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筷子叫魂筷子怎么立:苏丹“杰尔国王石雕板”即纪念“颛顼共工之战”的历史文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43:29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八 

   苏丹杰尔国王石雕板即纪顼共工之战的历史文物

                       

                       ——中外文献文物历史地理人种语言十三个地方吻合

 

                                    作者:赵自强

       

                                      

              这是外国考古学家在苏丹发现的纪念颛顼与共工之战的《杰尔战争岩板》

 

接上文:

    我们经过上面:

    第一节,《颛顼与共工的关系,及两人统治的地方》,

    第二节,《共工与颛顼争帝,败后怒触不周山,天柱析》,

    第三节,《黄帝之孙颛顼,即埃及法老尔吉》,

    第四节,《对“杰尔国王石雕板”的再认识》,

    这样四个课题的研究讨论,以及我在前面发表的——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七,埃及“纳尔迈权标头”即纪念“黄帝娶雷祖”的历史文物》,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六,埃及“纳尔迈调色板”即纪念“黄帝蚩尤之战”的历史文物》,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五,埃及“战场调色板”即纪念“炎黄之战”的历史文物》,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四,西王母石窟在埃塞俄比亚》,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三,中国最早的“帝”字出自埃及文物》,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二,揭开夏帝不出逃到克里特岛之谜》,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一,中国古籍记载中国古帝古人是非洲黑人》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公布,现在,这些成果应当使我们知道,要想真正研究好“颛顼共工之战”的这段中国上古历史,如果我们单方面在中国历史文献中苦思冥想,不遗余力,再加上自己唯心的逻辑推理来撮合文章,而不把相关的中国历史文献,相关的埃及历史资料,相关的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地理、文物、人种和语言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的话,那我们是很难发现“共工”与“颛顼”之战的历史真相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里的“颛顼”与“共工”都是“黄帝”的孙子,他们实属堂兄弟的直亲关系。这就是说,“颛顼”与“共工”的战争,是一个大家族內部的争权夺利的战争。因为如此,所以中国上古历史都与“共工”糾缠不休。而这一关键事实,中国历史学家从未说清过,这就搞得人们稀里糊涂了。

除此之外,还叫人糊涂了数千年的地方是,当时“颛顼”与“共工”直接统治和生活的地方,以及他们的国都和帝陵,并非建在现在中国境内,而是建在中国人的故乡非洲的。所以当时“颛顼”与“共工”作战的战场,也不在现在中国境内,而在今天的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一带。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重大发现之后,中国上古历史也就回到了非洲祖籍,回到了中国人的故乡,回到了“颛顼”与“共工”作战的古战场,回到了中国上古历史的真相,返回了中国上古历史的原点。

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了这样看待历史问题的思想认识和真知灼见之后,我们也就会发现,原来埃及的上古历史,非洲的上古历史,人类的上古历史,都直接和中国上古古人有关;甚至可以说,它们都是中国上古古人开创的历史和文化。

而关于这段真实历史,现在我们还是具体的回到中国历史文献、埃及历史资料,苏丹《杰尔国王石雕板》,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地理、文物、人种和语言上来看问题,那我们就会清楚的看到,埃及上古历史上的“杰尔”法老,实际上,他就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颛顼”皇帝,他通过“努比亚(苏丹)”反攻“共工”的战争,曾经一直打到了当时“共工”的首府——今天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而阿克苏姆,不仅曾是《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的“帝之下都”,即黄帝的故都所在地,同时,它也是后来黄帝孙子“共工”的首府。

对于这一系列的严肃问题,人们一定会问道,你这一发现是怎么证得的呢?而我会告诉人们,关于这一重大学术成果,我是通过将中国、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四国之文献、文物、地理、人种、语言等等资料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发现的,并且是建立在诸多学术成果之上的。

如果你不信话,那就来看我一条条的公布我在这一研究中的突破性成果,以便使大家知道我研究上古历史的严肃性、科学性、真实性。从而使人们相信和接受这一历史学新成果,使历史学研究出现一个新的面貌,使中国上古历史研究走在世界的前面!为达此目的,下面,我就把我论证“顼颛”即“杰尔”的理由,以及《杰尔国王石雕板》,即纪念“顼颛共工之战”的石雕板的理由告诉大家。

但在我正式公布我的研究成果之前,我要先说明三点。其一,因为埃及公认的正式史料荷鲁斯称“杰尔”为“吉尔”,所以下面涉及“杰尔”的地方,也可以用“吉尔”一名代替。其二,我还要指出一点,这就是,现在的苏丹国在上古时代原本是归埃塞俄比亚管辖的一个地方。《山海经》等中国历史文献称它为:“陈州”。所以在苏丹发现的《杰尔国王石雕板》上雕刻的图像,其实都是反映埃塞俄比亚的历史的。三:因为《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八,苏丹“杰尔国王石雕板”即纪念“颛顼共工之战”的历史文物》一文篇幅较大,所以我把它(上)(中)、(下)发表,其关键的文物证第三

 

    第一,我们首先从语言学和训诂学方面来看待“颛顼”的历史问题。玉海先生在《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中说:“大家都承认:语言是‘活化石’”。(第2页)。其实,这话并不完全正确。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用中国汉字记载的语言,它才是世界语言和历史的活化石”。而其它语言和历史,都是从中国派生出去,并且变化很大语言和历史

    例如,我们看到,在埃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资料中,对“吉尔”有三种不同的命名。荷鲁斯名为:“吉尔”,曼涅托名为:“肯开纳斯”,埃及王表名为:“阿泰特”。然而,“阿泰特”一名,其实,也可以反写为“特太阿”,而“特太”的名义,就是“巨人”的意思。

    我们从语言学和训诂学上知道,埃及历史上的“吉尔”一名,也可以反写作“尔吉(杰尔)”。然而,“尔吉(杰尔)”究竟是中国历史上的谁呢?其实,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颛顼”。因为“尔吉”与“颛顼”,正是标准的音训和音译关系。

    同时,我们也看到,“颛顼”一名,也可以反写为“顼颛”;而“吉尔”的另一名称“肯开纳斯”,又可以反写作“斯纳开肯”。很明显,“斯纳开肯”正是“顼颛”的训诂,或标准的音译。所以中国的“颛顼”,埃及的“肯开纳斯”和“吉尔”;这三个不同写法的名称,实际上,都是同一个古帝的三种不同的音译名称。

 

    我们看到,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记载说:

“在写算的时候,希腊人是从左向右运笔,但埃及人则是从右向左运笔的”第126页。

 

    然而我们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有4950年的书写运笔方式都是从“右向左”运笔书写的,这和古埃及人的书写运笔习惯是相同的一致的。只不过历史到了公元1954年,我国进行文字和书写方式改革,这才改成了“从左向右书写运笔”方式。

    但是,我们还必须知道一个事实,这就是,现在在我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的海外华侨那里,他们的书写运笔习惯,还是尊崇古人的方式,由右向左书写运笔的,并且还是用繁体字竖行行文的。 

    而古人名字的反顺书写,只不过一种是古人的书写习惯,另一种是今人的书写习惯,从根本上来说,这并不改变古人名字的实质意义。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其实,它对我们“证史”有着巨大的意料之外的作用。

    

    第二,我们再从中国和埃及历史沿革上来看问题。我们看到,“颛顼”和“吉尔”两人在时间上都是五千年前的古帝,在这一点上,他们属于同一时代的人物。

    而更为重要的历史事实是,“颛顼”是中国开国皇帝“轩辕”的第三代传人;而“吉尔”则是埃及开国法老“美尼斯(纳尔迈)的第三代传人。而这两者之间,在这里又得到了完美的重合。这就有力的证明了,“尔吉”就是“颛顼”的事实。

    除此之外,我们尤其不能忘记的事实是,我已经在前面的《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七,埃及“纳尔迈权标头”,即纪念“黄帝娶雷祖”的历史文物》,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六,埃及“纳尔迈调色板”,即纪念“黄帝蚩尤之战”的历史文物》,

    《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五,埃及“战场调色板”,即纪念“炎黄之战”的历史文物》,

    我在这三个伟大的学朮成果中,用“中埃”两国多重证据对照比较证明了,埃及这三件上古文物,正是纪念黄帝的历史文物,而这些文物中的“纳尔迈”,正是指“黄帝”。所以“中埃”两国历史中的“黄帝”和“纳尔迈”,其实是同一个历史人物;当然,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纳尔迈”的孙子“吉尔”,也应当是同一个历史人物。

 

                    

                                       東非大裂谷图

                     

                                          東非大裂谷图

 

                    

                                    埃塞俄比亚境內的東非大裂谷

 

    第三,我们再从中国和非洲两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上来看历史问题。我们看到,诸多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了“不周山”的事实。

 

例如,《山海经·西山经》云: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

《山海经·大荒西经》又云: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楚辞·离骚》云: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王逸注:“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

    《史记·补三皇本纪》云:

    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列子·汤问》云:

    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云: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琱玉集·壮力篇》云:

共工,神农时诸侯也,而与神农争定天下。共工大怒,以头触不周山,山崩,天柱折,地维绝,故天倾西北隅,地缺东南角。

    《论衡·顺鼓篇》云:

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

    《路史·发挥一》引《尹子·盘古篇》云:

共工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称“共工”为:“康回”。文献云:

“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

 

我在上面一连例举了十段关于“不周山”的史料,而其中有六则史料都清楚的记载了“颛顼共工之战”的地理环境和战斗结果。这样看来,这个“不周山”不仅是解决“颛顼”与“共工”之战留下来的种种疑案的特殊的标志,同时,它也是解决中国上古历史地理问题的指南。

这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找到“不周山”的地理位置在那里,那么,“颛顼”与“共工”之战的战场也就找到了;并且,与之相应的历史迷案,也就基本上揭开了。所以,解开“不周山”之谜,正是解开“颛顼”与“共工”历史问题的总纲。

现在我们要问了:“颛顼共工之战”究竟是在中国发生的?还是在“外国”发生的呢?这个“不周山”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呢?

非常遗憾的是,我国正统学者对这些最根本的上古历史问题,几乎缺乏正确的研究和认识。所以有位网友在新浪网上发了一篇《寻找不周山启事》的文章,叫我们大家帮他寻找“不周山”。

然而,“不周山”究竟在那里呢?关于这个问题,黃伯宁在《“山海经”考——论人类文明史的隔断帶》一文中告诉我们说: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即断裂开来的山。山峰或山脉。断裂,必然形成一条狭谷,在这一地区恰恰有一裂谷——東非大裂谷(5)。

 

宫玉海在《“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中反复说: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不周之山’始终无法定位。由于《山海经》写了在‘昆仑之北’,许多人都认为在中国的西北。然而,郭璞在注中说,‘海外昆仑,去长安四万五千里’,眀明是在海外,当然在海内找不到,但是一旦把读音搞清,就一下子找到了它的位置。‘不周’本为‘不周负子’的简称;‘不周负子’就是今之莫桑比给,所以‘不周负子’实为東非大裂谷,正符合‘有山而不合’这种地理特征。”第4页。

“《吕氏春秋·喻大》说:‘地大,则有常祥、不庭、歧母、群抵、天翟、不周’。前面曾提到,‘不周’,即《大荒西经》中的‘不周负子’,它在非洲”第7页。

“‘不周’,一个颇为神秘的字眼。传说共工与颛顼争帝,战于畴华之野;共工失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四维绝’……。不周之山在哪里?自古至今,没有定论。王逸注《离骚》,与高诱注《准南子·原道训》,都说在昆仑西北;因此后人大多认为应在国内。然而,在《山海经》里却有两个昆仑,一是海內昆仑,一是海外昆仑。因为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山,只有到海外去找,那就是非洲了。我国古时把非洲叫昆仑,如黑人叫昆仑人;黑奴叫昆仑奴。《水经》、《禹本纪》都说,昆仑去嵩高(嵩山)五万里;大禹到过非洲,那里有‘禹攻共工之山’,所以不周应在非洲。《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这里的西北海,应为里海;‘不周负子’古读为莫桑比给,指的是東非大裂谷”第50页。

然而,黄宫两人说的:“不周山”在“東非大裂谷”对不对呢?答案,显然是对的!因为在中国、在亚洲、在世界其它地方,都没有“有山而不合”的“不周山”,这种奇特的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唯一只有东非有这种一山分为两半,中间有深谷的山。

因为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地方有“東非大裂谷”这种“不合之山”,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不周山”确实在“東非大裂谷”。而这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事实,这就是,“共工”与“颛顼”争帝的古战场在东非,而不在中国。这一重大发现,也就使“颛顼共工之战”的史料,与苏丹《杰尔国王石雕板》的内容联系起来了。

 

第四,当我们找到“不周山”的地理位置在东非之后,我们再从“中苏”两国文献文物记载和雕刻的这场战争来看历史问题,也就好理解了。

我们从诸多文献史料中知道,中国上古历史上曾发生过一场打得天塌地陷,山崩柱析,星辰隐现的颛顼与共工的激烈战争。但非常遗憾的是,与史料相关的历史文物,中国考古学家却在本国没有找到一件。然而,它们在那里呢?其实,就在国外。事实上,相关的历史文物在苏丹发现了,这就是《杰尔战争岩板》。

而问题是,我们怎么来认定《杰尔战争岩板》上雕刻的画面就是“颛顼共工之战”的情况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这块残缺不全的石板上看到,画面上明明白白的雕刻了五个战死者的尸体,和两个反绑双手的战俘的形象。当然,这还不够。而尤其重要的事实是,画面上还雕刻了战争使用的武器——长矛和战舰。这就使中国文献记载的内容,和苏丹文物所雕刻的画面吻合了。

    因为《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而这里的“水师”,也就是最早的“海军”的意思。

    关于这个问题,《史记·补三皇本纪》就记载得更明确了。文献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而这里的“以水乘木”之“木”,当然就是指“战船”了。这就是说,在这场战争中,“共工”是开着“木(船)”进攻“颛顼”的。尽管这种史料不多,但“以水乘木”四字,字字如珠,贵似金银。因为它直接的说明了一个历史问题。

然而,这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恰恰又从《岩板》雕刻的“月牙大船”上得到了映证。这就使我们不能不说,“中苏”两国文献文物记载和雕刻的事实,简直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了。

 

 

第五,我们再从《杰尔战争岩板》上雕刻的两个划有十字的圆轮上来看历史问题。我们在这里要问,这两个轮子代表何意呢?这与中国历史有何联系呢?关于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应当知道,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是地处炎热的非洲的国家。

《非洲地理》云:“非洲有着高温的气候。非洲的全名叫‘阿非利加’,在拉丁文中是‘阳光灼热’的意思,这就意味着非洲是炎热的地方。由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大部分土地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四分之三的土地是太阳垂直照射的地区。整个大陆95%的地方,全年平均温度同我国华北地区夏季的平均温度一样,在20°c以上,所以单从温度上看,可以说终年皆夏。因此,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非洲大陆究竟热成什么样子,这因地因时而不同,这和位置、高度、洋流、雨量都有关系。非洲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地球上一些极端高温记录出现在非洲的利比亚(58°c)和索马里沙漠(63°c)。”商务印书馆,第25页。

当我们读了这些资料之后,忽然使我们想到,原来古人是想用两个圆轮来代表两个太阳,以便说明这里的气温是它处气温两倍以上的炎热。

                              

 

                  )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之巅,是赤道雪峰,同时,也是一座火山)

 

由于中国上古时代的黄帝和西王母的故国,是建在东非高原上的火山附近的,因为火山环是圆形的,故名:“昆仑山”和“轩辕国”。然而,这里的“昆仑”和“轩辕”有两层意义,从广义上来说,“昆仑山”就是泛指东非的一切“火山”和“活火山”;从狭义上来说,它是专指东非最高大、最居赤道正中的“乞力马扎罗山”。《山海经》称它为:“去痓南极果山”。因为从语言学和训诂学上来看,“乞力马扎罗”正是“去痓南极果”的音训,或标准音译。这就是说,“乞力马扎罗山”是中国古人取的古名。

关于这一事实,1995年,宫玉海在《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中发了一篇豆干大的短文,名叫:《去痓南极果即乞力马扎罗》。后来,逸空于2006年,也写了一篇意义相同的长文,题为:《昆仑山考》。他用排除法的考证方法,论证了“昆仑山即乞力马扎罗山”。

我们知道,乞力马扎罗山,地处南纬3度,东经37° 21,主峰海拔5895米,是东非高原上最高的休眠火山,故有“非洲屋脊”和“赤道雪峰”的美誉。

因为中国古人早就知道和记载了“乞力马扎罗山”的这些情况,并形像的称它为:“昆仑山”。可能有人会说,古人神通广大,遙远的东非的山川地理都知道。其实,这是我们“将今论古”的一种错误思想。事实上,当时中国古人记载“昆仑山”,就是记载自己家门口的实际情况,这当然会清清楚楚。

 

如《禹本纪》云:

“夫五岳者,中岳昆仑,在九海中,为天地心。”

知北游校《河图括地象》云:

“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其中有五山,帝王居之。

昆仑之虚,下洞含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      

又云:

“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又云:

“昆仑,地之中也,其外有五色,弱水横绕三千里,深十三寻。”

又云:

“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东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市绕之。” 

 

这些史料记载的:“昆仑,为天地心”、“地中央曰昆仑”、“昆仑者,地之中”、“昆仑,地之中也”、“昆仑山,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而这座“昆仑山”,就是《大荒南经》记载的“去痓南极果山”,同时,它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乞力马扎罗山”。该山不仅处于赤道上,而且确实是一座又大又高的“火山”。

    这样看来,中国古人反复在这里强调的“昆仑山”,就是指地球中央——赤道上这座又高又大的“火山”。因为它处在赤道中间,所以山下是非常炎热的。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昆仑山”的意义,也就与《杰尔战争岩板》上雕刻的两个划有十字的太阳的意义一致了。 

                

     

             埃及《战场调色板》正是纪念“炎黄之战”的历史文物

              

                    埃及《纳尔迈调色板》正是纪念“黄帝蚩尤之战”的历史文物 

 

   

            及《纳尔迈权标头正是纪念“黄帝娶雷祖”的历史文物 

 

 

                

                                     埃及第一王朝诸王的鸟形图徽

 

 

                      

                                                   利比亚调色板

                                   

                                                      古埃及象形文字浮雕

 

 (古埃及鹰头人身神,手上拿的是智慧之神手杖,另外古埃及还有代表灵魂的人头鸟身怪叫“巴”!)

 


(蛇鹰合一的古埃及保护神荷鲁斯,蛇鹰合一造型 是黄帝的姬姓和龙的来源。)
 

(根据古埃及壁画的现代绘画)

(图坦卡蒙墓葬出土文物)
(古埃及壁画)

 



 

第六:我们再从《杰尔战争岩板》上雕刻的两个圆轮上站立的两只鸟来看历史问题。关于这两只鸟,我们要问,古人为什么要雕刻它们在上面呢?这是两只什么飞禽呢?它们与古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与中国历史有何渊源呢?

关于这些问题,其实,中国和埃及古人早在文献文物中都记载了它们。今天,我们还从《动物世界》中能看到这些敢于和狮子争食的猛禽的形像。甚至有些非洲国家的国旗上还有这种猛禽的形像,如埃及和莱索托。

事实上,这种猛禽的形像在古埃及石雕和壁画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例如,在最早的埃及文物——《纳尔迈权标头》、《纳尔迈调色板》、《战场调色板》和其它埃及文物上,都雕刻和绘画了这种猛禽的形像。同时,在中国历史文献中,也有不少这种猛禽的记载。 

 

 例如,《山海经·大荒北经》云:

        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及)虎、豹、熊、罴。

有北又云:

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知

《大荒东经》云: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食,使四鸟,(及)豹、虎、熊、罴。

    又云: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及)豹、虎、熊、罴。

    又云:

        有蒍国,黍食,使四鸟,(及)虎、豹、熊、罴。

《列子·黄帝》云: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

《太平御览》卷79引《帝王世纪》云:

        神农氏衰,黄帝修德化民,诸侯归之。黄帝于是乃扰驯猛兽,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

    《大戴礼·五帝德》云:

        黄帝……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豹、虎以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竹书纪年》云:

        黄帝……攻蚩尤,率虎、豹、熊、罴四兽。

    《论衡·率性》云:

        黄帝与炎帝争为天子,教熊、罴、貔、虎以战于阪泉之野。

    《五帝本纪》云:

        黄帝者……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不)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宾(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我们从这些史料中看到,上古有一种或几种高大的“巨人”存在。如上面所举的“叔歜国的颛顼子”、“北齐国的姜姓人”、“中容国的中容人”、“白民国的白民”、“蒍国的伟人”。这些人都是黄帝的子孙,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靠饲养虎、豹、熊、罴和雕、鶡、鹰、鸢进行狩猎,也用它们进行战争。因为他们个子巨大,饲养虎、豹、熊、罴,犹如我们饲养小狗小猫一样。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许多研究“巨人”的博文中做了专题研究,这里就不赘述了。

 

    同时,我们还看到《山海经·大荒东经》云: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又云: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又云:

“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

《大荒北经》云:

“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

《大荒南经》云: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大荒西经》云: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

 

而这里的“司幽国的司幽”、“黑齿国的姜姓人”、“玄股国的玄股”、“毛民国的依姓人”、“张宏国的张宏”、“先民国的先民”,都是上古一种或几种个子矮小的“小人种”,他们的力量不及虎、豹、熊、罴。他们为了生活,只好掏猛禽卵孵化,靠训养雕、鶡、鹰、鸢为其狩猎。

事实上,现在世界各地还有这种遗风存在。例如,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有人靠饲养鹰、雕、鸬鹚为其狩猎小兎、小鹿、小羊,或捕鱼为生。而这些事实,不正是古人在《杰尔战争岩板》上雕刻的两鸟的历史意义吗?

 

                   

                                            非洲尼罗河

 

             

                                  尼罗河边上的古迹卢克索

第七,我们再从历史地理方面来看“中埃”两国的关系。我们知道,上古时期苏丹曾是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山海经》等中国历史文献称它为:“陈州”。所以在苏丹发现的《杰尔国王石雕板》上雕刻的图像,其实,都反映了埃塞俄比亚的历史。

据《吕氏春秋·荡兵》云:“兵所自来久矣,黃炎固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难矣,五帝固相争矣”。这段文献的意思是说:战争自古以来就有,如“炎黃之战”就是用“水火”相攻的;颛顼和共工的这次战争也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年黄帝是建都昆仑山上的,即今埃塞俄比亚山中的;而当年蚩尤的国都是建于埃及的。所以他们的这种居住关系,可以用中国古人的一首诗来比喻,“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因为黄帝蚩尤居住的两地,正好有一条尼罗河上下相连,这就为黄帝命应龙筑堤畜水,以水冲淹居住在尼罗河下游的蚩尤提供了“水攻”条件。这一历史事件就记载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之中。文献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当黄帝与蚩尤,颛顼与共工的这两段历史过去之后,历史发展到了舜帝的时代,然而,共工的后裔再次将“老谱袭用”,仿效应龙战术用水攻舜。于是《淮南子·本经训》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而这里的“桑”就是“商”的同音假字。所以这个“桑”,就是指今天的埃及底比斯一带。

我们还看到周人也有这样的记载。如《国语·周语下》云:“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有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

这些文献史料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重要事实,这就是,“黄帝和蚩尤”、“共工和颛顼”,以及后来的“共工和舜”,他们其实都是生活在同一条大河上下的。故居住于上游的黄帝、共工,可以乘船和用水冲淹居住于下游的“蚩尤”、“颛顼”和“舜”。

当我们这样梳理了中国历史文献之后,才能进一步从地理学的角度正确的认识到《杰尔战争岩板》和中国上古历史的关系!因为苏丹文物上雕刻的内容,和中国历史记载的事实,两者是相互映证的有机关系。这就是说,《杰尔战争岩板》展示的画面,反映了“颛顼”和“共工”之间的战争,因为他们所置的生活空间,正是处在同一条尼罗河的上下游的,所以共工可以乘船进攻颛顼。

第八,我在前面发表的《印度的梵天(如来)、湿婆、毗瑟奴、阿耨、比丘、三塗,即中国的轩辕、女娲、伏羲、阿耨、皮母地丘、三塗》一文中,从语言学和训诂学方面专门研究了埃塞俄比亚古都“阿克苏姆”的一些问题,发现“阿克苏姆”既是《山海经》等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黃帝早期的“帝之下都”所在地,同时,它又是其孙子“共工”的首府所在地。并且我还发现,“阿克苏姆”一名,在中国和印度历史文献中早有记载。

关于这些问题,想必人们会问,你这样看待历史的理由是什么?根据在那里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并说清理由和根据,我会坦率的说,这样的证据在“中印”两国古代文献里能找到不少。我们先看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事实。

 

如《括地志》卷八记载说:

“昆仑弱水,非乘龙不至,有三足神鸟为王母取食也。弱水有二原:俱出女国北阿傉达山……阿傉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

《水经注·河水》又说:“《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丰隆,雷公也。黄帝宫,即阿耨达宮也。”

《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括地志》云:“天竺在昆仑山南,大国也……阿褥达山,亦名:建木达山,亦名,昆仑山。”

    唐代释道宣云:“阎浮洲中有大香山,即昆仑山之别名也。此山独高,州中最极。山南有池,名阿褥达。”

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云:“ 阿耨达山 ,一名昆仑山 ,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傉”。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云:“释氏《西域志》曰: 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

《清一统志·西藏·冈底斯山》云::“今阿里为藏中极西南地,近古天竺境……疑此(指冈底斯山)即阿耨达山也。”   

    清朝吴任臣在《山海经广注》卷16引《竺乾》书云:“阿褥达山,即昆仑山。”

《扶南传》云:“阿耨达山即昆仑山”。

 

事实不仅如此,我们还从印度文献、印度佛经中看到了一些相同的记载。例如,印度《心經》、《阿弥陀经》就反复说道:“阿耨多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印度其它文献中还有“阿耨”、“阿耨达池”、“阿耨达山”、“阿奴”等等记载。

 

然而,我国历史学家始终没有找到这个地方在那里,自然,也不知“阿耨达山”的出处,所以人们都回避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要问,“阿耨达山”究竟在那里呢?是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阿褥达山”远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它在我们的概念中是那么的陌生,并且这座山的名字,也不象中国的山名。

事实上,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才从语言学和训诂学方面发现一个更深层、更重要的事实。这就是,“阿耨”即今埃塞俄比亚古都“阿克苏姆”的古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我研究“昆仑山”问题22年,通过许多磨难才发现,这里的“阿耨达山”前面一个音节“阿褥”两字,正是今天埃塞俄比亚古都“阿克苏姆”的音训和标准的音译。这也就是说,“阿耨”是黄帝故都的古名之一,而埃塞俄比亚人今天还袭用了这个古名,称其:“阿克苏姆”。

同时,又因为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而火山的主要特点是,其口是圆形的。根据这一事实,所以中国古人就称“火山”为:“昆仑山”、“轩辕山”、“员丘山”、“环丘山”、“不周山”、“炎火山”等等等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人才说:“阿褥达山,即昆仑山。”我们从这里又看到,“中埃”两国的重要地名,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吻合。

至于古人把“阿耨”同时写成“阿傉”和“阿褥”,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古人在用字作文上不严格,好音译训诂,只要音同或音近,词也就可以通行。所以古人在这里用“耨”、“傉”、“褥”三字都行,这既不是我们概念中的错字,也不是我们习惯中的别字。

然而,“耨”为何意呢?据《拾遗记》解释说:“昆仑山……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

从这段文献来看,这里的“耨”就是鋤草的意思。所以这段文献的后半段,就是指“群仙”在昆仑山上为“芝田蕙圃”锄草。然而,这里的“群仙”又是何意呢?其实,就是指上古生活在“昆仑山”上的“巨人族”。我们今天看到寺庙里的神像,总是竖得又高又大的,其实,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造神,而是忠实的还原历史,紀念上古的“巨人”祖先!经过这一研究,使我们明白了,中国和印度历史文献都明确的记载了黄帝国都建在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的事实。

 

第九:我们再从历史地理方面来看“中埃”两国的渊源关系。我们从《山海经》等诸多中国历史文献中看到一个事实,这就是,“昆仑山”其实就是“火山”的古名之一。而问题是,在我国西北的昆仑山一带,有没有火山或活火山存在呢?中国古籍又是怎样记载这个问题的呢?

 










                                   (这是刚果的尼拉贡戈活火山

 

我们看到,《山海经·西山经》云:

“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山海经·大荒西经》又云: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搜神记》又云:

“昆仑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处绝以溺水之渊,又环以炎之山。”

 

 

《西山经》的意思是说,埃塞俄比亚在刚果的北面,刚果在埃塞俄比亚的南面。古人从埃塞俄比亚遙望刚果的尼拉贡戈活火山,它是“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蔚为壮观的。

    事实上,这就与刚果尼拉贡戈活火山的情况吻合了。因为尼拉贡戈活火山是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该火山上空终年笼罩着浓烟,方圆几十里都可闻到刺鼻的硫磺味,它高达3700米。从远方眺望,它白天一缕缕白色的烟雾在山顶袅袅升起;晚上则像节日的焰火,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山顶有个长300米、宽100米的火山口,火山口内有一个充满高温熔岩的“岩浆湖”,湖中岩浆红如钢水,温度高达1100℃,最高可达1500℃。在它平静的时候,湖面相当安静,火红的岩浆表面渐渐冷却,结成一层厚厚的黑壳。过不多久,湖上又喷出火红的岩浆,喷涌的范围越來越大,很快就掀开了表面的全部硬壳。与此同时,岩浆湖上热浪翻滚,火光冲天,岩浆像钢水一样沸腾不息,有时还会出现几米高的“岩浆喷泉”,并腾起浓浓的烟雾,响起隆隆的吼声,惊天动地,成为自然界一个壮丽的奇观。

由此可见,《西山经》的这段史料是最早记载尼拉贡戈活火山的史料。而尼拉贡戈活火山,五千年来一直都在这样燃烧着。

我们再说《大荒西经》的意思。在红海的南面,撒哈拉沙漠的旁边,青尼罗河的后面,北非索巴特河的前面,在这个大框框里,有一座大山,名叫:昆仑山。它下有一条卢多尔夫河和一个卢多尔夫湖环绕着,在它的外面还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在这座山上有个狮身人面神,就象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一样。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著名人物,她头戴美丽的珠宝,颈上挂着虎齿做的项链,居住在洞穴和石屋里。这里万物齐全应有尽有。

然而,为什么称青尼罗河为“赤水”呢?这是因为这条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大河在流泾红壤地区时,使河水染成红色而得名。据原苏联历史学家阿·尼·格拉德舍夫斯基在《古代东方史》一书中载道:“六月下降雨水……青尼罗河流过红石层,河水染成红色。这时就把河水叫做‘尼罗河的血’”。姚大均在《趣味地理》一书中也说:“七月以后,青尼罗河水量剧增,浊流奔腾,泥沙滚滚泻入尼罗河,河水呈红褐色,被称为红水。”

而“黑水”又是何意呢?这是由于索巴特河旱季缺水,而河水在高温下蒸发又快,所以这时的河床就干成了墨黑的“沼泽”。据《非洲地理》载道:“索巴特河旱季,河谷中有沼泽,水中也有植物繁生,有些河段水流也很缓慢,因而也有一部分水量耗于蒸发。”

“弱水之渊”在那里?是何意呢?其实,它就是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东非大裂谷之中的昆仑山脚下的卢多尔夫河和湖。因它地处赤道热带附近,“裂谷内一片干燥”炎热,卢多尔夫河的尾部就在裂谷内蒸发、干涸和消失掉,于是该河成了一条内流河。故称:“弱水”。

我们从这三段文献中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昆仑山”就是“火山”。现在问题出来了,在我们概念中的正确答案是,我国西北面的昆仑山一带没有火山和活火山。这样看来,这三段文献史料都不是记载我国西北昆仑山一带的历史地理资料。

同时,我们还从《山海经》等诸多中国历史文献中看到另外一个事实,这就是,昆仑山是轩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帝国都所在地。所以那里有:“帝之下都”、“天帝君治处”和“太帝之居”。而问题是,在我国西北面的昆仑山一带,有没有考古意义上的上古遗留下来的大型的国都、宫殿、皇陵等遗迹呢?中国历史文献又是怎样记载这些问题的呢?

 

我们看到《西山经》云: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海内西经》云: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搜神记》云:

“昆仑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处绝以溺水之渊,又环以炎之山。”

《山海经图赞》云:

“昆仑月精,水之灵府;惟帝下都,西老之宇。嵥然中峙,号曰天柱”。

《十洲记》云:

“昆陵,昆仑山也。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合,天帝君治处。”

《河图括地象》云:   

“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其中有五山,帝王居之。”

《淮南子·地形篇》云:

“昆仑之丘,戓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戓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戓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阿克苏姆古城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阿克苏姆遗址

 

                       

                                 阿克苏姆建筑遗址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希腊诗人摩尼称埃塞俄比亚古王国是当时世界第三大王国。

                阿克苏姆国王均称为“万王之王”,阿克苏姆本土及其附庸王国都向阿克苏姆王纳贡。

                            史料记载,阿克苏姆最大的石塔高约33米、呈13层楼状。 

                                          ——阿克苏姆_有道词典

 

我们从这七段历史文献中看到,昆仑山上有黄帝的国都,黄帝的宫殿,还有黄帝时代的遗物——昆仑天柱。然而,我们知道的正确答案是,在我国昆仑山一带没有发规过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大型国都、宫殿、皇陵等遗迹。这样看来,这七段文献资料,都不是记载我国昆仑山一带的历史地理资料。

现在我们要问,中国这十段历史资料究竟是记载那个地方的山川地理和国都文物呢?这个“昆仑山”在那里呢?这个“惟帝下都”在何方呢?这个“太帝之居”尚有遗迹?那         个“昆仑天柱”还可见否?对于这些问题,太叫人纠心了!要寻找这些答案,死守善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世界上符合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各种条件的地方,那只有一个,那个地方才是我们祖先的故乡——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

因为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之上,国内火山众多,附近还有活火山,海拨平均3000米,最高峰达尚峰海拔62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并且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谷两岸壁立陡峭,湖泊众多,还有30多条大河发源于崇山峻岭之中,故有“东北非水塔”之称。而最重要的是,埃塞俄比亚不仅有古代王朝的国都、皇宫、帝陵和天柱遗址存在,并且还有西王母十二石屋可证。根据“中埃”文献文物,山川地理吻合之事实,我们可以认为:《杰尔战争岩板》确实是纪念“共工颛顼之战”的历史文物。

第十:我们再从中国上古人种上来看中国上古历史问题。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出了错误的“中华文化本土起源说”之后,并且我们又看到自己是“黄种人”,因此我们也就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式认为:中国上古祖先也是“黄种人”。

然而,中国上古古人究竟是不是“黄种人”呢?对于这样一个看似“不伦不类”的“亵渎神灵”的问题,我们从来也没有人认真的考问过自己。因此,我们也就承袭世俗认为祖先也是“黄种人”。古人说得好:“眼见为实”!而人们恰恰没有想到另一个事实,这就是五千年来,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人种上,从黑种人变成了黄种人。虽然中国很多历史学家都发现过这种“异常”的历史资料,但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因此,这些“异常”史料都被忽视了。

事实上,我们从中国历史资料中看到,“颛顼”是非洲黑人。关于这一点,虽然叫我们觉得很震惊,甚至觉得不可思议,还有一点不好意思。但是,这确实是我们祖先亲笔记载的历史事实,而非“洋鬼子”贬低我们的咒语。

现在,我们只要翻开历史地理,宗教神话,古气候学、地质学,冰川学和海洋学,就会知道一个事实,这就是12000年前,世界发生过大洪水,人类为了躲避灭顶之灾,不得不跑到东非高原上避难。因为这一事实,迫使人类变成了非洲黑人。而这一观点,完全符合达尔文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猜想”。当我发现了这一客观事实之后,我在前面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最伟大的历史考古发现之一,中国古籍记载中国古帝古人是非洲黑人》的博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文献中找到一系列的证据。例如,《太平御览》卷79引《河图》对这个问题做了真实的记载。文献说:“瑶光之星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

我们知道,上古时代的尼格罗黑色人种,原本是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种,世界其它地方没有这一人种,如有也是后来从非洲迁出去的很少的一部分。

从中国古人自己写的《河图》来看,“颛顼”确实是非洲黑人。当然,历史远不止如此。事实上,中国历史文献中还有许多旁证可以支持这一事实。例如,中国历史文献还记载了黄帝妻嫫毌“形粗色黑”,黄帝子“玄嚣”,黄帝女“玄女”,黃帝孙“玄冥”;以及黃帝曾孙“契”、“履”、“尧”、“舜”、“禹”、“桓拔”、“汤”等等都是非洲“黑帝”。因为“玄”和“黑”都是黑色的意思。所以黃帝的妻子、儿女、孙子、曾孙基本上都是非洲黑人。

 

但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晋朝葛洪早就有达尔文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他在《抱朴子·畅玄》中说: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这段史料是说,非洲黑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始祖,也是地球上千差万别人种的祖宗。当然喏,黑人也是中国人的祖宗!

 

例如,《山海经·海外南经》云: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文王皆葬其所。”我国著名道家经典《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云:

“昆仑山为天齐(脐),北辰(城)玄君治其上。”

   《琱玉集》卷14引《帝王世纪》云:

 “嫫母,黄帝时极丑女也,锤额愿额,形粗色黑,黄帝纳之,使训后宫。”

《史记·五帝本记》云: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螺祖。……生二子,……其一曰:玄嚣。”

《黄帝内传》、《天中记》卷43引《河图》都云:

“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

《太平御览》卷9引《河图》云:

“瑶光之星,如霓贯月,正白,感女枢出房之宫,生黑帝颛顼。”

王符《潜夫论·五帝德》云:

“娀简……生子契,为尧司徒……意感生黑帝子履。”

《太平御览》卷81引《帝王世纪》云:

“舜尧姓也,其先出自颛顼……其母握登……生舜于姚墟……龙颜大口,黑色。”

《太平御览》卷82引《吴越春秋》云:

“舜崩,禹服丧三年,朝夕号泣,形体枯槁,面目黎黑。”

《淮南子·修务篇》云:

“舜霉黑。”

《诗经·商颂·长发》云:

“玄王桓拔。”

《太平御览》卷83引《河图》云:

“扶都见白气贯月,感生黑帝汤。”

《太平御览》卷83引《洛书灵准听》云:

“黑帝子汤,长八尺一寸。” 

 

我在上面一连举了十五个例子,以证明中国上古古帝主要是非洲黑人。事实上,要说明中国古帝是黑人,真实的证据一个就够了,多了也是重复。当然事情也有例外。因为这些黑帝都可以娶许多个妻妾,而娶几个白色人种为妻妾,生几个“小白帝”出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这毕竟是少数。恰恰中国历史文献中就有这种相反的记载。

                       

              (这是埃及历史文物——《山海经》记载的“白帝少昊”就是这样杂交的“品种”)

 

如《山海经》记载的“白帝少昊”,就是这样的“黑帝”与“白后”杂交的“品种”。而这种历史文物,世界其它地方都没有,只有埃及出土了。据这种文物显示,一边是黑人法老的塑像,而另一边则是白人皇妃的塑像,他俩并肩坐在一起。

 

据《西山经》云: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此处,我们还看到,《拾遗记》上还有一段内容更富神奇色彩的记载。文献说:

“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燕戏;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薰草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介之相风,此文遗像也。”

 

我们从上面十五段史料中看到了,中国上古古帝古人是非洲黑人的事实。而这一事实不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是古人自己亲自记载的。尤其在同一本《山海经》中,古人既记载了黑人,也记载了白帝,黑白分明。这说明中国上古古人具有分辨黒白人种的智慧。从这些证据上也能看到,“颛顼共工之战”的战场在非洲,而不在中国。同时,这也说明《杰尔国王石雕板》即纪念“颛顼共工之战”的历史文物。

 

                               

     这就是中国三四十部历史文献明确记载的“昆仑天柱”。它是5000年前黄帝时代的“巨人”遗留下来的“巨石文物”,它处在东非埃塞俄比亚,该文物有33米高,千百吨重,是世尽上最早最大最重的独石文物,外国考古学家称它为:“独石碑”。
 
     
这是黄帝时代旳巨人在埃塞俄比亚竖立的独石碑群 

 

第十一:我们再从《杰尔国王石雕板》上雕刻的三根巨大柱子来看历史冋题。我们要问,这三根巨柱代表了什么东西呢?这东西又在何方呢?谁立的呢?这与中国历史有何关系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从我国埃及学家王哓焰的《金字塔后面的世界》一书中能看到一点解决问题的线索。

王哓焰写道:“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都把库什(苏丹)人称为埃塞俄比亚人”(6)。这就是说,古代苏丹人其实就是古代埃塞俄比亚人的一部分,就象古代“外蒙古人”曾是中国人的一部分一样。

这就是说,《杰尔战争岩板》上刻画的杰尔打到苏丹,占领其王宫。其实,这是说明颛顼的军队打到了玄嚣之子——“共工”的国都——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事实上,这就和“共工”战败之后,退到阿克苏姆,“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的文献相吻合了。

因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相关文物证明了这一事实。我们看到,中国有三四十部历史文献明确的记载了“昆仑天柱”这种文物。因为这种石碑非常高大,所以古人称它为:“天柱”。

 

如《史记·补三皇本纪》云:

    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列子·汤问》云:

    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云: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琱玉集·壮力篇》云:

共工,神农时诸侯也,而与神农争定天下。共工大怒,以头触不周山,山崩,天柱折,地维绝,故天倾西北隅,地缺东南角。

    《论衡·顺鼓篇》云:

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

    《路史·发挥一》引《尹子·盘古篇》云:

共工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

《河图括地象》云:

“昆仑山为天柱,气上通天。”

  

同时,又因为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早开釆铜矿和冶炼金属的国家,所以中国古人又用铜箔包装“天柱”,故又称它为:“铜柱”。

 

如《神异经·中荒经》云:

“昆侖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无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東王公也。故其《柱銘》曰:‘昆侖銅柱,其高入天。員周如削,肤体美焉’。其《鳥銘》曰:‘有鳥稀有,碌赤煌煌。不鳴不食,東覆東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東,登之自通。陰陽相須,唯会益工’。”

《太平御览》卷863《十洲记》云:

“昆侖銅柱下有回屋焉,壁方百丈,上有鳥,名曰希有,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

《河图括地象》云:

“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仙人九府治之,与天地同休息。故其柱铭曰:昆仑铜柱,其高入天,圆周如削,肤体美焉。”

 

尽管《神异经》把“天柱和大鸟”夸张到了人不可信的神话程度,如“天柱,围三千里。希有鸟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无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東王公”等等,都是这种瞎吹的“猛料”!

但不可否定的是,在恩格斯和摩尔根说的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里,中国古人能在昆仑山上能开釆、搬运、竖立起33米高,千百吨重的独块巨碑来,这确实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然而,这种不可思议的“神话”,恰恰又和《杰尔国王石雕板》上雕刻的这三根巨大的柱子一致了。而最重要的事实是,这又与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现在还保存的130多块4一33米高的巨大的残缺的石碑相互映证了。

 

    关于这一文物,《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一书云:

“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提格雷行政区,曾是古埃塞俄比亚的中心,规模宏大的古王国首都的遗址和到处可见的方尖碑及大石碑是该考古区最重要的特点……在诸多古迹中,大石碑显得格外突出。其中有一块是高达33米的整块巨石。它是迄今人类雕刻、加工、运输、竖立起来的最大石块(7)。”

     艾周昌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非洲黑人文明》一书也说:

“巨型独块石碑是阿克苏姆文明的又一标志性建筑,现今已发现130多座。这些石碑一般高3—4米,最高的达33米,都是从花岗石上开凿下来做成的,多数座落在一个大的石块平台上。它们在造型上分成两种:一种是加工比较粗糙,放置也很随便,只是散布在旷野,目的是为了标出坟墓;另一种是经过精心加工,石碑四周都很平滑,上有装饰性的雕刻,且顶部呈弧形。在阿克苏姆城,曾有一个由七座石碑組成的石碑群,现仅存一座还耸立着,有五座已倒塌,另一座在1936—1941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期间,被掠往罗马,竖立在卡拉卡拉剧院附近。(第54页)。”

 

然而,中国历史学家从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在《天问》中探索:“焉有石林,何兽能言”(9),到今天众多历史學家和考古学家都在探讨“昆仑天柱”问题,起码有2300多年了。但学术界至今也不明白“昆仑天柱”在那里,是什么东西,甚至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和《非洲黑人文明》两书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还没有发现“昆仑天柱”就是指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的这130多块“巨石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在《史记》的熏陶下,思想束缚得何等的僵化!既使外国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这一划时代的标志性的历史文物群,既使出版的书已把事实真相告诉了我们,但我们还是熟事无睹,不闻不问,麻木不仁,思想始终跳不出旧框框,跟不上科学的发展!

由于阿克苏姆屹立着“130多块”中国上古古帝所建立的巨大的“石柱”。所以中国上古古人又称“阿克苏姆”为“柱州”。

 

关于这一点,《太平御览》第78卷引《遁甲开山图》云:

“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10)。

《水经注·河水》引《遁甲开山图》荣氏注云:

“五龙治在五方,为行神。五龙降天皇兄弟12人,分五方为12部,法五龙之迹,行无为之化天下仙圣,治在柱州昆仑山上”(11)。

《汉唐地理书钞》辑《遁甲开山图》云:

“五龙见教,天皇被迹,望在无外柱洲昆仑山上”(12)。

 

我们从这三段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上可以看到,它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巨大石柱的高山,那就是中国诸多历史文献记载的“昆仑山”!因为那里有密密麻麻的“石柱”,所以称为:“柱州”。

而“柱州”上的这些遗物,正是“天皇”——黄帝的“治”和“地望”——国都所遗之物。为什么这样肯定这个问题呢?因为在现在世界上,有如此众多“天柱”的高山,唯独只有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与中国历史记載的事实相符!并且这里的“石柱”确实多是残缺不全的,这就映证了“共工”战败后,“怒触不周山,天柱折”的记载。所以说,阿克苏姆确实是黄帝和其孙“共工”的国都所在地。我们从这些确凿的文献文物上还可以想到,“颛顼共工之战”的古战场确实在非洲,而不在中国;中国人确实是非洲黑人颛顼的后代。

这个问题研究到此,应当说已经圆满的解决了。但我在这里还要指出一点,那就是,《非洲黑人文明》一书所写的:“阿克苏姆,还曾有一个由七座石碑組成的石碑群”。这话虽然接近事实,但是不正确。因为事实上阿克苏姆,曾有一个由八块最高大的石碑组成的石碑群。中国古人称它为:“八柱”。关于这一事实,中国古人就记载在《天问》和《河图括地象》两书之中。

 

据屈原《天问》云: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知北游校《河图括地象》云:

“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     

又云:

“昆仑之山为地首,上为握契,满为四渎,横为地轴,上为天镇,立为八柱。”   

又云:

“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我们看到,这个连艾周昌都写错了的文物细节,也就更加进一步的说明了一个事实,这就是,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确实是黄帝故都所在地,确实是共工败北的终点。

总之,由于中国众多历史文献记载的“昆仑天柱”,与《杰尔国王石雕板》上雕刻的三根巨大柱子,以及阿克苏姆130多块巨大石柱在这里得到了相互映证和吻合,所以说,《杰尔国王石雕板》,确实是纪念“颛顼和共工之战”的历史文物。

 

第十二:我们再从《杰尔国王石雕板》上雕刻的那个长方形平台来看历史冋题。我们要问,这个长方形平台代表了什么东西呢?这东西又在何方呢?关于这些问题,艾周昌在《非洲黑人文明》一书中又说:

 

     “在阿克苏姆,类似的巨石建筑还有一种巨石平台,迄今已发现27块。它通常置于石碑前面。在马里亚姆文翁宫殿附近有12个这样并列的平台,长度有的在2.5米以上,厚度平均为40一50毫米。”第54一55页。

 

    然而,阿克苏姆的这一文物群,与中国历史有何关系呢?中国历史文献又是怎样记载它们的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从《山海经》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如《海外西经》云:

“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大荒西经》又云:

“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

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

《大荒北经》又云: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

 

读了这些史料之后,我们不要忘记我在前面指出过的事实。这就是,中国古人所称的:“轩辕”、“昆仑”、“员丘”、“环丘”、“不周”、“炎火”等等古山名,其实,原本都是指同一个事物,这就是东非高原上的“火山”或“火山圆环”。

由于黄帝统治的国家在东非大裂谷一带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有大大小小两三百座火山和活火山。因为这一地理特点,所以黄帝以“火山”为国号,称其国为:“轩辕之国”。

后来黄帝去世了,他统治的国家由他的一个叫玄嚣的儿子继位。玄嚣死后,又由他的儿子共工继位,这时才更名为:“共工之国”。从历史资料来看,这里的“轩辕之国”和“共工之国”,地理上基本是同一个地方,即今天的东非一带。

当我们解决了“轩辕之国”和“共工之国”的得名和地望之后,我们再来说“轩辕之台”和“共工之台”的问题就好理解了。

然而,这里的“轩辕之台”和“共工之台”又是什么东西呢?做什么用途的呢?关于这些问题,其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轩辕之台”和“共工之台”原本是轩辕国或共工国各位国王和王后陵墓的古名。因为古人在陵墓上盖了一块巨大的长方形的石板,所以古人称它为“台”。又因为它是轩辕和共工时代的产物,所以又称为:“轩辕之台”和“共工之台”。

这是否是历史事实呢?关于这一点,这里有个历史故事。当黄帝去世两千多年之后,历史走到了西周时代。西周有个文治武功很厉害的国王,叫周穆王,他生性好遊猎。所以他从西周国都耶路撒冷出发,经埃及、苏丹来到了埃塞俄比亚,并在那里拜见了留守在故国的堂妺——西王毌,还瞻仰了祖先黄帝的故宫和陵墓。这一历史故事就记载在《穆天子传》中。后来,《水经注·河水》引用了这个故事。文献说:“《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丰隆,雷公也,黄帝宫,阿耨达宫也。”

看到吧,古人不说周穆王到了西安和郑州的黄帝之宫,而说到了“阿耨达宫”。还有一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这就是,在阿克苏姆马里亚姆文翁宫殿附近发现的12块并列的平台。要知道,“十二”在中国古代文化里是一个“圆满吉祥”的符号,所以中国古人万事都想凑个“十二”。我们从中国历史上看到,古代除了这“十二台”之外,还有“十二星座”、“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十二月”、“十二时”、“十二楼”、“十二宫阙”、“十二音律”、“十二钟”、“十二镜”、“十二纹章”、“十二孝”、“十二花神”、“十二金钗”、“十二君”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埃塞俄比亚的“十二台”,肯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遗产。由此可见,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之“台”,又与《杰尔国王石雕板》上雕刻的四方形平台吻合了。

 

                       

                                       阿克苏姆遗址

 

                    

                                 阿克苏姆建筑遗址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第十三:我们再从《杰尔国王石雕板》上雕刻的图案上来看历史冋题。我们看到,在该文物的左上角,有个建在高台上的大型的“回”字形建筑物(如看不清就用放大镜看),而在该建筑物的右下方,还躺着一个人影。我们要问,这个“回”字形建筑物代表了什么东西呢?这个躺着的人影又代表谁呢?关于这些问题,其实在诸多中国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

我们先从《楚辞·天问》的记载来看,这个“回”字形建筑物,它很可能代表了共工四方形的“昆仑之虚”,也就是共工国都和宫殿之类的建筑物的遗迹。文献云:“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对屈原的这两句诗,有人解释说:这里的“康回”就是“共工”或其“国都”的代称。因为“回”字有方形的意思;“康”字是广大的意思。所以“康回”之名义,就是指巨大的“国都”的意思。

我们再从《山海经》的记载来看这个“回”字形建筑物,就会发现它应当就是指共工四方形的“昆仑之虚”,也就是共工国都或宫殿之类的建筑物的遗迹。

 

关于这一点,《海外南经》云: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岐舌东,为虚四方。”

《海内西经》又云: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海外西经》又云:

“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我们从这三段文献中都看到了一个“方”字,古人要么说:“昆仑虚……虚四方”,要么说:“昆仑虚……方八百里”,要么说:“轩辕之丘……丘方”。

    我们先解释一下《海外南经》这段史料的意义。我们要问,这里的“昆仑”是何意呢?据我研究发现,中国历史学家大多都不理解它,因为大多都把它当做“昆仑山”看待。其实,这里的“昆仑”,并非指“火山”,而是指黄帝国都和皇宫的代称。而这里的“虚”字就说明了这个意思。因为这里的“虚”字,即“墟”的同音假字,它们可以替代换用。这就是说,“昆仑虚”就是黄帝或共工国都皇宫被打烂的废墟。“虚四方”和“为虚四方”是何意呢?这是指黄帝或共工国都皇宫等建筑物的废“虚”是“四方”形的。

    我们再来解释《海内西经》这段史料的意义。这里的“昆仑之虚”,也是指埃塞俄比亚黄帝国都和皇宫的废墟。“在西北”,指黄帝国都皇宫在东非高原的西北面。“帝之下都”,就是指黄帝国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这是指黄帝的都城很大,是方形的,并处在很高的东非高原上。“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这是指东非高原上一种很普遍的特产树种,学名叫:“波巴布树”。它属于木棉科植物,树干约20米高,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往往要40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因为它会长一种条形水果,人和猴子都可以吃,故名:“木禾”。而今天非洲人则多称它为:“猴面包树”。

    我们再来解释《海外西经》这段史料的意义。这里的“轩辕”和上面的“昆仑”一样,原本都是指同样一个东西,这就是火山或火山圆环。“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这说明黄帝统治的地方是在东非高原上的崇山峻岭之中,恰恰埃塞俄比亚符合这里山高山大有火山这两个条件。“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这是说,黄帝国都在东非的西北面,没有人敢向那个方向射箭,怕冲撞黄帝的神威和灵气。“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这是说,黄帝的陵墓建在国都的北面,它是方形的高台,旁边还有华表,每一华表上都雕着两条龙缠绕其上。因为中国自古就有龙蛇不分的观念,所以又把蛇称为小龙。

 

我们还看到,《列子》、《淮南子》、《论衡》、《琱玉集》、《史记·补三皇本纪》、《路史·发挥一》引《尹子·盘古篇》都说:

    “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这就是说,共工在与颛顼争权夺利的战争中被打败之后,他盛怒之下,捣毀了国都的建筑物,并且一头碰在国都的华表上。因为这里的所谓“天柱”,其实就是今天“华表”的远祖。可想而知,共工是死在国都的建筑物之下的。而皇宫是四方形的东西,所以《杰尔国王石雕板》左上角的“回”形方台和方台下的人影,也就与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事实完全吻合了。这也就是说,《杰尔国王石雕板》,确实是纪念“共工与颛顼之战”的历史文物。

综上所考,我从上面十三个方面,一环紧扣一环的使证据链条完整无缺。这就用中外一系列文献文物,山川地理,人种语言等等证据反反复复的比较论证了,《杰尔国王石雕板》即纪念“共工颛顼之战”的历史文物。从而使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不仅是中国的中华,也是世界的中华;中国历史文化,原本是世界历史文化之根。所以黄帝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祖宗,他也是世界的共祖。中国古人为了躲避世界大洪水的浩刼,曾建都于埃塞俄比亚的昆仑山上避难。后来,世界上的火山活动和洪水泛滥都平熄了,所以人类就从昆仑山上下来,迁向世界各地。这一事实,无形中与达尔文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猜想”不谋而合。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埃及起源说”是正确的,“中华文化本土起源说”是错误的。千古之谜,再次在这里得到了澄清!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一研究成果中看到,大部分中国历史学家对中国上古历史严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犹其是在现代,很多亲西方意识的社会精英,完全被西方历史观操纵。这就使我们的教课书和认知,都是从西方“拿来”的观点,这既不正确,也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