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100鲁夫恩怎么觉醒:从两组数据看中国行政成本世界第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42:55
发表于:2009-01-19 14:53:27 作者:笑傲江湖总被封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中校积分:18389
从两组数据看中国行政成本世界第一
一、两组数据看问题
近十年来,关于中国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都引起了中央及老百姓的高度关注,两会也多次有相关的提案,新闻媒体和网友也对之口诛笔伐,政府也提出过这样那样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比如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公车改革等等。可是,行政成本高这“三座大山”却是年复一年“我自岿然不动”,一直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势头。到底问题的症结在哪?其根在哪?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因为这个问题太大,我在这里只能是抛砖引玉把自己的看法抛出来,期望大家能集思广益,把问题的根给找出来,把这“三座大山”给推倒。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两组数据吧。第一个数据是比较一下世界主要国家的行政管理费(或曰公务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德国(1998年)2.7%
埃及(1997年)3.1%
英国(1999年)4.2%
韩国(1997年)5.1%
泰国(2000年)5.2%
印度(2000年)6.3%
加拿大(2000年)7.1%
俄罗斯(2000年)7.6%
美国(2000年)9.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25.7%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中国的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据了解,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万亿元,约28倍;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则从不到50亿元升至7000亿元,增长达87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近年来行政成本与财政收入的比例竟然提升到了惊人的35%。
再来看一组数据:改革开放后的5次政府机构改革
:1982年: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
:1988年: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改革后人员编制减少了9700多人。
:1993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
:1998年:不再保留的部委有15个,新组建4个部委,3个部委更名。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2003年:设立国资委、银监会,组建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局,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8个。
看了这组数据后,我就烦糊涂了,我们的政府机构每次改革都在裁减啊,完全符合政府提出的精简机构的要求啊,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行政成本却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新的政府体制改革难道也是换汤不换药?
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特别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所谓大部门体制,或叫“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也就是说未来的五年,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重点仍然是精简机构,采取的措施依然是与前五次改革差不多,这样的改革会不会是换汤不换药啊?会不会也象前五次改革一样部委越来越少而行政成本依然是越来越高啊?
对于这次“大部制”改革,媒体一开始就给予了很高的热情,首先给这次改革来了个出生名贵的说法:“大部门体制是发达国家在政府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通行做法。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管理经验,体现了中央在提高执政能力上的开阔胸怀。”然后再来一个大方向的肯定:“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大部门体制的构想,将开创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政府架构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可是,鉴于前五次类似改革后中国行政成本不降反升的教训,我们网民确实有充分的理由对其深表怀疑。
三、机构容易减,体制和机制改革难
要真正使我国的行政成本降下来,我们首先需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出问题的根在哪。其实从上面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知道:机构容易减,体制和机制改革难。是的机构减下来了,因为精简机构只需下一份文,把张三、李四从这张凳子上挪到另外一张凳子上就完了。可是,要从机制和体制上来改恐怕就很困难了。而机构臃肿的背后的体制和机制的弊病才是问题的症结,要想使此次改革获得成功则必须要从体制和机制上入手。
我们的每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自己对自己动刀子,阿Q说过:“则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革他妈妈的命”,然后就开始想着:“赵司晨的妹子真丑,周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我呸,不是好东西,吴妈好久不见了,可惜脚太大”。阿Q的改革就是对别人的改革,对别人动刀子,这种改革很容易。可是真要对自己动手,我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要想真正成功的改革必须让社会监督进入,让人民真正参与进来,也就是说要让别人来给自己动刀子,而这种监督从那入手。
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首先从预算入手,做企业都有明确的预算,然后从预算来到算成本,任何一个部门,每一项大的活动都要跟着这个预算走,自然每个部门都会考虑自己的成本问题,都会根据成本来进行必要的裁撤和精简,自然在计划每一项活动方面都要考虑费用。
对政府,我们必须做到“要明确到底政府能花多少,老百姓应该花多少,制定一个法定的比例” 在国外,预算就相当于法律,超收就相当于多收老百姓的钱了,属于违法。因为,我们在给政府定预算的时候就要从这个高度来定。
有了预算就要监督,没有监督的预算就是废纸一张,而监督也必须由别人来监督,什么自查自纠完全是靠不住的,因此中央一级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应该分开,进行专业分工、相互制衡,提高预算透明度。同时,对于普通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政府部门公车使用,手机话费,办公用品、公务接待费,以及出国考察培训等支出情况,应在政府与决算和政府行政成本信息公开中以比较详细的类别列出。并定期的通过媒体向老百姓通报。
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政府行政费用的监督部门必须是完全脱离政府结构的部门,绝不能在一个大锅里吃饭,如果混在一个锅里面了,我看只能加重老百姓的负担而不会真正起到什么有效的作用。
在结束这个帖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当金融风暴正在冲击着世界经济的时候,当我们的企业界纷纷提出减薪保员的口号的时候,我们的公务员却提出了要增加收入来拉动内需。天啊,这是什么逻辑?这让我对这次“大部制”改革的前景没有了什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