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地理位置的成语:王卫平:把吴文化带进百家讲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21:56
王卫平:把吴文化带进百家讲坛 

 

 


人物简介 王卫平,男,1962年10月生,江苏省溧阳市人。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博士,京都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历史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文化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社会史、江南区域史(吴文化史)。代表性著作有:《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苏州史纪》(古代)等。
  1、春秋风云登陆“百家讲坛”

苏周刊:您本月就要去央视“百家讲坛”节目组正式录制节目,能透露一下此次您所讲的主题吗?
    王卫平:我此次主讲的主题有所反复,但不外乎是伍子胥与吴国的历史。吴国的历史是吴文化的起源。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吴文化以其鲜明特色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倍受关注。出于各种动机与目的,在吴文化区域,吴文化的起源、发展等问题,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其中不乏混淆视听之说。因此,向广大的民众宣传吴文化知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很有必要。尤其对于苏州的老百姓来说,更应该了解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城市,了解在我们这座城市中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以及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激发爱乡爱家的情感,为保护老苏州、发展新苏州贡献自己的心力。
    苏周刊:“百家讲坛”栏目一直受到大众的关注,我们很想知道的是央视对于主讲人的选拔有什么要求和流程?

    王卫平:据我了解,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严格的选拔程序。一般情况下,栏目策划组会根据他们的规划,安排选题,在全国范围内物色合适的主讲人,然后进行试讲。试讲后的视频提交栏目编委会,从讲稿内容到主讲人的状态等各方面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以后再通知主讲人做准备,等待安排正式录播。所以,一般来讲这一过程是比较长的,少则一年,多则二三年。当然也有像我这样的情况,由地方或单位积极推荐选题和主讲人,经过“百家讲坛”栏目组的审核,进入讲坛。但是其中的要求和程序是一样的,不能省略。
   
    苏周刊:您此次主讲春秋时期的吴国,当时吴国偏居一隅,在经济和文化上均不占主流,但在那段历史中,吴国尽展风流,成为吴地历史中的精彩一页。您如何看待当时的吴国? 王卫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春秋时期绝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因为这是一个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诸侯争雄、霸主蜂起的时代。在林林总总的诸侯国中,吴国僻处东南一隅,长期默默无闻,甚至被中原之人视为蛮夷之邦,也就是经济贫困、文化落后之地。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很不起眼的诸侯小国,在春秋末期的中华大舞台上,频频亮相,担当了诸侯争霸的主角,先后打败老牌霸主楚国、齐国和晋国,迫使他们承认自己的诸侯盟主地位,尤其与南方邻国越国之间展开的生死之战,充满戏剧色彩,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发人深省。 与此同时,吴国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物质、精神财富,吴太伯的高尚品格、苏州城市的出现、精美的青铜宝剑、《孙子兵法》的诞生、中国海军的起源等等,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广泛深远。所以,我认为吴国这一段历史有许多的闪光点,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的探索和总结。
    苏周刊:吴越春秋只是吴文化的一个折射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吴地人的习性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其中的历程是如何的呢?
    王卫平:确实,吴越春秋只是吴文化的一个折射点,我们应该用历史长时段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段历史。对于吴文化的精彩演绎而言,吴国只是一个开始。无论在物质、精神层面,还是在行为层面,吴文化的表现方式发生了可以称为巨大的变化。在以前的论著中,我曾经有一个总结:“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吴文化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物质方面,从相对落后发展为国之仓庾、财富之区;精神方面,从素为中原士人鄙视的蛮夷之邦转变为世所公认的人文渊薮;行为方面,从崇尚武力转而为重文尊道。 ”
    以吴地民风习性为例。先秦时期的吴文化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色,是民风尚武,《汉书》中记载说:“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民风尚武之下,吴人勇武刚烈,勇猛善战,生死等闲,视死如归。唯其如此,吴国才能以三万军队千里跋涉、打破二十万楚军的阻击、攻破楚都,取得对楚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也才能以傲视天下的气势,“南服越人,北威齐、晋”,从而登上诸侯盟主之位,跻身春秋霸主之列。 吴人的尚武风气,在吴国灭亡以后的相当长时间中得到延续。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纵横天下;即使到了汉、晋时期,仍有“吴兵锐甚,难与争锋”、“江南精兵,北士所难”等说法。

    但是东晋以后,吴人尚武风气开始发生变化。社会上层崇尚清议,“任气好武”受到轻视和耻笑,那些世家大族闭口不谈武事,不许子弟习武,偶有习武者,则被视为败坏门风;东晋时候的桓温贵为国防部长,只因武将出身,士大夫也不肯将女儿嫁给他儿子为妻。文弱怯懦风气盛行之下,竟至于闹出“指马为虎”的笑话。上行下效,民间尚武之风也渐渐消失,于是唐宋以后吴地的流行是“尚礼、淳庞、澄清、隆洽”。风气丕变,整个吴地社会崇文尊道,以至于出现了文人辈出、大师迭现、学风兴盛的局面,状元成为吴地的特产,“吴侬软语”成为吴文化的符号。

      苏周刊:从尚武到崇文,导致这一民风改变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王卫平:导致吴地民风习性转变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六朝以后吴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尚武风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改善了吴人的生存条件,从而为文化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吴地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烽烟迭起,战乱频频,而吴地偏处江南,社会相对安定。长期不识战火,吴地民众渐弃尚武之习,人心思定。东晋末年农民起义的时候,在吴地造成很大的伤亡,有人认为这是“吴会承平日久,人不习战”的缘故。所以,长期的和平社会环境软化了吴人性格,使社会风气由尚武转向重文。此外,北方先进文化的传入、南方统治者的倡导、科举考试的刺激以及宗教的潜移默化等,也是导致吴地民风习性转变的因素。

3、苏州城市精神是吴文化的集中体现

    苏周刊:社会在不断变革中前进,在历史车轮的行进过程中,吴文化的核心价值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并经历史的沉淀而趋于稳定。您认为在吴文化的历史变革中,形成了哪些构成吴文化的核心价值?

王卫平:吴文化的核心价值,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第一,关心国事,勇于担当。吴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一点非常值得肯定,表现非常突出,就是吴人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非常热心,不惜以身相许。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明朝后期的东林党人、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等是其典型。
    第二,开放意识强,敢为天下先。这一点早在吴文化的产生时期就表现出来了。从渊源而言,吴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既吸收了宁镇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因素,又有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而她的最终形成,是在太伯、仲雍南来、建立句吴国家以后,融进了中原文化的因子。在吴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其他区域文化尤其是北方中原文化的滋润与影响,最突出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室南渡、北方士民大量南下,不仅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吴地的劳动人手,而且使中原地区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明植入吴地,为吴文化补充了新鲜血液,激发了吴文化的生命活力,从而使吴文化不断更新和蜕变,日益步入辉煌。 进入近代以后,吴文化再次发生巨变。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吴地人最先睁开眼睛看世界,凭借沿江靠海的优势,吴地成为西学东渐的桥头堡。一批力倡改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思想家和改革派人物率先在这里应运而生,如苏州人王韬、冯桂芬、无锡人薛福成等。在他们的影响下,吴文化主动融摄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在吴地诞生了一批最早的近代企业和文化机构,吴地成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近代文明的中心点。吴地之所以最先走上近代化之路、吴文化之所以最先开始近代化历程,开放意识强、敢为天下先是其主要动因。
      第三,崇尚文教,重文尊道。这是吴文化的一个优秀传统。虽然吴国时期表现出来的主要是赳赳武夫、勇猛善战的形象,但与此同时吴地也产生了言子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公子季札这样的知书识礼、具有高深文化素养的人物。在魏晋南北朝以后,吴人好学、博学多闻等记载越来越多。唐朝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做苏州刺史,促进了苏州文风的发展。尤其北宋范仲淹知苏州时,创建府学,进一步推动了苏州崇尚文教的社会风气。明清时期,吴地流行《勉学歌》,鼓吹“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影响社会既深且远。自此以后,吴地尤其苏州文风鼎盛,文教事业蒸蒸日上,出现了科举人才辈出、文人名士迭现的景观。在过去,文化教育是知识传播、传承的最主要手段。现在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现代社会信息瞬间万变,对于人的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过程中,更突显出重文崇教传统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随着吴地社会由尚武向尚文转变,吴人的做事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性子不再急躁而日趋柔和,追求精细雅致,这典型地表现在吴地的工艺产品方面,苏绣的瑰丽精细、玉雕的鬼斧神工、园林的宛自天成等等,这方面的情况,苏州人已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这里就毋须多说了。
      苏周刊:如今的苏州,不仅崇文,而且致力于发展经济,文化与经济均走在全国前列。当前苏州的发展折射了吴文化中哪些宝贵的东西? 王卫平:苏州的当代发展,可以归结为既是继承、弘扬了吴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也是苏州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努力实践、不断进取的结果。实际上,在苏州的当代发展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出其与吴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譬如说苏州城市精神八个字:“崇文、融和、创新、致远”,就集中体现了吴文化的核心价值。
      苏周刊:吴文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也不尽美。如何辩证地看待吴文化?

王卫平:任何一种传统文化,总归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我们前面已经说到,吴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积极的文化因素,但是也要看到,吴文化中也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如吴人尚鬼,非常相信迷信;吴人好赌,清朝人王士祯说苏州人有“三好”,其中第一好即“斗马吊牌”,有时吴人嗜赌,甚至于到了痴狂的地步;吴人尚奢,奢侈浪费,也是一种不好的风俗。作为后人来说,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分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优秀的、积极的、精华的部分应予继承,并发扬光大,而对于那些消极的、糟粕的部分则应该抛弃。对于吴文化来说,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