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空空是什么意思:留学日本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7:19:08

留学日本的变迁

标签: 留学生  留学  日语学校  日本留学  留学日本  2012-02-08 09:43

留学日本的变迁——关于老留学生·新留学生·大地震的思考

黄文炜

1983年,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出访ASEAN诸国,在当地与各国人士交流留学生事业的状况。让他颇受刺激的是,其他先进国家的留学生人数远远超过日本,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30多万,法国的留学生80年代初已超过10万,英国的留学生有5万多人,而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外国人只有一万人。于是中曾根回国后立马制定了“留学生10万人计划”,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末,在日本的留学生突破十万大关,到2009年,日本的留学生人数达到132720人。2008年1月,当时的首相福田康夫进而在169次国会会议中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30万留学生目标的计划,现在看来实现这一目标,看来并非易事,2011年日本遭遇3·11大地震灾难,经受了莫大的考验,留学事业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日本如何跨越艰难险阻,巩固、发展留学生事业,我们拭目以待。

 

老留学生的经历

托“留学生10万人计划”的福,从80年代中期起,中国留学生大批涌来日本,当时又是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劳动力严重不足,许多中国留学生名为留学,实际上是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入打工中。在笔者的老家福建,人们几乎把日本留学的概念等同于“去日本打工赚钱”。有一位1987年来日、眼下已经获永住权的福建老乡谈起初到日本的情景:日语一句不会,口袋里只有五千日元,借宿在同学家,来日本第二天就上街找工作,因不谙日语,手里拿着一本中日辞典,走进料理店,打开字典,比比划划,表示自己正在找工作,居然被店里录取留下工作了。虽然只是洗碗的活,对初来日本的留学生来说已是惊喜了,也可见店里太缺人手。80年代和90年代的留日学生,大都有过拼命打工赚生活费和学费的艰辛经历,回首往事,几多感慨。

 

富起来的新留学生

时过境迁,我们姑且把上个世纪来日的留学生称为“老留学生”,把本世纪初开始来日的留学生称为“新留学生”,新留学生自然有别于老留学生,从大环境来说,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经济高度增长而成长的,从年龄上看,他们多是80后,现在90后也逐渐步上留学之路。新留学生的经济条件比老留学生好多了,可以说是今非昔比。笔者之前在日语学校供职,常看到家长三天两头给孩子寄吃的穿的还有——钱。学校放假期间,新留学生也不急于打工,而是忙于找东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四处体验日本风情。

与老留学生相比,新留学生有欠缺的地方,比如,不大会吃苦,现在刚来日本的留学生总抱怨日本的房子太小了,实在不能跟中国宽敞的家相比,新留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有些人花钱如流水,而且动手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上课老迟到,问她为什么,说是刚学会做家务,买菜、煮饭等从头学起,花了太多的时间。一位女生因为经常缺席,我曾经做过家访,走进她的房间,吓了一跳,完全可以用“一片狼藉”来形容,生活用品等全部散在房间各处,问她为什么不收拾房间,她竟然回答:“父母马上要来日本看我了,他们来了会帮我收拾的。”有的留学生来日本时身上就带着大把的现金。我曾经去机场接过初来日本的学生,在半路上,有人首先问这样的问题:“学校有没有健身房?”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很有钱,不少人还是需要靠打工赚生活费。有些留学生来日本后觉得现实离自己的梦想很有距离。比如有个女孩在国内大学毕业,品学兼优,英语、日语都学得不错。为了赚生活费,她到居酒屋当服务员,工作比较辛苦,再加上要学习,还要找升学的学校,她感到压力很大。一段时间后,她有些迷惘了,她说:“不知道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如果在国内就用不着这么累吧。”当时我劝这位留学生: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同,无论怎样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自己选择的路,不要轻易放弃。走了几步就回头,人生永远无法细品慢嚼,只能浅尝。只要付出努力,相信日本是不会亏待你的。

 

新留学生的潜质

新老留学生虽然境遇不同,但是同样不得不在短时间内适应快节奏的日本生活,同样要面对生活环境突变与遭遇新文化、新价值观所带来的压力,新留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出国之前,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吃苦”“寂寞”这样的字眼,在日本,他们读懂人生。

有一位长年在日语学校供职的日本人老师曾有点“不怀好意”地对我说:“十几年前,看中国留学生拚命打工,觉得中国的年轻人太了不起了,觉得中国人真有干劲,而今天的中国留学生吃喝玩乐多了,觉得中国的年轻一代有些松懈了。”

我想,他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看到本质——尤其是新留学生的潜质。与老留学生相比,新留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见识更广,外语水平也高,现在来日留学的中国学生,英语水平比起老留学生明显高多了。新留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紧跟日本的时尚,遇到什么事,总希望尝试新的途径、新的办法,想法也相当新颖奇特,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也体现自己的个性。因为他们是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一起成长的。3·11大地震,让在日中国留学生也经受了考验,有些人虽然一时回国了,但是后来还是毅然返回日本完成学业。

 

大地震之后的日本留学

3·11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留学事业带来了冲击,一时留学生纷纷撤离日本,虽然大部分人回归了,但是对2011年的日本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据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的资料,今年3月地震发生前,日语学校的在校生为26020人,地震后11000人回国,其中退学者有2069人。

大地震后的留学情势看起来不容乐观。最近笔者走访一些日语学校,大多数学校对地震后招生情况心存不安,但是实力强、有特色的日语学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一些新办的、规模小的学校的确面临危机。据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的资料,2010年10月来日留学生为10456人,而2011年同期为6898人,减少了34%。

最近有日语学校的老师跟我谈起:“在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应该更加优待来日的留学生,比如多创设面向留学生的奖学金,为他们的升学、就职提供最大的方便。”本人完全同意这一观点。大地震后,吸引游客和留学生,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

大地震后,留学生究竟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日本的?曾听大地震后依然支持孩子来日本留学的家长如此说:“地震发生时日本国民面对灾难时所体现出的高素质让人钦佩,日本这个国家还是有魅力的,相信孩子到日本能学到本领。听说日本的学校建筑物都很结实,学校就是临时避难所,这样我们也放心让孩子到日本的大学学习。”

 

留学的目标更明确

大地震后来日本的留学生,或许留学的目标更明确。在留学生聚集的小春网上,曾看到一位网名为“佛山小月”的留学生,用漫画描绘日本生活,对日本的钟爱之情溢于画中。在日本大地震后,中国社会弥漫着“日本危险论”,说是地震、核辐射的威胁处处存在。在四面楚歌声中,他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决然来到日本,因为心中有执著的梦想——了解日本文化、学习日本的动漫,所以除了日本,别无选择。还有一些学生来日本之前就认准了某个名牌大学的某个学科,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抱负高远。

可以预见,大地震后,像以上学生一样抱着明确目的而留日的人将增多。此外,留学日本还有两个重要的趋势,一是与老留学生相比,新留学生的留学成本降低了,十多年前,日本留学的成本比现在高得多,中介机构总是狠赚一笔,而现在则是中介机构为留学生选择日本的学校提供方便,有位日语学校的经营者告诉我:“现在一些中国学生来日本前自己在网上找日语学校,觉得哪个学校地点好,环境好,有特色,就选哪家。所以我们也要不断进步,提供有特色的日语教育。”二是如今新留学生在日本的升学成本提高了,日本的大学的入学机制与中国不同,不同大学的考试方式可能大相径庭,其中有很多门道。许多留学生也像日本的中学生一样到升学塾补习,以求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大地震之后,面向留学生的进学指导机构名校志向塾的学生人数不减反增,这也说明一点,真正想学习的留学生都选择留在日本了。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素质的提高,竞争愈发激烈,新留学生的升学压力比起老留学生大得多。眼下以打工为目的来日本的人减少,当父母的舍得为孩子花本钱,投入更多的资金,让子女能够在日本如愿以偿考上好大学。新时代中国人的经济能力在变化,留学生的目标变得单一。

 

留学生的未来之路

一向有这么一种说法:中国一流的学生都去欧美留学了,二流三流的学生才来日本,的确,中国的高官子女几乎不来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不等于说,来日本的中国学生都是差生,好的差的总是相对而言的,况且许多人在日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位置,在日本学有所成、创业成功的中国人比比皆是。

留学日本,还是有其优势,日本的教育、技术、管理等方面还是值得中国学习的,日本的电子技术、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是世界领先的,留学日本仍是前景广阔。大地震后,日本众多产业将加快海外发展的步伐,其中国家首选是中国,这对留日学生未来的归国就业是一个长期的利好消息。

新留学生在日本的未来之路是宽阔的,从日本的大环境来说,由于少子化,本国的生源越来越少,所以今后还将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附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政策越来越向中国倾斜,熟知中日的人才将大有用武之地。跨越中日十分方便,将来在日本上班,周末返回中国休假也是可行的。有在日本的大学任教的华人教授每周往返于北京和东京,执教于两地的大学,这是身在欧洲、美国的人所无法做到的。更多的中日生意人三天两头往返于中日之间。总而言之,新留学生的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