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强者之路符号:静思园:一字之别,一段辗转的心路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24:44

与同里退思园相距不远,有一座新建的私家园林,原拟取名为“进思园”,以寓“富而思进”之意,与退思园相得益彰。但费孝通先生建议改为“静思园”,以寓“宁静致远”之意。这就是吴江人陈金根的静思园。
  和徐文荣不同,陈金根建造的是一座纯粹的私家园林。

  

  苏州无人不知陈金根
  “拙政东园?什么名堂?”在苏州繁华的人民路和东北街交界处,看到巨幅的地产广告,记者问东北街上的店员朱惠嘉。
  “哦,拙政东园,房地产项目啊!边上就是苏州最有名的拙政园,在这里造房子,沾了园林的灵气,没有一栋价格低于千万元!”店员朱惠嘉回说。
  记者调查发现,拙政东园是高层建筑,商品房。而东北街上,除了拙政园外,还有一处园林建筑,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贝聿铭设计、去年落成的苏州博物馆。商品房属于商业项目,博物馆属于政府行为,而提起当今私人兴建的园林,则不得不提到陈金根和他的静思园。
  “近年来,政府多次拨款对遗存园林进行整修,如今,一些杰出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是,没有真正意义上新的私家园林产生,始终是个遗憾。自从吴江出了个静思园,人们再也不必担心了。”梓歌的家住在苏州网师园附近,家装颇具中国古典韵味,他曾邀请苏州大学东吴曲社的同学到家中唱昆曲,对于兴建私家园林,梓歌认为这是盛世的象征。
  “当年搞城市建设,需要新材料,陈金根投身玻璃钢生产。后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拆建工程让大量古旧建筑不保。陈金根心痛不已,便开始到处收购别人拆下来的旧窗棂、旧门框。”老家在吴江的苏娟对记者说。苏娟是长途汽车售票员,10年前开始担当从苏州市吴中区汽车站到吴江市汽车站的长途汽车客运工作。提起老乡陈金根,苏娟赞叹不已:“一个搞新材料的人,却对老古董这么感兴趣,太稀奇了!”
  记者乘苏娟的车去吴江。听说我们是去采访陈金根,苏娟一个劲说:“提到陈金根,不仅是吴江,就是到了苏州,他的名气照样乓乓响!他的静思园,和吴江最著名的古典园林退思园就差一个字。”据记者了解,静思园和退思园还确有一点渊源。当年陈金根兴建私家园林的时候,原拟取名为“进思园”,以寓“富而思进”之意,与退思园相得益彰。但同为吴江人的费孝通先生建议改为“静思园”,以寓“宁静致远”之意。
  从富而思进,到宁静致远,是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从富而思进到宁静致远
  “20多年前,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各地的拆建工程让大量古旧建筑不保。我心痛不已,便开始到处收购。很快,我的仓库就堆满了。1993年,在原准备用来扩建厂房的土地上,我们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造园工程。”在静思园内的标志性建筑鹤亭桥侧,陈金根向记者介绍。
  虽然那时候的陈金根已经是一名私营企业主,但还称不上富足。创业初始,为了扩大再生产,处处要用钱。“不过那时候这些旧物事的价格远远比今天便宜,从个人兴趣出发,我大量收购,当时并没有具备造园子的实力。”陈金根说。
  旧木器、旧厅堂、旧门楼、旧花窗、旧桥梁,灵璧石、太湖石、柳州石、昆石,陈金根无所不收。他说:“我得到了清朝末代状元陆润庠题额的砖雕门楼、著名艺术家胡澍的地屏,小刀会聚会的厅堂构架,还收集了2000多块奇石,其中有100多块石头重10吨以上。”
  与此同时,他开始钻研明代“造园鼻祖”计成的《园冶》,同时,广交建筑界、文化界朋友,倾心求教。
  “1988年之前,我的精力100%用于办工厂;1988年以后,我开始收购那些旧物事,事实上已有30%的精力转到了造园上;1993年开始造园;近几年,则是70%的精力用于造园,30%的经历用在办厂。”
  (人物档案:上世纪80年代,陈金根创办吴江市新兴玻钢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不燃型无机复合玻钢管、防排烟风管、冷却塔、无机防火隔板等产品。玻璃钢在当时属于新兴材料,用它制造的这些产品,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54年出生在吴江市松陵镇的陈金根,富而思进,开始担任更多的社会职务,比如吴江市政协委员,吴江市工商业联合会、吴江市商会常委等。)在玻璃钢领域有所建树,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后,陈金根却为什么要建造园林呢?
  陈金根告诉记者:“我第一次游览拙政园是在1962年,父亲带去的,当时我8岁。进拙政园后,我对父亲说,我被那种风雅震惊了!将来我也要造一个这样的园林。”1962年,一个生活在小镇上的儿童的一句话,谁敢相信会变为现实呢?
  后来,陈金根在吴江创办了企业,产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年销售近亿元人民币。他生产的通风管产品虽与园林不沾边,可他却无法忘记童年的梦想,在这创业的十多年里,他也在一点一滴地打造着自己梦想中的园林。不管静思园是否搬上议事日程,事实上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把企业经营所得利润全部用于造园!
  如今的静思园,是一座真正的私家园林,位于松陵镇以东的庞山湖,与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相距不足3公里,规划面积100多亩,目前开放的面积大概是60多亩,与拙政园相当。1993年起,在苏州园林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几位著名园林设计师的指导下,陈金根组织一批能工巧匠,奋斗十多年,投资上亿元,2003年9月,其一期工程完工,如今,又历时五年,陈金根仍在不断打磨他的静思园二期工程。

链接

  江南庭园层出不穷
  静思园虽是一处新建园林,但其中不少厅堂斋室却历经数百年历史。很多古建筑或建筑构体都是整体搬移过来的,在静思园中重新组装复活。
  天香书屋:是园中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从洞庭西山移建于此。
  静思堂:是全园主体建筑,从上海整体迁来,宏敞大气,也已逾百年历史。
  嘉会堂:是从安徽整体移建过来的徽派建筑。
  弘雅堂:具有28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是小刀会办公的地方,住宅轿厅、大厅及楼厅都是迁移于苏州古城。
  住宅群前后四进建筑,其中轿厅、大厅和后楼三组清代历史遗构是从苏州城里移建来的。
  还有不少的砖刻门楼、木架构件、石雕石柱等分别来自安徽、苏北等地。各地历史遗存的汇聚,使一座新建的园林显得古朴典雅,平添了几分沧桑情趣,显示出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