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中文翻译什么意思:图解56个民族——壮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1:00:54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48963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此外,广东、贵州、云南、湖南等省也有分布。
          壮族聚居区地处岭南西部,地形奇特,山青水秀,自然景观十分美丽。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热带、亚热带作物。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薯类等。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

 三七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蛤蚧géjiè
  
  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蛤蚧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大,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遇敌即能甩尾逃脱,断尾后还能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厘米,高3-6厘米,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蛤蚧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蛤蚧是药用动物的一种,由于长期捕捉,野生资源日渐减少。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曼”、“布雅依”等2 0 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  
  
  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古文字是“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而创造的一种与壮语语音一致的“方块壮字”。2 0 世纪50 年代,根据壮族人民的要求,创制了一种全民族能够接受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壮字。目前仍在推广使用。

  “三月三”与歌圩xū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对歌少年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抛彩球
  壮锦
           壮锦是壮族的一种瑰丽工艺品,它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传说壮锦是在宋代一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看到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示。她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织而成。从此就产生了瑰丽的壮锦。
            据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壮锦当时出产于广西左、右江,称为“(纟炎)布”,其质“如中国线罗,上有遍地小方胜纹。”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到了明代,壮锦越来越流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明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皇帝的贡品。清初,织锦成为壮族妇女必学的一种手艺,同时也成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品。
          壮锦色泽鲜艳,坚固耐用。传统的壮锦既有几何图案,又有各种描绘花纹。常见的有“”字纹、水波坟、云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象。在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跃马向前等2 0 多种图象中,凤的图案在壮锦中独占鳌头,“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这是由于壮族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壮锦花色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可用作床毯、被面、围裙、背带、腰带、手提袋、挎包、头巾、衣物装饰等。今天,壮锦不仅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所喜爱,而且走出了国门,飞洋过海。
  

 壮族绣花鞋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服饰、方言、风俗较为多样。传统上,壮族妇女不仅喜爱刺绣,而且大多是刺绣能手。刺绣的对象涉及到衣饰等方方面面,诸如围裙、帽子、手帕、枕头、背带、手袋、烟袋、花鞋、绣球以及门帘、帐帘等等。图案内容则更广泛,大凡衣食住行所涉及的均可作图,如花、草、虫、鱼、兽、人物等,可谓丰富多彩。这些刺绣体现了壮族妇女的智慧、聪敏、灵巧,也反映了壮族的自然崇拜文化及朴素的审美观。
           绣花鞋一般指绣有花形图案的布鞋。鞋的造型,有的如同木船,有的形如鸟类、动物,如斑鸠鞋、猫头鞋、鱼形鞋、十二生肖鞋等;花纹一般绣在鞋帮和鞋头,图案以花鸟虫鱼为多,还有仙桃、佛手一类有吉祥含义的组合图案。从鞋的用途来分,有自用鞋、情人鞋、新娘鞋、礼鞋、寿鞋等。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绣花鞋和其他衣饰绣品的品质,往往是人们评判年轻壮族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

 铜鼓之王
            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一般分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

铜鼓

          迄今为止,在广西发现和收藏的铜鼓共5 0 0 多面。其中一面直径1 6 5 厘米,高6 7 . 5 厘米, 重3 0 0 多公斤,让一个中等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会露出鼓边之外,堪称“铜鼓之王”。
  
  “铜鼓之王”,它体态庞然,花纹精细,鼓面中心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各晕圈内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的雷纹,鼓身晕圈密而窄,也全饰以云纹和雷纹。密布的云雷纹给人以玄妙莫测之感,更增加了这种权力重器的神秘色彩。
  
  铜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铜鼓铸造精致,音响宏亮。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号传令的标志,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人们常在喜庆的节日里敲奏它伴以歌舞。在宗教的活动中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人安粮丰。
  http://image21.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1/0211/8156264_12.jpg

 花山崖画
            广西左江,明江连亘数百里的悬崖峭壁上,有6 0幅古代壮族人民的艺术杰作崖壁画。各种人物、动物和器物等画像1 7 7 0 余幅,呈赫色。因宁明县的花山壁画,发现最早,图像最多,画幅最大,故统称为“花山崖壁画”。花山,又名巴莱山,位于宁明城北2 5 公里的明江东岸。崖画就绘制在临江的悬崖绝壁上,画面高4 0 米,宽1 7 0 米。壁画虽经千年风霜,图象至今仍清晰可见,充分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壁画上的人物有大、中、小之分。最大的人物画像身佩环首刀,站立在马(或猛兽)的背上,很象首领。其余的人身上不佩带任何东西,并面朝最大的人物。人物有的两腿叉开,两臂平伸;有的侧身,两臂前伸,或两手上举,腿略弯曲。形态生动、逼真,富有征战、狂欢、乐舞和祭祖的特征。
            据考证,花山壁画是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创造的遗物,壁画就其分布之广,作画地点之陡峭,画面之雄伟,都是国内外所罕见,在国际的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影响。

 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是世界上三大梯田之一,也是保存得最完整,始建于元朝最原始的梯田,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
  龙脊梯田位于龙胜县境内,梯田海拔最高处11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800米,面积70.1平方公里。分为金坑,大寨瑶族梯田,平安壮族梯田。
  
  由于山体太高,部分山路只能靠人爬,所以,两个梯田只去了一个,即平安壮族梯田。
    
  平安梯田最重要的景观---七星伴月
          龙脊梯田是世界上三大梯田之一,也是保存得最完整,始建于元朝最原始的梯田,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
  
  龙脊梯田位于龙胜县境内,梯田海拔最高处11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800米,面积70.1平方公里。分为金坑,大寨瑶族梯田,平安壮族梯田。
  
  
龙脊春耕

 壮族吊脚楼群
          桂西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高山上,绣水边成了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的家园。取材大山、造型古典的茅草顶吊脚木楼一般分为三层,下层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放粮食。那里的少数民族同胞仍使用着原始的生产生活工具,有用石头打凿成的石碓和石磨。成片成排的吊脚楼形成了这一地区的居住特点,风雨桥和鼓楼也都充满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那里还有迷人的高山、峭壁、晨雾、流云、地穴天坑,好一幅天然美丽的大自然画卷。

  吊脚楼
  壮乡腊月!
  
  壮家将清点一年的收获作年终总结,是准备将一年丰收成果向祖宗报喜,求得人神共娱,祈求来年更大丰收的时节。
           按传统习俗,进入腊月,稻谷入仓,犁耙高挂,各家各户忙碌着杀肥猪、制腊肉、舂粑粑、制糯米酒,包棕粑。为迎接新春,打扫房屋、添置家具;妇女们忙着织彩锦、缝新衣;男人们忙着为春节平整娱乐场地,架磨揪;姑娘们忙绣花、做绣球;小伙子们忙削陀螺;寨老们忙打扫老厅亭、祭祀场所。进入腊月,各村寨将展示村容村貌;各户准备在新春佳节里向亲友、向世人展示自家人的智慧丶手艺、富裕。壮乡腊月,男女老少,各忙各的,人人乐在其中。
          壮乡腊月,不分贫困和富裕,不分先进和落后,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争取杀肥猪祭祖,都在备办佳节美食,赶制节日新装,准备以全新的容貌在春节期间参加社区娱乐活动。我州的壮族,在腊月间举行扫村寨原始宗教仪式,请布摩打扫居屋;三十晚祭祀铜鼓、敲响新春铜鼓;各家各户争先恐后抢挑新年新水煮美食祭祖,到河边收六畜魂归圈,这一系列民俗活动,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亮点。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壮乡腊月的民间民族文化加速消失。早期牵马、抬轿接新娘,如今变成骑摩托、开轿车接新娘;早期布摩帮农户开财门的红布是挂在陈旧的木框上,如今是挂在龙凤呈祥的彩色铁框上;早期布摩驱邪避凶扫寨在村头架设茅草绳、木刀,今变成小康示范村的标志牌。虽然文化表象在变,但是,传统文化仍再承传。
  

         馬肉,是壯族人所喜愛的肉食。不知從什麼時候始,當地壯族同胞已有嗜食馬肉的歷史。而“馬肉米粉”便是他們所興起的美食,隨後逐漸發展成為桂林普羅大眾的食品。改革開放後,馬畜的生產有了較大發展,來自方方面面的馬源,使肉食用馬保持相應增長,對於不適宜畜力騎用的健康馬匹,自然成為餐桌上的菜肴。
  
  本來馬肉的膻味較大,平時沒有吃馬肉習慣的人,會敏感其帶有些類似“泔水”的氣味,但由於桂林人善於烹調,去膻得法,因而不見其膻卻見其香,肉甘爽脆,味道鮮美,配上那地道名產“桂林米粉”,真是相得益彰,肉粉俱佳。飲食店檔日常經營的品種主要有鮮片馬肉炒米粉、清燉馬肉湯米粉、紅燒馬肉拌米粉等等。無論哪一款“馬肉米粉”,都令人聞之氣香,食之味美。
  
  據科學分析,馬肉的營養價值較高,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鐵、磷、鈣和維生素等,其中有的成份還稍豐于豬牛羊,對補身、健腎、和胃、旺血都有一定功效。常吃馬肉的壯族人,身體強壯,“龍馬精神”。

  棕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