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故乡诗集:一篇值得马英九先生和台湾的同胞观看的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4:23:44

一篇值得马英九先生和台湾的同胞观看的文章

更新时间:2012-02-10 15:26 发帖于:军情观察 互动:我要评论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Kzd154 { display:none; }

  台湾离开大陆时间太长了,就连台湾区域负责人马英九先生有时候也要开黄腔。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当然作为一个政府领导人有时候出言不逊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公务繁多,来不及观看有关书籍。但是你手下的难道真的没有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人?这足以说明台湾的同胞对中华的历史遗忘的太多,在和大陆人民、政府交流的时候,还需要多看看每个区域、迁移、人种、文化的历史。

  大陆和台湾直航、经商打破了相互封锁60余年的紧张状态,这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也是中华民族的幸事。

  看到马英九瞎侃的场面,笔者欲哭无泪,这是马英九先生吗?面对他的言语笔者想发表一些评论,和不同的见解。

  “马英九笑谈两岸语言:身为中华儿女要知文字源流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junshijia.com

  环球网2月9日消息,马英九8日上午出席“中华语文知识库”网路版上线与“两岸每日一词”常用小辞典发表会,扮起中文小老师说文解字,例如大陆讲“吹喇叭”,在台湾指“拍马屁”;台湾说“聊天”,大陆讲“侃大山”,逗得台下中文学者、语文专家笑呵呵。

  据中评社报道,中华文化总会与大陆“中国辞书学会”经过2年多合作,8日上午同一时间在大陆及台湾两地举行“中华语文知识库”网路版上线与“两岸每日一词”常用小辞典发表会,两岸发表会虽没有连线,但都强调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刘兆玄专题报告两岸文字使用差别与中华语文知识库的使用方法。

  马英九受邀出席在台湾的发表会时,提到提出中华大辞典的构想与缘由,最早来自于担任台北市长时期大力推动正体字。他强调,主张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纯粹是从文化本位的角度出发,不具政治意义。

  马英九指出既然两岸都不可能各自放弃使用的文字,不如一起并列对照;例如德国在统一后,许多用语也作了很大的转变;因此他提倡合编辞典,但不要由政府出面,而是由民间出面,如今成立云端式的智识库,有无限的拓展空间,也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工作、参与形成的过程,这就达到目的,让人了解文字用语的意思。

  马英九还扮演起中文小老师,一连举出好几个例子说文解字;例如台湾说“雷射”,大陆说“激光”;台湾说“货柜”、大陆讲“集装箱”;台湾说“猪脚”大陆讲 “猪手”。当大陆说“吹喇叭”的时候,经过对照就知道是讲“拍马屁”;台湾说“聊天”,大陆讲“侃大山”;台湾常讲“口没遮拦”,在大陆却是讲“没有下巴”。此时台下连连大笑。

  他说,虽然大陆有部分人士希望恢复繁体字,但文化不必强迫,透过双方交流,知道双方的用法,自然就可以改变,例如大陆讲“渠道”,但现在用“管道”的人变多了;大陆人说“爱人”,现在说“太太”的人也变多了;在云端建立词库,日后两岸交流频繁,若是纸板去印,或者电脑、手机都可使用。

  马英九表示,从不反对文字使用变化,但刻意作重大改变,罔顾文字原来形体美或语言逻辑,确实会对文字会造成伤害,所以希望两岸都能以非政治、专业、文化的角度看文字,慢慢可发展出专业一套两岸都能接受通用的文字,这才是最后的想法。这步跨出去是两岸交流上的重要一步;身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努力相互了解,知道文字源流,是对文化最重要的任务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