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傻vs大本:中华传统婚礼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1:18:57
发表于2008-8-4 1:13:40   点击数:3716  [加入我的收藏]340
中华传统婚礼漫谈
 
引言:我们祖先设计的婚礼,每一步都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
 
什么是礼?什么是婚礼?为什么要举行婚礼?婚礼包括哪些程序?什么是纳采?什么是问名?什么是纳吉?什么是纳征?什么是请期?什么是亲迎?这些程序是怎么来的,举行这些仪式有什么意义?什么是聘礼?什么事喜礼?什么是奁礼?什么是改口费?该不该给聘礼?该不该出份子?该不该陪送?该不该给改口费?各应出多少钱?给谁?这些钱各应当干什么用?什么是八字?应当如何选择婚期?娶亲时为什么要用八抬大轿?上轿时新娘为什么要哭?下轿时新娘为什么要抱?应当用什么人接送新娘?为什么姑不接姨不送?接亲的车队为什么要绕行?结婚为什么要贴喜字?为什么要放爆竹?什么是拜堂?什么是合卺?什么是入洞房?应当怎样闹洞房?对于这些婚礼中常遇到的问题,下文都有答案。
 
 
结婚需要不需要举行婚礼?如何举行婚礼?这是现在年轻人和家长们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我国婚姻法只规定,结婚只需要男女双方亲自到政府进行登记,没有要求必须举办婚礼。——这是不主张举行婚礼的人的理由。
 
结婚是人生大事,婚礼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人就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结婚都要举行婚礼——这是主张举行婚礼的人的理由。
 
我是主张结婚要举行婚礼的。因为,我们祖先设计的婚礼,每一步都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
 
什么是礼?礼旧写做礼,左边为“示”部,像一个人,立正站直,两臂下垂,低头请示。右上为“曲”,曲即是酒。右下为“豆”,一种盛酒的容器。可见,原始的礼,是一种与祭祀有关的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到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为了明确自己的身份,都要举行不同的仪式。古人云:“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这种仪式的作用,主要是在神灵和众人面前明确当事人的身份,提醒当事人安分守己。中国古代人生重大事情都要严格按照礼仪办事。人生重要的礼有九礼。《大戴礼记·本命》记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即:成年仪式,订婚仪式,朝拜仪式,结婚仪式,出殡仪式,祭祀亡灵仪式,接待客人仪式,邻里、朋友交往的仪式,参军当兵的仪式。不举行这些仪式,人也会成年,也会寻找配偶,也会有亲戚、朋友、邻居的交往,也会有人打仗,也会死亡。举行了冠礼,就是向社会宣布“我是成年人了”,让社会监督不再做小孩子的事情。举行了婚礼,就是向社会宣布“我是有配偶的人了”,让社会监督不再与异性有非分之想。举行了朝礼,就是向社会宣布,“我是国家的臣子了”,让社会监督,我要忠于国家,终于皇帝。举行了聘礼,就是向社会宣布:“我做丈夫了”,让社会监督,我要履行做丈夫的义务。举行了丧礼,就是向社会宣布,“某某人已经死亡”,让社会监督,他的身份和财产将由别人继承。举行了祭礼,就是向社会宣布,“我是死者的继承人”,让社会监督我要继承先辈的遗志。来了客人,举行宾主之礼,就是向社会宣布双方的关系及身份地位,让社会监督自己会努力维护这种关系。举行乡礼,(比如,谁家遇到盖房或者婚丧嫁娶,相邻们都要去帮忙,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或者参军,乡邻们都要请到家里喝送行酒),就是向社会宣布“我们是乡亲关系”,让社会监督我们不会忘记这种亲情。参了军,就要举行军旅之礼,穿军装,佩戴军衔,参加操练,就是向社会宣布“我是军人了”,让社会监督自己要遵守军队的纪律。可见,礼是一种明确人身份的仪式。这种身份的变化与权利义务有关。这种权利义务关系不是靠法律来强制,而是靠社会舆论的监督,靠当事人自觉遵守来维护。礼,虽然不是法律规定的,但高于法。中华文化讲“一准乎礼”,就是一切事情都不能违背礼数,都要按礼数办事。法律不规定礼的内容,但是法律不能违背礼。现代人除了婚礼、葬礼之外,大多参加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国庆典礼、建校、建厂XX周年庆典、入队、入团、入党宣誓、生日庆典、就职仪式等等。这些程序和仪式,都不是法律强制规定的,但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守法只是做人的底线,守礼才是高尚的人。
 
什么是婚礼?婚,左边是“女”部,右上为氏族的“氏”,右下为“日”。婚,是女子改变姓氏的程序,是与性行为有关的程序。婚礼,就是将其他氏族女性成员改变为自己氏族成员的仪式。民间称女子出嫁为“姓(读作行)婆家”,原意就是女子出嫁需要改为夫姓。女子氏族身份的改变是否影响姓氏的的变更有三种情况。一是妻随夫姓,如列宁姓乌里扬诺夫,列宁的妻子称乌里扬诺娃,赫鲁晓夫的妻子称赫鲁晓娃,蒋经国的妻子称蒋方良。一种是妻冠夫姓,张家之女嫁到王家称王张氏,何家之女嫁到郑家称郑何氏,洪家之女嫁到奚家则称奚洪氏。我们看到宋庆龄解放前的一些著作,署名都是孙宋庆龄,何香凝的一些书画作品,落款都是廖何香凝,现在一些港台女性的名字有许多是四个汉字组成,这就是妻冠夫姓的结果。第三种情况是妻子保留父姓。这与“在家从父,出家从夫”礼教是不符合的。女子婚后保留原姓的在古代是少数,如杨门女将中的柴郡主,穆桂英、佘赛花。柴氏是皇族血统,比杨氏血统高贵,所以保留。穆桂英婚前是山大王,是西北少数民族,他们都保留了父姓。保留父姓不等于氏族地位不做变更,后人都称柴郡主、穆桂英、佘太君为杨门女将,而不能称它们柴门女将、穆门女将、佘门女将,他们的战功都要记在杨家的账上。我国现在的婚姻法规定:“夫妻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但是不限制妻子自愿随夫姓或者冠夫姓。台湾的《六法全书》规定妻冠夫姓,但是也不限制经过协商妻子继续使用父姓。结婚后姓氏随父还是随夫是形式上的东西,可以听其自愿,但是,结婚会使男女的身份地位发生变化,权利义务发生变化,这是客观事实。婚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所要参加的最重要的仪式。现代人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古人云“男女有别,而后有夫妻之义,夫妻有义,而后有父子之亲,父子有亲,而后有君臣之正。” 可见,在古人眼里,婚姻不仅对人生,就是对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应当严肃认真的对待。
 
中国从周朝开始就规定了婚礼的严格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因为婚礼需要六个程序,简称“六礼”。古人云:“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即:完成了婚礼的,是合法婚姻,受法律保护,没有完成婚礼的,是非法同居,不受法律保护。六礼制度,并非法律规定,但是,历朝历代没有变更,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现在。时代变了,六礼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六礼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没有废除,也不可能废除。这便证明,六礼制度,在任何时代都具有严肃性、合理性。
 
一.纳采,民间称提亲。古代是遣媒人带礼品去女方家提亲。征询女方家长的意见。有人把纳采和要彩礼混为一谈,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采是采集、采纳的采,而不是彩礼的彩。古人提亲所带的礼品是一只大雁。其意义是证明男方已经成年,能够打猎了,希望得到女方的好感。没有买卖婚姻的意思。
 
现在我们讲婚姻自由,结婚男女双方必须自愿。也要求男方必须成年,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征得对方同意,这是文明婚姻不可缺少的程序。古今不同的是,古人早婚。是否同意婚事主要由双方家长做主,本人多服从家长的意见,现代成年人才可以结婚,是否同意主要由本人做主,家长多尊重本人的意见。古代婚姻提倡家长做主,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孝道。古代,人际交流很少,征询对方的意见主要靠第三人来完成,现代,可以由第三人完成,也可以由本人自己当面征求对方意见,或者两个人谈好后,从形式上再找一个介绍人到女方家提亲。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我国刑法规定了强奸罪、猥亵罪、拐卖妇女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就是对严重违反纳采程序行为的处罚。
 
二.问名,民间称查访。古代是遣媒人查明女子的生辰八字及父母姓名,以辨嫡庶。即请人调查恋爱对象的血统。古人很重视对方的血统,不能容忍以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冒充嫡亲,更不能以没有血缘关系父母冒充嫡父母。非婚生的子女与婚生子女不能享有平等地位。有人以明八字、查嫡庶不科学为由否定问名程序,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偏颇。问名的本意就是加强婚前了解,避免感情冲动。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问名嘛。在周公生活的时代,不可能想到查访恋爱对象是否名牌大学毕业,是否上了社会保险。“热恋中的男女都是傻子”,这句话很有道理,对异性的生理冲动可以使人的分析判断能力大大降低。留出一些时间充分了解对方,查明对方的身份地位。避免过早的感情冲动,无论什么年代都是完全必要的。现代人已经不太关心对方的八字和嫡庶,但是,总有要关心的内容。前些年,结婚前要调查对方的家庭出身、本人成分,政治面目,海外关系,甚至要查三代。改革开放后,这些也不重要了,但是结婚前也要了解对方的学历、工作单位、收入是否稳定、有无住房,有无婚史、有无子女,有无前科,有无慢性疾患,有无外债,有无不良嗜好,有无本地正式户口等等,起码要查明对方是否有配偶,是否与自己有旁系血亲关系,是否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是否有法律禁止结婚的疾病。当然,现代的查访工作,可以通过组织进行,可以通过亲友进行,也可以通过交往自行了解,不一定都要通过介绍人了。不重视问名程序,就给骗婚制造了条件,就可能成为受骗者。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禁止结婚和宣告婚姻无效的条件,就是针对草率婚姻的对策。
 
三.纳吉,民间称换帖、订婚。古代指对双方的八字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告知女家,订立婚书。婚书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具有法律效力。订立婚书前,女子称待字之女,订立婚书后,女子则称已字之女。贴、字、书都是指书面合同。纳吉就是建立婚姻的书面合同,相当于现代的婚姻登记。古今不同的是,古代的婚书多是在男女未成年时订立,需要双方家长签字生效,已示婚约的严肃性。古代家长对子女的管教权高于政府。婚书和其他合同书一样,不需要在政府登记备案。只有在发生婚姻纠纷后才向政府出示,请求国家保护。现代的婚书,需要法定的格式,政府对公民的管理权高于父母。结婚证书需要政府登记备案,变的更严肃了。至于男女双方自己订立的没有在政府登记的婚书,就像古代没有父母签字的私定终身一样,不受法律的保护。现在,婚姻成立的前提已经由八字相合变为双方自愿了。婚书和结婚证书的性质一样,都是为了维持婚姻严肃性、稳定性。都是对非法同居、嫖娼纳妾、婚外恋的抵制手段。
 
四.纳征,民间称下聘。古代是男方家长向女方家长交纳一定的聘礼,以祈求婚姻的吉祥。聘礼的意义在于向社会宣布婚姻的严肃性和长久性。聘礼应当给多少合适呢?古人认为,应当给一头牛合适。这种说法来源于《易经》。《易经》离卦中说:“利贞,亨;畜牝(读作聘)牛,吉”。《易经》是讲哲学的,后人用来预测。牝牛,就是母牛,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畜养一头母牛就会带来永恒的和顺、吉祥。剔除《易经》中的神秘色彩,这里反映了远古时期交换婚的痕迹。远古时代,经济不发达,牛和人都是氏族的主要劳动力。将别的氏族的年轻女子娶过来为自己氏族的成员,要送给女方氏族一头母牛作为交换,这样才公平合理,达到各方的心理平衡。现代,在有些落后地区,还有“养个姑娘换头牛”的说法。孔孟信徒认为,离卦是六十四卦中的上上挂,又称天官赐福之卦,按此卦行事会带来吉祥。《易经》为五经之首,凡是读四书五经的人,都愿意畜养养一头牝牛来换取永久和谐的婚姻。“聘”与“牝”同音,后世就把为了成就婚姻男方送给女方的财物称为聘礼了。信仰孔孟文化的中国人,送聘礼者,为的是表明自己是按照四书五经办事的正经人,收受聘礼者,也不是为了图财,而是继续畜养这头母牛,留着自己的儿子结婚时送给女方父母,表明自己家新郎的姐姐、姑姑是聘出去的,而不是和人私奔的。这头母牛流传到谁家,就证明谁家是孔孟文化的“正经人”。一头母牛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流传几千年不死。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聘礼也不限于送母牛,而变为送相当于一头母牛价值的财物,以祈求婚姻的吉祥。何谓吉祥?我认为,通过下聘减少家庭财产,给新郎新娘造成一定的经济困难,使他们知道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和珍惜婚姻,这就是吉祥!聘礼的意义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下聘的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农村人的收入比城市低,农村人对下聘礼可比城市人重视。送出去的聘礼占家庭财产的比例越大,给自家造成的经济困难越大,子女就越知道勤俭持家,就越知道孝敬父母,就越知道珍惜婚姻。农村人比城里人知道孝敬父母,比城里人勤俭,比城里人离婚率低。这就是 “畜牝牛,吉”的应验吧。
 
现代人结婚聘礼应当送什么?送多少合适呢?送一头母牛显然已经没有必要了,但“畜牝牛吉”的古训不应当丢。我认为还是送相当于一头母牛的财产合适。现在奶牛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可以送八千八,祝对方兴旺发达。可以送一万零一元,表示万里挑一选中的新娘。总之,送聘礼是为了祈求吉祥,只要不违背这个本意就可以。女方家长收到聘礼要在娶儿媳妇时专款专用, 这无可谴责,但是,现代中国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嫁女的人多数没有娶儿媳妇的机会,如果女方家长把收来的聘礼用作自己消费,那就违背了古人的意思了。如果不收,则是对男方家长的不恭敬,会被认为男方家族不是正经人。一般女方家长收到男方家长的聘礼后,都是转送给新郎新娘做贺礼。现在的一般做法是,男方家长送给女方家长一万一,说:“我家娶了你家的闺女是万里挑一。”女方家长收下聘礼,留下两元钱,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元送给新郎,说:“祝福你们天长地久”。这么做,即符合了祈求吉祥的本意,又避免了借婚姻关系索取财物的嫌疑,两全其美。让新郎、新娘捡个便宜,双方家长也乐意。有人认为,聘礼是借婚姻关系索取财物,是封建残余,应当废除。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借婚姻关系索取财物,不但现代婚姻法禁止,在中国古代也为人所不齿。遗憾的是,现代一些暴发户,根本不懂聘礼的含义,子女结婚花钱越多越好。他们下聘礼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孔孟信徒,也不是为了让新郎、新娘珍惜婚姻,而是互相攀比,显示自己的富有。更有一些人不知廉耻,将嫁女儿作为发财的手段。有的年轻人,也攀比着要彩礼,送彩礼,以此太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这是商品经济给我们民族文化带来的污染,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
 
五.请期,民间称定日子。即男女双方家长共同协商选定迎娶的具体时间。古今不同的是,古代选定婚期主要考虑的是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完婚时刻的八字是否冲撞。天干和地支是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十个符号,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古代的年、月、日、时,都是用一个天干符号和一个地支符号所组成,每一个时辰中都包含着八个干支符号,比如甲子年丙戌月庚寅日丁未时。这八个干支符号就是所谓的“八字”。每个干支符号都可以和《内经》里说的五行挂钩,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间又有相生相克关系。比如天干中的丙、丁属火,地支中的午、未属火,生辰八字中带有属火符号的夫妻就应当选择带有属木符号的时间结婚,因为木能生火,而不能选择带有属水符号的时间结婚,因为水能克火。这种干支计时的方法已经不常用了,我们的出生证和身份证上也是用数字记载年月日时,现在的中国人都知道自己出生时用数字记载的年月日,很少有人记得住自己出生时的八字。选择完婚的良辰吉日,即使在古代也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大部分人是聘请专业的八字先生来帮助完成这项工作的。现在,八字先生已经不多见了,除了中医,也很少有人研究五行生克的理论。因此,选择良辰吉日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数字纪年不能分出五行,但可以分出单双。结婚是男女双方的事情,自然选择带有双数的年月日为吉祥。双数中八和发谐音,有发达之义。所以,2008年8月8日被视为结婚的良辰吉日。选择双数,选择带八的日子,和古代人按五行生克选择日期是一样的,都是图个吉利。至于选择相生的日子就准能兴旺吗?选择带八的日子就准能发达吗?这些就不必叫真了。只要有天长地久,兴旺发达的意愿就足够了。现代人定日子,还要考虑是否是节假日,单位工作是否离得开,亲友是否来得了等因素。结婚的日子总是要选的,这些择日标准比按八字选日子,按单双日选日子,按吉利数字选日子都更有实际意义。
 
六.亲迎,民间称娶亲或者完婚。即男方亲自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没有这一步,夫妻就无法共同生活,就无法繁衍后代,就无法履行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娶亲时要坐花轿,要一路吹吹打打,要放爆竹,要张灯结彩,要宴请宾客。
 
为什么要参加别人的婚礼?中国几千年没有婚姻登记制度,大陆1950年开始的婚姻登记制度,台湾直到2008年5月才有结婚登记。在政府没有登记备案的情况下,是不是合法的夫妻,需要证人证明。这种证婚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张灯结彩也好,吹吹打打也好,宴请宾客也好,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证明婚姻的成立。没有证婚人的婚姻不是合法婚姻,证婚人越过,婚姻就越牢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因此,无论多穷的家庭娶亲时都要尽可能惊动一些人。小说中的骆驼祥子和虎妞结婚,娘家、婆家没有一个宾客来,他们也要雇一顶花轿,雇两个吹鼓手,吹打一番,放一通爆竹,以惊动更多的人知道,拜堂时没有证人,从街上拉两个要饭的进来作证,也算有了证婚人。证婚人数额没有限制,证婚人越多,监督他们婚姻关系的人越多,婚姻越稳定,这才是举办婚礼的本意。沾亲带故的都愿意来证婚。这就使婚礼又增加了一层新义,中国人很讲亲情,家族意识很强,平时想见面又难以见面的亲戚、朋友,在婚礼上得以相聚,也成了大家乐于参加婚礼的动机。平时很少来往甚至有隔阂的同族和亲戚,通过互相参加婚礼也能消除隔阂,变的关系紧密、和谐。举办婚礼既是亲友聚会好时机,也是家族和睦的促进剂。
 
参加婚礼的人为什么要交份子钱?份子钱又叫“贺礼”、“喜资”,参加婚礼的人交份子钱,是为了表示对男方家族的祝贺。添人进口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就像我们国家举办奥运会一样,需要一笔很大的开支。中国人很重视亲戚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谁家有了事情,亲戚邻居都要出资帮助,给办喜事的家庭送一定的礼物,是一种民间的互助行为。办喜事的家庭收了礼物是要记账的。等人家有事时还要还给人家。送的多还的多,送的少还的少。就像现在的入互助会和买保险一样,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人不愿意出份子,认为收喜资是聚敛钱财,是封建陋习。我不这样认为。一个人平时不愿意到银行存钱,遇到用钱时就无法到银行支钱,不愿意买保险,出了事就得不到赔偿,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出份子,储蓄的不仅是钱财,同时也储蓄了人情。
 
宾朋来了,总要吃饭。于是就有了喜宴。宴请宾客不是婚礼的主要内容,但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是铺张浪费,不符合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不这样认为。人总是要吃饭的。平时舍不得吃好的,借着办喜事和亲友聚会的时机改善一下伙食也是应该的。喜宴表面上是男方父母掏钱,实际上实行的是AA制。每个人交的贺礼中,都包含了自己的饭费。既给新人证了婚,又和亲友聚了会,又增加了婚礼的热闹气氛,而且实行的是AA制,有什么不好呢?如果说婚宴有什么不好的作用,那也不是婚宴仪式本身的问题,而是个人动机不良问题。 比如有人借参加婚礼的名义进行行贿。有的父母借着办婚礼名义向无关人员聚敛钱财。有的人借着婚宴显富,有的年轻人把所收贺礼据为己有,婚宴的费用却要父母支付,亲友的储蓄让父母偿还。这些做法应当谴责,但不能把责任加到古人身上。想办不法事情的人就是要行贿,贪财的人总要设法敛财,想显富的人通过别的途径也要显示,想盘剥父母的人不办婚礼他们也会找父母要钱。我赞成办婚宴,但是我不赞成把婚宴当作婚礼的主要内容,不赞成把吃什么饭,喝什么酒当成筹备婚礼的主要话题。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举办婚宴也是一样,不是为了吃饭,是为了正道,为了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宴会”一词的本意,古时只是聚在一起吃放,没有大吃大喝的意思。我在农村见过这样的婚宴,主人在院里支起柴锅,熬一大锅菜,里面是白菜、豆腐、粉条和猪肉,宾客们一人端一个碗,菜随便盛,馒头随便吃,没有座位,大家都在院子里,或站或蹲,边吃边找不长见面的亲戚、朋友聊天、问候。宾客送的喜资也只是每人一捆粉条、外加十元钱或者几十元钱。门口有张桌子,一个志愿者负责把宾客的姓名和交纳喜资的数额认真记录在一个账本上。偶尔有喜资超过百元的,便会请到屋里喝酒。这才有古人之风。
 
娶亲为什么用八抬大轿?轿子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什么级别的人坐什么轿子有严格的规定,地方官员和平民百姓只能做两个人抬的小轿,州府的首长才能做四人抬轿子,省部级领导才能坐八个人抬的轿子。过去读书人只有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才能做官,考取功名称为登科。登科也称鲤鱼跃龙门,是改变身份的转折点。登科者皇帝要封官,要赐予轿子,最高级的是八抬大轿。八抬大轿相当于现代的高级轿车。古人订婚在先,完婚在后,订婚时总要说些“八抬大轿来迎娶的”许诺,表示自己模仿先贤,登科后才完婚志气。所以结婚也称小登科。但是,考取功名的人毕竟是少数,没有考取功名的人就不能完婚了吗?当然也不是。他们只好用租来的轿子接亲,而且只能坐一次。租轿子的人多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专门为娶亲所用的花轿,满足那些承诺先登科后迎娶的新人的虚荣。过去还有十六人抬的大轿,结婚时可不能用,十六抬的轿子是皇帝坐的,模仿了可有欺君之罪。古人先立业后成家的传统值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学习。我们的先辈有过“革命不胜利不结婚”的誓言,现代人提倡上大学期间不结婚,毕业后有了稳定的工作再考虑结婚问题。这就是“八抬大轿来迎娶”的现代版。现代物质文明发展了,娶亲用轿子的少了,都改用轿车了。现在年轻人,喜欢用林肯、奥迪、卡迪拉克等高级轿车组成豪华车队接亲,相当于八抬大轿来迎娶。如果新郎用自己挣钱买来的轿车接新娘,符合古训,我认为很荣耀。如果是租来的高级轿车,就有点搞虚荣之嫌了。如果租车的钱要父母或者别人支付,那就违背古训了。如果借用父母的权势调用公车接亲,那就有违法嫌疑了。
 
接亲时为什么要放鞭炮?火药是是我们祖先的一个重大发明。火药不仅可以用来御敌,还可以用来攻击那些人类看不见的鬼邪。新婚男女的生辰八字和完婚时间的八字很难完全匹配,路上遇到的人群,前来贺喜的宾朋,更是难免有八字相冲的。完婚时放爆竹就是为了驱邪气。是否存在邪气,爆竹能否驱赶泄气,暂且不论,放爆竹可以惊动更多的人,向更多人宣布:“我们结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放爆竹会产生噪声污染,还会引起火灾,已经不为现代人所提倡。台湾盛行完婚时登报启事,即达到了让跟多的人知道的目的,又不污染环境,不愧为一种好方法。
 
为什么要有接亲的和送亲的?过去新郎新娘在拜堂之前是不能见面的,新娘在迎娶前也不能去夫家。所以,完婚时必须有夫家的人来接。丈夫是婚姻的主角,必须亲自来接。媒人也要去,媒人是双方的中介人,认识双方的地址,起引路的作用。同时还需要一老一少两个人陪同。老的主要任务是监察女方送亲的礼数是否周全,少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新娘子的安全。两个接亲的人至少有一个是认识女方地址的,防止走错门,接错人。女方也要派一老一少两个人送亲。老的主要任务是监察男方迎娶的礼数,少的主要任务是陪伴保护新娘子。这两个送亲的人也是至少有一个是认识男方地址的,防止走错路、进错门。现代人在完婚前早就认识对方的地址了,没有人接送也不会找错门、认错人了。迎娶时仍要找人接送,从实质已经没有必要,从形式上,有故意装成中华文化的承传者,故意装成婚前不认识的意思。
 
迎娶时应当接谁?不应当接谁?迎娶,娶的是新娘,新娘是必须接的。女方家长指派的送亲人,要监督迎娶的全过程,当然也必须同时接。过去女方家有陪送丫环和奴仆的,接亲时也要同时接取,他们不算送亲的,去了就不回来了。按照古人的想法,女方的家长和其他尊亲属不宜同时接。这不是为了让男方省事,古人认为家族中失去一口人本来就是伤心的事情,让新娘的亲生父母目睹女儿拜堂成为别人家族成员,未免残忍,女儿拜堂时生父母要回避一下。拜堂后三天之内女儿要带着新郎回娘家看望生父母,表示自己改姓后不忘生父母,女儿回门时要办回门酒,让本家族的人认识新姑爷,办回门酒的钱由新娘生父母的亲族资助。其规模要小于喜宴。双方亲家另外择日见面,见面,要办会亲酒,这笔开支由男方家长收的喜资中支付。现代人的拜堂仪式并不一定在男方祖先的灵堂前举行,拜堂就是女子改姓的意识已经淡漠了。举办婚礼的目的更重于亲友聚会。亲家是姻亲,一同参加婚宴也可以联络感情,双方的其他亲属也有必要相互认识一下。在大城市都有婚庆公司,由婚庆公司操办的婚礼,多是主张将双方亲属一起请来参加结婚庆典。这样迎娶、回门、会亲三个程序就合为一个程序。现代人时间都很紧张,三个程序一起完成也不错,即节省大家的时间,符合我们祖先倡导的勤俭、孝顺、和睦等原则。新娘的生父母也是尊长,能参加婚礼的当然也应当同时接。接他们的意义是一起参加聚会,而不是把他们当成送亲和陪嫁的。和新娘没有直系血缘关系以及血缘关系较远的其他亲友,就没有必要一一接了。
 
为什么姑不接姨不送?不管城市和农村,南方和北方,都有姑不接姨不送的说法。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姑不接姨不送”是“辜不接疑不送”的讹传。“辜不接疑不送”是婚书中约定的免责条款。“辜不接”意思是:虽然签订了婚约,如果事后发现女方有违背礼数的行为(有辜),男方有权利悔婚。“疑不送”的意思是,虽然签订了婚约,如果事后发现男方有重大的隐瞒(有疑),女方可以毁约。过去多数人不识字,经过口传就变成了“姑不接,姨不送”。另一种解释是,新郎的姑姑多是出嫁之女,出嫁之女只能代表丈夫的家族而不能代表娘家。迎娶时必须本家人亲自接亲,不能由外人接走,以免误会。姨也是出嫁之人,也属外姓,嫁女是大事,应当由本家人亲自送。另外,出嫁的姐姐也不能也不能代表娘家接亲、送亲。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迎娶时选用什么人接送合适呢?未婚的兄弟姐妹自然最好,他们在长者带领下,通过接亲、送亲,可以先熟悉一下迎亲的程序。接送新人的长者,担负着教育新人的任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嘱托新娘,从今天起你是婆家氏族的人了,在家听父母的,出嫁后要服从丈夫,孝敬公婆等等。所以接送亲的长者一般从归来之女中选择。归来之女,指的是原来是外姓,嫁到夫家皈依夫姓的女子,比如婶婶、大娘、舅妈。现代人社会交际广泛多了,新郎新娘除了自己的亲戚以外,还有更多的同学、战友、同事、朋友,让这些人接送也未尝不可。但是姑不接姨不送的传统保留了下来,已示对对方的尊重。接送亲人也要选择,不能找不守妇道的人,也不能找离异的人,有残疾的人,不能生育的人,以求吉祥。
 
为什么接亲的车队要绕行?接亲的车队不能直来直去,有两层意思。一是传统中华文化认为方位和八字有关,如东方属甲乙木,南方属丙丁火,西方属庚辛金,北方属任癸水,中央属戊己土。新娘出门的方向不能与自己的八字相克。如新娘的八字多火,出门时要往东走,东方属木,木能生火。而不要往北走,北方属水,水能灭火。新郎家就在北边怎么办呢?那只好出门时当着新娘家人的面往东走,让娘家的人放心,离开新娘娘家人视线后再绕行到北方。另一层意思是,绕的路越长,看到的人也就越多,证婚人也就越多。反正婚轿、婚车和仪仗队都是租来的,按次数收费又不按里程收费,不作白不坐。婚车、婚轿怎么绕行都可以,但是走错了路不可以退回来。中华文化把离婚看做女人的耻辱,走回头路是不吉利的。就像渔民吃鱼时不能说“翻”字,给人祝寿时不能提“死”字一样,以免引起反感。
 
新娘上轿前为什么要哭?迎娶时新娘故意不上轿,抱着母亲大哭一场,这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规矩,最近几十年才销声匿迹。新娘一上轿就就意味着要变更自己的姓氏,自然有依依不舍之情。家里少了一口人,做父母的自然要悲痛,新娘故意做出不愿意离开父母的样子大哭一场,是表示对父母的安慰。哭得越痛心越被被认为是孝女。现代社会,交通十分发达,女子出嫁后回来看望父母已经变为极容易的事情。况且,女子出嫁也不一定改变姓氏,女方家族少了一口人的观念也已经淡漠。哭的那么伤心就没有必要了。但是,现在有的新娘当着父母的面就和丈夫打得火热而冷落了自己的父母,未免会加重父母的伤心,到有不孝的嫌疑。
 
新娘为什么要丈夫抱?有人认为这是当众撒娇,是为了当众欺负丈夫显示女人的尊严,丈夫主动去抱妻子是为了和妻子亲热。其实不然,中华文化是不提倡女权也不提倡把男女的亲热行为示众的。女子故意不上轿,不下轿,是当着众人表示自己是孝女,不舍原姓。丈夫强行把妻子抱上轿,抱下轿,是为了当众表示自己开始行使夫权。有的地方是生父把女儿强行抱上轿,表示自己重义守约,丈夫把妻子强行抱下轿,是表示父权和夫权的交接。中华女性以“孝”和“顺”为荣,新娘故意让别人抱,是表示自己出嫁是服从父亲和丈夫的意志,不是自己的背叛祖宗。现代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观念淡薄了,必须让丈夫抱的习俗却流传的下来。这种父权和夫权的交接仪式,只能由生父和新郎完成,其他任何人不能代替。有的女人,身材高大,还非得让生父或者丈夫抱着上楼下楼,这个活太累,实在太难为父亲和丈夫了。现代文明婚礼,改为由生父拉着女儿的手走到新郎面前把女儿交给新郎,新郎给岳父鞠个躬,拉着新娘的手回家。既保留了父权、夫权交接的本意,又不让新郎、新娘当众出丑,很值得提倡。
 
娶亲时为什么要贴喜字?“喜”字上面是一面鼓,古时“鼓”字只写左半边,下面是一张口。敲锣打鼓庆祝添人进口,谓之喜。娶亲就是本家族添了一口人,所以称喜事。为新人准备的花轿、新房、家具、被褥,都要贴上喜字。不仅娶亲叫喜事,怀孕、生孩子,凡是添人进口都叫喜事。完婚时,男方主人招待客人的饭叫喜宴,酒叫喜酒,烟叫喜烟,客人们给男方送的的礼物叫喜资、喜礼。女方家里少了一口人,就谈不上喜了。没有必要贴喜字,不必准备喜烟、喜酒。古代也有男到女家落户的,称为招赘,也叫倒插门。倒插门的女婿都是穷困潦倒之人。招赘婚姻要在婚书中明确约定,而且必须写上“小子无能随妻改姓”几个字,这样,男方家族就不用向女方交纳聘礼了,但是必须要改为丈人的姓氏,所生子女,也必须随母姓,成为女方家庭成员。招赘婚姻是女方家添人进口,女方家要办喜事,贴喜字。过去,当倒插门女婿是不光彩的事。没有这种婚约,女方家贴喜字、摆喜宴,会被认为对男方家族的不敬。现代讲男女平等。我国现行婚姻法又规定:“根据男女双方的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族的成员,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这说明,现行法律是承认倒插门的,前提是双方必须有约定。我国现行婚姻法又规定:“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对倒插门的女婿也不应当受歧视。所以,有的地方在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贴喜字。但是,男方娶妻可以贴双喜字,女方则只能贴单喜字。双喜代表大登科加小登科,女子只能小登科而没有大登科。我的认为是,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女方最好不贴喜字,以免男方家族有人不高兴。
 
什么叫奁?奁资和喜资有什么不同?奁是古代的化妆品盒。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家庭财产共有制,而不是夫妻财产共有制。女子出嫁后要和公婆一起生活,家中的财产由家长支配,作为儿媳妇,孙媳妇对家庭的财产是没有支配权的。新娘唯一有权支配的财产就是自己的首饰盒。新娘的父母,亲人在新娘离开自己家族时要送给新娘一个首饰盒做纪念品。父母痛爱女儿,可以将一些其他财物夹放在新娘的首饰盒里,买首饰和夹放的钱称为奁资。当然,首饰盒里不仅可以装胭脂、铅粉,头簪、耳环之类,也可以装钱、甚至地契、房契、车本。总之,凡是娘家人送给新娘个人的财物都称奁资。结婚庆典时,客人送来的贺礼要有专人记账,现在,在台湾和大陆的一些地方,喜资和奁资还是要分别记账的。喜资归男方家庭所有,奁资归女方个人所有。聘资、喜资、奁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聘资是男方家族送给女方家族的财物,这笔财物要世代流传,不能退还,也不能花掉。喜资,是男方亲友对男方家族办喜事的资助,这笔财物由男方家长支配,需要返还。奁资是女方家长给出嫁女个人的随身使用的物品,不需要交给夫家,不需要流传,不需要返还。喜资和奁资以多少合适呢?聘资要略高于一头牛钱,喜资要略高于一顿饭钱,奁资总额要略高于新娘随身使用的化妆品就够了。当然,条件好的可以多出一些。但是必须明确,这三笔钱没有一笔是给新郎的。周公制礼时就没有给新郎借结婚发财的机会。
 
什么是改口费?改口费是新郎接亲时,新娘的晚辈亲属要对新郎改变称呼,新郎给孩子门的糖果钱。旧时科学不发达,只知道“同姓相婚,其生不藩”,禁止同性结婚,却提倡姑表亲结婚。唐朝以前,公婆和舅姑是同义语。新郎到了新娘家,原来叫舅舅、叫叔叔、叫表哥的的要改称叫姑父、姐夫了,这时新姑爷要给孩子一个铜钱,不然孩子叫起来没有完,耽误正事。过去给一块钱就行,现在的人都富裕了,给一块钱显得太少了,给个五元、十元就可以了。再有新娘第一次见到男方的尊亲属也要改变称呼,过去叫舅舅变成了公公、过去的姑姑变成了婆婆,舅姑和公婆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改口。现在禁止故表亲结婚了,已经没有改口问题了。随着婚姻关系的建立,新郎、新娘和对方的其他亲属也要建立姻亲关系,这属于认亲,不属于改口。认亲时,长辈要送给新娘一个见面礼或护送见面礼,无可谴责。长辈一般送个纪念品,平辈过去给十块、二十块就可以,现在物价上涨了,给一百、二百也就够了。新娘收的见面礼可以放入首饰盒中归个人所有,没有纪念意义的可以转送他人,也可以在回门时交给生父母,已示孝敬。对一般亲属,认亲后要随着自己的配偶称呼。但是,对对方的父母要和自己的生父母有所区别。古人对公爹、婆母不能叫父、母,对岳父、岳母母也不能叫父、母,已示和自己生父母的区别。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典小说和古装戏中的人物无一例外。这种称谓的区别不等于地位的区别,对公爹、婆母要一样的孝顺。对公爹、婆母、岳父、岳母统称为父母,是现代人的做法。有人把认姻亲时给的礼品和红包也叫改口费,现在第一次叫爹娘又是在婚宴上给公婆倒茶时,所以又叫茶水钱。中华传统文化中没有给茶水钱这种程序,我也实在看不出给茶水钱有什么积极意义。古代双方家长定立婚书时要下聘礼,女方家长收了聘礼女子就应当认公婆,而不应是婚礼上倒茶时相认。儿媳给公婆倒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没有收费的道理。收了聘礼又收红包,岂不是收双份?公婆第一次见到儿媳给个见面礼是在情理的,因为自己是长辈,今后又要长期相处,但不一定在婚礼上给,也不应当太贵重。前些年,红包不过五十、一百,这几年大有升高的趋势。有的人,在结婚时把双方父母同时请上台,甚至把继父母也请上台,新郎、新娘分别给各位父母倒茶,按照聘礼的标准,向每位父母收一万零一元的茶水费。这茶水费也太贵了吧!有的父母,怕别人不高兴主动的给,另外几位父母也只好随着给。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也不符合西方现代文化。在西方人眼里,子女成年后就应该自立,父母要把子女赶出家门,不再承担抚养义务。中华文化更强调孝道,周礼中不可能设置子女找父母要钱的程序。古人认为,只有家长才是家庭财产的支配者,子女存私房钱是不孝。《唐律》就有规定,“父母在,不藉私财”,父母健在时子女分财产或藏私房钱都是犯罪行为。《大清律》也规定子女存私房钱要“杖一百”。我国现行法律也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到子女满十八岁为止。已经成年后还向父母索要钱财,古今中外都不是光彩的事情。 现在有不少青年人,自己攒钱结婚,结婚不花父母的钱,这很值得提倡。父母溺爱子女,愿意为子女私下多花钱,并无大错。但是,在公众场合,以举行仪式的形式给子女钱财,或者找父母要钱,就等于号召大家都来学习,攀比,这些做法既不是中华传统文明所提倡的,也不是现代文明所提倡的。不属于婚礼的内容。
 
七.拜堂、合卺、入洞房,登禰,这是把新娘接回家后要完成的最后程序。
 
什么是拜堂?拜堂,又称拜天地。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交合才能化生万物。男为阳,女为阴,男女交合,才能子孙繁衍。男女婚姻,是天地的安排,所以,新郎、新娘要先拜天地。先有父母,才能有自己,女子出嫁从夫,从此,要视夫之父母为己之父母,所以,第二要拜男方的父母。新郎、新娘从现在就要开始效仿天地,效仿父母,开始夫妻生活,所以还要夫妻对拜。有的还要拜周公,因为相传婚礼是周公创制的,文人墨客把性交称为“行周公之礼”,所以,入洞房之前要给周公行个礼。可见,拜堂既有孝敬父母的含义,又有性教育的含义。拜堂仪式保留下来,有积极的意义。有的还要拜祖先排位,表示感谢祖先的恩德。有的还要拜宾朋,对前来贺喜的人表示感谢。至于周公不拜也就罢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早在周公之前人类就有了婚姻。
 
什么是合卺?合卺(读锦),卺,是一种酒杯,也有人说是瓢。婚宴上,新娘和新郎要当众合饮一杯酒,表示从此开始共同生活。因此,合卺一词也表示结婚。有人理解卺是一种祭祖专用的碗,新娘用了男方祖先的饭碗就算男方家族成员了。有人认为合卺是新郎、新娘一起给男方祖先敬酒,告知家族中又添了型的成员。这么理解也未尝不可,反正都是开始共同生活的宣告仪式。现代人学习西方,把喝合卺酒变成了喝交杯酒,把合卺理解为喝交杯酒,这种理解有悖愿意。有人把卺解释为帷帐、被褥,认为合卺就是同床,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什么是洞房?洞房是指新婚夫妻的卧室。为什么新房叫洞房呢?有多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起源于远古的唐尧氏。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人们还实行群婚制。一次尧王在山上发现一个美女,该美女为鹿仙所变,神仙都住在山洞里,尧王追到山洞,与仙女交媾,从此不再喜欢其他女人,开始了一夫一妻的生活。近代考古发现陕西西安6000多年前的西柏坡遗址中,有一些只能住两个人的洞穴。当时正是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时期。推断这些洞穴就是形成了固定性关系的男女,为了回避其他异性的骚扰,而开辟的单独居住的场所。这种说法更有科学依据。几千年来,洞房就成了新婚夫妻卧室的代名词,新婚夫妇住在哪里,哪里就叫洞房。现在没有人再住洞穴了,新人都住进了楼房,但仍然叫入洞房,而不能叫入楼房。洞房是回避他人干扰的地方。新婚是大喜之事,有些素质低下的人或者和醉酒的人,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礼貌的事情,让新郎、新郎难堪,主人又不好发作。这时新郎新。娘便会到洞房躲起来,宾客只能在宴席上闹,不能到洞房里头闹。洞房和花烛两个词又常连在一起用。那是因为过去没有电灯,天黑后只能点蜡烛。平时要勤俭节约,早早熄灭蜡烛,新婚这一夜,为了避免外人潜入,蜡烛要整夜通明。所以,中国人又将新婚之夜称为洞房花烛夜。
 
闹洞房是怎么回事?闹。上面一个门,里面一个市,门庭若市,聚集的人很多,繁华热闹的意思。古语中的“闹新春”“闹花灯”、“闹元宵”、“红杏枝头春意闹”,都是这个意思。 “闹洞房”,本意只是说来祝贺新婚的人很多,场面很热烈。后来,闹字的意思扩大了,争吵、捣乱、取笑、不礼貌行为、给人制造难堪、都叫闹。比如:闹事、闹灾、闹笑话、闹别扭、闹离婚、闹罢工、无理取闹、猴王闹天宫、五鼠闹东京。这里的“闹”字成了贬义词。有些素质差的人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借贺新婚的机会故意做出一些不文明、不高雅的行为,以为这是特殊时期所允许的,是遵守古训,别人不能干涉。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中华是文明古国,在婚礼上更应当文明、严肃。闹新春,是提倡为增加春节的热烈气氛做贡献,不是提倡春节期间可以闹事。闹洞房,也不是提倡在别人结婚时做出什么不文明行为。
 
什么是登禰?拜天地、入洞房后,婚姻的最后程序还没有完全结束。还有一个程序——登禰。登禰就是祭拜男方的祖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扫墓。只有祭拜了祖先,新娘才算男方家族的正式成员,才能把自己的名字登记在男方的家谱上。如果只拜了天地,入了洞房,还没有祭拜祖先新娘就死了,新娘的棺材是不能埋在夫家的坟地的,因为阴间的祖先还不承认她是本氏族的人,这时,新娘的娘家人只能把新娘的棺材接回娘家埋葬。尽管这种事情发生的很少,但是结婚的第一年新郎都要带着新娘回老家为死去的先人扫墓这个传统却流传了下来。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中国式传统婚礼是谁制定的呢?有人说是周公,也有人说是孔子。其实,任何圣人都没有这么大的智慧。中国式传统婚礼真正的制定者应当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周公和孔子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代表人物。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淡薄名利,不重视知识产权,他们自愿的把自己的智力成果让与了周公和孔子。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分四等:士、农、工、商。士,指读书人。他们来源于农,是民族中的智者。他们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捍卫者。他们更重视婚礼的实质内容。农,是社会的基础,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产生“士”的土壤,他们和故土永不分离,他们从小从长辈那里通过耳濡目染接受民族文化,他们是中华文化的实行者、传播者。无论国家遇到多么大的灾难,只要不把中国的劳动人民斩尽杀绝,中华文化就会传承下去。但是,他们不象士那样理解中华文化的实质,他们更重的是婚礼的形式内容。工,指离开土地外出谋生的人群,他们在中华民族中是少数,他们来源于农,从事的是其他生产业,和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接受的传统文化少于农,但在婚姻这种人生头等大事上,他们也会努力模仿他们先辈的传统。商,指脱离土地,脱离家族。靠其他行业谋生的人。中华传统文化中视他们为下等人。甚至民间有“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古谚。以上的车、船、脚指运输业主、店指旅店业主、牙,指没有自己产品的买办、中介商。这些人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破产,他们生活在危机的笼罩中,更重视利润的攫取,而漠视传统文化。他们对传统婚礼缺乏理解,容易把传统婚礼办走了味。这四种人都算良民,靠其他不受道德约束的行业为生,则统称下九流。这种分法不一定完全合理。把奸商和和好商人不加区分未免打击面过大,把艺人和娼妓、乞丐、小偷、流氓划为同一类更显示公允。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人人拥护。但把商人的惟利是图、金钱高于一切的观念引入婚姻制度,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冲击。近些年,办婚事讲排场、比阔气的多了,对子女娇生惯养的多了,不孝敬父母的多了,非婚同居的多了,离婚的多了,争财产的多了,借性关系敲诈勒索的多了、骗婚的多了、把爱情当作商品出售的多了,二奶的身份地位提高了,甚至对娼妓也尊称小姐了。这些现象城市甚于农村,商业圈最甚。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悲哀!
 
结语:中国式传统婚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固定的程序和仪式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所有程序和仪式都是都是为了教育和约束新郎、新娘严肃对待婚姻问题,防止草率结婚,轻率离婚,认真履行夫妻义务,勤俭持家,孝敬父母,亲友和睦、邻里互助、以构建和谐社会。每举行一次婚礼,就是向公众进行一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正是以这种形式广为流传。这种程序和仪式在中华大地流传了几千年,无论哪个朝代、哪个阶层的人都要遵守。数千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次战乱、改朝换代、外族入侵,近百年又经历了满清的覆亡、帝国主义的侵略、军阀的混战、新文化运动、乃至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以中国式婚礼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没有灭绝,而且越传播越广。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奇还表现在它能使所有的反叛者、入侵者,最终变成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崇拜者。我们的国家目前还没有统一,分裂是暂时的,中华民族迟早会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成国家统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目前还属于第三世界,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同时不能忘记发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看到,那些第一、第二世界的先进大国,正在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努力学习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不是小孩了,不能光认为别人家锅里的饭菜比自己家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