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堕龍图片:清 靜 經 釋 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41:42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清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既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第一章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老子在清靜經一開始,先要告訴我們天地萬物背,後有一個共同的本源在生化著一切,有股能量在摸得到、看得到的形象之外,也在目前科學所能檢驗的範圍之外,但它卻生化出世上所有的萬物,萬物都是根據牠所賜予的造化規則才能生生不息的。

現代的教育讓很多人只相信科學所能見到的事物,舉凡現代科學還沒有能力證明的事,都說是「沒根據的!」或說是「不科學的!」然而人類自稱的「科技尖端」真的是萬能了嗎?真的能看到宇宙所有的真理了嗎?讓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吧!如果把地球從生到滅的壽命比喻為一天,那麼人類擁有科技的時間,也不過才出現在兩秒鐘前的事罷了!這兩秒鐘的科技發展到底是「尖端」?還是依然在幼稚園的階段呢?僅僅只是這樣的階段,卻把不能證明的事都說是「不科學」、「不存在」是否犯了狂妄的毛病呢?

就像人類的「愛」吧,這個字從人的外表上是看不見的,縱然開刀也看不見的!那麼我們可以說「愛」都是「沒根據」、「不存在」的嗎?不行的,因為雖然檢查不到,看不到、畫不出來,可是每個人都可以在身中感覺的,你也可以從一個人的眼神、表情、行為等,感覺到一個人的內在有著濃濃的「愛」存在著!所以不要以為眼睛看不到,或科學檢驗不到的東西,就說它必然不存在。持這種看法的人,本身就非6965

常不科學。

「大道」雖然在形象外,但它主宰著一切,它甚至生育著天地。「生育」是萬物中一種永不停息的造化過程,凡物都在不停的變化,都在由這個現象變化到達另外699一個現象的過程中,這個變化過程簡稱為「生育」。大道分分秒秒都在永不停息的造化著世上的萬物,老子用「生育」來表達這個妙不可言的過程。

而這個生育過程是如此的精密,好比我們都由一個簡單的細胞開始分裂出來的,而最後竟能分裂到一樣有四肢、有頭腦、眼睛、鼻子,且都長在同一個位置…聰明的人觀察到這個現象,都會知道其中必然有一個東西在後面主宰、控制著人類一切的造化方向,不然如何能造化出完全相同,且如此精密的結果來呢!那個無形卻能控制著萬物造化方向的主體,古人稱它為「道」。而這個「道」的造化規則賦降在萬物的身上時稱為「性」。

此處老子用「天地」這兩個字,是以萬物之最大者來做個比擬。意思是說,連這麼大的天地都還是由無形的大道所生育的,那麼由天地所蘊化的那些微小的人或物還用說嗎?當然他們也是由大道所生化出來的!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日月」是陰陽之最大者。形體之最大者就在天地,而陰陽之最大者則在日月。這日月之所以運行不紊,其所依靠的,也是蘊藏在大道裡面那個不變的法則。

「無情」是無私的意思,是不假造作思索,也不會偏袒誰,很自然就會發生的一種變化規則。猶如物理化學的規則一樣,它不會偏袒誰,任何人依照一定的條件去實驗,都會獲致相同的答案。在驗室裡,如果你將一滴水滴進整桶的鹽酸裡面,馬上會爆炸!壞人去滴會爆炸,好人去滴照樣爆炸!它不偏袒誰的,這個就是所謂的「無情」。

大道雖無情,但是它有著一定的規則在造化著,其力量甚至可以生育天地,也可以運行日月,言外之意是說,連陰陽之最大者都還得靠這大道來主宰其運行,何況那些比日月更小的其他東西呢!

 

以上這兩句「生育天地」及「運行日月」,是在凸顯天下所有一切萬物的造化與運行,都是靠大道來主宰的,它雖無形,它雖無情,但它確實存在,且有無比題妙的智慧與力量!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名」是人用來區別萬物時所用的稱謂,但大道在這些名稱出現之前的億萬劫前就已經存在了,因此不論你稱呼它什麼,一點也改變不了它的本質,它仍然按照已經運行了千秋萬載的規則,不斷的往前推進!道是萬古如斯的定律,是恆定不變的法則,不會因為人們稱呼它什麼而有所改變的。

相形之下,人們的心量就差得多了,如果你稱某人為「董事長」、「總經理」他就顯出高興的樣子,覺得很有面子;如果你稱某人為「工友」、「打雜的」,他就不高興,工作起來就意興闌珊。現在的人去應徵個小小的打雜職務,名片上也要取名為○○工程師,做起雜事來才起勁,講給人家聽才有面子。大道就不同,不論你稱它什麼,它不會為了這個虛名再多努力一點,或是稍有一點懈怠,它永遠依照自己千百萬年來的步伐,按步就班的往前推進、往前造化。所以說:「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有個東西,它雖然沒有形象,但它具足了一切的智慧與規則,萬古如斯不停的變化著,它造成萬物由生到死所有一切的變化過程,生生不息、永無止境。個莫可名狀的真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強稱它為「道」吧!

老君用這段話告訴我們,有形生命的背後,還有一個無形主宰存在,那主宰雖然看不到,卻比有形的萬物更具體、更重要,那才是我生命的本源與出處。只有那個本源,才是一切學問的根本。而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實際上卻已經處在最末端了。但人們做學問常以看得到、摸得到的才認為存在,這樣的做學問態度不免有所疏漏。

孔夫子易經繫辭傳裡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他把這個無形的「道」,解釋得更確切,把不好表達的道拆開來,用「陰陽」的造化規則來表達,而陰陽這兩個字就是「氣」!新時代的人喜歡用「能量」這兩個字來稱呼道,而所謂「正能量」與「負能量」其實也就是陰陽。可謂各宗派稱呼雖然稍有不同,而實際上的本質卻是一致的。

孔子發現這個「道」,不外乎就是陰陽二氣所組成的,道的變化規則,就是陰陽二氣的變化規則,所以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雖然這陰陽兩字目前還很難用科學儀器驗證,但它正是萬物的根本,也是所有學問甚至科學最終的歸根處。追求學問最重要的就是找一個根本,古聖先賢追尋到所有生命學問最後的根本處,發現這個共同的根本就是「陰陽」兩字!

陰陽的造化規則,就是道的造化規則。瞭解陰陽的造化規則,就是瞭解大道的造化規則,也等於是瞭解了自身的造化規則,自身的造化規則就是你的「性」,而那規則在天地就稱為「道」。因此懂得觀察一身陰陽的人,就是懂得觀察自身大道的人了;懂得運用身中陰陽的人,就是懂得運用一身之道的人。

因此古哲人之所以能夠悟澈大道,是由哪裡入手的呢?就是由檢驗「自身」的陰陽之道來入手的。這句「一陰一陽之謂道」真是給我們非常好的啟發,因為它讓我們在觀照自身時,有一個確初的標的可以把握。此後眾生可以觀照自身陰陽消長的自然,做為直通萬物根源的捷徑,而不會再誤入向外求玄的左道旁門了!

現代科學有一個好處,就是將學問分門別類,但這樣的分類模式也有一個弱點,就是這些學問若不知怎麼去整合去找出它們最後的歸結處的話,它們彼此間就會像一盤散沙,不僅各不相干,而且相互牴觸。這就是學問沒有抓到根本的因素,如果抓到根本,便能夠能夠大到天文地理,小到人身精氣心思性命都能觸類旁通而相輔相成了。

孔夫子求學問求了一輩子,都在尋找這一盤散沙的歸結處,求到最後他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意思是說,有股無形的「氣」,它貫穿著萬物,萬物都是由它的規則所生化出來的。它才是所有學問的根本處,瞭解了這個股氣的自然造化規則,自己的性命就有把握了,天下道理也就能觸類旁通而不再相牴觸了。

 

第二章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夫道者,有清有濁:

「夫」是發語詞,老子語重心長的說「這個道呀!裡面包含著清,也包含著濁。」清濁就是陰陽,道的造化就是陰陽二氣的造化,道的運行就是陰陽二氣的運行。在運行的過程中就會產生「造」與「化」。「造」是立起來,好比建造房屋,由無而變有,慢慢慢慢地變出來;「化」是轉換掉,就是由現在的形態轉化成另外一種形態,由有變無,慢慢的轉化了。

凡物由無變有、由小變大稱為「造」,像嬰兒慢慢的茁壯叫做「造」。造到了頂點,物極必反,它必須轉化,就像人到了最壯年後,便會慢慢的衰老,這個叫做「化」。造化是萬物不變的變化規則,有了造化萬物才生生不息,而這個變化規則是由誰來主導的呢?就是「道」。

好比水的源頭本來是清的,但在奔流的過程中,加入某些因素的變化,就會有的清、有的濁了。道的源頭本來也是清的,但在變化的過程中分出了陰與陽,同時也就產生了清與濁。以整體來說稱為「道」,分開來說就有陰陽清濁。

道既然有清濁,道所生的萬物當然也會有清濁,這也表示當你往內去覺照你的一身之道時,也會如大道般有時經驗到清的感受、有時經驗到濁的感受!因此當你在反觀覺照時,應本於大道自然之理,不論它是清的感受,還是濁的感受,是細微的感受,還是粗重的感受,我們依然應當以著不分別取捨的心境,對它全部含容接納,和平相處,不必與之有一點點的抗拒或罣礙,這才符合率性無為之道。

 

◎有動有靜:

上一句說道有清的一面,也有濁的一面,而這一句說,它還有靜的一面,更有動的一面。道既然有動靜,那麼由道所創的萬物有沒有動靜呢?必然也同時含有動、靜兩個層面的。

就像人們有動的時候,也有靜的時候。無論你個性再怎麼好動,也不能沒有靜的時候。不論你的個性再怎麼好靜,也不能沒有動的時候。這動靜兩種特性是同時共存於大道本體之中的。

而「動靜」究竟什麼意思呢?就像一棵長在路邊的植物,看起來一動也不動,夠靜了吧!但這植物內在的造化卻是動的、是活的。如果把這植物內的細微造化過程拍成影片播放出來,那動態連世上第一流的科學家都會大為讚嘆的。

道既然有「清濁」、「動靜」的層面同時存在,但這對你有什麼意義呢?例如當你在反觀周身之氣的時候,有時候你感覺神清氣爽,這就是「清」;可是有時候你覺得你神昏氣暗,這就是「濁」;有的時候你會覺得今天氣血非常寧靜;有的時候你卻覺得氣血非常活躍。這些不同狀態的呈現,都是很自然而正常的,因為「動靜清濁」都是大道的變化形態之一,當然它也會隨時在你的身中交互呈現著。

動靜清濁若不交互變化,則不能完成造化,這些形態交替推演的過程,陰陽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造化。好比春、夏、秋、冬不同的氣息不停的在輪轉,因而才能完成一年的萬物變化。春夏秋冬如果不輪轉,萬物的造化就全部停止了;因為它不停的在更替,才能推動著陰陽造化不斷往前推進。

人身也是一樣,人身之內一天裡就可以有春夏秋冬、動靜清濁的變化;一個時刻、一個念頭的剎那裡,也具足著春夏秋冬、動靜清濁的變化。氣機有了動靜清濁的變化,本性自然的造化才能往前推進。

因此當你往內去覺照一身之氣時,身中氣機有時清、有時濁、有時動、有時靜、有時酸痛、有時麻癢…永遠沒有一定的形態,這皆是本於大道的自然之理,你都應該全部含容接納,和平相處,絲毫沒有好惡取捨,這才是佛家「如實觀照」,及道家「率性無為」的經意所在。

 

◎天清地濁:

從本段經文開始,老君舉大道所生化出來的天、地、男、女…為例,讓我們知道這便是大道「動靜清濁」最具體的代表物了。老君舉大體為例,而在這之下的自然就涵蓋在內了。

就像「天地」吧!「天」本是大道一股清氣所化成的;「地」本是大道一股濁氣所化成的,濁到了極點就變成有形的物質,也就是地。意思是說自身的清濁若不好體會,就讓我們看看身外這個天地的形態吧,它們就是清氣與濁氣的代表物呢!

然而這裡所謂的天清地濁,只是拿「天」與「地」來相較所產生的結果,如果我們拿「天」與「道」來比,那相較之下道就是「清,而道所化生出來的「天」就變成濁了。清濁是相對立名的。

好像蛋黃蛋白一樣,你把它攪一攪,是分不出來的。但你若把它沉澱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蛋黃會一直跑到下面去,蛋白浮到上面來,這兩者自然就變成相對。也就是說,這個道的動靜清濁,可以兩者混合,而也可以兩者分離,這個都是大道本自具有的特性之一。分離到終點又混合,混合到終點又分離,這就是道的運行、道的造化。因此「清濁」的名稱不可執著。但道理不說不明,若是對清濁還不清楚的話,那就看看「天地」吧!

◎天動地靜:

什麼是「動靜」?動靜也是相對立名的。例如一個人站在地球上來看宇宙,那麼我們會說天是動的、地是靜的,這也是兩點立名的結果。就以天來說,天是大道所造化出來的,而大道已經包含動、靜兩種層面,所以天體有可能只侷限在動的層面嗎?不會的,它必也包含著靜的層面。而地也是大道所造化出來的,那麼地有可能只侷限在靜的層面嗎?不會的,它也必然包含著動的層面。也就是說,天地都必然含有「動靜清濁」等層面。那又為什麼把天類比為動?地類比為靜呢?這是以兩者比較的立場來立論的,若不先取個立論點來比對,道就無可說了。

 

◎男清女濁:

物之最大者天地類比完了,如果還不明瞭,接下來就舉個更切身的東西來類比吧!男女是物之最切身者,所以現在要以此來比喻道。我們常把天地人並稱為「三才」,「才」是本質,三才即是三種具備了道的完美本質的東西。人為什麼能成為三才之一呢?為什麼小小的人可以與天地來相比呢?那是因為大道在造萬物的時候,用了它最精華的一股氣,造出了天、地、人,而其餘較雜的氣則造出了動植物、礦物等。這就是人為什麼能與天地配,而稱為「萬物之靈」的原因。

古人常說:「人為天地之心」,因為大道最精妙的一股氣,就在人的身中,就在「男女」的身上了,所以老子在類比完天地之後,便以更切身的男女色身來做比喻,讓我們更確切的瞭解到大道的樣貌,及體會到人身的珍貴。

大道的一股清氣造了男,大道的一股濁氣造了女,所以說「男清女濁」。清濁都是道的一部分,只不過特性稍有不同,清有清的特性,濁有濁的特性,因稟性不同,所以男女思想、外貌、行為本來天生就有所不同,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從品格上來說,清與濁沒有分高低,因為大道本來就有清濁,你如果硬說清的比較高,濁的比較低,那大道少了一邊,還叫道嗎!清濁同屬一道,在大道中清濁是平等的,所以說男女本自平等,無分高下,只是他們的思想、個性、外貌等,因賦性不同而稍有差異罷了。

 

◎男動女靜:

陽氣生了男,陰氣生了女,陽氣好動,而陰氣好靜,所以男孩子生性都較好動,女孩子生性都較好靜,這是普遍的現象。我有一男一女,他們小時候特性就不同,不必誰教,他們自己所選擇的玩具就不一樣,男孩子從來不拿洋娃娃,拿到就丟了,他所拿的都是汽車、積木、拆拆解解、重新組合的、用力氣的、動腦筋的,甚至有暴力傾向的槍等。而女孩子玩的東西都是很可愛的、很溫暖的、很細緻、很漂亮的,這男孩與女孩天生所愛玩的東西就很不一樣,這都是賦性不同的關係。

當然偶而也會看到幾個男孩子是很靜的,但特例不可為通則,大體上來說,大道用陽的那一邊造了好動的男孩,用陰的這一邊造了好靜的女孩,男女都是大道所化,但動靜陰陽有所不同。男的多動一點才覺得舒服,那就是陽氣的特質;女的多靜一點才覺得舒服,那就是陰氣的特質,這些都是氣稟的關係,天性使然,不是故意造作的。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老子在上一段將這陰陽二氣類比為天地、再類比為男女,而此句再將它類比到萬物身上。也就是從大道,化生到天地、甚至男女,甚至於所有的動物、植物、礦物…都是這大道由同一個本源,慢慢的往末端造化所生出來的,因此稱為「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降」就是由高而低,由無極而太極、而兩儀、而四相、而八卦,叫做「降」。像泉水從本源一直向下流放,而產生了個種的變化。其言外之意是讓我們瞭解到,萬物皆出自於同一個本源。然而這氣從本源流到了末端的時候,已經經過種種陰類交媾的變化了,因此與本源已經不一樣了。就像從山上冒出來的泉水,一直往山下流,流到最後它的本質雖然依然是水,但成份已經與本源愈來愈不一樣了。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這句話另有一個更有建設性的言外之意,雖然人們現在已經和本源有所差距了,但是如果懂得溯本之道,懂得逆流而上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回溯到完全一樣的本源,就像下游的魚,可以逆流而上,找到最清澈的本源一樣,這才是「降本流末,而生萬物」的真正用意。

太上老君恐怕人們不懂得溯本去追求本來的生命,不瞭解人們有一個本性及歸宿可以追尋,因此用這句話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大道所生的,所以人身之中都有道(陰陽二氣)的存在,只要懂得依循自身中的陰陽之道的生化,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慢慢的溯回到自己的本源,踏上返本還原之路了。

這就像上台階一樣,既然當初是「降本流末」一階階的走下來,現在就得「返本還原」一階階的爬回去。而這個過程中,只有站在最後最高那一階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為此刻他只要懂得抬起腳,往上再走一步,就立刻可以返回到安安穩穩的本源了。

今日我們已有幸獲得了人身,「人」就是萬物裡面最接近大道本源的生物了,我們是最高等最靈敏的生物,我們已站在這一連串長階最頂端那一階上,此刻只要盯緊目標前進,今世馬上就可以成功了。因此才稱為「萬物之靈」!

你小時候玩過這樣的遊戲嗎?一張長長的紙,從最下面畫了一條很長的尋寶圖到最上端,一開始只有一條路,然後故意畫了很多叉路來擾亂你的視聽,把它捲起來後,讓玩的人從第一步慢慢去溯本,看看能不能避開重重的叉路而直達本源,找到無比珍貴的寶藏。這就好像我們前面已經過了千百萬年的道路,過了千百萬個六道輪迴的關頭,現在終於來到最後的一個關頭,我們如今幸有了人身,眼見就快要成功了,如果在這最後一關卻選錯了路,你說可不可惜呢?天下最可惜的莫過於這種事情了!因此你一定要慎選你的修行道路才好呀!

此處老子用「降本流末,而生萬物」這句話,來勉勵我們,只要如法修行,每個人都可以一級級的溯回本源的。從胎卵濕化經過很多次的輪轉造化,再往上跳一級,然後再經過很多次輪轉造化,再往上跳一級…跳到最後要成佛之前的一個階梯,就是我們這個「人身」了!所以人若懂得運用一身的造化之妙(本性),再往上跳一級,就可以回到他的本源了,就可以成佛了。有幸獲得人身的人,怎能不好好運用自己的自性,將你送到安穩的彼岸呢!這就是這句「降本流末,而生萬物」的言外之意。

 

第三章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一段是老子要告訴我們,這道在我們身中是什麼樣子,讓我們懂得去觀察與維護這大道在身中應有的自然本貌,讓我們能夠時時見性,時時都走在邁向返本還原的道路上。

◎清者濁之源:

上一句講「本」是「末」的源頭,這一句講「清」是「濁」的源頭。雖然末已經「濁」了,但若能直通其本,仍可以達到本源而重拾「清」的。如果我們把人拿來與天來相對,那麼天是清的,人是濁的;如果把天拿來與大道來相對,那麼大道是清的,天是濁的;如果把人拿來與大道來相對,那麼大道是清的,人是濁的。

人雖然是濁的,但若懂得回溯其本,則依然可以見到清真的本貌。而本源那個道不好說,太上老祖現在試圖換個方式,用「清」、「靜」這兩字來解釋大道的形態,好作為人們觀照一身心性時的依據,這才是老子寫經的目的,否則徒然知道道有清濁,但這和自己的修為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是讀經典時所當知的。

大道本自具有清、濁兩個層面,或清或濁都是道的一部分。每個修行人都是在追求永恆,什麼是「永恆」?永恆不是永遠都在清的層面,有時也會經歷濁的層面。永恆就是永遠隨著大道的清而清,隨著大道的濁而濁,永遠跟隨著大道造化的步伐,跟著它一起收、放,不是離開大道而另外獨存,是與大道的生收、清濁在一起,這才叫「永恆」。

因此在往內覺觀一身氣機實相的時候,它不會一直都處於「清」,也不會一直處於「濁」,你也不應該用你的意識去創造那股氣的形態,而是應該要隨順大道本自具有的陰陽消長規則,來認識你的「本性」。

因此面對內在無窮的氣機變化,我們應當本著「乘著大道的造化而來,駕著大道的造化而歸」的心態,泰然處之,就是道家所謂的「無為」,無為是永遠與道同在,這才是真正的「永恆」。有了這個心態,不必做佛才永恆,做人的當下也就永恆了。

很多人都誤解了「無為」與「永恆」,以為「無為」就是什麼作為都免了,以為「永恆」就是天天住在天上的金屋裡無所事事!為了解開這一層層的誤會,因此上天派了一代代的聖賢不斷降世,著書立說,用意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如何隨順內在的自然,好讓我們永遠走在自性無為的正路上。

前段說這個道「有清有濁」,而這句「清者濁之源」。從外物來說,這個「清」可以指大道,而「濁」則可以指世上所有一切的萬物與眾生。萬物雖已降本流末,但在萬物的身中,仍具足大道具體而微的一切機能,是雖濁而仍不離以清為本,故曰「清者濁之源」。

而在於觀照自身的應用來說,這「清」字又可以類比為起心動念前,身中氣機一片太和的景象;這「濁」字可以類比為起心動念後,身中喜怒哀樂已發的景象。喜怒哀樂雖發,但智者往內覺觀時,亦只見到那股能量氣機生滅起伏的清真實相而已,了無煩惱罣礙的束縛。

為什麼喜怒已發卻又了無罣礙呢?因為喜怒是一股能量所造成的,而能量畢竟只是能量,再也沒有什麼其它意義存在裡面,因此觀照氣機能量的實相,能在煩惱的當下渡入菩提。故反觀「實相」能讓你雖處濁而仍不離以清為本,雖喜怒已發而仍然中了氣機實相的本真,這便是「清者濁之源」的切身用意了。

◎動者靜之基:

究竟這大道是動的?還是靜的呢?究竟這清靜經是在動態中?還是靜態中的呢?看來清靜經好像在勸靜,所有的經典也都告訴我們要定、要靜…然而這會讓我們造成一個很大的誤解,會讓讀經典的人不是修得像枯木死灰,就是修得沉空守寂!為了要救這個弊端,所以老君刻意用這句「動者靜之基」,來破除頑空者的執迷。意思是說:「動是靜的基礎」,更簡單的說:「真靜正是建立在動態之中的!」

譬如,有艘船正在河中奔馳,我靜靜的坐在船上,這就是「動者靜之基」,因為這時靜的基礎建立在奔馳的船上面。又如漂浮在太虛中的地球是動的還是靜的呢?是動的!而我們靜靜的住在這個地球上,其實我們的靜根本就不是靜,而是動。這就是「動者靜之基」的意思。

大道中的「靜」是在動中的,這個靜不是凡夫所認為那個毫無氣機動盪、毫無舉止、毫無想法的靜。老君所要強調的是「動中的靜」才是真靜,故曰:「動者靜之基」。

再譬如一棵樹,你今天看、明天看、後天看沒什麼變化,你認為那棵樹非常的「靜」;但是若相隔了兩年突然看到,哦!長這麼大!其實它不是突然變大,而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大的。可見我們雖然從表面上看它很靜,其實它內部的造化是非常躍動的。那棵樹“靜靜的”在造化!那「造化」兩個字是靜還是動呢?是動的,不是靜的!這就是「動是靜的基礎」。

老子提出「動者靜之基」,是要提醒我們不要誤解「靜」的意思。為什麼很多人讀經典讀不通,讀到經典裡面說要清、要靜!於是他開始約束外在的行為、約束內在的思想,一直約束到如枯木死灰般的死寂,結果與大道剛好相違背!為什麼經典中會有頑空、沉空守寂、枯木死灰…這些名詞的出現,就是在罵這些錯解經義的拘拘腐儒,這些人都是誤解一個「靜」字,把靜看成靜,而非動中之真靜,所以才讓這聖賢心法盡失矣。

這句話是在強調,大道本是一種動態的造化,這造化乃是無時無刻依循著一定的次序在你身中運行的,既然是道一種「運行」,那麼這現象到底是動還是靜呢?想要一語道破這個現象,可真是不好說明了!所以老子用了「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這段話,來說明大道所謂的「清靜」。其實道的「清」裡面含著濁,「靜」裡面又含著動的!老子刻意補充「濁」的角度,以及「動」的角度,述說大道常被人們誤解及遺漏的部分真相,但這真是不容易用三言兩語說明的呀!

大道這一股氣時而清、時而濁、時而動、時而靜,然而清濁本是大道運行造化的風貌。在你自身的觀照體驗中,這一股氣雖靜也在動中,而動態中若能中了大道自然的節律,了無人慾的干擾造作的話,雖動也依然算是在靜中,所以說「動者靜之基」。

就像六祖壇經裡的一段話:「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意思是說很多人都在修持一個「靜」字,但大家常常錯把「靜」字與「不動」畫上等號,所以六祖說,這些以修「不動行」以為功力的見解,他們錯以為身體不要動、心念不動、講話放慢、走路放慢…,這樣叫做「靜」!六祖說這種叫做「同無情不動」。這與無情的草木豈不是一樣嗎了?若這等見解能成佛,那些不笑不動的草木,豈不是比我們更早成佛了嗎?接著六祖說:「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可見真正的不動、真正的靜,是在氣機動盪中體驗來的。這與老子的「動者靜之基」是完全一樣意思的。

假使有個人,他平常舉止慢,動作也慢,講話慢條斯理,你就說,嗯!這個人很「靜」;而另外一個人你看他很會罵人,罵得臉紅脖子粗,但是轉過臉心平氣和,好像未曾發生過什麼似的!這個人才是真功夫!若是從外相來看,罵人的怎能叫靜呢?然而你看那個諸葛亮上陣對敵時,還有人被他罵到腦溢血栽下馬來,當場摔死的,可是諸葛亮在罵人時,絲毫不被湧上胸頭的那股氣血所罣礙,這才是真靜的功夫。因此真靜不是在靜中求的,那「動中實相」的功夫,正是從動盪裡磨鍊出來的。

老子講「動者靜之基」,原因就在這裡,從水裡來火裡去,在激盪中歷練出來的實相才是真功夫,從離群索居去獲得的清靜,那只是環境造成的假象,當氣血再度湧上心頭時,仍然是煩惱不堪的。就像有一個禪師,在廟裡面待了幾十年,自以為德性高超,一入了世卻天天與人家吵架,火氣很大,那種靜就不叫做靜。

什麼叫靜?道是陰陽二氣,我們的身內當然也充滿著陰陽二氣,那麼陰陽二氣在我們身體裡面,應該是動的還是靜的呢?道是活的,陰陽二氣也是活的,因此當然是動態的,不動怎麼造化呢?陰陽就是要一直動,它才能夠維持萬物的生命,陰陽自然的動,自然的在你身中推運,那就是你的「性命」。因此往內覺觀時,千萬別誤以為要看到身內毫無動態才叫做靜,而是要在動中依然保持如如的實相才見功夫,故曰「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大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一個人如果能夠常常保持心性的清靜,就離道不遠了。你會說,道既然有清有濁,有動有靜,那為什麼不寫「人能常濁動,天地悉皆歸」呢?這樣寫固無不可,但這樣寫的話,由語意所造成的誤會就更大了。所以老君選用「清靜」這兩個字來引人入道。

我們說佛不能有對待,那麼請問「清」與「靜」算不算有對待呢?清與濁相對,靜與動相對,這當然也是對待的字眼。那麼有人就說:「老子根本就沒有跳脫對待嘛!」如果你也這樣來評說老子,那你就錯了!因為前提他已經講得非常明白了,他說他的清裡面有濁,他的靜裡面有動,所以你可別誤會他的意思。經典都是這樣,用有對待的文字,去形容沒有對待的實相,為了怕引起誤會,句句都埋了很多的伏筆,讓你前後對照時,能明白真正的意思。

這這「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能在自己的身中,體驗到那氣機生滅起伏,動靜清濁變化無常的本貌,絲毫不起好惡分別的知見,體驗到那雖濁不離清、雖動不離靜的實相,那麼天地間最巧妙的造化之益,當下就能顯現於你的一身之中了。所以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果你把這兩句話翻譯成天地都會在你身中,或是天地那時都歸你管,那就太自我膨脹了。這樣的解法是自我安慰,不符經意!

老君在前面就已經講過「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天地內的所有一切萬物的變化皆由大道所主宰!我們身中所有一切生成蘊化的那些過程也是由大道來主宰的!大道造天、造地、造萬物的神奇造化,也將會在你身中一一的呈現出來,衪將運用這個造化,創造出一位大佛的金剛法身來,因此叫做「天地悉皆歸」。「悉」字指的是所有一切大道的奇妙造化,將會在你身中有條不紊的、依序的發生。

我所說的「造化」,是一個概略的說法,若是把這造化加以細說,也就是丹經道書裡面所談的修鍊功程,好比「九節玄功」之類,或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類,也是佛家所說的「修煉金剛法身」之類。其實從本性的角度來說,功夫根本就不是功夫,火侯根本就不是什麼火侯,這些都只是本性造化的自然次序使然,那些名稱則可有可無的。

就如同一棵樹從種子開始,到它變成神木為止,若是把中間所有的變化過程分成九等,並且給它種種名稱,我們也可以說這是神木的「九節功夫」、「九節火侯」!當然你要把它分成十等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前面第一章是在講萬物都是大道所造化,其大意是提醒我們,不要只注重有形的,應該更要注重無形的真宰,因為那個才是真正的生命所在。第二章是提醒我們,大道就具足於你的一身,不在外面,有身體就有道,因為男清女濁、男動女靜就是大道所造成的,所以在我們的身上就有一個無形的大道存在,那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所在。因此無形的生命更要注意。

我們現在都只注重有形肉體的需求,而忽略真正的生命的需求。要怎麼樣才可以獲得無形生命的安定?要怎樣才能讓無形生命的力量與功能發揮出來?很少人曾經探討這一點。

第三章是在提醒我們,如何與大道和平共處,而在自身中獲致大道所有的好處,使一切神奇的造化在你的身中發生。老子的答案就是這「清靜」兩個字了。人如果能夠常守著清靜,就可獲致大道無盡的好處。不過這個清靜兩字的意思是有前提的,這個清含著濁,這個靜含著動,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清靜!人們如果保有大道那個本自清靜的面貌,不要加上你的妄見去干涉與破壞,一切要依照大道本自清靜的面貌,就能獲致「天地悉皆歸」的好處了。

大道是什麼面貌?就是有陰有陽、有動有靜、有清有濁…,大道本有自然的造化次序與規則,這規則如果能夠完整的護持好,天地所有一切造化之妙,將在你身中一一的發生了。

因此這句「天地悉皆歸」,就是顯現出你的「造化之性」了,這也就是佛家的「見性」。顯現你的造化之性也就是得到大道之妙了。什麼是性?「天命之謂性」,物物各具的造化規則就是該物的「性」,老天所給你的造化規則就是你的「本性」

好比樹有樹的性、水有水的性、火有火的性,凡同類之物必有相同的造化之性,異類之物也必有不同的造化之性。那麼人類既為同一類,必也有一個完全相同的造化規則存在的。屬於人的造化規則就是人的「本性」,或稱為「佛性」。而人的本性被貪嗔痴愛破壞之後,則又轉向了另一個六道輪迴的造化規則;但反過來說,眾生由這個己經被知見破壞的六道造化規律,轉向本來純淨自然的成佛造化規律,便叫做「見性」了。

「見性」是從你一身來說的,而「天地悉皆歸」則是從大道的造化來說,大道的造化全部具足於你的一身之中,就是如來佛的「見性」,也是老子的「天地悉皆歸」了,而孟子所說的:「天下萬物皆備於我」也是同樣的意思。好多人把孟子的這一句話,解為天底下的萬物,不論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游的,都是要生來給我吃的!不是這個意思,這話的本意是說,那個生天生地的真宰,其造化的精華都已齊備於你的身中供你使用了,故曰「天下萬物皆備於我」。

如果我們能夠照見自性的本來清靜,那奇妙的造化將使你由原來的「降本流末」而開始轉為「由末而返本」,這便是修鍊家所謂的「返本還原」之說。為什麼現在大道的造化規則不能讓你由末而返本呢?因為加上你的分別、你的煩惱在中間搗蛋,你的妄情妄識把周身造化給破壞了!

瞭解這個道理,每個人就應當開始學習觀照自性的本來清靜,以便找回真正的自己!不過這個清靜真是不好表達,這清裡含著濁,雖濁而不離清;這靜裡含著動,雖動而不離靜!大家都是在這個基本認識上出問題了!這就是這障礙,使得道學成為一個不易瞭解的難題,這就是千經萬典用盡各種巧妙比喻,仍然講不破的心法所在了!自有史以來,這一關文字障不知道考倒多少英雄好漢!每個想要學道的人,都得小心呀!

好比道德經的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之後又說「此兩者同謂之玄」。老子用「無」與「有」這兩個完全相反的字,來表達同一個道體,又說這兩字雖完全不同,但都可以用來形容大道的本體,這兩字都很玄,都能通往真理,它們根本無二無別,在自身中體會到這個境界,才是超越二元對立的「不二心法」。

因此我們想要學得這個超越對待之外的「不二心法」,就得先在觀照自身本體的當下,學習怎麼把「無與有」、「清與濁」、「動與靜」在觀照自性時,覺知到完全一致,融合到天衣無縫才行。試看歷代多少高僧大德,悟到老了都沒悟出所以然來,可見它真是不容易的課題呀!

總之,大道雖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但人們卻因墮於濁與動之中,而與清靜愈來愈遠,人們已經失去在濁動之中仍不離清靜的真味,故老子有這一段的說法。

 

第四章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氣之清者謂之「神」,「神」指的是人人本自具有的神性,不是指外在的神明。神就是本性中奇妙的造化,也可以說造化之精純神妙者。如此來說,一棵樹、一株草裡也有自己的神,不然怎麼行它特有的造化呢!而人身裡有沒有神呢?當然有的,不然怎麼行佛性的造化呢!

造化為什麼稱為神?好比一個胚胎變成嬰兒的造化過程,想細的想想,那造化可真是神了咧!簡直是妙不可言!萬物都靠陰陽二氣的奇妙造化而生生不息,那造化有神妙不可言喻之處,所以我們稱為「神」!因此你有沒有神?當然有!這神在自己身上我們就稱為「性」。性清靜了才稱為神,性動濁了雖然還沒死,也活像個鬼了!

人的神性有其自然原始的造化特質,這個特質在未受貪嗔情識污染之前稱為「清」。但人的心意紛紛,卻使它擾亂了,使它的神性偏離了應有的造化軌道,因此稱為「濁」。就像我們的心受到某件事情罣礙的時候,身中那份清明太和的氣機感受馬上就不見了。所以人們的神由清變濁,是誰使然?是心識所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感到神昏氣暗,睡到十點都不會飽,頭腦很重,常常遲到,這都是因為神性漸漸由清轉濁的緣故。一個人氣如果很清,精神會很好,一到該起床的時間就睡不著,整日神采奕奕。人的氣一濁就昏昏沉沉,怎麼睡都睡不飽,做什麼都沒精神,整日無精打采。

老君說「人神好清」,為什麼說人神是好清的呢?因為它在清靜的氣機中最容易展開它的神性,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開,就能去濁留清,就能使自己的氣愈來愈清純,這便是神性的特質,故曰「人神好清」。

然而這個良善的功能被誰破壞呢?「而心擾之」,是被我們的妄心給破壞了。至於心如何牽擾去濁留清的神性?如何使你的神性變得昏昏濁濁、變得與鬼日近,這是怎麼造成的呢?答案就在下一句…

 

◎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人心好靜」是指人的本心,在還未受後天情識污染之前,身中氣機只是盡情的生滅起伏時,並未攀附任何愛恨情仇等意義上去,也無煩惱痛苦等罣礙,故曰:「人心好靜」。但這個靜被什麼東西給破壞了?老子說:「而慾牽之」,被攀附在氣上的「慾」給破壞了!

老子說是慾牽擾了心,而心又牽擾了神。這個「慾」使我們神性中的奇妙造化散失了大半,陰氣代謝不掉,陽氣不能保存,久了就顯得神昏氣暗。若是一個人的元神具足,造化的動力充足,身中的陰陽代謝暢旺,久了自然神清氣爽。但這個造化功能被什麼東西給破壞了呢?被「慾」給拘累了。你會看到嗜慾越深的人,元神奔散越快,濁的氣愈來愈重,整個人顯得重濁昏沉。

什麼是「慾」呢?「心」上加一個「欲」,簡單的說,就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那個「要」!「要」、「不要」都算慾!那是一種「我很想要」、「我沒有要到會難過…」等慾望;當然也包含著種種「不要」的意念在內。

你說「要」、「不要」都算慾,那麼對明天的行程做一個計劃表,這也算慾嗎?不算的,因為你在計劃之間,沒有慾望來襲時的那種強烈衝動,也沒有慾罷不能的煩惱牽絆,這種念頭通通叫「無念」!對帶好惡情緒的念叫「無念」,不叫慾!這個觀念一定要辨別清楚,經典才看得懂,也才不會在研究聖賢心法時,墮入頑空之病。

當我想要一個東西,想到心裡會難過、會衝動、會有情緒,那麼胸中心頭一竅(黃庭)內的氣血就開始動盪,好像群魔便亂舞了,因此周身的神氣便開始飄散。至於內心在罣礙時,為什麼神氣會飄散呢?這也是本性中自有的功能,這點每個人都可以在自身中體驗看看,確實是如此的。

比如一個人連續三天生悶氣,你就會發現整個人的精力會不足,氣色也會走了樣!或是當你盛怒之後,整個人會覺得非常疲累,有時連腰都會酸,背都會痛。可見人們的慾心一動,就立即能耗散我們身中這一股浩然之正氣。時間再久一點,你會變得晚上睡不著,白天卻起不來,這就是你那安定的精、氣、神已經散失大半的證明了。在你身中造化的主軸就是氣,氣散失了,造化必然遲滯,你的精神必然失調。

好比一個人要得到健康,最起碼就是血液循環要流暢,如果你的血管變小了,血液的流動只剩下百分之六十,請問這個代謝效率還可以維持你的健康嗎?我想能維持不死就不錯了!我們身中的浩然正氣也是一樣,氣散失了、變少了,整個神性的代謝造化功能也遲滯了,去濁留清的功能也降低了,清的留不住,濁的必然增加,所以就愈來愈無精打采,愈來愈昏昏沉沉,這是自然的道理。

有這種情況的人一定常常遲到,上班情緒也會不太好,雜念很多,煩惱很多,因為氣一不足就飄盪,氣飄盪也等於心情在飄盪,所以心情常常不太好,心情不好又會產生很多渴求,很多「要」與「不要」,就這樣走入惡性的循環而無法自拔。這些看起來好像不相干的事,其實都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若你懷疑這點,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你的身、心間的交互關係兩三天,就可以明白了。這種觀察自我內在身心總總變化的學問,就是古聖先賢所謂的「內觀」。觀察你被周圍事物刺激的時候,你身體的氣血怎麼變化?而氣血變化時,心情是否跟著變化?觀察一段時間,你自然會楔入主題的。

例如:明天你上班,騎車或坐車到公司的路程中,仔細的觀察自己心情變化有多少回,而每一回的心情變化,身內的氣血是否跟著起伏,仔細的觀察,你會發現無數個當下,氣血變化竟是這麼的豐富,且與心情間的關係是這麼的直接!這點要留待您仔細的觀察一陣子,以能明白這個真相的!

總之,心會擾亂人的氣血、精神,這絕不是個理論而已,而是非常確切在你身中發生的事實。好比聽到一句話你覺得不入耳、不服氣,那當下胸口的氣血發生了什麼變化?不服氣時必有一個感覺在胸中變化,那個感受讓人不舒服,不然你怎麼知道你不服氣?這不是你在頭腦裡面想著「不服氣」三個字而已,事實上這三個字你並未想像,然而你內在有一個非常不舒服的感覺正在發生,是那個感覺代表你的不服氣,是那個感覺讓你不舒服。所有的情緒都是這樣,情緒並非只是一個想法而已,最重要的是一種動盪的感覺。

很多人聽經典,聽了幾年都聽不懂,就是分不清楚「思想」與「感受」的差別,結果離開經典所要表達的主題卻愈來愈遠。就像這個「慾」字,它所述說的只是內心的一種感覺,一種心情,而不是一個思想而已。這個內在的真相,只有在自身中實際檢驗的人,才能得到確切的把握。

為什麼人的心會擾亂我們的神呢?前面說,天地是大道所生的,日月是大道所運行的,萬物是大道所長養的,男女是大道所生化的…,那麼請問大道是什麼?易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可見道就是「陰陽」;因此我們可以反過來說,天地是誰生的?是陰陽生的;萬物是誰生的?也是陰陽生的;日月是誰來運行的?還是陰陽;而你是誰所生化出來的?還是陰陽!這天底下的任何萬物,大到天地,小到一粒質子、一個分子,都是陰陽所造化出來的,當然包含你!

愈來愈有意思了,你的生命既然是陰陽所生化出來的,那麼你的「心」是由什麼所組成的呢?還是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離了陰陽道不成,甚至連你的心、你的性、你的命,也都是陰陽所組成的。

今天我們的眼睛能夠看,正是因為陰陽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你的舌頭能夠嚐味道,也是因為陰陽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今天我們的心能夠思考、能感覺,所憑藉的是什麼呢?也正是陰陽中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

說得再簡單一點,你的心就是氣,你那內心中的所有情緒、貪嗔痴愛的變化,即是心頭一丁點氣機的起伏變化而已。那麼存在你那心中的「慾」,不也是心頭一丁點機氣的起伏變化所造成的嗎!

我的恩師 馬祖曾說:「心即是氣」、「心的變化即是氣的變化」等至理名言。若未深切的反觀,忽然聽到這話,大家都想不懂!然而仔細的反觀自己的身心變化,這道理是非常明白易懂的。

陰陽裡面的感知功能稱為「心」,陰陽裡的造奇妙化稱為「神」。神當然也是陰陽所組成的!「而心擾之」,心可以擾亂神,為什麼心可以擾亂你的神?因為心是陰陽做的,神也是陰陽做的,因此它們彼此間是相互影響的。心一動,陰陽就動了!神當然也動了!

為什麼你的心足以破壞你身中那奇妙的造化,因為身中的造化就是陰陽的造化,心一動把陰陽給牽動了,那奇妙的造化當下立即就破壞了!那陰陽本有的造化性質若是沒有遭到破壞,或是重新顯現出來,佛經中都稱為「見性」!見性就是顯現出那陰陽原始的造化形性質來,造化之性完美無缺的意思。

人類應有的造化,在本性中早己具有,人們返本還原的造化,也在本性中早已具有,能夠喚醒這個本自具有的造化機制的人,我們就稱他為「見性」的人。見了性就是全了天賦的造化,如此才能往佛的路上邁進,所以佛家說:「見性成佛」。

然而本性被「心」給擾亂了,而心則是是被「慾」給牽累了!心不先清明,則性無以顯現,所以佛家說:「明心而後才見性;見性而後成佛」,「明心」就是把那心中的「慾」都認清、都拔除,擾亂性的因素拔除之後,才能見性,這是聖賢一貫的修行脈絡,這便是修行的次第。由此也可見老子所提倡的修行理論,與釋迦牟尼佛所提倡的,實際上完全一致。

很多人聽到這裡常常有個疑惑,難道人的心不能有什麼思考嗎?可以的,思考、計劃事情的本身不叫做動心,也不會破壞本性的造化;只有胸中氣血有「慾牽之」的時候,才稱為動心,才會破壞本性中的造化。這一定要分辨清楚才行。

「慾」就是夾雜情緒的衝動,譬如:我想要一台車,我朝朝暮暮想著一台車,得不到時心裡就好煩,好衝動!這就是「慾」。如果只是腦中想著「我想要一台車」這並沒有慾;但是我要一台車,想到沒有要到不行,我覺得沒有這台車子很沒有面子,為此我覺得很難過…這樣樣便是「慾牽之」的當下了。反過來說,當我有一台名貴的車,所以在別人面前我感覺倍感尊榮,得意洋洋,這樣也是「慾牽之」的當下了。

我所要表達的是「慾」是一種情緒,是胸中的一種衝動,是一種不能自已、不能釋懷的感覺…那個胸中的感覺才叫「慾念」。然而那股感覺的真相,只是一股氣的變化,一種能量的變化,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一種感受的變化。

「慾」是一種好惡的感覺,對著無意義的氣血活動,竟攀附了好惡的意義,這就是「慾」。這種感受會演變成我們的情緒,情緒常常牽動,我們就會感到疲累,因為它牽擾了我們的神性,損失了我們的元氣,更會不斷牽擾我們的心思,造成更多的情緒。因此我們不要老是誤以為煩惱的元兇是腦中的想法,其實真正的元兇是胸中的「感受」。

當你要一個東西、渴求一個東西的時候,反觀你的身體必有一些衝動,那個衝動致使你必須要、你很想要…,那個感覺在你渴求任何東西的時候都會出現,那個感覺才稱為「慾」。

反之當我內心產生抗拒、不悅、厭煩、憂傷…的時候,身中也必有一股股感受衝動正在昇起,是它使我久久不能自已,那個衝動也稱為「慾」。這「貪嗔」兩者的形態雖有一點差別,但都離不開氣的消長形態而已。

仔細的反觀自身,您終究會發現,所謂的「慾」就是一種能量的衝動,而所謂能量的衝動,就是氣在胸中的一丁點變化而已。而那氣的變化本無意義、本無煩惱,但那氣的變化的當下,卻被你誤判為具有貪嗔意義的衝動,你不是因此墮入抗拒不已,就是墮入貪愛不已,這才是罪與煩惱的根源。您若能在自身中經驗到這個事實,將「慾」與「氣機的真相」比對出個究竟來,煩惱的當下即刻獲得解脫。

因此想要尋求解脫的人,必需要開始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什麼叫慾?為什麼我說慾是攀附在氣上?為什麼心跟氣有關?你要常常觀察身心的關係,例如你疲憊的時候,你要觀察身體的什麼地方使你有這種感覺?你餓了的時候就觀察,那個想吃的渴望在哪裡發生?除了胃部有感覺以外,其它什麼地方有衝動的感覺?身體用什麼形式傳達給你這麼渴求食物的慾望?

想上廁所的時候就觀察,那個使我我迫不及待一定要去的感覺從哪兒散發出來?你一定覺得膀胱有一點脹,但只有這樣嗎?你要自己找答案,這個答案我給你是沒有用的,你必須親身去經驗。

當你昏昏沉沉快睡去的時候,那個昏沉感在哪裡?從哪裡發生?你躺在床上在身體上一區區的找,你先動動手,手很睏嗎?不會!你動動頭,頭很睏嗎?你說對啊,頭很睏,在哪裡?左邊還是右邊?比較看看,這是我多年前常做的事,當你覺得有一種渴望、一種心情,你就動動這邊動動那邊,常常往自身上觀察,這就是內觀你的本體的開始。

清靜經在第七章中,老子就會講到內觀的重要,及內觀的方法了。內觀就是觀察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受變化,與起心動念之間的關係。這學問你所憑藉的就是你的感覺、感受。去感覺你是如何將本無意義的氣機變化分出好惡的?這點你得先看出一個眉目,起碼你要知道「慾」在身中究竟是長什麼樣子,再進入清靜經的下一章才能切入主軸。因為下一章說:「能遣其慾,而心自靜」,能夠遣除他的慾,心自然靜下來了。你如果連「慾」攀附在那兒都分不清楚的話,就無從體驗起了。

也許你會說,慾望是什麼?我還要你講嗎?我從小活到這麼大,我還不知道什麼叫慾嗎!這話可別說得太滿,那可未必盡然!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自己身中慾望的真相呢!當你仔細的觀察,你會發現就連這個最簡單的慾念:「我好想擁有那個東西哦!」你未必知道發出這個念頭之前,胸中到底先發生了什麼變化!

你會說:「就只是我想要呀!」是嗎?那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知道這是不對的,他還在腦袋裡不斷的對自己說「不行」!但是最後還是去犯錯了!這是他想要嗎?其實它不想要,但是「理智」戰不過「衝動」!最後主宰它的,往往是胸中「衝動」的那一丁點感覺而已。

再例如說:「那人講話,聽了真煩!」碰到這種情況,先不要去分析他為什麼令我很煩,也不需要著找一些好聽的道理來轉疑自己心中的那個不快。因為這樣總是在「時時勤拂拭」,沒完沒了的!不如乾脆直接觀察那個「煩」在我身上的什麼位置發生呢?你想都不用想就會說「在心裡」!但心在哪裡呢?摸摸看!用手去觸摸那個不快的感覺,你就能摸到「胸口」了!

而此刻胸口裡面發生了什麼事令你如此的難過呢?是什麼感覺令你「好煩」!你會說裡面好煩,但這樣等於沒有說出答案,裡面到底是什麼感覺讓你覺得煩呢?這些是你的功課,你要在自己身中體會觀察,才能知道「慾」是什麼?

慾在身中是什麼真相?經過不斷的觀察,你終究會發現,「慾」一動的當下,也就是胸中氣機在暗潮洶湧的當下,這是同一剎那的事。你的胸中有一股氣在縈繞的時候,你的思維便會隨著這一股氣而開始飄動不已。除了少數的智者能夠跳脫這個氣血波動的控制之外,絕大多數的眾生都會跟著氣血的起伏而翩然起舞,而不能自已。

對於眾生來說,胸中的氣一動就代表慾在動,慾在動就代表心在動,心一動則不僅只有行為會偏差,連內在的「神性」也一併被牽動,神性一動則周身的先天造化完全被擾亂了,這就是眾生無法走向天堂之路的原因所在。

這個「慾」字在你身中是一種感覺,而不是一種思考而已,好比「我很喜歡這個人」,這是一種感覺,而不是一個思考,不是頭腦說“喜歡吧!”你就會喜歡的;但是當喜歡的感覺纏住你的時候,縱然你腦袋不斷的說“不喜歡!”但你的內心依然喜歡得不得了!

因此「慾」是一種在內心衝動不已的感覺,而感覺的激盪起伏,其實就是一股氣機在激盪,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一股“能量”在變化而已。然而能量不論怎麼變化,它本不代表任何意義的!而眾生對方寸中那股能量變化的看法產生了問題,他們把某種形態的能量看成喜歡,又把某種形態的能量看成不喜歡,當六根接受到外物的訊息,而在內心產生些微能量變化的同時,眾生們就不停的對無意義的氣機,攀附上無限的貪嗔好惡(慾)的分別知見,並且願意終身受那一丁點能量變化及錯誤知見的操控,這是天下眾生早已根深蒂固的習性模式了!

然而心中會有陷入慾的時候,也有無慾的時候。我們所要治的是「慾」,而不是「無慾」的部分。因為沒有慾的部分本來就不會牽擾人,也不會牽擾到我們的神性,它當然可以自由存在的。這個差異你一定得分清楚,才不會修了半天,慾沒除掉反而修成一身的完空執著。稍加觀察,你就能分出他們的不同,也才能瞭解這個主題對於你的日常生活影響有多大,危害到什麼程度。

當然很多人覺得「慾」這個字還不簡單,慾就是慾念、就是慾望,這樣就可以一語帶過,何必講那麼多!但這樣的解釋對於你的實修又有什麼幫助?還有大家在修行的一開始,每天都在研究怎麼樣沒有慾,怎麼樣使慾望消退,我說這樣雖然好,但不夠根本。因為想要有所進步,一開始你就要耐住性子慢慢反觀,你得要先瞭解什麼是慾,看出你的慾在胸中是什麼真相?它在哪裡?怎麼發生?一天大概發作幾次?大半屬於哪種類型的慾?它每次來多久才散去?你多半用什麼方法對治?能不能在當下得到解脫?有沒有符合「如是觀」及「無為」的經意,有沒有究竟?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這些根本的問題,如果無法在自身中驗證出個眉目來,想要看懂任何一部經文,講實在話,你只能做白話翻譯,至於真正的內涵,根本無法瞭解的。就像清靜經中的「慾」字,指的是胸中的氣機、胸中的衝動能量,而你說的「慾」,只是慾望兩字,或是腦中的一個想法,絲毫沒有交集,經讀得再多,修得再久,也沒絲毫效用的。

但這過程中,也許你會像一些學員一樣,剛開始觀察時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慾望,覺得自己很完美!但是觀了幾個月後慢慢發現「我的慾望怎麼這麼多!都是那個張慶祥害的,教我什麼觀察,才讓我變成這麼多慾!這麼醜陋!」我曾經接到幾通這樣指責的電話,說他沒學黃庭禪以前本來是很好的,學了黃庭禪以後,怎麼自己變這麼醜陋!我說醜陋不是我造成的,你本來就這樣,只是你以前沒有仔細的自我觀察而已。

修行就像在為自己治病一樣,一開始要先找出自己的病,這是好事,絕不是壞事,隱藏自己的病情才是無可救藥。看到自己不淨的慾是如此的多,看到自己的內在是如此的鄙陋,這就像是找到病因一樣,這才是踏上修行的第一步。

前面我們已經瞭解,心中那些「要」與「不要」的衝動都算慾,「喜歡」與「討厭」也都算慾,凡是有貪嗔好惡的對待感受都算!你說:「很討厭!」你嘴巴說很討厭,那不叫討厭,討厭是在心中充滿一個感覺、一種抗拒,那個才叫討厭、才叫慾。

大多數的人都很怕人家批評,而這也代表喜歡人家褒獎。但如果人家褒獎你,你又說沒有啦!又開始扭捏,因為你會害羞,害羞時又有一種討厭感浮上來,我討厭被眾目睽睽所注目,我們就是這樣子,一天之中心情起起伏伏到底有幾回!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信手拈來都是慾的影子,這對待之害是這麼的無孔不入,人心幾乎是時時刻刻都在被牽擾,我們的神性幾乎沒有完好的一刻!為什麼說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因為清楚慾望是什麼的人很少,而能藉由反觀去認清的又更少!

 

第五章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

「常」就是日常的時時刻刻中;「遣」是去除;時時刻刻都能夠反觀氣機的實相,遣去攀附在上面的對待知見,就是「常能遣其慾」的意思。所謂對待知見拿掉,指的不是拿掉頭腦中的思考,不是叫你的腦海裡不要想起對錯的、美醜的、或好壞的…等字眼,也不是叫你不要想起我要、我不要…等字眼,這樣的見解對修行是毫無幫助的。

所謂不被貪嗔對待及分別知見所綑綁,是要對「胸中」任何正在昇起的感受,不要加以分別取捨,只是看著它自在的發生,看著那股能量自在的來去,就像站在山頭看著雲霧在山頭昇降一般,投入其中,只是不與雲霧有什麼罣礙而已。

真正的「內心」就藏在我們的胸膛的兩乳之中,深度約在皮下兩三寸的地方,那才是情緒的戰場,分別知見的所在。黃帝內經稱它為「膻中」,帝堯以前有個修行人錄圖子稱它為「黃庭」,孔子在易經中稱它為「黃中」,佛陀稱它為「心輪」,修行人稱它為「方寸」,讀書人稱它為「寸衷、衷心」,眾生稱它為「心頭、內心」…我則喜歡「黃庭」這名字,因為它出現在五教之前,沒有派別的紛爭。(有關黃庭的真相,請詳閱愚著「失落的內心」,或上「黃庭禪」網站下載便能明瞭。)

佛家說「觀自在」就是在講內心的自在意境。但要記得,內心的自在不是把感覺拿掉,或轉移掉,也不是把想法、念頭都拿掉,而是要把你對黃庭那股能量的分別取捨拿掉,把你對那股氣的好惡知見拿掉!若真的能對黃庭的那股能量不存任何取捨知見,你必能任它在你的身中自在自去,不再因為它的存在,或有任何改變而有絲毫罣礙的。那時不論你的情緒如何的動盪,一點也不會因此而感到煩惱的。

若是你還是想要把這一丁點本無意義的氣機消滅掉、轉移掉,那就表示你對它還有好惡取捨的知見存在,這不叫「觀自在」,也不叫「如是觀」。縱然你能撫平你的情緒而獲得清靜,這也是非常短暫的「假清靜」而已。古聖先賢「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不二心法,其難以悟入的地方,就是在這個「氣機實相」的環節上,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要觀察你的「慾」在身中的真相並不難,只要靜靜的觀察一個月,就能有很大的收獲。但接下來要如何遣除你的「慾」呢?若不得要領,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好比你告訴自己不要再貪愛了,但是當全身充滿一種貪愛的感覺的時候,腦中那個「不要貪」的想法,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你告訴自己不要在意,但當身中那一丁點能量充滿「在意」的知見時,那腦中的理智往往毫無作用。因為「內心」那一丁點能量的衝動,往往會勝過腦袋中的理智。最後想法歸想法,做法歸做法,內心與想法常常矛盾不堪。

多數的人一聽到「清靜」就直覺的認為,是不是要把身體的所有不快感覺都拿掉?或是不是要把想法也拿掉。可惜「感覺」與「想法」都是我們生命的基本功能,就像眼能看、耳能聽一樣,他們永遠不可能拿掉的!就算沒了肉體,做了鬼、做了佛,依然充滿著感覺、思考、看、聽的能力,若沒了這些能力,那也無法感覺地獄的苦及天堂的樂了,那去天堂或地獄又有什麼差別呢?

既然胸中那令我不快的感覺是拿不掉的,那麼要如何不受感覺與想法所操控呢?其關鍵並不是要拿掉感覺及想法,而是要放下攀附在「黃庭」感受上的分別知見。

不要讓胸中的一丁點能量變化與好惡知見相聯結,因為能量畢竟只是能量,不論它在胸中如何起伏變化,不論它在胸中如何來來去去,它依然不代表任何意義。透過觀照的練習,你將保有這個原始的知覺,其餘的知見都加不上去,這能量可以與你的心情無關,可以與你的慾望無關,請不要錯以為它就是你的心情,也你不要把它看成你的慾望。只是學習看著它本無意義的原貌,你的慾、你的煩惱罣礙自然就不見了。

假設這裡有兩個人,一個習慣看著胸中氣機生滅起伏的實相,不論胸中發生什麼感受,它總是悠閒的任其自然發生;一個則將胸中能量的變化解讀為好惡的心情,一點點發生就奔忙於想要去改造或去除它;由於這兩者於胸中感受知見的不同,而產生出來的心境品質,將有天壤之別。

習慣看能量實相的人,因為沒有好惡知見,故不易受感受的牽累,腦中的思緖也將漸漸變得非常簡單清晰,這是很自然的效果;而習慣把能量加上好惡知見的人,胸中只要有一點點感受在變化,就容易受到好惡的牽累,心一有了拖累,腦中的思緒也就漸漸變得非常的複雜飄盪。

這就像馬和馬車之間的關係,馬走歪了,馬車當然也會跟著走歪了。因此當馬車走不正時,你要打馬車還是打馬呢?當然要打馬才有用!就像情緒管理一樣,腦中的念頭就像馬車,而黃庭中的情緒就像那匹馬,這兩者若出了問題,要處理誰才會有效果呢?答案是「內心的情緒」。只要內心氣機上不再攀附知見,腦袋自然就會平穩下來。

但不幸的是,最後他總是誤以為是腦袋的想法出了問題,整日都在設法想讓腦袋停下來,好像那個愚笨的馬伕,不斷的鞭打馬車一樣,總是得不到好的效果。每當胸中的感受一來襲,他立即無法自拔,並且腦中還會因此激發出更多擾人的念頭出來。這種情緒管理的方式其實是本末倒置,功效非常短暫的。

所以「遣其慾」要從哪裡遣呢?若比較「胸中感受」及「腦中思考」這兩者來說,關鍵在於正了「你對胸中感受的知見」,這點分別知見若能透過觀照加以導正,則腦中多如牛毛的飄盪思緖,將不平而自平矣。

凡事要成功必要找對方法,「慾」是一種感覺上的知見,因此要遣去你的慾,要從正了感覺上的知見來著手,雖然這樣聽比較不容易懂,但是只有這樣做才是有用的。

只有導正你對胸中感受的知見,才有可能使你從「慾」的綑綁中解脫出來。而不是一直在腦中告訴自己,這個不對、那個不該、我不能如此…你這樣一直告訴自己,並不是沒有用,而是只能得到短暫的作用,最後你不是感到內心無比的矛盾,就是覺得老是在欺騙自己,以至於澈底的失敗。

不能遣除慾望的人,心就亂,能夠遣除慾望的人,心就靜。接下來我要來解釋什麼叫「靜」。經典所謂的靜,不是舉止動靜的靜,而是順著本性才叫靜,靜與動相對,「順性曰靜,逆性曰動!」靜就是順著身中本性的自然律動叫做靜,違反這個本性的自然律動一概叫做動。

人身氣機在身中自在運行的規律,應該是靜態?還是動態呢?那是不一定的,它有時靜,有時動,它有自然的調節規則存在。你說現在太陽到底應該在天的東邊,還是在中間,還是在西邊才對?不是停在哪一個刻度的問題,這些答案都對,它應該有一個自然的運動規則存在,符合這個規則都叫靜,不符合這個規則都叫動。

好比太陽從東邊起來西邊下去,你說它是動還是靜?這就是靜。因為它沒有一點點人為的造作去破壞原有的規律。同樣的,人心的靜,也是指那自然的規律而言。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計劃、可以謀略、可以感覺…,這都屬於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來就該這樣。如果人心順著它應有的功能來運作、來思考、來感覺,我們說它是動還是靜?是靜!

人心裡面對於氣機的起伏有非常敏銳的覺知力,但這個天然的覺知裡,對於氣血的起伏未攀附任何貪嗔癡愛的意義在裡面,只是覺知它的起伏、它的律動,很舒暢的,這就叫「赤子心」。然而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對於胸中氣血的認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好惡污染,之後每當胸中氣血一動,總是代表著無限的好惡心情、無限的慾望衝動在裡面。

每當我們面對到某種的情境,胸中就會有類似的感覺出現,同一個當下也就是有類似的心情、及類似的想法出現。譬如:一個很潔癖的人,每次看到有人吐痰,胸中總是會產生一種不快的感覺,每一次都差不多。以後不論什麼原因,只要那個代表不快的感覺一上來,縱然不是因看到別人吐痰而發生,他都會感受到一種不快的感受,這就叫「好惡知見」,叫「習性」,或稱為「情識」。

這種習性一但被深深的記錄在潛意識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像機器人一樣,已經被某種知見給鎖定操控了。以後一有那種氣血、那種能量發生,馬上就會被某種心情給枷鎖住了。這樣的人跟機器人一樣,哪裡有自由可言!每當他胸中的氣血忽快忽慢、忽來忽去,心情就跟著忽上忽下、忽好忽壞,終其一輩子千篇一律,毫無彈性,這就是修行中所謂的「執著」。

幾乎所有的人就是這樣被習性給設定了,消沉的人被自己設定成消沉的模式,哀傷的人被自己設定成哀傷的模式,憤怒的人被自己設定成憤怒的模式,煩惱的人被自己設定成煩惱的模式…我們已經被自己的習性所設定了!而這個習性模式,並非來自於你的腦袋想要被設定,而是被胸中那股氣的感知模式把你給鎖定住了。

因此內觀的第一要務,就是先要認清胸中這個主角,及你被它所綑綁的事實,如果你不能在自身上認識到這個事實,任你如何調整腦中的想法,也無法從煩惱裡解脫出來。

所以,遣慾不是從字眼上、理論上來遣,而是要把你攀附在胸口內的分別知見拿掉而已!感覺永遠都會存在,你所要拿掉的不是所有的感覺,也不是所有的想法,而是只要拿掉攀附在胸口的分別知見而已!

體會到這一環節,就可以瞭解到三教聖人所謂「密傳的心法」了。「密」的意思是在語言之外。所謂「密傳」不是故意不講,而是因為這份真覺只能在自己的身中體驗,語言所不能破,只有靠反觀省察方有著落,所以才稱「密」。密傳不是兩個人關起門來偷偷講,聖賢早就將這密傳的心法,在經典中寫得明明白白了,哪有什麼不能講的,只是講了半天沒人聽得懂,傳了半天傳不出去,所以才叫「密」傳。將你攀附在心頭一氣上的分別知見拿掉,只是看著它那本無意義的實相,慾望就不見了,慾望就遣除了,心就靜了,這就是聖聖淵淵所「密傳」的真境。

人們常常「欲清靜不得清靜」,這是為什麼呢?並非他的腦袋不想要清靜,他的腦袋一直都沒問題,因為他「一直都想著要清靜」!只是他的內心對於氣的分別知見還沒有去除。因此只要對內心氣機起伏的真相重新認識,用一段時間練習與它和平相處,你便能重新找回失去已久,在本性中早就具足的安寧。

而這學問的訣竅,就在面對一個和以前完全相同的感受浮上胸膛的當下,很仔細的去反觀這個氣血本無意義的真相,去練習讓它自來自去,而不與之有一點點的抵抗或助長。只是靜靜的和它共處,任其自在,便己符合金剛經的「如是觀」,及心經「觀自在」的真義,而這一剎那,也正是「覺悟」的剎那。

覺悟就是了悟了本我的真相,但一開始你也許只能體會到幾秒鐘的覺悟,感覺到在這樣的氣血浮動當下,原來是可以毫無分別取捨的任其自在,原來它可以讓氣血單獨的存在於原有的律動之中,原來可以氣自氣、我自我。

仔細的覺觀自己的胸中,你將會在各種或動或靜的氣機感受裡面,嚐到前所未有的解脫與法喜。而後再把這個覺悟氣機實相的時間慢慢加長,加長到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應用自如,這就是老君所說的「常能遣其慾」的「常」字,也正是顏子「三月不違仁」的真境。仁是種性,能夠持續三個月都能觀照他的本質,都不違背他圓滿的種性,都能遣其慾的人,六個月,甚至六年對他來說,也是易如反掌的。聖賢不希望講得太長,讓眾生氣餒,所以講「三月」,以便鼓勵眾生向學。而老子以個「常」字代表每個當下。

 

◎澄其心,而神自清:

澄其心的「澄」字,就像水漫漫的沉澱,是漸漸明朗的意思。好比往自己的胸中慢慢的觀察,把過去那些執著已久的分別取捨模式,慢慢釐清,找出它的真相,這個過程叫「澄其心」。而神是什麼呢?「神」指的不是外面的神明,而是你的神性,是性中奇妙的造化機能。透過實相的練習,漸漸明了你的心,本性中的造化機能就清朗了,就圓滿了。故曰「澄其心而神自清」。

又人身中有七個重要的能量場,分別是頂輪、額輪、喉輪、心輪、臍輪、丹輪、底輪等。其中的額輪、心輪、丹輪等三個重要的氣場,道家稱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這三個能量場,也就是人身精(在下丹田)、氣(在中丹田)、神(在上丹田)的所在位置。精、氣、神都是能量的代名詞,能量之濁而能見者謂之精(主一身精力),昇華到清而無形者謂之氣(主情緒),再昇華到至清至靈謂之神(主思考)。

因此精氣神三者是相關聯的,精若缺了氣必躁動,氣若躁動了神必昏沉。因此當心輪這個氣場觀照得自在之後,昇華到額輪的神就自然漸漸清明,神清明了,腦中的思緒就不會飄飄盪盪了。因此先觀照內心的自在,才能安定腦中的思慮,這兩者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就像前文提過,馬車歪了,必需導正拉車的馬才有用的,故曰「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六慾即是眼睛貪色,耳朵貪聽,鼻子貪香,舌頭貪味,身體貪觸,意念貪法。三毒是貪、嗔、痴。六慾是因六根接觸六塵而生的種種慾望。然而這些慾望,卻不是發生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上。並不是眼貪愛看色,而是心在貪;也不是聽在貪聽,而是心在貪,其它諸根亦然。

久於內觀的人便能覺察到,每當六根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胸中便會產生一些微量的氣機變化,是這些胸中的變化,才勾引出各種貪嗔痴的起起伏伏。也就是說,人們的慾望只發在胸口正中的「黃庭」一竅內而已!

這「六慾」、「三毒」都發生在小小的黃庭裡面,是它主宰著人們一切好惡情感,甚至也能扭曲了腦中理智的思考方向,所以黃庭這一竅才被古聖先賢冠上一個名詞,叫做「人心」!而且說「人心惟危」!它是那麼的危險,因為人的身體這麼大,卻只有這一方寸內能有慾望的發生。這點你得要慢慢的觀察,或者參加兩天一夜的「黃庭禪」的研修課程,透過逐步踏實遣慾澄心的深刻體驗,才能慢慢在自身中,證明這個不變的真理!

講到這兒,「慾」的範圍已明顯縮小了,我們將漸漸在自身中,找到真正「慾望」的根源了!慾望與腦中的思考是有差別的,平日腦中的念頭雖多,但仔細觀照平日那些念頭的本身,就像風一樣的從腦中飄過,本不痛苦的。若不配上胸中那股衝動的能量時,都成不了貪嗔,都叫「無念」,都不叫「動念」!腦中思想配上胸中衝動的慾望時,才叫做「動念」!瞭解了這個差別,我們才能正確的把「動念」的範圍縮小,不致於墮入頑空的陷阱之中。

每當我們的六根與六塵接觸後,常在身中或胸中發生一些微量的氣機變化,這些微量的感覺,並不一定都代表有「慾望」的意義,有時它就像風一樣的自來自去,而你對它也一直無罣無礙,那麼這感受的存在與否,對你都沒有影響,這便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的境界(「物」即是貪嗔好惡的知見)。

例如,平常觀照手中的感覺、腳中的感覺,甚至其身體其它各部位的感覺,它雖然都有感覺,但都不會有「貪嗔」的意義摻雜於其間,都維持著「本來無物」的清真。

但當我們對胸中的發生有所分別取捨時,便給予人們有強烈的「貪」或「嗔」的衝動,此時我們已將這本無意義的氣機變化,攀附了貪嗔,變成了煩惱,我們才稱為「慾」。也因為我們對胸中氣機不斷攀附著好惡的知見(有物),才會像神秀一般,不斷走在「時時勤拂拭」的奔忙道路上。

只要反觀黃庭一竅內,氣機滅起伏的實相,實相顯現的當下,自然六慾、三毒都無法在內心駐足。那麼你可能會問,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時,內心還剩下什麼?就只是剩下氣機自在的生滅起伏而已。「不生」、「消滅」不是胸中氣機毫無變化,也不是毫無感覺,也不是腦袋毫無想法;而是氣歸氣的清真、思歸思的活潑、事理歸事理的正直。分別對待的知見不攀附在氣機起伏變化上,就叫「六慾不生,三毒消滅」了。

此章是要我們瞭解,想要讓你的神(腦中的思緒、身中的造化)能夠清澈,就要從「遣慾澄心」開始。然而這個「慾」字,因為一直都沒有在胸中被觀察個透澈來,所以大家都停留在白話翻譯,或是邏輯的理解上,而末在內心直接與「慾」字見見面,更惶論如何「遣慾」呢!

「慾」是黃庭中的感受,「三毒」也是黃庭中的感受。感受的衝動才是慾、才是毒。遣其慾也好,消三毒也好,都是從你身體的感受中,去除攀附的知見,而不是讓身體沒有感受,也不是讓腦袋沒有想法的頑空。

 

第六章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所謂「心未澄」、「慾未遣」就只在黃庭中的一個「攀附」而已!什麼叫攀附?例如:早上叫小孩起床上學,叫了好幾次他都不起來,真是氣死我也!這時觀照身體,胸中充滿了怒氣,一股衝動的能量。我們雖然知道能量本無意義,但此刻滿腔的能量卻充滿著非常「憤怒」的意思?且那股氣越強,憤怒就越大;那股氣越動盪,就越是氣得不得了!這就是那本無意義的能量已經「攀附好惡知見」,這就是我所說的「攀附」,這個攀附也是所有「執著」的根源。而此刻這股本無意義的能量,卻讓你感到很不舒服,讓你有「心情很不好」的意義,讓你很想把那感覺去之而後快,但卻苦於無法去除掉。這種心境就叫「罣礙」,這種掙紮叫「煩惱」,而這種去之而後快的對治煩惱方式,便叫「時時勤拂拭」。

去除攀附的訣竅就在「實相」兩個字,然而身中的實相是什麼呢?好比喜怒正在發動時,仔細的觀照你的身中,正有一團的氣在變化著,你感到血液有點擴張、心跳有點快、胸口溫度高了一點、壓力緊了一點、全身有一股熱流在亂竄…身中的真相就僅只是這樣,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體會到,它們都不代表任何好惡的意義!反觀這個真相,便是「遣其慾」、「澄其心」的開始,也是六慾不生、三毒消滅的開始。

第七章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老君上一節說一個人之所以不能夠照見自在清明的本性,原因在他的心沒有澄。而心沒有澄的原因在哪裡?在於慾沒有遣。慾沒有遣的原因在哪裡?在於不知道要反觀你心中的實相,沒有把心中那股能量的實相辨別清楚。只要你詳細的比對觀察,這個答案馬上呼之欲出!澄心遣慾的功效將慢慢的發生了。因此本節才會接「能遣之者,內觀其心…」這段文章!

這段文章一開始就說要「內觀其心」,因此各位若想得到先聖先賢的自由自在,你要不要內觀你的內心呢?我常聽到有些愩高的人,高舉著下巴說他不必內觀、也不必外觀!真是令我非常遺憾!

接下來這第七、八兩章,便是整個清靜經教我們如何去除煩惱、返回清靜的主軸所在,裡面直接談到了老子教導眾生澄心遣慾最直接的方法,所以這兩章非常重要。至於如何遣慾澄心呢?接下來讓我逐句為各位解開這些迷團。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之」就是前文所講的「慾」字。清靜的關鍵在遣慾,而要如何遣慾呢?方法就在這句「內觀其心」了!觀照那個貪嗔慾望的感受在哪裡?什麼形態的能量讓你變得如此的衝動?不同情緒發生時,那能量有什麼相同之處?或有什麼不同之處?而那能量原本的真相究竟如何?這都是你應該要去觀察覺照的課題。唯有在黃庭中觀察出這些問題的真相,才能踏上遣慾澄心的道路。

「觀」是什麼意思?「觀」是去感覺,去覺察起心動念的真相,去覺察煩惱罣礙的真相,去覺察自性本來的實相,都叫做「觀」。用眼睛直視叫看,用感覺去體會叫「觀」。

實際上「觀照」是個非常平常的能力,沒什麼困難的。好比我問你「現在肚子餓了沒?」你說「有一點」!為什麼你知道有點餓?因為你能感覺,當你去感覺時,就是「觀」。

觀照的工作雖然可以在全身上下所有的感受中進行,但老子說,最重要的是要「內觀其心」,因為全身的感受都與黃庭相連,只有黃庭一竅內的感受,能顯現貪嗔好惡的意義,因此內觀若失去此一主軸,不論你學內觀多久,也就等於不曾觀照過自己的內心了。

觀照你的心就是要瞭解,什麼才是你的心?你的心怎麼運作?你那充滿貪嗔好惡的煩惱,究竟是被什麼力量給牽制著?無相無念的本心應該是什麼樣子?究竟的解脫與安寧又是什麼樣的感覺?這一大堆的問題,很多人修行了一輩子也沒想過的!然而這些可以不必瞭解,就自稱已經「解脫」了嗎?

然而內觀其心要觀照到什麼地步,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呢?老子說要觀照到「心無其心」才行!什麼是心無其心呢?並非把心中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也給抹滅掉,而是只去除一些不該存在心中的污染知見物而已。

例如:人們的腦袋本來具有可以思考功能,人們的黃庭本來具有豐富的情感的功能,人們的肢體本來具有能感受的功能…等這些都是人身本自具有的正常功能,這些功能都應當可以自然的存在,因為它們的存在並不影響我們清靜的本質,而且更可以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驗證清靜的真諦。

然而聖賢要我們要從心上去除的是哪一部分呢?就只是「慾」這個部分而已!不要像那些頑空學者,錯以為是要把你腦中的思考、心中的情感、甚至身中的感覺等全部去除才肯罷休。

因為「慾」是後天的薰染,不是先天的實相,不是本自具有的本質,這外來之物有礙於本性,因此修行之初必須先對它有所認識,然後才能將它去除。你先要瞭解什麼是你的慾?慾在身中的真相是什麼?這真是踏上遣慾的第一個困難點。

但這樣還不行,還要觀到「心無其心」才行。「無其心」不是沒有心、不是沒有思考、不是沒有感覺…,而是在任何內在氣血奔騰的當下,往內覺知只剩下氣機起伏的原始波動而已,不再攀附上貪嗔、計較、競爭…等不純淨的知見在裡面,只剩下全身一段純正浩然剛健的正氣在蘊化而已,這叫做「心無其心」。

我的先師曾說過,修心要「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只有一點空靈之氣」;也說過「空中妙有,有什麼?有一股浩然正氣!」這樣的話。意即在任何情緒奔騰的當下,盯著實相看,最後包含黃庭、腦袋、甚至全身在內,都只剩下一股浩然正氣的暢然覺受,別無其它分別知見,這就是所謂「只有一點空靈之氣」!只剩下這樣,其它別無意義了,這也就是老子所謂「心無其心」的真義。

「心無其心」的前一個心字是本心,後一個心字是凡心、是慾念。只有本心,沒有凡心、沒有慾念,所以叫做「心無其心」。只剩下一點空靈之氣的真覺。

「空靈之氣」就是「浩然正氣」,也是「清淨法身」,它在你身中是什麼感覺?這個感覺如果你一開始在胸中不容易驗證,你可以先在身體的其它部位觀察。平時身體的其它部位有沒有「氣」的存在?孟子說:「氣者體之充也」,它當然隨時都充沛在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只是不夠浩然,所以不易覺察而已。

而觀察全身的浩然之氣,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讓身體動起來。譬如:原地跑步三分鐘,然後停下來,此刻觀察你的手掌、你的全身,與未跑之前的不同處,就是全身多了一股「充沛的能量」。

或者你可以舉起雙手鼓鼓掌,然後停下來,仔細觀察此刻掌中存在著什麼樣的感覺?你會發現整個掌中充滿著細細麻麻的感覺,有的說像千萬隻螞蟻的感覺,有的說像電流的感覺…那就是我所說的「氣」。這股氣平時就充滿在你的全身,卻不帶著任何好惡的知見,因此稱為「空靈之氣」,佛家則稱為「實相」。而您若能連黃庭中的那一股氣,也能如實的去觀照它的實相與自在,便是「心無其心」的當下了。

剛才所說的方式,都是讓身體動起來,以便刺激那股氣,讓它更為明顯,以便觀察。但若是平常沒事時,請你體察你的身體、體察你的黃庭,你還能感覺到裡面微微變化的氣息嗎?當然是可以的,只是那感覺比較微弱而已。你可能要稍微放鬆一下,安靜個幾分鐘,仔細的觀照,就可以感受到充滿在全身的那股氣,所呈現出的細麻感受了。

再說得更生活化一些,例如:當你又餓又冷的時候,與你充滿朝氣精神的時候,身中那股氣的感覺一樣嗎?我想你可以感覺到它的不同,但你可以仔細的說出不同在哪裡嗎?好比在手腳中有什麼不同?在腦海中有什麼不同?在黃庭裡有什麼不同?我若這樣問,你會覺得不太好用語言說明,但是你可以感覺到他們是很不同的。

再例如:當你正在氣一個人的時候,與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相比,那股「氣」的感覺是一樣的嗎?我想你會說「差很多!」那麼差在哪裡呢?在手腳中有什麼不同?在腦海中有什麼不同?在黃庭裡有什麼不同?差異在哪裡?這真是不好用文字形容,但你可以感受得到的。

能分辨得出以上的不同,是內觀的基本功,而後才能從你貪嗔痴愛的源頭去下功夫。才能在各種心情發生時,將周身氣機的相同相異處看個清楚來,最後你才能發現,它們的差異原來只是這麼一丁點而已,原來讓那一丁點發生去存在,沒什麼不可以的!當你發現這真相,就再也不必受這一丁點不同的微小感覺所左右了,就可以步入「心無其心」的自在了。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就是對於氣機生滅起伏的分別知見改變了,回復於一個赤子本來應有的真覺而已。如果你記憶力夠好的話,也許你可以回想到,你第一次生氣是什麼時候嗎?在什麼情況下生氣的呢?在此生第一次生氣之前,難道你不曾有過「心」嗎?難道你不曾有過氣機起伏的「感覺」嗎?當然有的!只是那個赤子心還沒有在氣機起伏上攀附好惡知見而已,這便是「赤子心」的可貴之處。

但當第一次學會生氣之後,那小孩會很高興,他覺得終於學會大人那幅生氣的酷樣了!我記得小時的我就是這樣,很羨慕哥哥姐姐會生氣的模樣,我一直學都學不會,我拼了命的學,學到外表都很像了,但是感覺還是不太像生氣,因為我還不知道要怎麼把胸中的氣,與分別知見去作聯結,所以縱然氣得很像,也沒什麼滋味。

有一天哥哥姐姐欺負我,搶了我的玩具,我一下子生了一個好大的氣,並且順利的嚇退了「敵人」!那天學會了生平第一次生氣,我第一次嚐到氣起來的滋味,我好高興我終於和大人們一樣酷了!之後的那幾天,我一下變得好愛生氣,一有機會就藉機「練習」一下,飆一下,好像深怕不練習會忽然忘了怎麼生氣一般!

過了兩三天,我發現我痛苦了,我想回到原來的我,但卻不可能了!現在想想,那幾天就是「後天情識」毀了我「先天真覺」的時刻呀!你也還記得你也曾經「第一次生氣」這一天嗎?可怕的攀附從此埋沒了本來的安寧!

現在你會生氣嗎?你會嫉妒計較嗎?第一次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呢?而在這第一次之前,你的清真是什麼樣子的呢?回想到第一次生氣計較之前的那一段生命,真是氣機無比活潑,且非常的清靜自在。沒有情識摻雜在裡面作祟的那個心,就是「心無其心」的心,那個氣,就是「一點空靈的氣」呀!

我記得我已經升到國中了,我還分不清楚,為什麼哥哥姐姐打開電視,老是喜歡聽歌星一首接一首的唱著流行歌曲,好比當年的「群星會」什麼的。我搞不懂,有話用講的就好了,為什麼要用唱的呢?他們轉過來轉過去都是唱歌,我就分不清楚哎來哎去、愛來愛去有什麼好聽的!

忽然有一天,我開始覺得這些歌曲真是好聽,每一首都打動到我的心坎裡去,真是好聽!然後就學著哼,一哼進去,那旋律就帶動著全身的感受,胸中的情識馬上把你綁住了,然後就變得多愁善感,就在那邊一邊聽歌,一邊強說愁,現在想想,不外都是被情識玩弄的遊戲。我那單純自在的人生,未上小學前毀了一半,到了國中就幾乎全毀了!這真是現代人的悲歌呀!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不是觀察到什麼想法都沒有、什麼感覺都沒有!過去有一個人問我說,你有沒有靜坐坐到一念不起,什麼都不知道?我說:「沒有!我靜坐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靜坐的目的是要瞭解你的內心如何在各種感受中了無罣礙,而不是如何沒感覺,更不是如何沒想法!千萬別誤會「心無其心」的意思才好。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看著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形勢,一個名利地位…,這都是「外觀其形」。看著外面的一個形勢在變化,內心也許有變化,也許沒變化,既使心頭能量有了變化,也不被這個變化所牽絆,就是「形無其形」的意思。

例如:你看到一個人地位非常的高,非常的有錢有勢,你的內心很祝福他,卻沒有一點攀慕或畏懼之心,只是一如平常的與其交往,這就是「外觀其形,形無其形。」跟一個人交往,他的外形如何,權勢如何,我們只跟這個人的為人交往,而不以他的形勢來論高低,這個叫做「形無其形」。

你有沒有發現,在日常中當大人物現前時,大家都忙著鞠躬哈腰,所為何來?因為大家外觀其形的時候,內在都發生了一些攀附,大多數的人都被這些攀附所操控了!

修行人不要太管別人怎麼在意我們的外貌,只要乾淨大方,不用花太多的錢在這個上面,也不必為外貌不如人,或勢不如人就開始自艾自憐。自艾自憐的人,就是已經被外在形勢給罣礙住了。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大人物在孟子的眼中,是很平常的;豪華的房子在孟子的眼中,也是很平常的;飲酒玩樂在孟子的眼中,更是沒什麼好流連忘返的;平凡的自己與大人物平起平坐,沒什麼好自卑的,這就是孟子實踐老子的「外觀其形,形無其形。」最好的寫照了。

但這「外觀其形,形無其形」要從哪裡著手呢?問題不在外,答案還是在你的內心上,離不開內心的一個「慾」字。你內心的一個小小變化,更讓你覺得他好高貴!就已墮入「形有其形」了;或是你內心的一個小小變化,更讓你覺得他好鄙陋、低賤!這也是墮入「形有其形」了;這一切最後依然是由內心來是否攀附知見來分判的。

所以有形與無形的,不在於外物的形狀、形勢,而在於裡面的感受是否攀附尊卑高下的知見。因此這一句雖然說是「外觀」,但「萬法唯心」,內心裡的感受才是關鍵的所在。與外在形勢接觸時,打從內心的氣機變化上了無分別,在氣機起伏中己經平等,方是「外觀其形,形無其形」的第一義。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遠觀外在山河的地,隨時都充滿著各種事、物,如果你把這句話解讀為「觀照到世界變成空無一物」!你明知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可知「物無其物」不是外在的空間中沒有一事、物,而是心境對於外在事物的了無罣礙而已!

而所謂了無罣礙,也不一定是內心的情緒都平平靜靜的,都沒有一點波動的,而是對於內心任何起起伏伏的能量感受,視之泰然,只當作一股能量去觀照它的自在起伏而已。若不攀附上好惡的知見,它一點都沒有危害的。

在實際的運用中,不論在任何生活的當下,若是內心的情緒能夠保持平靜,那麼不論外在事物發什麼樣的變化,對你都不會有什麼牽擾的;而若是你的內心的情緒己經因事物的干擾而起了波浪,那麼你還有一個方法,可以不受內心那個波浪的干擾,這個辦法並非用「時時勤拂拭」的方式,去消滅那個波動,而是用「如實觀照」的方法,坦然的接受這個波動,只當它是一股毫無意義的能量,去接受它的自在起伏而已。至於外在的應對方式,依然可以用你認為最好的方式去處理。

總之,「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這三句話的根本意思,指的都是內心上的平等,內心上的無物(氣上無分別好惡),而不是指外面事物的有無。

 

◎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三者就是「內觀其心、外觀其形、遠觀其物」這三句話,但經文雖然分成三者來說明,但是「萬法惟心」,當一切事物形成你的煩惱時,那煩惱終究還是由內心來感受而已,因此這三句話,最後依然只剩下「內心」這個胸中的主角罷了!

「無」是內心沒有了好惡智見的迷惘、沒有好惡知見來罣礙,而不是沒有看到外在的人事物,更不是內在沒有了感覺。「無」指的是這三者在內心所引發的好惡迷惘都沒有了,都解脫了,叫「三者既無」。

「唯見於空」的「空」是什麼?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指攀附上來的知見沒有了,當攀附的東西都拿下來了,那麼你就可以看到心性的本貌。心性的「本貌」就是「空」的意思。因此「空」與「真」是一樣的意思,經典常用「真空」來形容這樣的現象,意思是「空而後見真」、「空裡有個真」的意思。若是以為什麼都不存在,什麼東西或什麼感覺都沒有叫「空」,又把「真空」想像成比空還要空,這種空不叫「真空」,佛家另外取了個名詞,稱為「頑空」!

有清明的知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沒有好惡情識摻雜於氣機起伏之間。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因此五蘊與空本來是同時存在的。空中可以有真色、空中可以有真受、空中可以有真想、空中可以有真行、空中可以有真識。

這一段說要遣除慾望,從哪裡開始遣?老子說:從「內觀其心」開始!觀到攀附在黃庭氣機上的好惡知見都拿下來,看出原來它就僅只是一丁點氣血在生滅起伏而已,別無其它,這就是「心無其心」、也是「形無其形」、也是「物無其物」了。這「三者」感應到內在,便成為黃庭中的一種氣機感受,但你對那一股感受只覺知它的真、它的本貌、它的實相,再也沒有其餘了,這便是「三者既無」了。

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首偈語裡的「我」,指的是你心性的本貌,心性是一股能量,而覺察這股生命的能量必需透過「感受」。心性中的感受不能以形色的貴賤來判讀,不能以音聲的好惡來判讀,不能以任何價值觀來判讀,因為它只是一種感受,它只是一股本無意義的能量。這股能量本來不貴不賤、不好不壞、非青非赤、非紅非白…,這個就是所謂的「空」。

此處老子揭出一個「空」字,但老子怕我們誤會了這個「空」的意思,是什麼東西都沒有,什麼感覺都沒有,這麼一來在修行上會產生很多的執著、很多的病。為了補救這個缺失,所以在以下第八章這一段「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這段經文就是為了防杜一些修行中的「頑空」之病而說法的。

想要瞭解第八章的這段文字,一定要對第四章「人心好靜而慾牽之」的「慾」字,在身中到底長什麼樣子,觀照得明白來,才有辦法楔入這段經文的真義,否則任你再怎麼研究,都只是文字的白話翻譯而已,與自身實相的覺悟沒有什麼相關的。現在我們來欣賞這段文章─

 

第八章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觀」就是去感受、去體察,而不是在腦中去窮思考。

這裡談到好幾個「空」字,意義略有差異,然而大體來說,「空」是什麼意思呢?譬如:此刻我手上拿一個杯子,我問你我手上有沒有拿東西?你會說「有!」而這個杯子裡面沒裝水,當我問你:「我杯子裡面有沒有東西」的時候,你卻會說:「空空的!」你的答案之所以不一樣,那是因為我問的「主軸」不一樣的關係。

這時候你說的「空空的」,是「除了杯子本身以外什麼東西也沒有」的意思,而不是連杯子都不存在;經典中的「空」就像這樣,「空」只是代表「外來物一個也沒有」,而不表示「連最基本的本質也沒有了」!這點一定要分辨清楚,才不會墮入頑空之病。

大體上經典中的「空」,是叫你在心性的本體上不要畫蛇添足,不要在本體以外攀附一些知見,因為這樣就失去了它原來的風貌了。維持本體原有的清淨本質,經典都稱為「空」、稱為「無」、或稱為「真」。這三個字都是既沒有多,也沒有少,只維持它原有的實相之意!

「觀空亦空」的第一個「空」,指的是本心本性原來純真的面貌,「觀空」也就是觀得心性之本真。猶如看見深山裡的原木,那種純樸之美,未經任何人工雕琢。這種不加外物的美,我們就稱為「空」。

至於這個空在日常生活中怎麼應用呢?譬如:老闆對員工說:「這事你要怎麼怎麼做…」員工說:「好」。後來老闆想想這樣不恰當,再跟員工說:「不如你就怎樣怎樣,再改一點點!」員工做到一半無奈的說:「好吧!」再過十分鐘,老闆想一想還是不恰當,於是就說:「你還是再改一下吧」!此刻員工胸中湧起一股熱血,然後大聲的說:「你到底要改幾次!煩不煩!」

這員工在熱血未出現前還很理性,在熱血出現一點點時有點不耐煩,當那股熱血變成很大時,厭惡感就立刻飆了得起來。從他很平靜到發火,從理智到狂飆,這中間的變化主角是什麼呢?就是胸中的那股熱能!

而這股熱能其實相就是「氣」的起伏加上「溫度」而已,善於內觀的人,在自己很盛怒的當下,懂得把注意力拉回到胸中的那股能量上,只是盯著那股能量的氣機起伏,盯著那股熱量的起伏,享受能量的忽強忽弱、忽來忽去,對能量不作任何好惡的分別。他便可以在當下享受到氣機盎然之樂,而不受到情緒的綑綁,這就是「觀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類的「苦」只是來自於身中一丁點的感受而已,一切的「苦」都是感受在作祟。雖然身體不發生感受是不可能的,然而我們如果能夠透過實相的觀照,不被身中那些感受所愚弄干擾。那麼站上講台的人既使身中依然湧起熱血,也不再把這一丁點能量解讀為害羞怯場;走入黑暗的人既使身中依然昇起熟悉的害怕,也不會被那一丁點能量控制得一步也動不了;受盡委屈的人就算胸中依然昇起酸酸的氣血,也不會難過到無法自已。

如果能夠觀照身中能量的實相,並且去享受它,你可以在任何當下,與一切情緒和平的共處,甚至享受所有感受於其間,這便是「觀空」的應用。

「感受」是人快樂的泉源,也是人類煩惱的深淵,可以說人類一切的生活與是非價值,都是在那一丁點感受中,依自己的好惡知見分判出來的!如此看來,內觀身中感受真相的學問,可以說不重要嗎!

感受就是氣,氣總是在不斷的起伏變化的當下,趁機激發出人們潛藏已久的好惡知見!可以說人類一切的價值觀、一切好惡思想的成因,都是在這個起起伏伏的一丁點感受上演變的。因此覺者可經由內觀周身氣機起伏的實相,了卻以往攀附在感受上的牽纏,享受了無罣礙的人生。

雖然貪與嗔在感受上好像截然不同,但智者往內覺觀其實相,卻看出它幾乎一樣的共同處,原來它們都是氣機微小的起伏變化所構成的。看破這個身中的實相,就是清靜經所謂的「觀空」了。而這是需要練習的,可能練習三五個月的反觀覺照之後,你便能瞭解這段話指的是什麼!

在解「亦空」之前,有一個觀念得先在此交代清楚,否則對於下文的含義,會感到納悶不解的。這觀念就是看經典要懂得去推敲一個字的兩面意思,也就是這個字出現在這段話裡面,到底是代表「吉義」?還是「凶義」?對於這點必需先有分辨的能力,才不會錯解了聖賢的原始用意。

在中國字裡面,幾乎每一個字都同時兼具著吉、凶二義,例如「空」這個字,它的吉義就是不罣礙、很自在、很真實、很原貌…等意思;而它的凶義是很死寂、很枯木死灰、什麼都不存在了、毫無生機…等意思。那麼在讀經典的一段文章時,到底這個字原作者的用意是取其吉義?還是凶義呢?這必需要連貫上下文,才能推敲出正確的方向來。

例如第七章說「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說要遣去他的慾望,要內觀無心、外觀無形、遠觀無物,當這三者都澈悟之後,就能體會到什麼叫做「空」的境界。可見得這個「唯見於空」的「空」字,是吉義,是好的意思,指的就是心性的本真。

而第八章承接著這句話,說:「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這段話中出現了很多的「空」,很多的「無」,且同一個字,一下子代表吉義,一下子又代表凶義,因此讓很多學者摸不著頭緒。到底這名詞在這句話中是吉義還是凶義呢?只要懂得得連貫前後文,就能正確的掌握了。

好比現在這句「觀空亦空,空無所空。」上文說雖然已經觀到「三者既無,唯見於空」的真相了,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令人非常高興、非常有成就感的!但這自高的心態隨著氣血昇起於胸中時,也是對待的一種,這對待一入心田,亦是污染本心本性的。好不容易才證得的空,馬上又煙消雲散了!所以想要真修的人,還是得透過觀照,將這個攀附在氣血上的成就感放下才行,還是得將這「唯見於空」後的成就感再放空才行。

實地修為者,雖得證「空」的喜悅,在喜悅中那氣血依然不被“成就感”的知見所染,故曰:「亦空」,就是那個因得證空相,而昇起的法喜能量,也要放空才行。

也許你會問:「難道連喜悅都不行嗎?」喜悅是必然的,但要在心頭昇起成就感、得意感的氣血當下,把攀附在上頭的好惡知見它完全消音,依然只觀著那股能量起起伏伏的實相,依然要用照妖鏡把它仔細的看出原貌來才行,不能因為成法喜就准許它攀附夾帶,所以叫做「空無所空」。

可見前面這「觀空」的「空」字本是吉義,是一種實相的功夫,但是才相隔一字,「亦空」(也要放空)卻馬上變成凶義了,所以後面立即又說「空無所空」要空到沒有空執才行!所以說,要準確的體會古聖先賢的用心,必需要在字裡行間,仔細的比對其吉義凶義才行的。

要空到不知有「得」,要空到沒有得意洋洋的成就感,要在接二連三的喜悅中,依然保持能量的清真,了無貪嗔罣礙才行。所以說「空無所空」。心經說「無智亦無得」也是此意。這「智」與「得」便是成就感作祟下的產物,因此在聖賢的眼中,它們都極容易夾帶知見而變成凶義,故而都非常謹慎的提防!看看我們這些凡夫,才剛有一點小小收獲,就個個面帶「德色」!立即洋洋得意,真是淺陋呀!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前段觀照到情緒能量毫無知見叫「空」,而練到那個因觀空夾帶而來的成就感也在氣血上被滅除了,層次又提升了一級,這時老子另外假託個名詞,改用「無」來稱呼它。這樣看來第一個「無」是代表吉義的。然而後頭卻又說了一句「無無亦無」,意思是這個「無」雖高妙,但也隱藏著另一種更大的成就感,因此更有變成凶義的危機!

愈是往深層得到突破,成就感就躲得愈深,越難去除。然而我們卻常常只看到膚淺的貪執,而看不到被包裝得很有道理,包裝得密不透風的更大貪執。就好像那些已經將氣血中隱隱作祟的成就感滅除的人,又會在胸中更深處,昇起另一股更深的成就感,那個自以為有得的成就感,當然也是對待的一環,而且隱藏得更深,更難拔除。

老子上一句先讚許這種成就,下一句便立即視它為一種更深更隱微的病而且要我們謹慎的將它拔除。這「無」比前面的「空」病更難除!修行者至此還要時時做更深入的自我觀照,更深入的洗心滌慮,將這個「無」的病在氣血上消音了、去除了,方謂「無無」。

講到這裡時,這「無無」是代表「沒有『無』的病了!」本是吉義,然而達到「無無」的成就又要比「無」及「空」時高多了!那智慧又要比「無」及「空」時大多了,所以當一個人淺嚐「無無」的境界時,即刻又昇起一種更深更隱微的貪執之病!而且包裝在更大的智慧與更雄辯的口才之中,那病更是難以去除,因此「無無」馬上又成為凶義了!

就像這樣,隨著在洗心滌慮的道路上一層層的突破,因為達到「無無」的突破而在胸口昇起一陣陣的氣血時,又隱隱帶著成就感、得意的聲音!智慧者立即覺知這個氣血亦非清靜,故而再舉起觀空的真覺,直觀其本無意義的起伏的原貌,將知見再做個澈底消音,將它再觀個水落石出來,這個因「無無」而起的病終於又沒了,這才叫做「無無亦無」。

如果我們把「空」講成淨相(因自以為是而顯現出得貌),這個「無」就是高級的淨相,而「無無」更是超級的大淨相,因為它包裝得更接近自然,不只別人看不出,連自己也分辨不出來了!

好像那些喜歡爬山的人,山越高,爬得越累,當爬到山頂時,那成就感就越大。有些人一輩子就是以登上喜瑪拉雅山為志,爬到手指腳指都凍傷剪掉了,他還是要爬,有的人已經剪到十隻手指頭都快沒了,命都快沒了,家人整日為他提心吊膽他還是要爬!為什麼?為了征服這座山的「成就感」!冒著生命的危險,甘願讓親人提心吊膽,甚至有可能傷心欲絕,只是為了一股「成就感」!成就感有那麼大的力量!而修行的成就感更甚於此,當然更容易產生執著,將人綑綁。

每個人在自我內觀本心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個階段是這樣的。我常說修行的道路上,有機會進入「淨相」的人是有福氣的人,但也是進入極端危險的人了!因為世上有百分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根本還分不清楚「淨相」是什麼玩意兒,他們沒想到世上還有這種「因為修得好才有的執著」!所以能夠進入淨相的人,我說他算是有福氣的人。但這也是相當危險的人!為什麼?因為這淨相的貪執比「垢相」更可怕,隱藏得更理所當然,更能欺瞞別人和自己。它常讓你自以為是,而且將這自傲用謙卑的方式,深埋到骨子裡,所以它一染上,勢必非常難以拔出,因此更為危險!

世上的修行者難得有幾個人,知道要從淨相的貪執裡拔出來,但一拔出,立即有另外一種更大的成就感來侵襲你!老子稱這種含毒的成就感為「無」!而「無無」又比「無」的毒更深,更隱微,這個「無無」就是超級大淨相。那種人的心裡總是升起這樣的聲音:「你看我連『無無』的淨相都沒有了!你們看我多厲害!」這種心態叫五十步笑百步,所以老子說:「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還要無,因為這都是病啦!

◎無無亦無,湛然常寂:

「湛」是清澈。「寂」是不動。能夠「無無亦無」的人,表示他又一次站上一個新的高峰,慾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觀覺照,其作祟的機會已經非常非常的少,成就感的作祟已經非常非常的少,各種垢相、淨相都很難牽擾到我的心,這時老子稱為「湛然常寂」,可見這個「寂」字是吉義的。然而突破至此,更深更隱微的病,亦有可能正在隱然的成形。總之,這「淨相」真是無所不在,一刻疏忽都不行,所以後面馬上又寫「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雖然已經達到了「寂」的定力,但若稍一不慎,對胸中氣血又稍有貪執,這個「寂」還算寂嗎?所以這「寂」字馬上又變凶義了!變成另一種「高級貪執」的代名詞了!所以老子馬上又說要「寂無所寂」才行!

意思是在你成道之前,不論你精進到多麼高的層次,時時刻刻都要拿出你那把唯一的尚方寶劍、唯一的照妖鏡,將那氣血完全消音,照出個本無意義的原形來才行。在「寂」的貪執中依然要照見本真便稱為「寂無所寂」!這樣「慾」字將澈底的拔除,再也不會發生了。經過這一重重的反覆考題,每一關你都能安然通過「反觀實相」的測驗,不論垢相、淨相的執著,都無法侵入你的心中,此時便稱為「即是真靜」了!

修行總要有畫上句點的時候,老子最後用這個「靜」字來表達最後的究竟,用這個「靜」字來表達一定永定,永不退轉的吉祥之意。這個字在老子的假託中,是永遠的安寧,永無凶義的。

此段老子真是給我們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讓我們知道凡字都有吉、凶二義,前後只隔幾個字,意義就可能完全相反了!可見再好的事、再好的字,過與不及,意義就會完全相反,就會誤入凶義,而成為一種執著,真可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在修行,都在追求空、追求靜、追求無,但卻都走入茫然不知的執著之路的原因。

尤其在修行路上,走入過度的空無、過度的定靜、過度的熱誠、過度的恭敬、過度的精進…,各種貪執成病的狀況,更甚於一般的人。這種過與不及,貪執成病的狀況,在修行道路上,不僅是無所不在的,且幾乎是人人必犯的。因此老子特別在第八章中,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的破除之!所以我常說這第八章與第七章,同樣並列為清靜經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章節!

總之老子這一段話,為的就是要治療修行人的淨相之病。什麼是淨相呢?淨相就是因得證個什麼道理,所以就自以為高尚、自以為有成就,自以為高人一等、自以為有品格、有格調…的一種貪執。特別要一提的是,淨相不是一種思想,而是胸中的一種感受、一種夾帶意義的氣血。人們胸膛中昇起一股氣血,而竟夾雜著方才所說的那些意義與貪執時,就是著了淨相的當下,就是因墮入對待而喪失本心本性的當下了!(有關淨相的詳情,可參考愚著「心經CD」。)

前面已經講過,慾望有兩種形態,一種是「要」,一種是「不要」。而「要」的貪執裡面,這種淨相的貪執算是最為嚴重的了!人類最大的貪執不是洋房汽車,這只是小慾!實際上這些都是手段而已,真正的大慾是在追求別人的肯定、追求別人羨慕的眼光、追求自我的高尚感…等等,這是潛藏在內心中很大很大的慾望!

自我提昇是好事,但其目的如果是為了那股得意洋洋的感覺,那麼這種昇華,便已是虛偽與罪惡的深淵了!想想那些惡人為惡,尚且還知恥,見到人還會躲藏;而自認為善所得,而開始面露「德色」的人,總彰顯於眾人之前,這不是比惡人還惡了嗎!

這個淨相之病在修行人之中,可以說一個比一個更深、更隱微。所以老子得在這段短短的文章中,像剝洋蔥皮一樣,一層層破去。這段話真是直接道破修行要害的一段話,我們怎能輕易讀過呢!

此處的「慾既不生,即是真靜」這一句話,可說是所有經書裡面,對於「靜」這個字所作出的最好解釋了!為什麼?因為一般的人對於靜這個字的解釋,多偏好於枯木死灰的這個方向,然而這正中了頑空之病。老子說「靜」只是「慾不生」而已,並不表示該存在的東西也都死寂了,只是慾沒有了而已,但是本性中的應有發生,正如春天的草木一樣,蓬勃生長、生機盎然,那個才是「真靜」。真靜裡面是活的、是動的,它不是靜靜不動。

道德經說「歸根曰靜」。歸根就是「還」。好比我借你的東西,你總該還我吧!又像一個人在外流浪還沒有回家,就是沒有歸根。讓物物回到應有的歸宿就是「歸根」。就像光明應該還給太陽,把黑暗要還給黑夜,把身體各部位的感覺還歸各部位去發生、去承受,把實相還給那股本無意義的能量,這就是自身歸根,自身的真靜。

在靜坐時,把腰的酸還給腰去承受,把腳的麻還給腳去承受,把胸中的動盪還給胸中去承受…,不要讓它們打架,也不要讓它攀附任何好惡意義。將各部位的感受還給各部位去承受,這就叫做「歸根」,也就是這裡所說的「靜」。

為什麼聖人叫我們內觀?目的就是要觀出感受的真相來,把感受還給它的原貌,它的原貌就只是無數細細麻麻的生滅起伏,就只是這樣,沒什麼了不起,就算讓它存在體內也沒多大妨礙的,將身中每個地方的感受還給每個地方,不要與心情相牽擾,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真靜。

圓覺經中有一段話,恰好可圓滿的詮釋此章的精義:「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如空、無、無無、寂…等),由堅持遠離心故(源自堅持實相)。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得無所離,即除諸幻(好比空了還要離空,無了還要離無等)。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就像以空渡幻、以無渡空、以無無渡無、以寂渡無無…等)」

 

第九章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真常應物:

什麼叫「真」?就是把身體各部位感覺還給各部位,這就是真。「感覺」是人類是否煩惱的誘因,例如:做一個簡單的試驗,到街上用同樣的力道,拍十個陌生人的肩膀看看。你會發現,每個人反應都不一樣,有的人被一拍就嚇跑了;有的人被你一拍,會很凶,最後是你被嚇跑!然而你拍的力道也差不多,拍在肩上的感覺都一樣,有的人被拍會感覺很煩,有的人卻覺得很好玩,可見得人們對於身上單純的一丁點感受,有著嚴重的迷惘存在。有了迷惘,就不真了。但若你懂得把感覺還給各部位,剩下的就只是各部位些許能量活動的本貌而已,何來的什麼煩惱!這就是「真」了。

什麼是「常」?不是一時的,而是能應用於無時無刻才是「常」。「真常應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讓你身體上所產生的各種感受,歸於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承受,不把它看成你的情緒與煩惱。不要老是用那個一成不變、毫無彈性的應對方式,把感受與心裡的分別知見,結合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地獄,然後在這個巢臼裡面打滾生活,以致煩惱永遠都說不完。

一時的新鮮,不叫「真常」!真常是不論多久,它是可以貫穿在你日常生活的每一刻裡的,只有真學問才能引領您進入真常,只有掌握到真常才能得到永恆的解脫真樂,不是一時的感動,也不會因為時空的變化而褪色、而失真的。

人的煩惱是什麼?是一種感覺;人的歡樂是什麼?也是一種感覺。而感覺的主體是什麼組成的?它是忽生忽滅的「氣」所組成的!這一點若能觀得透澈,什麼都解決了,它永遠只是閃閃爍爍、忽生忽滅的氣機起伏而已,它本來無物(貪嗔),何來的煩惱!

然而在你的分別知見下,這同樣的「氣」,可以在你心中,營造出令你覺得有如天堂一般的感受來,也可以營造出有如地獄般的感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人心可造天堂也可造地獄」的原因。

由於自己的分別意識營造出來的天堂地獄,失真了,就不叫真常,偶而真也不叫真常。真常是時時刻刻的,是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分一秒的,來與生活中各方向的人事物相應對,叫做「真常應物」。

對事物的變化做出應有的反應叫做「應物」。外境發生了某些事,總要處理吧!有個人褒獎你,你該怎麼回應?某個人對著你很無禮,你該如何回應?朋友落難,你應該怎麼應?到底是出來當官好呢?還是甘守清貧好呢?到底是豪華些還是簡陋些好呢?到底是大膽些還是保守些呢?這些外在的選擇,都是一個「應」字!

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應,聖人要我們用真常去應物,觀照著身中的實相來應物,不是叫你躲起來不要應物。但重要的是不要因為顧著應物,而對內在的感受實相產生迷惘,創造出煩惱來。

事情該怎麼樣辦就怎麼辦,氣血該怎麼觀照就怎麼觀照,外在的歸於外,內在的歸於內,感受歸於感受,心思歸於心思,氣機的歸於氣機,不相混淆干擾,這就是「真常應物」。

人們往往知道該怎麼應物,但卻被內在氣血牽擾不已,致使很多事情變了調。究其原因何在?感覺!習性!你的感覺加上你的分別習性,便使一切都失真了。

「應」字與「靜」字本不衝突,因為「靜」這個字,不是叫你不動,靜不是不要出門,不是不要走動,不是不要與人應對…靜只是將你身中所有的感受還給個部位去承受而已。這聽起來簡單,然而實地去實行的時候,你才會發現,這真是個大學問呢!

不相信你可以在下一次靜坐的時候,或是下一個胸中氣血來襲的時候試試看,盡量讓各部位感受還給各部位,儘量讓本無意義的氣血活動不墮好惡分別,你若做得到的話,靜坐兩個小時應是很簡單的事。

為什麼很多人坐不到半小時,坐不到一小時就起身了?我有一點腰酸,所以我煩啦!我有一點腿麻,所以我很想要起來了!起來後看看時間才二十分鐘。然而什麼叫做「將各部位感受還給各部位?」腰酸應該由腰來承擔!不要牽扯到心來承擔!你仔細的觀察,這個腰酸是腰不能承受呢?還是你的心不能承受呢?是否你的心因為腰部的一點點感受,已經開始浮躁起來了?最後是否因為心中的一丁點浮躁,使你準備要放棄靜坐了呢?

以前我時常在跑步中觀照,仔細的觀察跑步的過程,實在很有意思。跑步應該是腳部最累,上半身是個坐享其成者,它只是被辛苦的腳背著繞圈子而已,照理講上半身應該很輕鬆、很快樂才對!但是當你跑到覺得想放棄時,觀照看看是不是這樣?是不是因為腳沒力了才想要放棄呢?

不,每次跑不動時,我觀察到多半停下來的原因,是為了胸中氣機充斥著一個「煩」的知見。是煩躁的痛苦使我停了下來。停下來後我常檢驗自己的腿還有沒有力?當我用力的踢踢看,都還很有力!當我跳跳看時,還可以跳很高!

過去我在研究內觀的時候,常常一個人在操場上,就是這樣一直跑、一直跑,跑到很累很累,內心很想停下來時,仔細的觀照比對。我常發現,難過的好像不是腳,奇怪的是上半身根本不用出力,只是被背著繞圈子而已,但是很明顯的可以察覺到,所有的痛苦、煩躁都在上半身,你說奇不奇怪。

再仔細觀察自己的上半身,到底為什麼覺得這麼苦?仔細的看,倒也不是很痛苦,只是喘而已。再仔細觀察那個喘,其實也不是很痛苦,只是氣在快速進出而已!這一項項分離開時,根本就不痛苦。最後你會發現,每當有一個熱浪上心頭時,你就會把全身的感受都解讀為「痛苦」!而那一剎那你就準備放棄了!問題的關鍵,全在黃庭中的一股熱浪上。

但熱浪畢竟只是一可點的熱氣而已,又何來「痛苦」呢?慢慢的觀察,最後你發現,每當你對黃庭中的那一丁點熱氣有了「討厭」或「抵抗」的知見發生時,那「浮躁」與「痛苦」就明顯的加大。最後你終於可以確定「黃庭中的分別知見」才是造成人類煩惱痛苦的真正主角!

就像這樣,在日常生活的煩惱當下,把身體各部位的感覺慢慢釐清,再把這感覺還給各部位去承受,不要讓那些遍布全身、忽大忽小的感受在那邊打群架,不要讓它們互相牽連、糾葛不清,看清楚每個部位現在是什麼感覺,這才是「真常」,這才是佛經所說的「如實觀照」的功夫。帶著這個真常去跑步、帶著這個真常去上班、去處理事情、去吃飯、去逛街、去遊山玩水…,這就是「真常應物」。

◎真常得性:

「性」是什麼?「性」是上天所稟賦的造化之道,你一身的造化規則就是你的「性」。例如:水的造化之道叫水性、木的造化之道叫木性、而人的造化之道叫「人性」。

什麼是「造化之道」?萬物都是由陰陽二氣所造化出來的,「造化之道」就是存在該物之內,陰陽二氣的變化規則。萬物身中都充沛著陰陽二氣,那股氣自有它消長變化的規則存在,那個規則就是萬物的「性」。

用科學一點的方式說,「性」也就是該物體內那股能量的變化方程式。水裡的變化方程式叫水性,木裡的變化方程式叫木性,而人身內的變化方程式,在未受污染前叫「佛性」。當這個佛性受到心識的污染後,那變化的方程式就被改變了,我們就稱它為「人性」或「習性」。

性遍滿在你的身中,而反觀覺照時,要如何檢驗你的性呢?你的性存在哪裡呢?「性」是氣的變化規則,因此性當然存在身中那股陰陽之氣上。陰陽二氣的變動造化是非常精密的,我們總是不知其然就發生了,但在這造化發生的同時,身中同時也會昇起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感受。當你感到身中有感受在變化,也就是能量在變化,也就是本性造化在變化的當下了。

陰陽造化讓你感受到的部分,我們稱為「感覺」,這或大或小的感覺遍佈全身,到處都有。仔細觀察你身體的各部位,任何時候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感覺存在,感覺酸、感覺痛、感覺麻…,這些感覺就是本性造化正在活絡的證明,也就是要觀察本性的放大鏡。所以觀察本性從哪兒觀起?唯有從覺照「感覺」才能開始!離開了感覺,如何覺察你心性的自在呢!

既然「感覺」是本性造化的放大鏡,那麼觀照全身「感覺」的實相與自在,特別是你一向被你誤以為喜怒哀樂的「黃庭」!便是檢驗「心性」的實相與自在的唯一辦法了。

讓各種酸痛麻癢冷熱起伏等感覺,在你身體的各部位盡情的去發揮、去活絡、去造化,只是靜靜的看著它發生,與那股變化的能量和平共處,特別是遇上黃庭的氣機變化時,絕不可加上一點點貪嗔好惡的分別知見上去,因為黃庭是一身造化之主,黃庭一亂,周身本性的就都擾亂了!因此觀照本性的自在,特別注重「黃庭」內的氣機是否無相,是否自在。只要黃庭的氣機無相自在,這就是獲得本性自在的當下了,這便是古聖先賢守簡馭繁的覺照方式,也是佛法為什麼要「直指人心」的用心所在。

當本性的造化因情識的放下而獲得自在,通往成佛之路的造化就啟開來了,淨化法身的造化就開始了,這種情況佛家便稱這種情況叫「見性」。金剛經用「離一切相」來形容這種放下對待情識的功夫,而心經則用「觀自在」來矛容這種觀照氣機自在的真覺。至於清靜經則用「真常得性」來表示這種真覺應該運用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刻。

為什麼覺照身心的感覺是那麼的重要?你看那人也好、鬼神也好、神仙聖佛也好,都離不開身心的感覺,可見感覺這兩個字,並非肉體的專利。就像鬼魂雖沒有肉體,但依然有著敏銳的感覺,甚至比活著的人更為敏銳複雜的情感!不然為什麼鬼魂也會生氣、也會痛苦、也想要報仇!

可見得「感覺」真正的主體,乃是在「氣」上、是在「能量」上所表現出來的。對於三界眾生來說,凡是氣機活絡之處,就是感覺熱鬧之處。因此那些想鬧自殺的人常說「死了之後就一了百了,什麼感覺也沒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只要那股能量不滅,生前內心的痛苦沒有解脫,死後也必然無法解脫。

因此「感覺」並非只在肉體上,不是沒了肉體、沒了神經系統後就沒有感覺了。科學家只知道感覺是經由肉體裡的神經系統來傳達,而某些修行者還停留在「觀照氣與感覺者皆粗俗不達究竟」的想法,這都是停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看法。

本性的造化機能在運作時,就是在氣的流動中運作的。而當氣在身中流動時,周身的感覺也就變化起來了;可惜的是一般眾生身中感覺多變時,黃庭中的好惡知見就會被牽動,這不僅產生了煩惱,也使周身造化偏離了本性的路線!

覺者則不同,覺者懂得在周身感受變化之時,讓各部位感受各歸各的根,即使黃庭中的氣機也動盪起來,依然覺照著氣機的實相,不使好惡情識攀附其上,因而得以維護一身造化的本來,這便是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性」,也是老君所說的「真常得性」了。

 

◎常應常靜:

活活潑潑的去應世,能對事物的變化做出有彈性、因時制宜的反應叫做「應」。所以「常應」這兩個字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由此可見這個「靜」字是也是在動中的。

外在行為的選擇,應當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有無限種可能。在動態應世中,仍然不偏離本性實相的規律,安靜的處在動能的本性造化之中,就稱為「常應常靜」。智者不論外在如何的選擇,都是為了保有內在本性的太和自然而已,把握得住這個大原則,我們就叫做「常清靜矣」!凡行住坐臥皆可養得本性之自在與太和,叫做「常應常靜」。

 

◎常清靜矣:

「清靜」這兩字,不是枯木死灰,不是說話慢、走路慢、不參與活動、一個人孤孤伶伶的關起門來閉關…不是如此的!閉關從哪裡閉?從六門來閉。怎麼閉?是眼睛閉起來、耳朵塞起來、腦袋也停下來叫做閉關嗎?這不叫閉關,這叫破壞了本性賦予六根的應有功能!眼睛應該能看、耳朵應該能聽、腦袋應該能想…,但眼睛看的歸於眼、耳朵聽的歸於耳、腦袋想的歸於腦…。

在日常生活中,將六根的感知還給六根,將身體各部位的感覺還給各部位,讓它們各自發揮應有的功能,而不讓黃庭內的發生,有貪嗔好惡的攀緣。把內心的攀緣知見切斷,返回本性的實相,這才是「閉關」,才是「常清靜矣」!

黃庭(末那識)就像其它六根一樣,有它特有的感覺功能,它能感知六根所傳來的訊息,並能影響身體百骸的所有變化。一個覺者特別專注於觀照內心的實相,把內心的感受還給內心,讓它只是負責純真的感知,不要讓它變成好惡的情緒,不讓它擾亂你的真知。

舉個例子:就像收音機一樣,頻率如果差一點,就很多雜訊;頻率如果對了,音質就非常的清晰,能夠清晰的去執行它的發音,這就是真正的「清靜」!清靜乃是最活潑、最暢然、最明白四達、沒有一點習性的雜訊干擾,這才叫做「清靜」。若以為什麼訊號都必需沒了才叫清靜,那麼這台收音機也可以丟了!

 

第十章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像上述這樣在生活中時時刻刻的清靜、時時刻刻的見性,就能慢慢的進入真道了。在修道的旅程中,保有內心的清靜,就像做豆漿時保有一口甘美的泉水一般的重要。有一個高人教你做豆漿的本領,他把絕頂工夫都教給你了,但你做出來的豆漿卻總不如他的好喝!問題在於他做豆漿時,除了堅持上好的黃豆及必要的程序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一口最甘美的泉水。少了這口清澈的泉水,縱然你的黃豆再怎麼上選,程序再怎麼正確,你還是做不出像他一樣好喝的豆漿來!

經典裡常常在講:「萬法惟心」!一切修行中的奇妙造化要能完美成功,所依靠的就是這個清靜的心。因為它就像那口純淨的水一樣,只有它才能造出上好的豆漿;只有純淨的心,才能讓成佛造化的每一個步驟都完美無瑕。

古人為什麼常講「真修真得、假修假得」?真修就是持著清靜的心,這一點真了,其它的細節才能真;這一點假了,其它的細節再怎麼精細,也是假的!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修行故事,同一個師父傳了很多徒弟,說性是什麼、命是什麼、說怎麼靜坐、什麼姿勢、唸什麼咒語、握什麼手印…,都講得清清楚楚了!但每一個徒弟修出來的程度都不一樣,有的入了佛道,有的入了魔道!這就像做豆漿一樣,為什麼程序都一樣精細了,但最後做出來大家都不一樣?因為那最重要的水質有了差別!

所以,修行之初,你必須懂得怎麼把心的清靜弄清楚了,其它的細節才顯現得出它的意義與價值來。師父不能送每個人一條河流到你家門口去,這一點是你自己要努力修證的。

所以古人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心能照見幾成的本貌,性就能行幾成的造化,命就能有幾成的結晶,這才是修行的最關鍵處。

心要如何才算清靜?說要不對待、要萬緣俱下、要平等、要實相…等等,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個「本心」而已。你不內觀怎麼知道有沒有攀附?你不檢驗怎知你的水質純淨了沒?

有人常高傲的說:「何必內觀!師父又沒教!」這就好像一個做豆漿的人說:「何必管什麼水質,師父又沒教這回事!」這真是沒頭沒腦的話!但講到內觀,到底要觀什麼?觀你的貪嗔好惡在哪裡發生?它是由什麼組成的?它是如何運作的?情識攀附時是什麼樣子?你多半的習性是什麼?解脫的當下又是什麼感覺…就這樣一一看個清楚來!不經過一番觀察,如何回答我剛才問的那些問題呢?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雖然保有了清靜的心,才初步體會了身中的大道,但我們不妨就叫它「得道」好了!為什麼?因為此時雖未成道,但大道的反本造化,已經具足於你的身中了。好像豆漿雖還沒成功,但清淨的水與豆子正在調和了,成功指日可待了,你已經將這個訣竅掌握好了,所以可以稱為「得道」了。

上天造物,物物各有各的生生之理,在人物叫「性」,在天叫「道」。譬如:種一顆黃豆有沒有生生之理?有啊!什麼時間種比較好?什麼時間它應該生出來?加什麼肥料比較好?如何可以使它早點長出最好吃的成品?這都有一個生生之理。屬於該物的生生之理,就是該物的性,也是該物的道。

那麼身為一個人,當然也有一個不變的生生之理存在的!什麼樣的情況可以活得更健康?更安祥?什麼樣的情況會煩惱痛苦輪迴不休?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超氣入理?可以精神不朽?當然它也必有一個生生之理存在!那個生生之理就是我們的「性」,也是我們的「道」。這個真機再現,就稱為「見性」,也稱為「得道」了。

有一天我在山上看到一株小小的草,上面結了一粒粒亮亮的黑黑的籽,有一個小朋友問我:「為什麼它是黑色的?」我被問傻了!為什麼它是黑色的?本來就該是黑色的呀!上帝創造它的時候就是這樣子的呀!這就像蕃茄為什麼是紅色的道理一樣的自然。

這個問題如果問科學家,他們可能會說因為它有黑色染色體。你再問他為什麼它有黑色染色體?誰給的?最後還是得要回歸大自然,說「這是自然的」!這是物物各有的一種自然,本來這個物種就該如此!如果你硬要用科學去分析,不僅顯得太複雜,也太不可去理解了!不如就說是它的「本性」吧!本來就有的道!連黑色、紅色都是源於本性,那麼人類也該有一個屬於我們的本性吧!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得道不是從外面獲得東西,而是回歸上天賜給你的生生之理而已,這是與生俱來的,本來就是你的,只是讓它再現而已。當這個生生之理顯現出來,它可以讓你剝陰取陽、它可以讓你返本還原、可以讓你結聖胎、產大藥、結金丹…,這個本性中奇妙造化的原始功能,終於又找回來了!真是可喜可賀,因此名稱上雖然稱為「得道」,但實際上「實無所得。」

老子對於「得道」的定義是如此的簡單。你不要誤以為鍊到可以撒豆成兵、可以呼風喚雨、或可以通靈才叫做得道;如果會了這個,卻還是不能清靜自己的心,不能啟開自己的生生之理,那一概都叫術流動靜旁門左道,而不稱為得道了。

因此修行不能得生生之理就不能永恆,終難脫氣數業力的枷鎖,只是夢幻泡影般的成就罷了。就像做豆漿一樣,煮得很好看,看起來像是那麼回事,但是水源不清,只是好看而已,成不了大用,那都不能稱為「得道」。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為了吸引眾生來正視這個問題,吸引他們來接近本性的利益,所以不得已取個名字,叫「得道」。因為「得道」的那個「得」字加上去之後,給眾生感覺好像是另有所得,好像是額外得個什麼好處,所以便拼命往前追求,這就是渡眾生的方便法。但有一天眾生竟因此而獲得了本性上無限的利益,聖人美其名為「得道」的苦心,終於沒有白費。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悟」是「吾心」,是由照見內心的清靜而證得的,不是由外獲得的。能夠體會自己的本心本性,能夠讓本性中所有奇妙的造化可以在身中自由的發生,這樣的人雖然還沒有了道飛昇,但已經有資格可以登上講台,發揚古聖先賢的救世絕學了,所以說「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道」是上天所賦予天下的,你的身上就有道!不是專屬哪一個大仙大佛所獨有的,誰都能發現它,誰都能應用它。可惜現在各宗派的修行人,懂得行善、膜拜的人多,而覺悟自己的心源性海者少!因此悟本心、講本心,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有志於修行的人,就應當盡量去悟,盡量去講,去傳揚這個自古不變的聖道。

俗語:「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性命各人了」,你得你自身的道,他得他自身的道,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兩不相干!各位要做一個明理的人,常聽一些有信仰的人滿懷信心的說:「某一位仙佛修得那麼好,而我那麼信仰祂,我相信祂會來幫我超拔的!」這是不切實際的期盼,為什麼?這就像你請仙佛幫你吃飯一樣,你會飽嗎?不會的!你請仙佛幫你修道,縱使有得也是他的,與你何干?

在這世上每一項事物都有個原理可循,物有物理、數有數理。原理對了就有效,原理錯了就無功!修行這件事情,不能求菩薩保佑代勞的。就像種了一棵樹,如果你不替它澆水,你求菩薩也沒用的,照死不誤!這不是菩薩不靈,但菩薩是講理的,自你你不照理而行,那怪誰呢?

修行也是一樣,必也有個不變的道理可循!不然各教聖人何必諄諄教誨唯一的修行之路呢!很多人談到修行時,卻老是喜歡說「各人見解不同」!說這話的人真是不明真理呢!

「理」從哪裡來?大自然之間天賦萬物各具一個生理,一個造化的次序。懂得順從那個生理與次序,就可以得到該物的生生之益。我們人的身也好、心也好、性也好、法身也好…,都是一樣的,都有一個生生之理存在。然而我們因為不了解這個生生之理的特性,所以常常破壞了它的功能而不自知。

好比人們並不想得癌症,但卻很多人得了癌症!人不願失眠,但卻有無數的人在失眠!人不願意有煩惱,卻有無數的人陷入無盡的煩惱之後!人不願入輪迴,卻都在輪迴圈裡轉不停…,我們做了這麼多蠢事,卻還自以為聰明。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未曾去了解,屬於人類的生生之理到底是什麼規則?瞭解這個自然規則的人,就可以去傳聖道了。不瞭解的人,總是越傳越適得其反。

很多人修道得不到好處,反而得到很多壞處,這就是「不講理」、「盲目」的毛病所產生的。「道」是理,「修道」就是得先講理,講究你與生俱來的生生之理有什麼特質?怎麼做會使你本性的功能發揮到最完美?怎麼做才會使身、心、性、靈、法身愈來愈淨化?怎麼做才會返本還原?這都有一定的規則,做對了,就叫「真修真得」;做錯了,就叫「假修假得」!叫「盲目」!叫「熱情祟拜」!

 

第十一章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士」是古代讀書人,或追求道德學問者的通稱。「上士」是比喻最有智慧的學問追求者,這種人總是在根本處下功夫,其餘的枝暢末節看不在眼裡;「下士」是比喻那些捨本逐末者,或那些在聲色皮毛裡追逐的人。

◎上士無爭:

爭是計較,無爭就是沒有爭勝心,不計較高下得失。人與人之所以「爭」,大都是由計較高下得失而來。只有從內心裡了無對待,才能真正的無爭。你看那兩三歲的小孩在划拳,贏也高興、輸也高興,一點也沒有受到輪贏的綑綁,這就是「無爭」。

但兩個小學生在划拳就不太一樣了,輸多了就會有點生氣了。而兩個成人喝酒划拳,划到吵架的,也有划到相殺的!在辦公室裡也常看到兩個人互不順眼,一句來一句去,刺激來刺激去,想讓對方難看!可見那爭勝的心,年紀越大綑綁越深。

「爭」是對待的一種,「對待」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可以說人類所有的煩惱來源,就是「對待」這兩個字而已。對待可以涵蓋很多,例如:美醜、高下、好壞、是非、彼我…,舉凡可以對立得出來的字,都容易形成我們的爭勝心。有了爭勝的習性,內心就常有氣血夾雜著好惡知見的產生,人們也因此而感到欲清靜不能清靜。

上士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不能讓步,但他看清了「對待」這個騙局,不僅認清世事本無高下,更因認定內心的氣機不論怎麼活動也本無好惡的意義,他的內心不受氣血起伏所綑綁,所以能打從心裡無爭。

◎下士好爭:

次等智慧的人較易與人爭強鬥勝,但爭勝也不一定會顯現在表面,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好人,面對人時外表很平和,可是私下常常嘮嘮叨叨、常常滿腹的委屈!這樣雖然看來很謙讓的人,但這不是真的無爭,這依存在著「好爭」的成分在。能夠吃盡苦勞沒有委屈,或是力爭到抵而無怨暴,順逆不著於心,這才是「無爭」。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上德不德」是說上等德行的人,雖然做了很好的事,卻不自以為很有德行。別人給予他很多的推祟與褒獎,他總是一如平常,一點也不會有所得意。最有德行的人表面不一定很謙虛,而是發自內心的平常,叫做「上德不德」。

而「下德執德」是指下等德行的人,只要做一點對的事,就自以為很有德行、很有程度。這是「淨相」執著非常深重的人。

古人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上等德行的人心地磊落坦蕩,而下等德行的人總是計計較較、哀哀戚戚!這都是爭得失、爭聲名的執德的心態所造成的;這個社會上大家總是追求鶴立雞群,追求出類拔萃,這「好名」的心態堅不可摧,就是這裡所說的「執德」。

從小的教育就教我們,在這個世上要追求出類拔萃,追求與眾不同,追求得到大家的肯定…等,等到這夢想實現了,就開始擺出一副德貌,顯出一副有程度、得意洋洋的樣子。這種自以為是的心態,就是這裡所稱的「執德」!

這個「德」字是凶義,不是吉義,是自以為有德行、很高尚的意思。或是看到他人有一點不合禮數的舉止,就心生鄙視、就不屑。心經把這種貪執叫「淨相」。我們應用清靜無著的方式去打拼,而不是用這種「執德」的方式去打拼,然而眾生陷入這個自以為是的圈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是長久以來,整個社會價值觀所造就的共同錯誤,因此淨相比垢相還難治。

例如:貪求名譽是不好的事,這是很容易懂的。但追求出類拔萃、追求被眾人肯定,到底裡面有沒有隱藏著貪求名譽的成分呢?實際上大多數的人在努力的追求一個高遠目標時,心中常隱隱約約懷著好名的貪執在裡面!也就是想要讓人家看得起的心理。

你會問說:「盡力的在社會上努力,追求更超越、更美好的生活,不應該嗎?」這當然是應該的。譬如:專心的研究科學,這可以讓社會更好,當然是應當的,但在這個努力不懈的過程裡面,不要隱藏著邀名、邀功、邀利的心在裡面作祟。

很多人窮一輩子精力去追求一個目標、一個什麼獎,甚至還有人用盡各種巧詐的手段要去獲得,這就隱藏著不淨的因素存在了。這到底是在貢獻人類,還在偷名?你也聽過大學教授偷學生的著作,或抄別人的著作來達到創作來提升自己,這就是「下士好爭」與「下德執德」的手段。

因此在所謂有志節、有程度、有勇氣的表象下,常常是夾帶著好名、好位等不為人知的不淨心理存在。想指出這類的病,卻又惹得大家振振有詞的反駁,所以說「執德」是特別難治的病。

常看到人們用得理不饒人的態度,來批評一些犯了一點點過錯的人,以便顯示自己的正義感;或是有些自律甚嚴的人,對於別人的一可點錯誤,便顯現得無法容忍,滿臉的不屑,這不也是過了頭嗎!

為什麼老君叫我們不要執德,要放下?原因是當我們在執德時,情識也正在奔動,周身造化也正在改變,你正以這種貪執的方式,在殺傷你的生生之性,雖然這種貪執義正辭嚴,但依然是走向消亡之路,不是走向返本還原之路。執著「德」與執著「不德」的情識皆傷本性,所以修行要學習在你的內心上,把「德」與「不德」的執著皆放下,因為它們都是對待,皆傷本性。

 

◎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抓住不放稱為「執」;洗不掉、脫不開稱為「著」。執著不須要經過思考,你的潛意識裡面自然反射出來的意向。執著在哪裡發生?在感覺上!感覺好或不好,你早就非常堅信,根本不用想,一剎那間,你就已反射出你內心的貪嗔了。感覺對了什麼都對了,感覺壞了什麼都壞了,人類的一切思想行為,都被內心的感覺給控制了,脫不開、洗不掉,故曰「執著」!

像年輕朋友碰到另一半,他不一定要長得很帥或很漂亮,但只要感覺對了進展就快,感覺不對無論他再怎麼帥,家境再怎麼好,縱使有十個百個來促成,不來電就是不來電。來電、不來電差在哪裡?感覺!心中的一股感受,那感受是什麼組成?氣血!所以說內心氣血所造成的感覺才是執著的根源,你對黃庭氣血的看法產生了執著。

執著是人人都有的,但有些執著並不傷害你的本性,有些則會。我們所要去除的,是對於有傷害的那部分。什麼是有傷害的?什麼是無傷害的呢?有一對夫妻鬧離婚,法官問他老婆為什麼要離婚?她說:「我實在受不了他」。「為什麼你會受不了他?」「因為他每次擠牙膏都從中間壓下去,每次都得我去收尾,這幾年我實在是受夠了,所以我要跟他離婚!」

實在講,就算牙膏從中間壓是不好的,但這種執著本身卻不傷性,若是你看得開,管他從哪裡壓、從頭壓、從尾巴壓,壓的一條爛爛的也行!只是條牙膏嘛!但他老婆是下一個要使用的人,每次拿到爛爛的牙膏就氣得要命,每天一看到就氣,一想到也氣,當那股氣上了胸膛時,讓它痛苦得不得了!這個案例究竟誰的執著比較急著去除呢?對胸中的好惡執著,才是第一要務呢!

有一種藝術家自認為某一種打扮才像個自由自在的藝術家,他可能一輩子綁一條馬尾,說這樣子叫做瀟灑自在,若是叫他把馬尾剪了,他便渾身不自在。反過來如果街上所有的人都綁著一條馬尾,我想他馬上會去剃個光頭,因為這樣叫與眾不同,此時若叫他再綁個馬尾,他便全身不自在!

在我看來這想法也不怎麼自在,因為他一輩子就是要與眾不同,僵化得不得了!他們所貪執的,只是跟你我不一樣而已,和我們一樣時,內心就不自在了,這個不叫自在,這叫被大眾所綑綁,被大眾綁去紮馬尾,又被大眾綁去理光頭!說起來根本未曾有過真正的自由。

自由乃是一種內心的解脫,不是來自於外在的與眾不同。我們有時可以從一些人的言行舉止,知道他內心有了某些貪執,但有的時候我們又沒有辦法從一些人外在看似保守的行為模式,來認識他內心其實是非常的自由。你看這個人一成不變的保守風格好像很執著,可是他的內心也許是很自由、很有彈性的,是無入而不自得的;也有可能這個人外在不斷的變來變去,可是他的內心卻是一重重的綑綁,他只是執著在變來變去而已。

所以貪執貪執「不德」也是綑綁、貪執「德」也是綑綁。你說:「那麼我要何去何從?」沒那麼困難,問題不在外,只是不要因為外在形式的變或不變,而牽擾你的心、傷害你的性。在內心氣血上是否存著知見,有沒有傷害到你的本性,這才是唯一判斷依據。

但我到底有沒有傷害你的生生之理,誰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怎麼會知道?要觀察!如果你不學習觀察自己的本性,你怎能知道它現在到底有沒有遭到了破壞?所以在修行之初,學習如何「反觀覺照」,這對你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事。

只有透過觀察,才能瞭解自己的執著。你不須要先了解別人的執著,重點是要了解你的執著在哪裡?病得有多重?這得從哪裡看起呢?從觀照黃庭一竅的攀附開始!內心氣血起伏時,對待知見就隱藏在裡面了,垢相淨相全部跑出來了。

太上老君舉出執著的兩大端,一個是以「爭」字以來比喻垢相,另一個是以「德」字來比喻淨相。一個真正有德性的人,不只是胸中的垢相污染不了他,就是對著淨相也不起絲毫貪執的。如此他的心性才能夠真正的悠遊自在。

 

第十二章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什麼是「妄心」?「妄」這個字,就是它不存在,但你卻以為存在的。萬法惟心,一切修行的總關鍵,就在「心」字上。這意思是說,不是什麼心念都會破壞本性的,你有很多很多的心,但只有「妄心」會破壞本性而已!因此你不必急著把所有的心念與感受都拿掉,你所要處理的只是有「貪妄」的那部分而已。

如果你要深入進入修行這門學問,就得先在自身之中確切地去認識什麼是你的「妄心」?當妄心發動時,你是什麼感覺?氣機有什麼變化?它究竟是怎麼危害著你的本性?這是修行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夠在自身中了解什麼是妄心?那麼你便無法進入真正修為的過程。

有個當了二十幾年的老師,他告訴我說,在沒進入這個學問之前,他不知道自己受妄心的影響竟然這麼大、這麼深!為了學生,他天天陷在煩惱裡打轉,他看到那個學生的腳在搖,就會氣得火冒三丈!他會說:「不可以搖」。那個學生在他面前不搖,待會兒又搖,他就最討厭那種陽奉陰違在背後搖腳的學生,他連坐在辦公室裡面,腦中也一直掛懷著那個傢伙一定又在搖腳!

他常為了類似的小事氣得要命,二十年來他每年都會碰到會搖腳、不正經的學生,你想這樣怎麼會快樂!搖腳不是重點,規勸學生學正經一點也是應該的,但是你要注意當下的過程中,你的內心有沒有撼動你的氣血,而那氣血有沒有罣礙你的心情?若有的話就叫「妄心」叫「執著」,自己帶著這麼嚴重的執著,卻整天要糾正人別人的小缺點,這叫夢中占夢,如何敲醒得了別人。

以前我們蓋禪院時,有部挖土機為了工程的關係,不得已走過一段柏油路,哇!有個村民追來罵,罵得很凶!好像犯了非常不可原諒的錯誤一般!關心路面當然對,但一點小事罵得咬牙切齒,雙方都因此而臉紅脖子粗,氣血奔騰不止,氣血越動,煩惱罣礙就越大…,這就是妄心的當下。

那司機被罵得火大,我行我素一直直往前走,走過後還回頂一句:「你看我走來走去,還不是好好的!」結果那人更氣!奇怪,沒壓壞馬路,為什麼沒有高興反而更氣?因為沒機會好好罵他一頓,真是氣死了!

你看,壓壞也煩惱罣礙,沒有壓壞也煩惱罣礙!都是氣血在控制人,這就是「妄心」!如果你能有個儀器看看他們當下內在的氣血的奔馳,再與祥和時的造化相比對,你就知道,真是妄心使我們失去了真道呀!

所以如果你不在妄心裡下功夫,即使修了五年十年,你的外在修飾已經愈來愈溫和,愈來愈有規矩禮貌,可是裡面卻猶如悶燒的火山一般,正在累積下一次暴發的能量!這種人多不多?很多的!所以老子說,先認識自己的妄心,這對自己的修為是很重要的。

 

第十三章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妄心就是以假作真,不存在以為存在,以著妄想來擾亂自己的氣血,氣血一動,造化立即全改變了,這叫「即驚其神」。神是什麼?妙不可言的造化就是自性的真神。神不是外面的神,妄心驚動的不是外面的神,是你的自性真神。

你的神性它在你身中捍衛著周身奇妙的造化,捍衛著你的生生之理,如來說:「萬物皆具佛性!」那個奇妙的生生之理就是你的神性、你的佛性。但妄心一動,氣就變化了,氣一變化,若還對它懷著好惡的知見,性就被干擾了!

所以一個人若常常有妄心,心情常常起伏,他的精神便逐漸耗散,久而久之,每天都會覺得很疲憊。好比一個人如果連續三天心情都處在極不好的情況下,三天後他必然會感到心力交疲的。這就足以證明,人的妄心確實會擾亂周身的造化,會擾亂我們的精氣神,以及我們的本性。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當我們的神一動,該好惡知見就深植到阿賴耶識裡了,以後再有類似的氣機感受出現,你便充滿著不可自拔的好惡煩惱,而這好惡投射在外物上,便形成對外物的貪嗔習性了。

然而若非因為內心的感受激動,使你久久不能自已,外物又有什麼可成為執著的呢?內心的感受雖然有很多種,但我們可以把感受分成兩大類:一個是貪,我喜歡的;一個是嗔,我不喜歡的。只有這兩種而已。

為什麼我會老遠從中和跑到內湖去吃麵線羹?因為我有一種久久不能自已的感受,那種感受造成了我換了三班公車到內湖!這時你所著的「物」到底是外在的一碗麵線羹?還是你身中那個激動不已的感受呢?仔細的往內觀察,所謂的「即著萬物」實際上指的只是裡面的一股感受、一股氣血的罣礙而已!大學說「格物」的「物」,最主要是指內心的這個「妄心」。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該物若能帶給你一種很好的感受,因你對感受有貪求,所以下次你就會一直想追逐該物,以換得這種好的感受,這便是著於該物而生起貪求了;反過來說,如果該物所帶給你的,是一種不好的感受,那麼下次你就會因該物的出現而感到不安,最後你會想把它去之而後快。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貪求既然在氣血上已經形成了,便會開始藉由外境來追逐那份感覺,已經開始產生追逐,能如願、不能如願,最後也都將再度動盪到它的心性,這氣血動與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便是眾生的煩惱所在。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有個人跟他的合夥人拆夥,錢分得不如意,講得火大,就放把火把人家的房子給燒了,被抓去警察局,嘴裡還念念有詞的說:「我實在想錢想瘋了,沒辦法」。警察問他後不後悔,他還說「不後悔,我已經想錢想瘋了!」那神色讓我看了真是為他心疼,一副好累、好累的樣子,他真是被胸中的煩惱折磨到快瘋了!

想想他這漫長折磨的過程,必然在他的胸中時時充滿著一股鬱結的氣血,那是股令他判讀為「非常難過」的氣血。想要揮去那個難過,其實是想要揮去胸中這個被判讀為「難過」的氣血而已。為了揮去它,於是他暗暗想出了這個毀滅性的計劃,終於做出這樣無可挽救的事來!像這樣因在氣血上攀附貪嗔知見而惹出的煩惱,簡直無所不在,哪裡說得完呢!

一個人在社會上所做的種種努力,為的就是將來能獲得一個安寧平靜的生活,一個安祥幸福的心境。可是你有沒有發現在這個過程中,甚至在這個奮鬥的過程之後,我們都被什麼團團包圍?「煩惱」!看看那些外在物質已經毫無欠缺的頂尖人事,煩惱有沒有比你我更減少?或是比他以前更少?事實讓我們更明白,要去除煩惱的根本辦法,並不在於外在事物的滿足。

你說我是因為失業所以煩惱,可是你找到工作了,你的煩惱並沒有減少!然後你說因為我的薪水少,所以我很煩惱,但是現在一個月四萬多了,你的煩惱還是沒有減少!然後你又說因為我沒有女朋友,所以我煩惱,但是女朋友已經換了好幾個了,你的煩惱還是在增加中,對吧!最後你說如果我結了婚,嫁了一個帥氣的好老公,那時我一定是幸福美滿,我一定不再煩惱了!現在婚也結了,老公也很好,小孩也生了,但是還是煩惱!因為我的小孩不聽話、不讀書…。

您有沒有意識到,你一直在編故事,並試圖把責任往外推缷。然而煩惱是內在的一種習性,一種知見的狀態,內在要不要煩惱,是可以與外在毫無關係的!老子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若不經由自身的觀察,煩惱真是一個永遠無法破解的謎題。

因此如果你不開始學習在自身中認識煩惱的真相,你將永遠無法離開煩惱。不要以為你富裕了就不會有煩惱,全世界裡面這麼多人比你富裕,但是他們的煩惱都比你少嗎?還有很多人都比你窮,他們也不一定像你一樣有那麼多的煩惱;當然也有很多人比你窮,而且也比你煩惱,這種人又沒錢又不懂得解脫煩惱,真是夠倒楣的了。

所以煩惱是內心感受的問題,不是物質的問題,物質也許是個誘因,但它也可以不是誘因,因為最後讓你煩惱、讓你難過的,只是胸中的一股感受而已。因為胸中氣血一動,你就無法與它和平共處,而陷入煩惱了!

胸中的氣血早就被你分成兩大類:一是執著為喜歡,一是執著為不喜歡。因為想要營求那個你所喜歡的感覺,但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煩惱;或是怕那個不好的感受來襲,但它偏偏常常現,這更是煩惱。最後你的人生就是,煩啊煩!真是煩!

因此當你奮鬥了一輩子,有了很豐富的人生閱歷了,最後你要遺留給子孫什麼呢?千萬不要遺留給他金山銀山,這不能幫助他們成為堅強、幸福的人。要留給子孫最大的資產,是教他如何解脫煩惱!這一招如果學會了,你的子孫縱然生活在各種或好或不好的際遇中,他都能自得其樂。你給他金山銀山,卻沒有教他解脫煩惱的方法,不論他富裕與否,他註定會很煩惱的!

所以說,要做學問,第一件事情應該了解什麼是煩惱?煩惱根源在哪裡?它如何形成?又要如何從種種罣礙中解脫出來?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這真是最重要的學問了。

 

第十四章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有煩惱妄想,心神就愈來愈不安寧,心神不寧,陽氣、精神便慢慢耗散,精神愈來愈差,神色便愈來愈昏暗,早上起床愈來愈困難…這種心情與肉體的惡性循環,想脫都脫不開,真是令人非常的苦惱!這就是「憂苦身心」。

現在的學生早上起床要用好幾個鬧鐘,六點半響一下,六點四十五分再響一下,七點又響一下,還是起不來!年紀輕輕就把自己的精氣神耗散成這樣!然後叫他起床的人也很苦,「快點快點」!被叫的人更苦,「快什麼快」!還沒起床就一把火了,氣動了,元陽開始消散,昨天養了一整夜的精神,不須要十分鐘的生氣就消散光了!這樣浩然之氣怎麼養都養不起來呢!

回顧三五歲的小孩,他們起床多麼明快,以前我叫小犬起床,「兒子,起床啦!」他啪!爬起來,小腳站在床上,揉揉眼,四平八穩的大聲回答說:「什麼事!」哦!精神爽朗,很明快,聽了心情真的很好;但越長越大,你叫他起床,他老在床舖上滾來滾去,起不來!現代人的元陽就是這樣在貪嗔煩惱中,逐日的飄散。

你看那精神好的人身體也好,精神好的人吃這個也好吃,吃那個也好吃;玩這也快樂,玩那也起勁;躺著就睡,起床便很有精神。什麼都好!幸福得不得了!精神不好的人,這個也不好吃,那個也不好吃,這個看不順眼,那個也看不順眼,這也沒意思,那也沒意思!這真是「憂苦身心」。「憂苦身心」乃是因為煩惱妄想使身中的精氣神耗散之故。

精神的耗散你可以感受的,好比你與人大吵一架,你會發現當你的情緒激動之後,或者生了一肚子悶氣之後,你會感覺好累!好累!這就是妄想在動、氣血在動、元陽分散的結果。元陽分散必然累、苦。元陽若飽滿,做什麼都覺得有趣。

◎便遭濁辱,流浪生死:

如果你能善於法維護你的生生之性,你的身心將愈來愈清新。如果你不懂得維護你的生生之道,你的陽氣將耗散,濁陰將增加,身心便漸漸遭到濁辱。易經說:「水流濕,火就燥。」世上萬物都各有各的性,水總往濕的地方流,火總往乾的地方跑,這是特性使然。而人之所以為仙為鬼,也是特性使然,若整日的存心都在消陽長陰,到最後純陰而自然往鬼類跑,自然受到流浪生死的濁辱;若是你懂得解脫煩惱,整日消陰長陽,到最後純陽而自然入於永恆寂滅。這都是特性使然。

有人問說:「仙佛這麼慈悲,為什麼不把地獄的鬼魂往上面拉?」這沒有辦法的,就像「水流濕,火就燥。」火不能把水往上拉,就算勉強拉得上一時,以後還是會自己降到該有的位置的。物物各有一個理,修道就是修個「理」,再有能力的仙佛也沒有辦法違背大自然的定理。

讓自己身中的陰氣多了,自然常常昏沉、心情不好、暴躁、憂鬱、慾望、多病…生命結束後純陰而為鬼類,流浪生死,這叫「便遭濁辱」。

你的氣血一動就牽動你的思考,濁氣常動,慾望妄想就多,陽氣就開始消散,這是濁辱的根源。人常常不喜歡被別人污辱,卻不自覺的時時被自己身上的陰氣所辱,弄得一身的習氣、慾望,撼動了我的思考、影響了我的情緒、控制了你的作為…這樣人毫無自由!這個就「便遭濁辱」。

為什麼會流浪生死?因為我們氣血運行的規則有兩條路:清輕之氣走的是先天八卦的規則,重濁之氣走的是後天八卦的規則。一條是生生不息的路,一條是沉輪苦海的路。任何萬物的造化都有兩條路:一條是慢慢的死,一條是慢慢的生。人的生生之理的造化模式也有兩條路:一條慢慢的消陽長陰,一條慢慢的消陰長陽。就像一棵樹一樣,它要死要生,乃是因為它內在的造化模式產生了不同的關係,這兩條路如果你選錯了,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性中造化之所以會分成兩條路,乃是我們的心先分成兩條路,煩惱妄想是一條路;萬緣俱下,無罣無礙也是一條路。氣血是跟著心走的,心有兩條路,氣血便有兩個樣子,兩個樣子就是造化的兩個模式,一條是鬼路的輪迴造化模式,一條是仙路的永恆造化模式。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多少聖哲要渡你,說:「人生苦啊」!你偏說:「哪有?我覺得很好呢!」但沒人理你時,你卻常說:「我最近真是很煩!人生苦啊!煩惱呀!」天天苦悶煩惱,今年如此,明年更是如此,生生世世都是如此。這就是苦海,拔都拔不開,故曰「常沉苦海」。

真道在哪裡?物物本具的生生之性,才是真道的所在。天地哪兒都有道,但屬於你身中的造化,才是你的真道。有個學生問莊子,道在哪裡?莊子說:「道在天地!」學生又問哪裡還有?「在稊稗裡!」稊稗就是小雜糧,不值錢的東西裡也有。學生又一直問道在哪裡?最後莊子答「在屎尿裡!」為什麼?屎尿裡有沒有造化之道?當然也有呀!

天下萬物都有道,但你修道不是修那些稊稗、屎尿的造化之道,而是修自己身上的造化之道!你失去的道是你自己的道,不是失去別人的道。失去外面的道都可救,唯有失去自身的大道還不知道要找回時,真是無可救。

 

第十五章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真常之道:

真常之道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自在,都可以得到本性中生生之益的道。常常有人會以聽到某一段演講一時的感動、或靜坐到某一種一時的禪悅為道,或以身體一時的輕妙舒爽為道,或以看到什麼光、或看到仙佛、或聞到美妙的檀香、或接到什麼特殊靈機為道…,然而這種非比尋常的經驗,常在下一刻感受消失時,瞬間消失得蕩然無存了。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是分分秒秒都在的,無法離開一秒鐘的,是隨時反觀都在的,不是忽得忽失的。所以這種以追尋一時特殊感覺為道的人,在事事不如意的時候,有時候甚至連一分鐘的清靜與自在都遙不可及。這種在某一種條件下才獲得清靜的道,其實是忽得忽失的道,是忽存忽亡的道,不是「真常之道」。

「真常之道」是不論你在任何的境遇之下,都能夠清靜、都能夠自在、都能解脫的道。真常之道是不論你在何種的環境之下,都能夠盡得本性生生之益的道。不論置身於何種的境遇,我們都可以保有對身中實相真知的心法,在各種的境遇、各種的感受中,都能夠馬上得到寧靜跟解脫的。

一個人若是能夠具備這種對自性實相真知的心法,不論外境是順是逆,是住在東方還是西方,是凡間的人或西天的佛,在他們生命中的每一秒鐘,他們都可以盡得本性的生生之益,不使他們本性的造化機能有一點點的損傷。

因為這個生生之益就存在於每一個人的本性之中,它分分秒秒都實存在,所以叫做「真」,因為不論在什麼樣境遇之中,他都能夠盡得他的生生之益,沒有一秒鐘是丟失的,所以稱為「常」。無時無刻都本著實相的真知,盡得這個本性中的生生之益,這個就是老子所說的「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

「悟」這個字是「吾」「心」。了解自身實相的心法才稱為「悟」。而「自得」是一切答案都在自己的身中。所證得的都在自己體內,沒有一件是身外的。這兩個字明白的指引我們要往內觀照,而不是往外尋找,是從本質去體悟,而不是額外獲得了什麼。

自古至今所有的聖賢仙佛所證所悟,都離不開「本性」兩個字,打開五教的經典,他們的共同處就是「本性」這兩個字!而迷昧的眾生卻不斷的往外索求,所以老子清靜經即將結束的時候,再一次的叮嚀成仙作佛所有的關鍵就在自己的身中,不在身外,更不在別人的身上,如果我們要修行的話,千萬不要再走錯了方向,只有往自己的身中去尋找,才能夠獲得完整的答案。

◎得悟道者:

悟道的人就是能掌握這個內在本性的人,有了這個見地就可以承傳聖道了。我們常以為那些具有某些超能力,能夠預知未來的人,或是能夠洞澈三世因果的人,或是那些能夠空中行雲、撒豆成兵的人,才是悟道的人。然而適問有這些超能力的人,都是心性無暇的人嗎?心性若不能無暇又怎能說悟道呢?

這些雖然都很好,但是成仙作佛所依靠的不是這些,成仙作佛所依靠的只是每個人本性中早就具足的造化之妙而已!因此所謂的悟道,指的是悟透了本性真機的人,悟透無為而無不為的人,而不是那些在旁門左道中有著絢麗成就的人。

◎常清靜矣:

「清靜」是不論在動靜中都能夠靜,而一般人以為靜就是在遂順無事、輕鬆舒暢時才能靜,但智者在困苦顛沛中就靜了,在煩惱、繁忙多事時就靜了,不是等到一身無事的時候才能夠靜。

中庸:「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說,一個人身處富貴也清靜,身處貧賤的時候也清靜,置身於夷狄他也清靜,身陷患難之中他還是清靜。

君子不論身陷在什麼樣的境遇之中,都不改其清靜自在的本色,不改見性的本色。不論在什麼樣的境遇之中都能夠清靜,不是偶然的遂順的境遇中才獲得清靜的。這種動靜皆靜的功夫,這才是永遠的清靜,故曰「常清靜矣矣」。

記得在前面的文章曾經說過「動者靜之基」,這句話已經表明,這個清靜是建立在動中的,在奔忙中的,不是那沉空守寂、枯木死灰的靜。而這裡所說的「常清靜矣」,更指出這清靜是時時刻刻都清靜的,不是忽得忽失、忽存忽亡可以充數的。這個是實相心法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凡夫及二乘者最常誤解的地方。所以老子清靜經中的最後,對這個問題一再一再的反覆申論,這是我們不可忽略的。

這本清靜經經乍看之下文字感覺都極為淺顯,但是你若懂得仔細往身內去對照的話,你會發現它的含意真是極為隱微深邃。經典大都有這個特色,經典是專門為那些懂得將文字往內在的本性去對照的人所寫的,不是為那些善於說文解字的人寫的。所以希望各位在研究五教經典的時候,都能夠本著這個「對照本心本性」原則去閱讀、去翻譯,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直入聖賢心法,悟入言語所不能破的真機。

 

黃庭禪創辦人 張慶祥 甲申年辛末月 寫於中嶺山禪院

 

 

 

黃庭禪叢書HTZ…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