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地道表达:小楼漫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2:27:20

小楼漫想

作者:高绍科2010-05-1117:16:24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默认分类

在县城蜗居多年,总是过着租房和寄居的生活。有时,面对高楼大厦总是发出感慨:中国之大,竟没有我容身之所。前年,我倾其所有在老县委家属院喜得二层小楼。每当登上小楼,在书房看书、客厅打乒乓球之余,总爱在阳台上静坐远眺,享受那种云淡风轻、空灵飘忽的惬意。

楼,它在中国文学中是个富于诗情画意的字眼,尤其是属于诗的。李煜的《相见欢》里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远锁清秋”让人感受一个因国破谪居他乡残喘度日皇帝的悲凉心境;“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游子思乡之情顿生。楼在古代还是女孩子的专利,前些年我游览山西王家大院,里面窖洞和闺楼在封建社会象征着等级地位,真有天壤之别。古代社会的楼是名门闺秀的寓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它们是歌妓的居所:“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它也是宫女的住房:“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遥想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圣在秋雨中住在屋漏如注的草堂,就不难理解他的诗《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所包含的伤心感喟情感了。是啊!在古代底层的平民百姓住楼只是一种渺茫的梦想,楼对于他们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住楼之妙在于楼之高。登高望远,气象万千,让人产生种种幻觉和遐想。在暮色沉沉的夜晚,拾阶而上,让人体会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孤独和悲壮。在伤春时节,让人想起:“子规啼月小楼西”凄楚意境。在闷热欲雨的夏季,让人浮想“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看到孩子在楼上为完成作业,摇头晃脑地背诵课文,便想起辛弃疾“少年不识悉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报国无门的愁闷。最为惬意的是在月明星稀的春秋之夜,一家人晚饭后登上二楼阳台,铺上草席,望着满天星星,听着梧桐树在微风中发出的“沙沙”声,或坐或卧,谈笑闲适,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楼是古典,楼是东方,楼是文化。假如,我是一位建筑师,我要建造世上最美也最坚固的楼宇,让孩子们永保平安,免受地震之灾;假如我是一位音乐家,我要以楼为主题,谱写一组表现楼意境、景象、情调的乐曲,让横笛吹出“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忧郁,让钢琴奏出“十二楼中月自明”的幽静,让唢呐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乐观与向上。啊!楼,是富足的象征,是文明的载体,是现代化窗口。

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这个关系人民生活水平字眼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它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富裕的人们已不满足于低矮的平房,人们纷纷盖起了自己的楼房。县城一幢幢居民楼房也拨地而起,让人感受到“现代化”这三个字离我们越来越近。去年我们一家又在小区买了单元楼,集体供暖,省去了自己烧锅炉烟熏火燎之苦,是冬天居住的好去处。我想,杜甫如果有幸生活在今天这个盛世,他一定会才情勃发,再也不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慨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