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科的日记密码:今日访大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4:56

今日访大寨

大寨,于我已经梦萦二十年。二十年,足可以参透人生。

二十年前我曾去过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从此“虎头山、狼窝掌、七沟八梁一面坡”就经常出现在脑海,从此人山、旗海、样板田,大寨人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场景就经常出现在梦中。再访大寨,是在这个深秋的午后。车在太旧高速公路飞驰,山道弯弯奔向前方,萧瑟的秋风吹来,更显了清寒寂寥。钻出大寨隧道,坡下没有想象中的热火,那个寂静的山村默默迎来,默默得令我诧异。古堡似的门,“大寨”两个大字赫然竖立,深进去,环路只见不多的行人走动,高空泻下微微的光,照得巷道和门楣上的民俗更加鲜明。走进一户农家,窑洞很温暖,布置整洁,墙挂的镜匾和画像,依依沉默着那段历史。

  一夜没睡好,次日便起了个大早。沿公路踱上虎头山,临风回望,终于看清曾经膜拜过的圣地,竟是一凹小村。晨光冷冷如水,浸了数十户人家,窑洞连排,依山坐落,是一种极普通的灰色,倒是前端一排红砖小楼,亮了望眼。是保持旧貌的刻意安排,还是建筑空间局限?多年前的图片依然印证在目,全然不是设想中的海市蜃楼。这就是惊天动地,震撼世界的大寨吗?这就是飙起红色风暴的所在吗?旧梦浮起,不禁呐呐发问。但大寨此时仍在沉睡,彷佛将沸腾的岁月压缩封存,将响彻寰宇的雷霆吸收化尽,独独保持了缄默。秋日升起来了,山林的霜露反射着初辉。太阳依旧,大寨,你多了些什么,又少了些什么呢?  

踩着山路漫坡而走。虎头山、狼窝掌仍在,水库、渡槽、梯田仍在,渐渐风化的那段历史仍在,仍在的还有健在和不健在的英雄们。陈永贵、贾进才彻底融入了这片热土,以墓和碑的形式守望着家园。点燃一根香烟,把久酿的敬意献在冰冷的圆墓前,读着墓志铭,俯瞰着内涵复杂的青石台阶,台阶接连的纪念馆,纪念馆外面的大寨村,往事如烟。哦,大寨,原来你竟是这般纯朴憨实,与自然锲合得如此紧密!当祖先遥远的梦总在饥寒中瑟瑟抖动,总被风吹雨打去时,面对贫穷和困苦,奋起了一群热血沸腾的挑战者,并最终成为一组历史雕塑。为了过一种舒心的日子,你遍尝艰辛,不屈不挠,用钢钎凿琢着命运,实施了人间卓绝的创举。人类的创造力在充分体现,人类的潜能极限在经受验证,人类的决心和意志在淬火锻炼。那是何等的艰难境况,又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啊!支撑你的是什么?是向往,是目标,是追求,是行动,是义无反顾百折不回的信念!而这一切,渐渐归结为一种精神,支撑了一个穷则思变的民族。朴实的大寨,你能精确算准一亩梯田的产量,却猜不透风云玄机,不知你情愿与否?到底还是穿着粗布黑衣,头扎白手巾,涂了油彩,登上了祭坛,经受了大起大落的悲欢。今天,你终于反朴归真,平静下来了,洗去迷彩,还了原貌,曾经被淹没的品质凸现出来,成了澄净的金黄。原本茁壮着嘉禾的山坡,凭添了面前的人文景观,记录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而这一切,除了陈述逝去的历史,更多的应向世人展示何种启迪呢?!于此,大寨,你永远是一部耐读的大书......

辞别大寨前,再次拜瞻了陈永贵故居。简朴的小院陈列着曾经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窑洞里挂满了当年的照片,成了独特的风景。揣了本陈永贵传记,走出门来,一队远至的游客擦肩而过。

再见了,大寨,我那梦萦二十年的地方!

(文/太原轨道交通装备公司钢一车间刘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