槇原爱菜下马:当前少儿书法教学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3:27
摘要:做为基础素质教育之一的少儿书法教育在当前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普及,然而在书法教学和相关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不加以及时廓清、有效管理和积极引导,势必会给少年儿童增加课堂外新的负担,甚至可能将书法教学展赛等活动引入功利和浮躁的泥淖。
关键词:教学误区少儿书法

二十多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书法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普及,书法培训机构、艺术团体、画廊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对书法艺术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谓功莫大焉。作为书法教育的基础阵地和梯级补充,少年宫等当仁不让地成为书法教学的中坚,是少年儿童学习书法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首选。但是,在以少年宫为传导主体的培训机构中,在书法教学、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艺术修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培训机构和书法教学人员的准入标准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尚存有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

家长对少儿学习书法的意义认识不够

现在很多年轻的家长朋友自己对书法就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在孩提时代没有或很少接受书法学习,再加上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的催化、现代的工作压力、电视网络的信息泛滥、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导致了为数不少的家长和少年儿童在选择兴趣教育时无序跟风混乱迷惘。“才成于专而毁于杂”(王夫之),现在的少儿所学项目过于庞杂,且经常变换,学习书法的人并不多,能坚持下来的人则很少,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的更是凤毛麟角。其实“中国的书法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其所蕴藏的特质、形式美和抽象性,在世界各类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①。书法集天地造化之美,尽抽象概括之能,生动的线条和形象带有神奇的迷人的魅力,带给我们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的审美观照,可是很多家长认识不到,有的家长勉强让子女学书法,有一部分人是让他们磨磨性子、有的家长朋友是为了打发孩子的漫长的暑假。在兴趣学习方面家长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并合理引导,小孩子兴趣广泛纯真可爱,大多不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长强迫他们学书法,势必收效甚微、事与愿违,甚至彻底扼杀他们对书法原本尚存的一些兴趣,一旦孩子们的潜能被过渡开掘,其个性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将会被束缚,另一方面转型期的激烈的人才竞争,又有相当多的家长认为书法可学可不学,关键是学校的书本知识要学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才是不二法门,又使喜爱书法的小朋友们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机会,妨碍了他们兴趣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岂不知,很多本科生,甚至硕士、博士生写出来的字歪扭丑怪,无法辩认,更有很多人普通人提笔忘字,这是一种高科技工业化时代另类的悲哀,令人惊诧和担忧!其实学习书法并不像有的家长想像的那么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②

事实上学书法的好处非常多,“练习书法能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③,“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④,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与语言文字、历史、哲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很多艺术门类甚至宗教、武术息息相关,“书法像音乐从声音世界里提炼抽取出乐音来,依据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展开为旋律、和声一样,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以其挣脱和超越形体模拟的笔划(后代称为永字八法)的自由开展、构造出一个个一篇篇错综交织,丰富多样的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用以抒情和表意”。⑤现任安徽省书协副主席,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乃田先生十多年前就曾寄语笔者“字是门面,写好字是爱国”。张应聪先生也在《浅谈书法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一文总结出了八个方面的作用:“有助于青少年的学业、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再现和表现能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能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可以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⑥。希望更多的家长以及社会各界能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重视和积极引导少年儿童的书法学习,为传承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尽到一个家长一个公民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

书法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笔者曾到少年宫和几所小学体验过书法教学,感触很深。其中一个重要的感受就是:有一定水准的书法家不一定能胜任书法教学,但是书法老师必须要有相当的书法功底,否则又有误人子弟的卖嘴郎的嫌疑。这无疑对书法教师的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书法师资良莠不齐,从年龄上看,20到70的有之;从学历来看,从中师到大学的有之;从水平上看,中国书协会员和仍停留在学徒阶段的亦有之,着实有点乱。“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可是没有一个好的师傅,即使领进了门也是旁门左道,甚至走火入魔,误入歧途。两年前,笔者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曾在当地一家颇具规模很有名气的少年宫学习过两个学期,还不算糊涂的家长认为没有什么效果(60多人“挤挤”一堂,如同赶集,效果可想而知),于是辗转找到了我,由于该生的指导老师的书法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他已经形成了很深的习气,笔画虚飘无力、间架结构散乱移位,起笔收笔过于夸张,笔者也非神仙,用了两个学期的时间都是在为这位有太多“金奖”、“国际书画家”头衔的“大师”亲传的弟子做“五官矫正”,但基本是回天无力、收效甚微。据笔者所知,有一些退休的语文教师凭着一点私塾的底子,只是就字教字,暮气很重,无法提高少儿兴趣,无力贯通新的书法思想,难以紧跟时代。看来各地少年宫应把好教师的准入关,不要为了行政任务和商业目的而将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公共传播义务置之脑后。“全国范围内热衷于学习书法、参与从事书法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缺少配套的书法师资培训和认证体系,从事书法教学的人员无论专业水平、教学经验和素质都相对薄弱,直接影响了普及全民书法教育的实际效果”⑦最后奉劝那些没有真本事的所谓的“大师”、“金奖书画家”不要再尸位素餐、误人子弟,早日金盆洗手另谋高就“该干啥干啥去”。另外,少儿参加书法学习应当坚持不懈,注重长期效应,“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⑧不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浅尝辄止。“书法以临池不缀为前提,凭空的胡思乱想、变法、创新是不足取的。”⑨书法教学业务亟待规范和统一

十个教师有十种教法,一百个教师就有一百种教法,“各有巧妙不同”,是不是真的巧妙,我看未必。以硬笔书法为例,虽然大多从楷书教起(少数先从隶书教起),但有的先点画、偏旁部首再间架结构、章法布局,有的或反其道行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省略不教;而毛笔书法(现在都依附于硬笔书法而改称“软笔书法”了,这种本末倒置的本身就反映出传统书法没落、社会的浮躁以及始作俑者的非专业性的贫乏的概括力),更是头绪复杂:有的主张先楷书后隶书,有则相反;学楷书的有的主张先柳后赵,有的是先颜后欧;学隶书的又有曹全、张迁、礼器等先后之别……都是名家,都算权威,都是论之有据言之有理,直把小朋友们累倒晕倒!书法越学越糊涂,字越写越难看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小朋友干脆什么碑什么体都不学,免得麻烦。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国书协应当会同教育部组织全国的专家,选拔优秀的教师在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义务教育期的语文、写字等课程编排,用一定的时间花一定的功夫编写一套全国统一的少儿书法教材用于少年宫等培训班,以此为基点,书法教师在此框架下如何发挥才真正体现出“各有巧妙不同”,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各种教育资源、物质资源特别是纸张等学习用品的浪费,家长也有选择的范本,可在课后辅导督促,小朋友们也不致于茫无头绪、无所适从。在教学书体的选择上,无论从先例、经验、广泛性,楷书都是最易教也是最易学的一种书体,“楷书书体是最后一种成熟的书体,却是最典型最完备的书体。隋唐之后就再没有新字体的出现,即说明楷书已满足了社会的交流需求”⑩在楷书中,笔者以为,以柳体楷书最佳,柳字“笔画粗细匀称,方圆兼施,刚劲遒媚;结体宽绰疏朗,开阖有致”(11)结合其他三位楷书大家而言,颜体笔画粗细、字体多有变化,欧体过于险劲清峻,赵体寓行于楷,“赵字的毛病就是太快”(林散之语),少年儿童学起来都存在一定难度,更重要的是现行的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楷体字即由柳体演化而来,小朋友们无论学硬笔还是学毛笔都能活学活用,不至于顾此失彼,“天才还需要学力,方有成就。”(林散之语)

另外在教学形式上还出现了很多“私塾式”、“师徒授受”等样式,这种复古的样式是否对书法传承起到作用目前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尚无定论,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教学、管理存在盲区、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在安全上也存在一定的隐患。笔者就曾在图书馆接触过一位年近七旬的无业老者,形容猥琐,据其称带了几个小孩子学书法,买了一大堆过期的又脏又旧的书法杂志权作教材,笔者不禁为那些小孩子捏把汗。当然高等学府里以精熟的书法技巧,系统的学术理论等高学术含量为依托的导师制度不在此列。

商业怪圈笼罩下的书法活动无法承载历史重任

目下各种名目繁多的书法比赛、展览、评段、考级也是泥沙具下,鱼龙混杂,专业非专业相关不相关的政府部门、艺术画廊甚至公司企业、偏远小镇都纷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书法活动中来,真的都那么热爱古老的书法艺术并为之发扬光大吗?我看未必。据调查统计,很多民间性、商业性的书法大赛虽不敢武断地说“一切向钱看”,但占八成以上的书法展赛功利性较强而专业性学术性较差,有的根本就是“草台班子”、“乌合之众”,一俟比赛结束钱进了腰包便“人间蒸发”。只要交了参赛费(他们一般都会注明“无费不评”字样),基本都能小有收获,好一点的有点基础的没准就能得个金银铜奖,有小作者参与的还会授予“世纪小书法家”、“书法小童星”等耀眼的头衔。聪明的家长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捂紧腰包慎之又慎。诚然,市场经济允许不同个体参与经济行为分享商业大餐取得利润回报,尤其是人们越来越注重投入享受精神生活的今天,但是在关乎文化艺术的弘扬、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方面,就不能不把道德、良知、良心和责任义务的成本计算进去。物质文明提升可精神文明滑坡,那么那些“物质文明”也只不过是一堆没有任何社会价值的臭铜烂铁。当然,这种两厢情愿的事,与家长朋友的浮躁、虚荣也大有干系,正是他们给了文化掮客、艺术骗子提供了无限商机。笔者以为,各级文联、书协、专业的书法报刊杂志等举办的书法比赛、考级可积极参与,毕竟他们要起着导向作用,具有毋庸置疑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含金量。但也有例外,极少数文联,对书法的基础教育、普及推广工作“不做为”或“乏做为”,要么服从于政治,做做算盘珠子,成为官办的旱涝保收的名利场和“游戏厅”,要么就那么几个人的小圈子到处展览卖字出画册,会员几年也不见有活动----换届了还不知道主席是谁----轮到他们展览时倒是记起来发个请柬邀普通会员去“学习借鉴”,若没人去,岂不冷场和尴尬。我想这种责任心不强的文联应该不会太多,很多也是个人行为毁损了集体形象,这种爱凑热闹,追逐名利之举,本身就违背了中国书法精神。记得一位学者曾说过,“真正的中国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物化。它就像一把燃烧的火炬,不但照亮人的心灵,使我们对生命充满着渴望,对生活充满着信心,更引导着我们不断走向平淡、简远、深邃,从而去思考生命的最终意义和人类的终极价值。”

结语

只要广大家长朋友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意愿和兴趣并合理引导,参与书法活动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心态,教育、文联、书协等主管部门、业务单位的政策和学术指导及时跟进,不断提高书法教学人员的准入标准,教员在教学活动中也力争寓教于乐提高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技巧水平,相信少儿书法教学一定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书法这一灿烂古老的传统文化样式一定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传承、发扬、光大而不致于被电视和网络吞噬和淹没。“只要汉字还存在,书法就不会遭受历史的抛弃。相反,人们在越来越被机械电器侵占的生活领域里,将会更加珍爱书法艺术给他们带来的生命情感。”(12)

注释:

①黄惇《当代中国书坛格局的形成与由来》(《书法研究》2001年第2期)
②《王羲之书法论注》(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19页
③毛泽东语
④黑格尔语
⑤李泽厚《美的历程》
⑥《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0年第5期第9页
⑦《青少年书法报》2005年第25期
⑧老子《道德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1版178页
⑨汪国勋《想象在书法艺术活动中的作用》(《书法研究》1995年第6期)
⑩戴家妙《关于楷书书体的概念与发生、发展过程》(《书法研究》2001年第2期)
(11)《中国书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版)
(12)同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