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被杀死吃掉:现代文阅读复习方略(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26:30

二一、说明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而传达的知识,既有其静态客观的特点,又与作者的主观意图有关,要明确阅读材料中所涉及知识的内容和特点,扩展知识视野,理清知识体系,掌握重点知识,为准确答题服务。

说明文中介绍的知识,概而言之不外乎两大类:一是自然科学知识,二是社会科学知识,前者多写成科技说明文,介绍各种鲜为人知的新科技;后者多写成社科文,表达见解,或整理过程。但无论介绍何种知识,对我们读者是相同的,对我们阅读应试也是一致的,就是掌握知识,吃透知识,答好试题。

1.梳理知识体系

一篇文章,一段语言材料,所说的知识是明显的。这些知识涉及哪些方面,在各段各句中的发展、角度、表现怎样,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尽管涉及很多知识,或知识外延很宽很广,或进人文中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我们不能被搞得眼花缭乱,于是就要靠我们分门别类,梳理到位,使之清爽了然。例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其中就涉及生物学知识、物候学知识、地理学知识等,阅读时就可以根据需要,将各种生物对象归为一类,将各种物候现象摘录下来,将各种地理词语收在一起。这样一梳理,知识体系就明朗化了,对答题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反之,如果不分类,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被错综复杂的知识弄糊涂了。

2.明确知识用语。

知识的介绍是以语言为载体的,阅读作品,阅读说明文中的知识,都要通过对语言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才能实现。尤其是渗透着某种知识,饱蘸着知识潮水的那些词语,属于知识点的体现,应是阅读的重点,因为在考题中,常常有这种试题。有的科技性说明文,里面传达着许多新鲜的知识,运用了大量的专门术语,我们是难以弄懂的,有的要查阅工具书,有的可以询问相关的专家学者,这些词语又是我们阅读的难点。对于这些重难点知识及其词语,我们都在文中一一明确,并适当了解其间的关联,进而弄清文中的知识类别、知识特点和知识意义等等。例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有两种知识性词语必须明确,一是比喻性词语,如先后有:根毛(原料采集站)、茎(运输干线)、叶子(食品工厂)、叶绿体(合成车间)、庄稼(绿色工厂)、有机物(合成工厂);二是专门术语,先后有:有机物质、能量、大卡、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气、矿物质盐、生物、植物、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分子、合成有机物、叶绿素、细胞、光合作用、微生物、细菌、淀粉、化学能等等。对文中的这些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明确,本文的重难点知识也就大致掌握了。

3,掌握知识重点。

在一篇或一段说明文中,所介绍的知识尽管不止一种,但重点知识就那么一两个,余者都是为它服务的,都属于面上的知识,我们要抓住的是点上的知识,说明文阅读应试命题,重点知识往往是非拟不可的。重点知识有时是指被介绍的某种知识体系,有时是指某种知识的某个发展阶段或某种知识的某个侧面。如果在阅读时抓住了这种知识,也就解决了阅读的主要矛盾。例如,要写《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就应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它的多种功能知识,包括它的计算功能、网络功能、实验功能、绘图功能、教育功能等,这五种知识,虽是并列关系,从不同角度来说的,但重点知识还是网络功能知识,余者都是次要的,不仅文字篇幅较短,而且也是符合这种事物的实际情况的,如果命题,如果阅读应试,这种知识往往是首选为我所用的。

4.分析知识关联。

说明中的知识,无论是重点知识还是一般知识,无论是被介绍的知识还是起辅助作用的其他知识,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这种关系,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属于同一体系中的知识,其间存在着纯知识性的关联,通过梳理分析,使之明晰化。二是用来作衬托的知识,如说明海洋面积,以陆地来衬托,对陆地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并且要明确这种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三是知识间的总分、并列、因果等各种关系,要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并体会作者的说明意图,如介绍臭氧层被破坏的知识,其原因要作一番探究,阅读时不仅要明确这种关联,而且要重点抓住原因,进而加深对人类破坏平衡危害性的认识。

二二、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与主旨标题密切相关,与重点句和中心句往往重合,要明确它的一般特点和常见位置,弄清总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理解它的总领和总收的作用。

1.明确论点特征。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它的内容特点有三个:一是正确,就是能揭示真理,表现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二是鲜明,就是是非清楚,不含糊,不隐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明朗;三是新颖,就是表达的见解非常独特,“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之未发”,令人耳目一新。例如陈群有一篇《理想的阶梯》,其中心论点是:“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揭示了奋斗与理想的关系,是符合客观真理的;也是“鲜明”的,它表达的意思是直接的,不转弯抹角,也不含蓄隐晦;还是“新颖”的,它运用了比喻手法,十分形象具体。论点的形式特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语言简练,多用判断句,或单句或复句,高度概括凝炼,修饰语不多,表意干脆明了。例如叶圣陶先生有一篇《作文与做人》的短论,其中心论点是“文当然是要做的,但是要紧的在于做人”。它是一个复句,由两个判断分句构成一个转折复句,其形式特点,可见一斑。对于论点的这些特征,我们都要弄个一清二楚,这对于阅读应试论点知识是极有帮助的。

2.认清论点位置。

论点的位置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论点在题中,也即题目直接为中心论点,这种情况,论点最为鲜明突出,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题就是论点。二是论点在开头,或者在开头首句,或者在开头部分的某个地方,《谈骨气》,论点就是首段一句。三是论点在中间,主要是指论点在论证的主体部分,如胡绳先生的《想和做》,其论点在中间的第七段:“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四是论点在结尾,具有结论的特点,例如吕叔湘先生的《论“基本属实”》,其论点就是在文章的末句:“‘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论点的这四种位置,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应试议论文阅读题,往往涉及论点的这些知识。

3.分析论点作用。

论点在文章中的作用,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看,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论点的总领作用,这主要是指论点在开头出现,它如全文的总纲,居高临下,提纲挈领。二是论点的总结作用,这主要是指论点在结尾出现,对全文内容来一个总收和结论。三是论点的过渡作用,这主要是指论点在中间出现,承上启下,衔接过渡,使上下文严丝合缝,如《想和做》的论点就是这样。四是论点的揭示主题作用,因为论点是全文论述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是中心思想的结晶,这是内容上的作用。五是论点的写法提示作用,即通过论点来显示论证方法或者语言特点,如《理想的阶梯》的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就提示了本文必然要用喻证法。六是论点的文眼作用,议论文也有文眼,这就是中心论点,它往往富有哲理,极具启发性,甚至就是文章的警句和重点句。论点的这些作用,在阅读测试中常常会遇到,如果我们把握了其中的规律,对回答此类试题是十分有利的。

4.注意论点联系。

论点与议论中的其他知识是有密切联系的,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是中心论点(又叫总论点)与分论点(又叫小论点)之间的联系,前者是“纲”,后者是“目”,“纲”只有一个,“目”至少有两个,两个“目”之间又是并列关系,纲目之间配合要密切,要和谐。二是中心论点与题目的联系,无论论点在何种位置,它对题目都具有回扣和点及的作用,既是结构上的考虑,又具有内容上的强调意义。三是论点与论据的联系,因为论点毕竟是一种观点,它是否成立,全靠论据来证明,二者之间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也就显示出来了。四是论点与论证方法的联系,是论证方法的超前提示。五是论点与运用语言的联系,是语言特点的高度概括。六是论点与结构的联系,论点常常是议论文中的“总”,常常构成总述文字。由此可见,论点与议论文中的其他知识联系是很广泛的,要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二三、论点必须用论据来证明。论据有点面之分,正反之分,事实和道理之分,它们的运用特点和意义是各不相同的,但都要为论点服务,都必须典型真实可信。缺少论据,就无法证明论点,文章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1.认识论据的特点。

论据的特点可体现在“三性”上,一是真实性。就是在议论中所用的人和事、景和物以及经典名言等,都是真实的,确凿的,不虚假,因为只有这样的论据才有说服力,才有论证力度,例如《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就以白求恩为主要论据,这个人是真实的,他在中国所做的事也是真实的,因而读后令人信服,如果换一个假设的人,那就难以达到如此效果。二是典型性。就是所用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要具有以少胜多,以一驭十的特点,要能代表某个方面的主流,体现出时代精神。例如《谈骨气》一文,就先后列举了文天祥、穷人和闻一多等三个人的例子,以他们来作为有骨气的代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如果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那就显然没有这样强大的力度。三是广泛性。就是可以用来作为论据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古今中外,耳闻目睹,天文地理、鸡毛蒜皮等,都可以作为论据拿来为我所用,就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中,也是不胜枚举的,运用时当然要有所选择。论据的这些特点,也就构成了它的运用规律,认识了这些特点和有关规律,可以对我们的阅读应试,尤其是回答论据方面的试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理清论据的种类

论据的特点又决定了论据的种类,它是多种多样的。从论据内容来看,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前者主要是指典型事例、史实、典故和统计数据等,如《怀疑与学问》中“腐草为萤”,那是典故。

从论据详略看,可分为“点”上论据和“面”上论据,前者文字较详,叙述具体细致,甚至还有一定的情节过程,这种论据,在一篇议论中一般只有一两个,属于重点论据;后者文字较简,点到为止,甚至只有个人事物的名称,文字所占篇幅很少,但对象往往不止一个,显示出各方面的代表。例如《想和做》一文。

从论据角度看,又可分为正反论据,古今论据、中外论据等等,也就是说,所用的论据尽可能不是一个方面的、一个朝代的、一个国家的、一个地方的,这样可以避免论据角度的狭窄而削弱论证力度。例如《谈骨气》一文。

理清了论据的这些种类,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论据知识的全面了解,甚至对于我们应试这方面的知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3.分析论据的意义。

论据在文中的作用,是其他议论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不同的论据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事实论据是议论文中论据的主体,“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事实,仅有空洞的说教,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道理论据可以增强论证力度,增加说理的权威性,论据有点有面,可以使论证有深度有广度,重点突出;论据有古代有现代,可以延长时间跨度,由来已久;论据有中国有外国,可以扩展空间跨度,横向外涉。这些论据的不同作用,是由论据的不同种类所决定的,只要从大的方面掌握了这些作用规律,就可以上升为一种阅读应试能力。

二四、论证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对于论证方法的认识,要一看标志,二看联系,三看分界。运用时,既有独立性,又有综合性,要掌握规律,明确意义,并注意与其他知识的密切关联。

1.明确论证方法的种类。

论证方法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其形式大致有这样四种:一是例证法,就是列举事实,又有两种情况:①例群,即许多事例连用,或者是许多人物的成串罗列,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在正面论述时,就有 罗列几类人物;②具体实例,文字较详,情节性过程性都很明显,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二是引证法,又叫讲道理或道理论证,就是用马列主义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众所周知的定理公式,还有谚语、成语、俗语、格言等,三是对比论证法,又叫正反论证法,或先正后反,或先反后正,如《发问的精神》的第4节至第10节从正面论证,第11节至第15节从反面论证。四是喻证法,就是通过比喻手法进行论证,如《论求知》。这些论证方法常常是综合运用的,如果我们梳理清楚了,会有助于我们阅读应试的。

2.把握论证方法的标志。

论证方法在具体运用时,是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标志的。①例证法常用“如”、“例如”等作引渡举例标志,如果带有一些感情和文学色彩,还可以有“让我来说一段故事吧”、“请听这样一件事”等。②引证法常用引号标明,有时单引号和双引号同时出现,但并非用了引号就是引用,还有冒号配合,还有对象性的提示,如“孔子曰”,再如“《孟子》中说”,还如“某某告诉我们”等,有的不用引号也是引证法,只是暗引大意而已,有的定理公式不一定用引号,也是引证法,如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哥白尼的“地动学说”等。③正反对比论证法的标志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义词的前后运用,二是“反之”、“但是”之类的词语转换,都是明显的语言标志,如上段论述正面内容,下一段可以“但是”或“反之”领起即是,这种标志涉及的语境,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某个语段,还可以是一两句话完成,涉及篇幅是不同的。④喻证法的标志也主要有两种:一是喻体,二是比喻词,二者有时一道出现,有时只用某一种,如“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这里既有“喻体”“阶梯”,又有“比喻词”“是”。认识和掌握这些标志,对于我们判别论证方法是十分有利的。

3.注意论证方法的联系。

论证方法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具体有:①主次相联,即以一种论证方法为主,别的方法密切配合,但表现为次要的,是对主要论证方法的辅助,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就以例证法为主,正反对比法与引证法为次,引证法的标志是“列宁主义认为”。②例中有引,就是在举例中,嵌入适当的引用,以举例面貌出现,引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俭以养德》,在举鲁迅节俭的事例中,还引用了鲁迅自己的一段话,其标志是“鲁迅说”。③引证与喻证并举,就是引用与比喻紧密结合,同时兼有,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中的“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既是引用,以“有人说”和引号为标志,又运用了比喻手法。④引证与正反对比兼用,就是既有引用,又有对比,例如《俭以养德》中,就引用了高尔基回忆列宁时的一句话:“他完全不会关心自己,可是仔细地注意同志们的生活。”这里的对比和引用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论证方法的主要联系大致有这样几种,注意了它们的这些联系,其直接意义,一是可以抓住主要方法,二是易于理清综合运用,减少失误。

4.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论证方法的作用,也各有特点,各不相同。①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②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加说理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③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更为有力,使主题更为鲜明突出;④喻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论证方法的这些各自不同的主要作用,我们必须有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理解,不管它们出自何种语言环境,其主要作用都是不会改变的,这是规律,掌握规律,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进而提高应试效率。

二五、议论角度包括驳立、古今、中外、正反等等众多方面,实际上就是论证的立足点,要明确作者在议论中所站的角度,善于抓住主要倾向和重点,并分析这种关系及其意义。

1.理清议论角度种类。

议论的角度就是议论问题时所站的立足点,一篇议论文的角度,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认识,形成不同的多样的角度。这就要确定认识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如下一些角度:

①以观点为标准,可以分成正反角度。一篇议论文,既可以从正面阐发,也可以从反面论证,还可以正反兼顾,但不可以正反并重。立论文一般是从正面论述的,即使有反面内容的嵌入,那是为正面观点服务的,总体上仍然是从正面论述。驳论文往往是从反面论证的,虽有一些正面观点的渗透,但那是为反面论证服务的。这种以观点为角度标准分类,实际上与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是密切相关的。

②以时间为标准,可以分成古今角度,也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这种情况,有一定的时间或朝代的标志,而角度又往往在开头或结尾可以看出来,阅读时,一方面要抓住这种标志,同时还要注意侧重点,明确角度的真正的主体。例如有一篇习作,题为《南郭先生何以能“充”》,则是从历史角度论述,而俨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则是从现实角度阐发,其标志在末尾:“目前,我国正在深入进行体制改革”。这两种情况,从现实角度议论较多,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③以空间为标准,可以分为中外角度。这既可以从论据方面来体现,也可以从论证过程上来反映。阐述时,一般要点到国家名称,展示论述问题的宽度,对揭示规律有意义,富有哲理性,因为道理是“全球通”的。例如,在陈群的《理想的阶梯》这篇文章中,运用事实论据就涉及许多中国和外国名人,使论述的道理极具广泛性。

2.把握议论主要角度。

议论的角度多样性特点,也就增加了对角度认识的复杂性和应试角度的难度。这时就要居高临下,把握主要角度。把握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标志,包括时间标志、空间标志和词语标志等,标志的位置往往在开头,例如,有一篇题为《最忌浅尝辄止》的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们周围有这些一样同学,……”很明显,这就是标志,是从现实角度论述的。二是看篇幅,某个方面占用的文字多,说明它是论述的重点,那么它就是主要角度。例如《驳“实惠”论》中,虽然有战争年代革命战土和共产党人等正面内容,但相对于全文篇幅来说,它只占少数,它只能是次要角度,主要角度还是从反面论证,这与题目中的“驳”是密切相关的。可见,阅读应试,判断角度,掌握一些规律和奥秘,是有好处的。

3.注意不同角度联系。

角度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有的体现在词句上,如正反角度同时兼顾时,联系就十分明显;有的体现在段落或文章的首尾,往往构成环扣呼应的关系,如开头从现实起笔,结尾仍从现实落墨,从而形成角度映照的格局;更多的则是体现在内容上,即体现在文章的主体上,前后关照,上下配合。角度之间联系的情形,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如先反后正式或先正后反式,先中国后外国或者反之,先历史后现实或者反之,还有不同角度的多次反复交叉式,涉及论点、论据、论证等各个方面,与结构密切相关。阅读时,要注意角度之间的各种关系和联系,尤其是错综交织的时候,更要注意梳理清楚。例如:有这么几句话:“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畏惧错误。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关在门外,那你也必将永远被关在真理的门外;倘若你想避免任何失败,那你也必定永远得不到成功。”这里存在三个角度:正面角度,反面角度,假设角度,它们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两个“倘若”与一个“若”就是联系的标志。

4.分析议论角度意义。

从不同角度议论,其作用和意义当然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不同还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阅读应试时,就要重点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正反角度议论,可以增强论证的力度,使论述的中心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古今角度议论是为了扩展时间跨度,抚今追昔,顺序清楚,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中外角度议论是为了扩展空间跨度,增加议论的范围,增强可信度;假设角度议论重在充实文章内容,使论证自由灵活,生动活泼。从不同角度议论,产生的如此不同的意义,我们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分析时是极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