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桓的读音:张立钢:古城保定是一座伟大的武术文化名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40:42
城市是一部书,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文化决定这部书的厚度和精彩程度,决定城市的精神与风骨。在众多的城市资源中文化是核心资源。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内在的而不是表面的,是长远的而不是暂时的。

  文化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也同样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只有文化才能够真正展现一个人的情操与境界和一个地方的传统与风尚。特别是对一个城市而言,只有文化才能够成为提升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文化具有强大的无形的但又显而易见切实有效的约束力,城市的运转既需要制度约束,更要靠文化规范。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每一个城市都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和地域性格,这就是一个城市的招牌。所有城市招牌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景观。

  易经、医经、武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基石”,中华科学、中华文学、中华武学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民族魂”。保定这方沃土是中华传统文化滋生与传承的重要区域之一,更是将“三大基石”与“三大民族魂”结合最紧密、体现最充分的代表地区之一,保定深厚的文化底蕴便由此而生。

  保定是全省第一文物大市,凝古聚珍、神光灵藏的众多珍贵历史遗迹成为镌刻保定成长的城市记忆。不宁唯是,抛开不计其数的实物载体,保定的非物质文化更具风格特色,成为形成保定文脉的活跃因子。

  江河浩瀚,群星璀璨,融汇百家,别具一格,是保定文脉延续的基本特征。融通历史沧桑,占居发展潮头,铺陈一路风景,从遥远走来的古城保定,城市招牌的数量与日俱增,但其中最能代表城市性格、展现城市力量、融生城市魅力、涤荡城市灵魂,最具保定历史人文风貌的金字招牌,非保定武术文化莫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保定跤。保定摔跤不是一种普通的运动方式,而是地域文化在长期累聚积蕴后的文化嬗变。

  战神蚩尤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文初祖,也是有文字可考的中国摔跤鼻祖。自从蚩尤喋血中冀,保定就与摔跤这一竞技运动结下永久渊源,进而成为古城保定千百年来最为重要的文化品牌和非物质文化支撑。保定是中国式摔跤的发源地,在保定众多文化门类中,千余年来一直在全国引领风潮,而且影响重大而深远持久的当属保定跤。

  跤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日出于泰山之巅,空旷间,大开大合,窜蹦跳越,舒展大方,是北派武术特点;月悬于小桥之上,竹林间,短桥寸劲,阔幅沉马,迅疾紧凑,是南派武术特色。保定武术不仅是“北腿”的代表,而且拳法中手法或凌厉多变或绵巧诡异,手脚协调并重,重质量、讲变化、求效果,促成了保定跤的产生与发展。

  穿越历史长河可以看到,保定跤的形成是由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影响的结果。摔跤技术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摔跤属于“戏”的范畴,主要功能是强健身体和表演娱乐。到了宋代,特别是在保定,对摔跤运动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因素,从而使这一古老的运动方式进入新的辉煌时期,保定是将摔跤引向巅峰的里程碑。

  保定城池的建立,到了宋朝成为历史的必然。作为政区名称兼地名的“保”字,首次出现是在宋朝。宋朝在保定设保塞军,取保卫边塞之意;981年,保塞军升为保州,以寓永保安定之意。当时的政治环境是经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深恐历史重演,确定了“天子守疆”的祖制,大力营造“重文轻武”社会氛围,严厉禁止武将带兵、不允许民间存有兵器。宋北之辽见有机可乘,便大举入侵。保定是辽军入侵的门户,其入侵线路只有一条通道,即今易县——遂城——满城——望都一线。宋辽战争期间抵御20万辽军扼守咽喉要路的杨六郎只有三千兵马。为此,杨六郎在保定大力倡导全民习武、全民皆兵,一地有战、各方来援,并积极鼓励各村成立武术结社。这使保定成为武术发展最快最繁荣的地方。杨六郎也因此成为与保定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在风雨如晦民族冲突剧烈的宋朝,杨六郎在保定这片土地上度过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光,同时也是在这里他带着深深的绝望和不可名状的遗憾走到了生命尽头。但他为武术在保定的传播光大,为保定壮丽的历史画卷增添了绚丽一页。

  懦弱的宋朝成就了英雄的保定,保守的宋朝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空前昌盛,这都为加快保定跤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文化动力。特别是涿州人邵康节研究《周易》创造了新的历史高峰,追求阴阳变化蔚为风气,这为保定跤迈向更高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宋辽、宋金数百年激战,为保定跤得以经久不衰的传承、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到了北宋,随着岳飞将戳脚和岳氏连手传入保定,聪明智慧、坚强勇敢的保定人对武术技击的理论与实战进行了科学深入的整合和规范,从而使保定跤上升到文化范畴,使保定跤实现了重要历史性跨越,进而也是保定成为一千多年来的摔跤圣地和摇篮。

  明清之后,保定摔跤日臻完善。特别是清代中后期,保定跤的风格更加突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京保为统领,以保定为核心,以京津保为“集散地”的中国摔跤技术研发、实践与传播中心,中国摔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此时的保定跤更加注重速度与技术,强调上下配合、天衣无缝、打闪认针、妙计连珠、以快打快、刚中有柔、猛中含智、绵里藏针,长于以小制大、左道旁门、散揸相合、潜移默化,瞬间将对手制于末路。在上盘手法上擅用撕、崩、捅,把位占先;下盘讲究既坚实又灵活,重腰腿功,曾以“一腿勾天下”享誉跤坛。近百年来,随着清真寺回民马长春大败清室皇族摔跤手、张凤言挫败京师头号摔跤手宝善林、“花蝴蝶”常东升成为“世界摔跤之父”,巩固了保定的跤坛霸主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就不难看出近现代保定跤的辉煌。1933年,在中华民国第五届运动会上,阎善益获重量级冠军;1935年,在中华民国第六届运动会上,马文奎获重量级冠军;1948年,在中华民国第七届运动会上,姚长在获重量级冠军,常东升获乙级冠军,常东启获丙级冠军;1954-1964年,杨子明在期间历次全国比赛中均获冠军,被誉为“摔不倒的人”;1956年,许哲夫获第一届全运会57公斤级冠军••••••近几十年来,杜福和、王彦会、张重良、贾和玉、刘志芳、安长青、郭建军、张国庆、吴建国一大批全国顶尖高手成为促进中国式摔跤的中坚力量。

  一代又一代保定人,通过实践和研究,使保定一直走在中国跤发展的最前列。清朝末年,武圣孙禄堂通过把摔跤理念引入武术实战,把中华技击的实际应用与研究推向极致;民国时期,马良著《摔跤二十四式》、《摔跤教科书》,使中国式摔跤走上了统一轨道;建国后,常东升著《摔跤术》、《世界摔跤协会手册》,把中国式摔跤特别是保定快跤推广到全世界,“一代武宗”温敬銘著《中国式摔跤》,促进了中国式摔跤的规范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市有识之士成功地将河北省“中国式摔跤训练基地”引入保定、举办“中国摔跤擂台赛”和第一届“中国跤王争霸赛”以及武术家贾和玉、武术理论家张立钢合作出版《中华跤术》、《中华技击经略》,进一步塑造了保定快跤品牌。

  从千余年来情况看,保定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截止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保定城乡跤场随处可见,在市区有的一个胡同就有十多副褡裢,有的农村几乎家家有褡裢,跤风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以摔跤为代表的武术文化在保定的长期传播,塑造了独特的保定地域性格和人文风尚。从中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保定人的仗义、智慧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比如,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广袤的冀中上,仅清苑冉庄一个弹丸小村,就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对作战157次,歼敌2100多人,比10余万人参加的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歼敌人数多一倍。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外地人还对保定人刮目相看,把保定人作为“功夫”的化身。三十年前,笔者曾亲眼见到精彩一幕。一日在保定火车站站台,突然一妇女高喊抓小偷,原来几个外地人偷了她的钱包。这时,一保定青年挺身而出,只身对付五六人,有人欲上前帮手,青年朗声说我一人就够了,三下五除二,青年就将那几人一一摔到站台下,原来真是“练家子”。

  保定跤是保定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包含了保定人的自信、果敢、刚毅和智慧。以保定跤为代表的保定武术文化涉及到了保定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它具有完整的哲学理念和独特的文化体系,其哲学和思想融合了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认识论、辩证法和方法论,是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同时,这一体系中所蕴含的道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应该进一步做好对其进行挖掘、传承、保护和弘扬的价值所在。

  历史是人创造的。人是历史的人,历史是人做历史的事。历史总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演进,社会总是在总结与实践中发展。背依几千年深厚历史,过往先贤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古城保定,燕赵天府。保定文化,源远流长,汇聚涵养,沉实厚重。文化,是祖先对我们的远年设计,而设计方案的落实靠一代又一代保定人对历史责任的忠实担当。现实正在警示我们,保定优秀传统文化虽然门类众多,并且相当一部分在相当长的时期独领风骚,但确实有的在行进中开始甚至已经步履踉跄,有淡出视野之态。长此下去,保定的戏曲、保定的摔跤乃至保定的更多文化瑰宝都将有可能陷入艰难境地。对此,我们应当高度警觉和注意,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紧有针对性地予以补救。

  告慰先人,不容轻慢;宽慰来者,责无旁贷。如果在保定文化百花圆中哪一朵艳丽奇葩在我们手中凋谢,那么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城市发展是一个文化承载与延续的过程。没有文化,城市就没有灵魂、没有历史、没有方向、没有生命力。总结历史的经验,推动了今天发展的历史;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催生了今日发展时代。

  事件就是历史,就是舞台。冲天豪气润古城,纵横当有凌云笔。当前,保定已经全面开启文化名城建设新航程,向着“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目标大踏步地迈出坚实步伐。作为保定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眼前做起,从能够做的事情做起,为保定辉煌的过去,为保定更加美好的明天,精彩演绎一部励精图治的历史,书写绚丽多姿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