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这个字怎么读:国土部门缘何沦为腐败重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28:23
国土部门缘何沦为腐败重灾区2010-2-13 11:29:33来源:红网评论 4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推荐给好友

  2009年1月至10月,浙江省国土部门有67名官员被检察机关查处,其中涉嫌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行为的39人,宁波、台州、丽水三个市的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均被立案侦查。(2月11日新华网)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沦为腐败重灾区,这一现象令人吃惊,也更令人警惕。

  众所周知,国土资源部门是我国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政府职能部门,行使着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行政审核、审批、处置、确权、登记、发证和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等权力。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的增值,国土资源部门的违法违纪案件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土地审批、交易、开发等过程中,违法违纪现象屡见不鲜;而且涉土案件的人员关系也往往具有连带性,彼此结成腐败利益链,串案、窝案较多。国土部门何以会沦为腐败重灾区,个中原因何在?

  首先,国土部门成为了不法分子重点进攻的目标。由于我国“用地准入”的管理特点,用地主管部门往往会成为被腐蚀的对象。一些不法分子买通有关人员,搞“人情地、关系地、权力地”,擅自改变规划用途,使原有土地不断增值,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像浙江省国土部门的不少官员,就是在地产商的重点进攻下,从思想上放弃廉政防线,从行为上触犯法纪红线,最终走向腐败的深渊。在浙江省各级检察机关查处的国土系统的61个案件中,近三成涉及国土官员与房地产公司之间的利益纠葛,同时一半以上的受贿国土官员与房地产商有不同程度的利益纠葛。

  其次,土地领域权力过分集中,监督存在漏洞。目前土地领域权力设置较为集中,同时缺少强有力的制度执行和监管,一些行政行为没有做到阳光操作,特别是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权力运行制衡和纠错制度尚不健全。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督体系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人大、监察、舆论和群众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上级主管部门主要是业务指导,对下级的监督往往很难深入到位,而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也是务虚较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监督的盲点。浙江省所查办的国土案件表明,国土部门的权力很大,像房地产拆迁补偿安置、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土地所有权确权、采矿权出让、矿产资源补偿费发放等项工作,有关的政策口子稍微放一放,就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财富。

  再次,“土地爷”热衷于权力寻租,滥用职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国土部门的官员靠土吃“土”也就成为通行的潜规则。从国土部门的业务领域来看,滥用职权、贿赂犯罪等违法违纪问题,主要表现为低价出让国有土地、协议出让经营性用地、为不列入目录的项目草拟供地、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土地等。而少数领导干部也为了一己私利,或违规操作,或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其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浙江省永康市国土资源局原副局长陈放光当初在办理土地登记时,就违规为5间安置用地确权,共计78.99平方米,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63万元。陈放光后来还将以他人名义购置的两间安置用地转卖,非法获利50多万元。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不正当干预土地管理事务,地方财政对于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国土部门对地方政府不合理用地决策难以有效抵制等问题,也都是当前国土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多发高发的重要因素。

  剖析国土系统案件多发的原因,目的是为了对症下药、亡羊补牢,避免类似案件的再度发生。浙江国土部门发生的案件就提醒我们,当前要着力完善体制和健全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使国土部门真正能够独立、正确地行使监管职能。要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执法与监督,加强对国土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运行的规范。要提高素质、强化作风,提升国土系统党员干部的职业操守,增强履行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责任意识,切实树立起国土卫士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