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什么梗:财富和教育(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06:00

                    财富和教育(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快慢辩论赛第三场 财富

  当“趁早理论”成了人生标杆

  正方代表:常进喜,男,31岁,销售人员

  正方观点:不论是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都应该趁年轻快速积累。

  反方代表:岳山,男,42岁,个体老板

  反方观点:钱是想来就来的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是需要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慢慢攒来的。

  话题一:一步到位,哪个都不能少

  正方:年轻就是本钱,趁年轻赶紧多干点、多攒点才是对的,加班太正常了。“你我皆凡人,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这歌词写得多好啊,是凡人就免不了奔波苦,所以有精力加班就加吧,多挣一分是一分。

  反方:一天的时间中,工作、生活、睡眠三者各占约8小时,不能偏颇,只要偏离这个生命最基本的规律,就必然要用健康来偿还。其实,改变忙忙碌碌的工作状态,转而过一种放慢步调的生活,所带来的回报,也许比经济成功和社会地位更有价值。你要是偶尔加班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经常性的加班就要质疑个人能力了。

  正方:我是经常加班,但个人能力没问题。现在我有房有车,虽然这里面有结婚时父母的投资,但也有我加班的成果。放慢脚步,你有放慢的资本吗?

  反方:现在许多年轻人找工作喜欢一步到位,宁可在家等着也不愿先去一些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结婚喜欢一步到位,房子车子都有了才能结。都一步到位了,你这辈子还有奋斗的目标吗?其实,慢生活就是简简单单,自自在在,在早已解决温饱的今天,未必只有有钱又有闲的人才能享受得了“慢”。

  正方:“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富兰克林的这句话不是白说的,肯定有它的道理。

  反方:只有忙碌才能出成绩,那可不一定。85岁高龄、精神矍铄、潇洒从容的金庸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他说:“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放慢节奏,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损失了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总想一步到位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

  话题二:追求名与利,可要不可要

  正方:世上能有几个金庸先生?物质财富一步到位了,我们才有资本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财富。

  反方:你的精神财富是什么?是名与利吗?你的步子倒是迈得挺快啊,年纪轻轻想法挺多。跑那么快干嘛?慢点吧,还没学好走你就跑,容易摔跤。

  正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上进有什么错?现在有多少人年年轻轻就是处长了。

  反方:上进没有错,但“慢”也并不是让你懒惰,不去学习,无所作为,而是让你在生活中找到适合的节奏和平衡。你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达到当领导要求了吗?十有八九是虚荣心在作怪吧,可不要好高骛远啊。

  正方:生命要赛跑,才有可能夺冠,趁早跑才行。

  反方:生命不是赛跑,因为你跟任何的一个人都不同,你们不可能同时起跑,不可能在同一条赛道上。当你欣喜若狂地超越一个人,忽而就会发现不远的前方还有比你跑得快的人。蜜蜂从不加班,从不追求名与利,以勤劳和智慧用普通的花粉和花蜜酿出高科技含量的蜂蜜和蜂王浆。反观蚂蚁,加班加点,早出晚归,风里雨里,脚步不停,却只是机械搬运,满头大汗却效率很低。

  总结陈词

  也许有人会迷惑不解,工作怎么可以慢呢?上进怎么可以等呢?现代化的工作节奏的确是“慢”的大敌,虽然大部分中国人还不具备“慢生活”的现实条件,但“慢生活”的价值理念是可以并也能贯彻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其实,“慢生活”与个人资产的多少并没有太大关系,也不用担心会助长你的懒惰,影响你的事业,因为慢是一种懂得珍惜和欣赏生活的态度。在快节奏中慢下来,细想人生况味,找准自己的位置,享受生活,未必要等你挣够了100万。

  本报记者 白洁

  快慢辩论赛第四场 教育

  当“拔苗助长”成为教育的理由

  正方代表:兰涛,男,42岁,建筑师

  正方观点:对孩子的教育,能早就早一些,技多不压身

  反方代表:郎国成,男,43岁,设计师

  反方观点:速成的“神童”走上社会,大部分缺少生活技能

  话题一:到底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正方:国人干啥都求快,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我觉得这并没什么不好。曾看过两则新闻:一场高校名师巡回报告会称,让孩子18岁大学本科毕业、20岁研究生毕业、23岁博士毕业……另一条新闻是,尚未开学,不少学校已经用“军训”、“体验营”、“过渡班”等名义早早召集学生,实质上进入了日常教学,抢分夺秒开始赶进度。这种快式教育,有问题吗?没问题,只是重在挖掘培养孩子的潜力,促使孩子早日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不用大惊小怪。

  反方:孩子就是孩子,应该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到了什么时期就做什么时期的事情,急功近利会适得其反。

  正方:我国有很多古话,“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到老方悔读书迟”等等,无一不在说明早学的重要性。上世纪70年代末,为参加一场地区的数学竞赛,我还得跑到几里地以外的大舅家学习。教我的数学老师高小毕业,大舅是个高中生,学问大。现在,学习条件这么优越,早点培养孩子吧。

  反方:记得《伤仲永》那篇课文吧,典型的拔苗助长的案例。如果按部就班地走,仲永说不定会成为一个人才。

  正方:那只是极少数。俗话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抓教育得从娃娃抓起。胎教、启蒙、学习各种知识和特长,国外也很提倡。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一项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反方:也有一项权威调查表明,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中国优秀学生的例子,却很难在世界级别的科学家、经济学家、设计师等精英队伍中找到中国面孔。

  话题二:各种培训,速成好还是慢成好

  正方:中国数学家祖冲之、天文学家张衡等,几乎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大量的知识,积累学问。超前教育,不是坏事,但需要因人而异。

  反方:但是许多家长不顾孩子适不适应,都盲目这么做。因此,出现了许多速成的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他们大部分有个共同的特点:高分低能。

  正方:快教育,除了快速接受书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要跟上。这两点一点儿都不矛盾。早点上学、早点工作,可以赢得更多的机会。

  反方:有些孩子,从小学舞蹈、弹钢琴、练书法、学画画,家长恨不得让孩子生出三头六臂,把十八般技艺都掌握了。常常是哪个也学不精。过去,师傅带徒弟,那都是慢功,不练到一定的时间就出不了师。哪像现在交点钱,有些考级证书就能随便拿到。

  正方:老话说,技多不压身。孩子多掌握一些本领,等他长大就尝到甜头了。

  反方:快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往往知识丰富却缺少强大的内心世界。这就好比一棵树苗应该充分吸收阳光雨露,但被大量化肥农药催长,虽然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是它再也长不成一棵粗壮的大树。快,让孩子没有耐心,缺乏思考。

  总结陈词

  无论快教育,还是慢教育,本身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将来走上社会能够自食其力。

  有一本书叫《教育是慢的艺术》,其中阐述了孩子应该慢教育的观点。是不是教育慢下来,就一定好?

  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孩子累了,就多玩一会儿;如果无聊了,就多学一会儿。只要别夹杂进功利思想,教育就很简单。快慢相宜,动静结合,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本报记者 郭志英

  像名人那样 享受快节奏中慢生活

  慢餐饮——代表名人:翁虹

  娱乐圈的美女最注重身材,为了瘦身,几乎每个女明星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秘方,骨感美女翁虹的美体秘方也许是其中最健康最有效果的,那就是饮食时细嚼慢咽。

  慢工作——代表名人:汪涵

  虽然在节目中汪涵始终给人一种“无所不能”的印象,不过在生活中,30多岁的汪涵到现在都还不会使用电脑。闲暇的时候,汪涵把时间都放在自己的兴趣和读书上。在长沙附近的古镇靖港小镇,汪涵在那里偷偷置下了一个院子,读书并自我修行。

  慢运动——代表名人:钟丽缇

  瑜伽让她的身体变得柔软,举手投足更加充满魅力。如今她已被时尚界评为“拥有如维纳斯一样的性感躯体,是亚洲女性的出色样本”。

  慢休闲——代表名人:小S

  “慢慢”们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有钓鱼、画画、跳舞、登山等,如果你要问小S慢休闲是什么,她会告诉你不必扎堆,但求情调,而国际标准舞是她在主持之外最有底气的技能。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