沿海三大城市群战略地位相当的城市群和新的国家中心城市。

    从城市自身来看,武汉有着辉煌的历史,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和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孕育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铸造了“大武汉”形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以武汉为中心建立华中工业区,布局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使武汉成为工商业重镇。改革开放后,我们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传统商贸业振兴,不断探索加快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近年来,武汉先后迎来了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自主创新示范等战略机遇,武汉改革发展再次上升为国家战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期间,要求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并对武汉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省委明确要求我们建设支点武汉、龙头武汉和跨越式发展的武汉。武汉必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更大担当,发挥更大作用。作为国家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

    国家中心城市是一个国家重要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国家经济发展与全国性市场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中部地区发挥引领、聚集、辐射作用,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和高端要素资源配置中心,进而在有优势的重点领域进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从国内外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国家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主动谋划和主动作为的结果。综合分析我市的现状,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需要举全市之力分阶段谋划、分步骤建设。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必须以对武汉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强烈使命感,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从现在开始,就朝着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宏伟目标迈进。

    我们奋斗的目标是:以建设幸福武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为支撑,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大武汉新的伟大复兴。

    一是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科教、人才的综合优势,着力提升高端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功能,集聚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企业,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创新产业链集聚中心,下一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参与者和引领者。

    二是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充分发挥国家老工业基地的综合优势,抓住新一轮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着力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对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产生集聚一批参与全球竞争的先进制造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是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商贸重镇的综合优势,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着力提升市场交易要素资源的集散配置功能,发展集聚高端商贸物流产业,建成国内市场中心及国家物流枢纽。

    四是建设生态宜居武汉。形成“1+6”城市格局,控制中心城区边界,完成中心城区现代化改造,实现新城区6个新城崛起。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区快速交通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大江大湖大武汉特色更加鲜明,建成绿色江城、宜居武汉。

    五是建设文明武汉。增强文化软实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扩大开放包容度,提高国际化水平,把武汉建设成为发展环境一流、法治环境一流、安全程度一流的城市。增强文明感召力,推进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塑造现代文明城市的精神风貌。

    六是建设幸福武汉。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创业就业创造幸福,以发展进步成就幸福,以安全保障巩固幸福,以公平公正促进幸福,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今后五年尤为关键。综合考虑武汉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和长期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突出创新驱动、跨越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功能和地位,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进入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城市行列。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创新实现跨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跨越。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比较宽裕的小康进入全面小康,市民幸福感明显提高。

    ——城市形态布局和功能实现跨越。“1+6”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巩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面迈入地铁时代。彰显三镇三城滨水特色,基本建成生态宜居武汉。

    ——城市国际化水平实现跨越。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开放观念、城市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成为中部地区面向国际的门户城市。

    ——文化发展实现跨越。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明显提升,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建成文化强市。

    ——社会管理创新实现跨越。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建设和谐武汉。

    三、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对武汉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巩固提升中部中心城市功能和地位,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基础这个目标,突出重点,统筹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

    创新是武汉精神的灵魂,我们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更加着力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创造和生成,着力于创新制度、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建设,通过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推动武汉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武汉近代和现代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这是建设好武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开展武汉精神的宣传和教育,把武汉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武汉精神根植于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头脑和心灵。敢于突破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有碍武汉发展的“禁区”、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使武汉精神成为建设武汉的灵魂和动力,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注入文化内涵,提供精神引领。

    加快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标准,规划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发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壮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建成国家高新技术创造中心、新兴产业生成中心。用好先行先试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空谈。深化科技金融、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等创新试点,着力打造“资本特区”和“人才特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交易市场。重点建设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中新科技园等园区。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新兴产业工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积极发展产业技术联盟,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实施智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推动物联网、车联网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导制定一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新体制机制,实施“两型社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绿色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加快青山、东西湖等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及古田生态新区建设。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一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在创新环境保护治理、生态补偿、城市矿产和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深入推进碧水蓝天工程,抓好污水、大气、垃圾、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市环境。

    力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试验力度,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形成“大产业” 、“大社会” 、“大文化”的体制机制。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赋予各区更大自主权,增强区级政府的自主发展能力和责任意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提升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的支撑服务功能。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资源资本化。

    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最具创新活力。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做到非禁即入、设障必纠,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民间投资分别达到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加快共性技术服务等平台建设,建设服务超市,为创业者送培训、送智力、送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等突出问题,为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创造条件。实施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壮大工程,争取更多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更加重视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

    构筑国际性人才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源泉。武汉优势在人才,希望更在人才。推进人才强市,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使武汉成为创业者乐园。要以政策吸引人才,优厚待遇招揽人才,千方百计培养人才,在吸纳高端人才、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等方面制定最优政策。组织实施“黄鹤英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大胆吸引和使用海内外高水平人才。要以事业成就人才,把人才链建立在科研技术链和产业链上,为各类人才提供发展机会,要素和资源向人才集中,分配和激励向人才倾斜。要以环境集聚人才,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要以服务留住人才,帮助来汉人才解决落户、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实际问题。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充分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培育社会公益创业组织、建设创业服务支持平台等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创业成才。降低创业门槛,建立创业绿色通道。关心在创业上遇到困难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二)坚持工业强市,努力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制造业是武汉的产业基石。我们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打下坚实基础。到2016年,工业投资累计达到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积极促进传统支柱产业调整振兴。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实现工业投资倍增、工业总产值倍增,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等产业产值向2000-4000亿元迈进。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积极围绕大企业,做强产业链,做深价值链,提高本地协作配套能力,改善产业配套环境。传承“汉阳造”传统,重振“武汉造”,重质量、创名牌、建“百年老店”。鼓励各类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知名品牌、自主品牌,提升武汉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技术产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着力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要积极发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武汉化工区的极化作用,使其成为抢占产业链高端的排头兵、跨越式发展的领头雁、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建设光电子信息及生物产业集聚区、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钢铁化工及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临空经济及食品轻工产业集聚区四大工业板块。要把新城区作为新型工业化重要战场,每个新城区至少建设一个20平方公里以上、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

    (三)推进功能升级,努力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我们必须以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为战略基点,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进一步凸显和强化武汉作为全国市场中心的地位,提升资源配置和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功能,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加快发展。

    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做好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大力引进发展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推进商贸流通业高端化、现代化发展。支持武商、中百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建设以世界知名商贸企业、顶级品牌为龙头的多层次商业集群,建成时尚品牌展示发布中心和中部购物天堂。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引导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化市场转型;建设采购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中心和交割中心,力争在一些有优势领域形成“武汉价格”。

    重点建设全国物流枢纽。引进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发挥东湖综合保税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加快一批综合型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建设国际国内航空货运分拨中心、长江航运中心、国内铁路公路物流中心,形成覆盖全国、对接全球的货物集散中心功能框架。

    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培育发展长江航运交易所等一批特色交易所,积极争取“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落户武汉。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投资银行、融资租赁、结算中心、物流航运金融等新业态。提升全国性金融后台中心发展水平,引进培育国际化后台服务产业。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本地金融企业做大做强。

    精心打造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做优做强机博会、光博会、国际汽车展、农博会等一批品牌会展,大力培育引进一批国际性的品牌展会和会展企业。加快完善国际博览中心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全国会展、会议重要基地。

    着力推进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江汉区开展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汉口沿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东湖中央文化区、青山滨江商务区、王家墩商务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汉口北大市场等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化建设。探索建立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旅游、信息、文体等消费热点,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

    (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武汉

    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水资源丰富,全国独一无二,世界少有。我们要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以国际标准建设城市,以国际水平管理城市,张扬三镇三城的大气之美、山水相间的灵秀之美,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宜居武汉。

    构建“1+6”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6个新城区轴向发展的空间框架。发挥三环线及沿线绿化隔离带等空间隔离作用,主城区基本控制在三环线以内,促进三镇完善区域功能,形成抱团发展格局,以长江、汉江为三镇联系纽带,让三镇在城市功能、人文环境和生活氛围等方面各具特色,实现三镇均衡发展。新城区各集中规划建设一座中等规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城。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向新城区疏解,引导农村人口向新城集中。完成主城区旧城改造和三环线内的城中村改造。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地下管网和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

    巩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建铁、水、公、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积极参与铁路重大项目建设,巩固强化全国铁路四大主枢纽地位,加快与全国主要大城市之间高速铁路直接相连,成为全国高铁客运专线网的主要枢纽,力争实现以武汉为中心,1小时左右到达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到达中部省会城市,4小时左右到达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加快武汉新港建设,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国家、省级高速路武汉段建设和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成为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节点。加快完成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第二跑道建设,成为门户机场和重要国际空港。

    加快地铁为主的城市路网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加快地铁建设,以地铁建设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城市路网优化。从2012年起,主城区每年开通一条地铁线,到2016年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152公里。各新城区建成通车一条轨道线或快速通道,基本形成覆盖三镇、城乡一体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建成鹦鹉洲大桥、杨泗港大桥、三阳路隧道等过长江通道。建成东湖通道、江北快速路、机场第二通道,中心城区形成12条快速放射线。加快环线建设,提升一环,建成二环,完善三环,建设四环。建设长江大道,实施解放大道综合改造,力争一年开工建设一条景观路。加强支路网建设。实现三环线以内、新城至主城之间快速畅通。

    彰显三镇三城滨水特色。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严格禁止填湖占湖,严格控制湖泊水体周边建设,严格控制水域面积减少,严禁污水排放入湖,全力打造“百里滨江画廊”,构建气势恢宏的大都市水岸景观,凸显独具魅力的“东方水城”风貌。其中,武昌地区加快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积极建设天兴洲生态绿洲,着力综合整治白沙洲、南湖、巡司河,全力完成青山港综合开发工程,实现江湖连通。汉口地区积极实施以汉正街综合改造为重点的汉江沿线升级改造,加快实现金银湖水网“七湖连通”,全力综合整治府环河。汉阳地区加快实现“六湖连通”,积极打造琴台文化艺术区,推进建设四新生态新城,不断深化南岸嘴规划建设研究。

    建设城市绿道。将绿道建设摆在和地铁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制定城市绿道网络建设规划,以绿道串联山体、江河湖港、公园景区、名胜古迹、居民集聚区和大型公共设施,加强与公共交通衔接,供市民健身、休闲、游憩、观光。按照“一山一园、一湖一景”的思路,实施显山透绿、还湖亲水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滨江风情绿道、环湖风景绿道、山体风光绿道。

    恢复历史街区风貌。历史街区是重要的城市记忆。要加大规划、保护和改造力度,对重点区域、名人故居、工业遗址等历史建筑实施腾退置换,整旧如旧,提升功能,控制周边开发,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武汉新名片。

    强力推进“城管革命”。按照“全省最优、国内一流”的目标,深化城市综合管理改革,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水平。强力整治各种“顽症”,倡导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塑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形象。

    (五)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新魅力,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文化是城市的血脉,是市民的精神家园。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多彩的武汉文化凝结着过去,联系着未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武汉独特的文化竞争力和生命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加强舆论引导,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繁荣文化事业。构建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建成城区15分钟文化生活圈,实现农村文化站村村覆盖。实施文艺精品工程,造就一批享誉全国的名家大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扶持京剧、汉剧、楚剧等文化根脉。

    壮大文化产业。实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文化企业、文化项目、文化园区,建成“汉秀”剧场、电影文化主题公园、东湖欢乐谷等全国一流的文化设施。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融合发展。到2016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

    建设“文化五城”。发掘武汉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建设载体,让文化融入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

    建设读书之城。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读书成为市民的习惯、成为时尚、成为追求。加快图书城建设,提升书店功能和品位。扩大图书馆的规模,丰富图书馆藏,鼓励大学图书馆向市民开放,推进图书馆通借通还,在公共场所建成一批24小时自助图书馆。升级街(乡镇场)书刊阅览室、图书室,推动社区、村建立图书室。

    建设博物馆之城。武汉历史积淀厚重,博物馆建设资源丰富。要支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兴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博物馆,推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的博物馆向社会开放,让博物馆走近市民。

    建设艺术之城。充分发掘文学、美术、杂技、戏剧、音乐、舞蹈等优势资源,依托琴台艺术中心、武汉杂技厅、武汉美术馆等平台,举办各类艺术节,开展艺术展示、研讨、交流等活动,培养艺术领军人才,壮大文艺队伍,培育文艺市场,提高市民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

    建设设计创意之城。把设计和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工程设计服务产业,打造武汉设计品牌,建设中国设计之都。办好国际数字娱乐嘉年华和中国青少年数字创意节,加快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建设,推动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建设大学之城。武汉高校云集,众多的大学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要强化服务,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的保障服务,建设世界一流学府。深化高校与地方合作,鼓励高校根据武汉发展需要设置新学科,将教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高校文体设施、实验室、公共课程等向社会开放,鼓励大学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促进大学与城市有机融合。

    (六)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努力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切实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加快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建设面向国际的中部门户城市。

    提高经济外向度。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内资与外资两手抓。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国内外上市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劳务合作,承接国际高端工程,对外投资和上市融资。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加强汽车及零部件、服务外包、船舶等国家级出口基地建设,优化出口结构。

    增强综合门户城市功能。加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提升口岸功能,整合政策资源,提高通关能力。增开武汉至欧美重要城市的国际航线,开辟国际货运航线,发展江海直达运输,争取开通武汉至欧洲铁路联运线。规划建设领事馆区,争取更多国家在汉设立总领事馆,开办签证业务。

    塑造国际化城市环境。在外籍人士聚集区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国际文化风情街区和国际化商务楼宇。规范公共设施、公共场所的语言和图像标识。建立多语种政府网站和电子咨询服务系统。在公共服务窗口推广双语服务。增加广播电视英语节目,创办英文报刊。办好国际咨询顾问团会议、武汉设计双年展以及美国周、韩国周、华创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友城的交流合作。扩大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旅游节、赛马节、渡江节等会节影响力。

    深化区域交流合作。认真落实省委“一主两副”战略,促进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带动省内兄弟城市发展。拓展与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重点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交流。加强与港澳台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

    (七)创新社会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把社会管理工作摆上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坚决落实维稳“第一责任”,积极应对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着力破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权益有保障、诉求有渠道、矛盾能化解、危机能控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畅通诉求渠道,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的有机结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突出做好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规范网络管理。整合基层社会管理力量,推动街道、乡镇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移。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注重校园安全,加强校车管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把依法治市的理念贯彻到社会管理各领域和全过程。依法保障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务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度,健全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履行职能,提升司法公信力。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开展“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完善社会自治功能。加强社区、村委会自治组织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自治组织自我管理、民主监督实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为社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推广百步亭社区工作法,引导社区居民、村民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发挥作用。

    (八)坚持民生优先,努力建设幸福武汉

    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制度安排,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充分就业,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坚持富民优先,着重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翻番。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扩大投资渠道,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让他们感受温暖。

    最大限度扩大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必须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人迅速就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问题,实行城镇“零就业家庭”定时清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五年新增就业7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城乡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标准翻番。着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促进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效衔接。

    着力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建立以租赁式住房为主导、产权式住房并轨运行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000万平方米左右,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6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每年新改扩建一批幼儿园,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大中部医疗中心建设力度。建成一批民政设施和医疗设施。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构建10分钟养老服务圈,发展残疾人事业,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在公共服务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免费服务。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按照普惠、免费的原则,巩固现有免费项目,继续扩大免费范围,提高普惠标准。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增加自行车数量,修建自行车专用道。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力度,增加市民文化福利。市内旅游景区向困难群众免费开放。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用公汽、地铁、轻轨、轮渡,70岁以上老人免费进入风景区和公共体育健身场所,80岁以上困难老人按月领取高龄补贴。

    努力打造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实施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完善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强化监管执法,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推行“放心早餐”工程。加大对重点食品、高风险食品开展“飞行抽检”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召回和处理覆盖面达到100%,坚持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农村。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促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提高“菜篮子”基地设施化水平,主要“菜篮子”产品自给率达到75%以上。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基本公共服务向城乡社区集中,整体提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风尚。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和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的作用,推广百步亭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注册招募、管理培训、激励保障等志愿服务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塑造志愿服务品牌,努力形成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共创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推动武汉志愿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增进市民对武汉的认同和热爱。发挥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培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文明风尚。加强城市形象宣传。建立城市荣誉制度,设立功勋市民、模范市民、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宣传城市英雄,为对城市做出突出贡献的市民塑像立传。关爱弱势群体,让城市充满人文关怀。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我江城”主题活动,搭建政府与市民交流互动平台,强化市民家园意识。繁荣街头文化,展示民间才艺,丰富公共生活。让市民在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中,热爱武汉,热爱生活,增强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

    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关键在党。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纪念建党90周年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深刻认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活力,提高执行能力。

    (一)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

    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党内,学习是一种制度,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学习要成为一种追求、一种习惯。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习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学习前沿科技知识,开拓视野。学习人文科学知识,提高素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理论和知识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作用,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国内外高校学习,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决定事业兴衰。有了一大批敢担当、能干事的干部,我们的工作才能富有成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以实干论实绩,以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以有利于武汉发展、有利于干部成长、有利于长远建设为原则,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管理干部,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重视、关怀、爱护基层干部,优先从基层和一线选拔干部。特别要注重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健全基层组织,建强骨干队伍,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活动载体,落实基本保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推广街道区域化党建和非公党建“五联一化”的做法,统筹推进农村、社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建立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的长效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大基层党建投入,推进“五务合一”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制定帮扶基层困难党员办法。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把优秀青年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四)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各级党委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各项决定和部署。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统筹协调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之间的关系,有效实施对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和其他机关、团体中党委(党组)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狠抓工作推进和落实。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坚持党管武装制度,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党内民主决策,重要问题决策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个人和少数人说了算。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继续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建立党代会代表联络机构,探索建立党代表工作室,让党代表能够经常地发挥作用。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鼓励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

    (五)以反腐倡廉的成效取信于民

    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廉政教育,建设廉政文化,增强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事项报告等制度,推行各区、各部门向市纪委全会报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探索实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六)以治庸问责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治庸问责是我市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工作的有效举措。它直指干部庸、懒、散的要害,是切实解决“四个危险”,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队伍执行能力的保障,必须深入持久地推进。突出问题导向,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领导干部公开承诺整改,定期兑现公开承诺事项,一批一批地扎实解决。突出严肃问责,严格落实问责工作责任制,推动问责、追责规范化、常态化,对庸、懒、散动真格,让全体干部恪尽职守。突出制度创新,重构责任体系,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绩效考核,构建长效机制。突出民评民议,坚持和完善电视问政、网络问政,深化万人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治庸问责的效果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评价。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我们作风得到改进的最好证明。

    同志们: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大武汉复兴的蓝图正在描绘,千万武汉人民满怀期待。我们有幸生活在这座城市,这里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感情和希望所系。历史把我们推到了复兴大武汉的前台,我们必须勇担使命、克难奋进,创造武汉新的辉煌。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