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港口:冷笑着割开自己的病灶 钱江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49:16

冷笑着割开自己的病灶

  小亦


  蒂姆·波顿

  这就是蒂姆·波顿眼中的暗黑世界,就好像冷笑着割开自己的病灶,平静地看着紫黑的脓血流出。

  我正处于无知少女的阶段的时候也是很看过一些《读者》的。现在回头想想,那份杂志其实成功地树立了一个美学标杆,那是一个充满道德光辉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乌托邦世界——摆弄着农村致富故事与家庭伦理剧情,贯穿以温情脉脉的生命体验和似是而非的人生哲学。

  而如今,机场书店的电视上那些声嘶力竭的励志大师,微博上那一条条被转发了上万次的心灵鸡汤,同样是《读者》在我们身边的巨大回响。我倒并不是觉得这种“读者”化了的世界有什么不好,毕竟大家都有身心俱疲的时候,也都急需一份大剂量的强心针,好继续在水泥丛林里把人生游戏下去。只是,这样的经过美化了的世界,似乎太过乏味了些。

  到现在,我都清楚记得10年前在《读者》上读到的一个段子:说是天寒地冻,两只豪猪碰到一起,他们采用了复杂的体位,小心翼翼地让自己的刺穿过对方的刺的间隙,最后两只豪猪成功地肌肤相亲,抱在一起取暖熬过了风雪。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读者》式的段子,韬光养晦、与人为善、收敛锋芒、团队精神等等写在公司培训教材上的词就隐藏在这两只豪猪扭曲的姿势里。

  于是我设想,这个故事如果让博尔赫斯来写,会怎么样?在那个小径分叉的花园里,住着两只豪猪,他们一个遇到分岔就向左拐,一个遇到分岔就向右拐,当他们相遇,却为一块镜子所隔离。最后,镜子破了,豪猪死了,空间被扭曲,时间处于混沌,故事无头无尾留下一片狼藉和某种情愫。

  但如果蒂姆·波顿来写呢?他会写:一个“豪猪男孩”,喜欢拥抱爸爸,爸爸被他扎死了;喜欢拥抱妈妈,妈妈被他扎死了;没人敢欺负豪猪男孩,但是他成了孤儿。直到有一天,豪猪男孩遇到了同样孤身一人的豪猪女孩,他们幸福地拥抱在一起,永远不分开,永远没法分开,最后像一个仙人球一样滚落,不知所踪。

  这样的故事还能无限地编下去,比如“从前有一个僵尸女孩,她想嫁给一个活着的男孩,最后她消失在空气中,留下男孩独自伤心”,这就是《僵尸新娘》;再比如“机器男孩的双手在每个拥抱中都会伤害到别人,他爱上了一个普通的人类姑娘,最后收获了孤独”,这就是《剪刀手爱德华》;又比如“骷髅男孩的工作是在万圣节出门吓人,圣诞节他带着礼物走进人间,却被受到惊吓的人们用大炮轰了下来”,这是《圣诞夜惊魂》……

  如果一个艺术家被冠以“鬼才”的名声,那么这个人的作品必然是剑走偏锋不拘俗套的,不按常理出牌却又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蒂姆·波顿已经用他的一系列作品证明,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和角斗场上,他既能遗世独立又能大卖热卖。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已经足以将他送进好莱坞最顶级导演的殿堂。

  蒂姆·波顿的故事主角永远都有天生缺陷,他们的人生在孤独和受嫌弃中度过,局促地挤在这个世界的阴影里,每次张开怀抱都会伤人伤己。在这本书里,蒂姆·波顿用绘本的形式向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致敬,让那些无法在银幕上表现的故事在他的画笔下获得生命。没有励志、没有阳光,没有积极向上和扭转命运的低劣脚本。有的只是那种面对命中注定的劫数的无可奈何与随波逐流。

  这就是蒂姆·波顿眼中的暗黑世界,就好像冷笑着割开自己的病灶,平静地看着紫黑的脓血流出。他的手术刀如此锋利,以至于无人能逃,那些试图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还有救的企图,那些让我们茫然无视自己的注定命运的企图,都如此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