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rest on your: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累积篇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2:05:08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累积篇5:

——转网友韦抡铧资料《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九)

       玉玦
  
       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玦常成双成对地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新石器时代玉玦制作朴素,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除红山文化猪龙形块外,均光素无纹。红山文化猪龙块(又称兽形块)形制特殊,形体普遍较大,有的块上有细穿孔,当是佩玉。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  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春秋、战国玉玦数量最多,此期玉玦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明、清两代伪古玉玦,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兽形玉玦
       红山文化
       14×10厘米

       质呈鸡骨白色,略作“c”字形,兽头似猪首,以阴线勾勒出大圆眼、眼眶和吻部;宽耳上竖,身内卷,尾与头衔接,兽颈部钻一孔,可用于穿系。


 



       玉玦
       西周
       3.3×3.3厘米

       白玉质,全身沁斑,质地老化;两片均单面雕工,口成斜状,雕纹为双龙带子上朝,以变形云纹双线组合,纹饰简单。


 



       玉玦
       西周
       直径2.2厘米
       估 价:RMB 25000-35000

  

       附:美玉的传说
  
       相传盘古死后,他的呼吸变成风和云,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变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视为吉祥物,具有驱邪避凶的魔力。从古到今,不少人把它作为家传之宝或定情信物,甚至认为是君子的象征。《礼记》曾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忆力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而《说文解字》亦称玉是“石之美者”,因此人们对玉器的崇高情操可见一斑今天,玉石已成为深受欢迎的装饰品与艺术品,传说玉器具定惊、趋吉避凶之效,能保佩带者平安吉祥、富贵长寿,有深远寓意。中国人认为玉器可令佩带者凝神聚气,而圆形的玉更代表天地之司的和谐圆满,所以玉环、玉扣及玉厄等圆形饰物都非常受欢迎。玉的颜色除了从自到绿外,还有黑色、棕色及红色,而最受中国人喜爱的颜色则首推清澈的绿翡翠。
         玉环
  
       玉环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新石器时代玉环的基本造型为扁平的圆环状,多用白玉、黄玉制作。整体圆整光洁,内外壁平直,有的环上对钻有小圆孔,孔壁斜直。玉环中心稍厚,边缘较薄,通体磨光,制作精致。  战国玉环种类很多,有丝束环、云纹环、谷纹环、三龙外蟠环、重环及玛瑙环。汉代时玉环多用于成组佩玉的中部,直径较小,环表面饰典型的汉代纹饰,如勾云纹、四灵纹、螭纹等。  汉晋时的玉环略有变异,环面素朴无纹,只在圆形外侧对称雕出两长方形凸起。唐代玉环圆形,体较厚,琢成内外六瓣莲花形,束腰。宋代有扁圆形玉环,如早期形制。明、清两代多雕团龙纹、蟠螭纹及竹节形玉环,龙身多饰鱼鳞纹,旁衬卷云纹。 


 



       白玉龙环
       清中期
       直径6厘米
       估 价:RMB 12000-18000
       成交价:RMB 26400

       玉质洁白,雕琢首尾相联一龙形,雕工粗犷。



 



       白玉蟠龙环
       清中期
       直径5.7厘米
       估 价:RMB 10000

       玉呈青白色,体扁圆。通体雕成…团龙,首尾相联,头正视,神态威猛。


 


       白玉灵芝螭琥环
       清中期
       直径5.5厘米
       估 价:RMB 7000~10000

       白玉洁白细润,环上浅浮雕口衔灵芝的双螭。整体成椭圆形。


 



       白玉螭龙环
       清中期
       直径5.5厘米
       估 价:RMB 15000—22000
       成交价:RMB 22000

       玉质温润,环上浮雕螭龙纹,线条流畅,雕琢有力。    碟与碟形佩
  
       碟在商代是射箭时用的钩弦器,相当于清代的扳指。殷墟妇好墓的商代晚期的碟,可视为该时期的典型器。战国玉碟演变成扁平状的盾形环,丧失了实用的功能,变为人们佩戴的装饰品。发展到汉代,碟成为最常见的佩饰玉。
  碟形佩俗称“鸡心佩”。两汉时期,襟形佩取代了战国流行的组佩成为佩饰玉的主要形式,其造型有了很大的发展。整器作扁片状,盾形环变长,上尖下圆,左右镂雕出廓的螭、鸟、龙、云纹等。从考古的实物看,谍形佩在两汉时也有一定变化,西汉初期的碟形佩,多为平面镂雕,螭、鸟、云纹处理成浅浮雕状。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动物逐渐雕成高浮雕,所琢龙、螭身躯矫健,肌肉隆起,充满活力。高浮雕技法运用相当成熟,此是汉代玉雕区别于战国玉雕的典型特征。东汉后期除部分玉碟保留高浮雕风格外,新出现平面片状镂空的玉碟形器,碟上纹饰仅用阴线刻成。这一时期动物造型虽仍保持了两汉的形式,但已基本失去了那种雄健有力的气势,动物身躯多细无力。
  南北朝时谍形佩玉石质地较差,雕工粗糙,碟形佩出廓的云螭形神涣散,与西汉的作品相去甚远。隋唐时期新风尚玉器的兴起,使碟形佩这一佩玉形式被社会淘汰。
  明清时期,因碟形佩造型优美,仿造者很多,但此时仿造的多数在出廓的云螭造型上做很多变动或加些装饰,使之看起来更为繁复多样。这类仿古的碟形佩往往丧失了汉玉那种活灵活现、自然健劲的风格。清末民初,民间玉工用质地很差的玉料加工的仿古、伪古碟形佩为数不少,但刀工粗劣,动物有形无神,布局粗疏,与汉代作品无法相比。 




 



       玉碟
       战国
       5×2.8厘米

       整件玉器造型的边缘角非常凌厉、简易而畅顺。质地由白玉变成秋葵黄,并起石绵性的渣纹,这是玉质上的老化痕迹。此蛙形玉碟甚为罕见,从其造  型特别、质地坚硬,工法流畅等方面,可看出战国时期酌玉器制作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玉碟
       西汉
       高5厘米
       估 价:RMB 60000-80000
       成交价:RMB 60500

       玉质分别为白玉、墨玉、黄玉。略呈扁椭圆形,前端较窄薄,后端稍宽厚,其外侧突出一耳,用于控弦。表面光素无纹。


 



       白玉螭纹碟形佩
      
       3.5×5.5厘米
       估 价:RMB 6000-8000

       白玉略带一点皮色,玉工利用这一俏色浅浮雕一只回首螭虎,生动自然,颇有情趣。中间一鸡心形孔,上端出一系孔。


 



       白玉双螭碟形佩
      
       8×1厘米
       估 价:RMB 15000

       白玉质,少有褐色沁。上下端各镂雕一蟠螭。精巧工致。中心一圆孔。


 



       白玉云纹碟
       清乾隆
       长4.3厘米
       估 价:RMB 12000

       白玉质,略有沁色,呈扁椭圆形,边缘线条圆润,通体饰云纹。


 



       白玉雕螭虎碟形佩
       清乾隆
       5.3×6.3厘米
       估 价:RMB 25000--30000

       白玉质,两侧略受沁。鸡心上镂雕一蟠螭,体态纤柔秀丽,雕工精巧别致。



 


       青玉蟠螭碟形佩
      
       5.9×2.3厘米
       估 价:RMB 6000

       玉质纯净无瑕。佩呈桃形,底端雕一蟠螭,造型别致少见。



 



       白玉雕螭龙碟形佩
      
       高6厘米
       估 价:RMB 30000-40000

       白玉质,微受沁。鸡心首尾两端镂雕一大两螭龙,形态逼真,雕工精致。



 



       白玉双螭碟形佩
      
       6.3×4.2×1.3厘米
       估 价:RMB 20000

       玉质莹涧略带皮色,浅浮雕相对而视的双螭,姿态优美,婀娜飘逸。
  

  附:碟形佩鉴定要点
  
       早期玉碟见于商代,短圆筒形,上端呈斜面,下端平直;正面以双勾阴线琢一兽面纹,方形眼,细长眉,宽鼻内上卷,口角上拉,耳后贴;角似牛角;脸面两侧雕以身、尾和足,双目下各钻一孔,可缚系于手,器背下部有一横向凹槽,供用来勾弦。玉碟至汉代逐渐演变成一种佩饰,即蝶形玉佩,后世俗称“鸡心佩”,失去了原有的实用功能。西汉碟形玉佩为扁平体,器形主体似碟而加以变化,略近椭圆形,上端中部出尖,下端圆弧,中间穿一大圆孔,一面稍凹,一面微拱,器身上常用阴线刻划流云、勾云、卷云纹等。器身两侧(有的是一侧或上方)往往透雕出附加装饰,或为变形凤鸟纹,或为龙纹,或为螭纹,或为卷云纹,姿态不一。西汉早期玉佩中部蝶形较短矮,两侧微鼓;中期更鼓,圆孔较大;晚期碟形细长,圆孔变小。东汉碟形玉佩有的如扇形,长椭圆孔,器廓外环绕双螭、凤纹和云纹,也有器内外集螭、虎,熊纹饰于一体的。西晋碟形玉佩在主体上部琢一长方形穿孔,主体两侧透雕对称的龙纹,主体上细刻有兽面纹和卷云纹。东晋碟形玉佩主体中间穿大椭圆孔,旁侧对角上透雕互相顾盼的双螭纹,皆回首弯躯作穿云状,形态类同于汉螭,但刻划不如汉螭细致。宋代始出现仿汉的碟形玉佩,但在一些细节处加以变化,如产生出二叉螭角、四叉螭尾等。清时玉碟呈短直筒形,上下端平直,与早期形制略异。器面上琢刻人物、山水、花乌、寿字等纹饰,也有光素无纹的。
    玉带钩
  
       带钩是由钩首、钩颈、钩体、钩面、钩尾、钩柱、钩纽等组成。因在古墓的带钩上著有“钩”的器名,所以带钩可以说是一种自铭器物。带钩的用途广泛,它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还曾用作随葬品。

  

  战国至汉玉带钩
  
       带钩始于春秋时期,玉带钩的起源从目前的情况看,最早的是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发掘的,战国至秦汉是带钩最流行的时期,此时的玉带钩在近年考古发掘中屡有。汉以后至宋,由于服饰的变化,带钩不再使用。宋代仿古玉兴起时,出现仿古的玉带钩,元代时被蒙古人用于腰带上,遂再度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玉带钩传世至今的数量颇丰,尤以清代雕造的最多。
  战国玉带钩造型变化较多,体积大者长20厘米左右,小的仅4奉5厘米,常见的尺寸一·般在10厘米左右。钩身多作窄长条形,侧视钩身弯曲呈“s”形;钩首雕螭首的最多,另有龙首、素首等;尾部一般作方形和圆形;钩身下有一凸起的钉,形状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为主。战国玉带钩表面多饰勾云纹、谷纹、凸弦纹等,精品在两侧及背面用发丝线雕“S”形线。边棱的处理均为战国玉雕的三角立棱式典型形式。另外战国时也有许多素面带钩。
  两汉时期,带钩的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异形带钩。传统形的带钩有长条形、琵琶形、螳螂肚形。长条形的断面有圆棒形、方形抹棱和矩形。汉代玉带钩曲线优美,棱角分明,钩首除原有的螭首、龙首外,新出现了鸭头状等新式样。钩身素面较多,有纹饰的仍以勾云纹、谷纹、菱形纹为主。此外还有用浅浮雕、高浮雕在钩峰琢龙、螭、云头形象的,这类钩见于西汉早中期。





       玉带钩

       西汉
       5.5×1.5厘米

       此件带钩雕工浑厚,其头部雕作写实,腹背、翅膀等线条纹饰,畅劲有力;底部圆基大而稳重;玉质由白玉变化成灰黄,全身有灰斑沁;线条平滑柔顺,腹背隆起,翅膀畅顺,可看出汉代砣具钢质的硬度感。


 



       玉带钩

       东晋
       5.9×1.6厘米

       玉质白色温润,半透明,间有土沁褐斑。钩首作兽首回头状,钩体饰简化羽翼。东晋侍中高崧墓,是该墓所遗物中质地最佳的玉器之一。




 



       玉鹅首带钩
      
       长8厘米
       估 价:RMB 18000--25000
       成交价:RMB 22000

       宋代玉带钩继承了两汉时期带钩蛇形式,并有所发展。此带钩为白玉质地,带褐色沁,随形而琢一回首鹅,翅膀紧收,形体纤巧秀逸,抛光莹润光洁。


  元明清玉带钩
  
       元代带钩再度流行,其形制主要源于战国两汉的玉带钩造型。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是琵琶形,形式仿汉代带钩,素面与饰纹者均有,所刻纹饰有仿古的蟠螭纹、勾云纹,纹饰的琢法已失古意;二是螳螂身形,该型带钩单薄细长,带钩后身弧度大,弧形内带钉,多作鼻纽或椭圆形纽,鼻纽是元代带钩的典型时代特征。
  明代玉带钩造型较元代更为丰富,有琵琶形、螳螂肚形、条形、圆棒形及雕成龙、螭、鸟、兽、虫等异形带钩。螳螂肚形数量最多,钩头多作龙首,此外还有鸭头、羊头、凤头、如意头、马头等数种。龙头雕刻的比较清瘦,龙嘴变尖,眼如同虾眼,长面外凸,颈部细,钩身弧度较大,弧内带钉,有圆面、椭圆面、方形面等。此类带钩光素的较多,有的钩身上分三棱打洼,造型简洁优美。龙首镂空单螭带钩,是明代另一种典型样式,旧称“回头教子”。此类带钩主要流行于明代早中期,琵琶形钩身,上镂空立雕一螭与钩首龙头相呼应,这种带钩是明钩中的精品。
  清代玉带钩基本继承了明代风格,造型上没有大的变化,然而清代的做工、上光普遍好于明代。有些钩身雕鸟兽、虫、鱼等图形,纹饰设计颇具匠心。从整体看,清代带钩造型纹饰的细部处理仍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龙螭形象多首大颈粗,螭虎神情呆板,常见扁平三尾;带钩后身弧度变小,钩身下带钉较矮。清代带钩纹饰比前代丰富,仿古、花卉、吉祥图案系此时新创。乾隆时期玉带钩雕琢细巧精致,其后水平下降,动物有形无神,刀工不流利,抛光不够光滑。清后期出现大量翡翠带钩,多制作较粗,水平不高。 



 



       青玉蟠螭虎龙首带钩
       
       长15.2厘米
       估 价:RMB 15000—20000
       成交价:RMB 20000

       造型若琵琶,龙首,钩颈稍细,钩腹宽大且隆起呈半圆状,钧面雕琢一爬行盘绕状的小螭。


 



       白玉绳纹带扣

       清中期
       长7.4厘米
       估 价:RMB 7000—10000
       成交价:RMB 11000

       玉质纯润,洁白无瑕。圆雕兼镂雕一盘结绳纹,结构对称美观,纹饰细密整齐。


 



       白玉螭虎龙带钩
       清中期
       长14.5厘米
       估 价:RMB  8000—12000
       成交价:RMB 7000

       钩体较长。龙首,虾米眼,钩面浮雕一螭,与钧首龙头相呼应,颇具妙趣。

 



       白玉龙纹带钩
      
       长12厘米
       估 价:RMB 8000-10000

       玉质洁白,带钩造型别致,正面圆雕一虬曲的螭龙对视龙头形钩,反面为一圆形纽。


  附:玉带钩的分期与分类
  
       新石器时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带钩分为三期:萌芽期、兴盛期和衰落期。萌芽期是指良渚文化中晚期至春秋晚期。这一时期的玉带钩数量较少,形制尚未完备。兴盛期是指战国至西汉。这一时期的玉带钩数量最多,80%的类型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并流行的。衰落期是指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宋代,在考古发掘中均不见玉带钩。元、明、清三代,玉带钩又有,而且数量很多,可能与玉器的玩赏功能有关。新石器时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带钩根据其造型特征,可分为:长方体玉带钩、四棱体玉带钩、铲形玉带钩、宽体玉带钩、禽形玉带钩和多节玉带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