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地理位置图片:俄知識分子反專制的傳統──從普希金說到索爾仁尼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14:59
俄知識分子反專制的傳統
──從普希金們說到索爾仁尼琴 孫乃修
我們審視俄國現代文化傳統,需要指出兩點:第一,俄國專制制度是東方專制主義之重鎮,它的殘暴、卑鄙和野蠻充分表現出東方式專制政治的黑暗。第二,俄國現代知識分子及其作家群有著一種反抗專制、追求自由的精神和意志。這種文化精神和戰鬥意志構成俄國現代文化的鮮明性格和深厚傳統,這種堅強的精神和意志是黑暗王國裡的一線光明。
黑暗專制的一線光明
自普希金和十二月黨人開始,萊蒙托夫、屠格涅夫、赫爾岑、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巴枯甯、克魯泡特金、帕斯捷爾納克、薩哈羅夫、索爾仁尼琴等等大批知識分子和作家群洪波湧起、彼此呼應,形成一個時代的獨立的精神群體,並且代代相承,歷史地形成一個文化群體,以自己的著作、創作和反抗行動為俄國現代文化確立了一條精神主線,那就是反對農奴制度,反對沙皇專制,反對俄共暴政,追求自由、平等、獨立。
他們從詩歌、小說、哲學、美學、政治學、社會學、科學、文學批評諸方面展示思想,馳騁才華,謳歌自由,呼籲平等,深刻揭露和猛烈抨擊俄國專制制度。這些詩人、作家、思想家、批評家,無一不遭到沙皇專制制度的仇視、監禁、迫害和流放,許多人不得不拋棄俄國,遠走西歐,創辦刊物、結社同盟,對俄羅斯的種種暴虐和黑暗繼續展開無情揭露和猛烈抨擊。
普希金對自由的歌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對沙皇制度的痛恨,使這位二十歲的詩人深受十二月黨人朋友們的喜愛,他的那些憤怒的詩歌成為十二月黨人起義的精神號角。萊蒙托夫以一曲《詩人之死》而高揚普希金的理念,憤怒抨擊沙皇制度的吃人性,並且以《當代英雄》中的那位玩世不恭、憤世嫉俗的皮卻林痛加嘲弄沙皇治下的俄國社會。屠格涅夫、赫爾岑、巴枯甯、克魯泡特金等人在俄國面臨的是監牢乃至終身監禁的命運,不能不逃亡到法國和英國。其中,最早馳譽歐美的俄國著名小說家屠格涅夫發出的「漢尼拔誓言」最有代表性,有力地表達他的同時代人的共同心聲、鋼鐵意志和政治立場。他說,他不能與這種專制勢力共同呼吸:「我下定決心與這一切戰鬥到底,我發誓永不與之妥協」。屠格涅夫的敵人,即俄國人民共同的敵人,就是俄國沙皇專制制度。
知識分子是蘇俄專制掘墓人
繼承沙皇專制主義衣缽而且暴虐百倍的蘇共暴政,則是二十世紀俄國人民的大不幸。如果說,沙皇俄國是人民的監獄,那麼,可以說,共產黨專制下的蘇俄則是人民的地獄。在蘇俄,大饑餓、大逮捕、大清洗,流放邊疆、勞改營苦役、秘密槍決,成了知識分子在這個野蠻政權下的宿命。
新專制制度鍛造了自己的無數敵人和掘墓人,那就是全體人民及其精神代表──知識分子。一九五七年,帕斯捷爾納克的長篇小說《齊瓦戈醫生》在意大利出版。這部小說生動地揭露蘇共政權及其惡勢力的一系列無法無天的暴行,包括抄家和搶劫人民財產,流放和迫害知識分子,使社會陷於恐慌和動蕩,知識分子家庭破碎。知識分子這種苦難歷程第一次在蘇聯作家筆下得到真實表現。這種坦誠的人格態度和勇氣,使帕斯捷爾納克蜚聲國際卻受辱於國內。一群憤怒的青年人怒罵他,向他投雞蛋石子,罵他背叛祖國。然而,從更大的俄羅斯文化傳統看,他的創作活動及其對蘇共政權下的一系列政治暴行和對知識分子的野蠻摧殘,表現的正是俄國作家源遠流長的良知傳統和反抗精神。
蘇聯氫彈之父、首席物理學家薩哈羅夫出於深刻的道義良知,反思這一問題:這個政權是否值得為之效力,這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是否應當讓這種政權掌握。他毅然放棄自己的特權地位和各種「榮譽」、待遇,成為蘇共政權下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見者。他批評蘇共政權的內外政策,譴責蘇軍入侵阿富汗;他為一切受到政治迫害的人士伸張正義。他被克格勃逮捕而流放。直到一九八六年十二月,蘇共新領袖戈爾巴喬夫一個電話,薩哈羅夫獲得自由,回到莫斯科。這位深具良知的科學家受到外部文明世界的崇敬,成為俄國自由精神的卓越代表。
索爾仁尼琴戳破社會主義神話
一九六零年,帕斯捷爾納克逝世,索爾仁尼琴繼之而起。一九六二年,在赫魯曉夫支持下,他發表了描述蘇聯勞改營生活的短篇小說《伊凡德尼索維奇的一天》,一舉成名。從此,他埋頭創作大量揭露斯大林暴政下的社會悲劇小說,特別是對知識分子的精神迫害和肉體摧殘。
他的作品多以監獄和病院為背景,這既是他的親身經歷,又具有象徵和隱喻意義。這與沙俄時代最後一位小說家契訶夫似乎有著頗深的心靈和文學共鳴(索氏的《癌病房》與契訶夫的《第六病房》皆有社會象徵意義)。蘇共統治下的蘇聯,實在是一座監獄和病院,那裡沒有公民、沒有健康、沒有自由、沒有人格。
他的篇幅最大的作品是一九七三、七五、七六年在巴黎出版的三卷集《古拉格群島》。這部作品,為西方語匯增添了一個具有東方政治特色的新詞「古拉格」(gulag),即勞改營、強勞營。他根據自己的八年勞改營生活,以歷史文獻方式和回憶錄形式,力求完整、準確、真實地記述斯大林統治下的勞改營生活以及無辜者們的種種難以想像的苦難經歷。這個「古拉格群島」,亦具象徵意義。斯大林統治下的蘇俄政權,正是這樣一個以迫害為政治專業的國家;這個國家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勞改世界;這個勞改世界,由無數勞改營組成;這些勞改營裡,監禁著、奴役著無數有良知、有勇氣、有知識的無辜者和知識分子。這個黑暗的「古拉格群島」,把馬克思的所謂「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以及列寧和斯大林的所謂「蘇聯社會主義」神話,揭露得驚心動魄。
俄文學為自由作出卓越貢獻
具有深刻政治洞察力的英國作家奧維爾早在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九年就已發表《動物農場》和《一九八四》兩部卓越的政治諷刺小說和政治寓言小說。這兩部小說既是對斯大林暴虐統治下的蘇聯所作的深刻而生動的揭露,又是對將來共產黨統治下所有國家的可怕未來作的政治預言。《一九八四》中的「老大哥在瞧著你呢!」(監視著你呢)成為西方最流行的口語。索爾仁尼琴則從蘇聯內部對這一暴虐社會體制做了幅面廣闊、材料豐富的揭露,從而推進了這種以批判「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社會為題材的文學新傳統。奧維爾沒有在這種社會裡生活的經歷,他的小說是靠自己在西班牙內戰時九死一生的經歷和天才的敏悟力而得出的政治洞察力。索爾仁尼琴則以自己和同時代人的親身苦難證實了這一點。與前輩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相比,索爾仁尼琴的作品在更大的社會範圍和更深的精神領域揭露蘇共暴政對俄國精神文化的破壞和對知識分子的靈肉迫害。和帕斯捷爾納克一樣,他們都繼承了自普希金以來俄國文學之反抗專制、追求自由的優秀傳統,為這一傳統做出了卓越貢獻。
俄知識分子寶貴的精神素質
在反思俄國文化這一優秀傳統之際,還應當指出這一點:俄國這些反抗專制、追求自由的知識分子,大都出身貴族家庭,或屬於王族,或是專制社會的既得利益者。但是,道義和良知卻使他們憤然走上反抗暴政、批判專制、同情農奴的政治反抗者之路,他們都因此而遭受專制勢力的迫害。然而,他們為了社會的正義而終生不悔。這是俄國知識分子最可寶貴的精神素質和高貴品質之一。索爾仁尼琴的逝世,再一次觸發我們對俄國現代文化及其知識分子群體的文化反思。
儘管他們其中的一些人身上有著相似的或不同的文化局限性,諸如不同程度的俄國霸權觀念、俄羅斯自豪感(或曰沙文主義)、斯拉夫種族意識等等,但是在揭露和反抗專制政治方面,卻有著深厚的戰鬥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