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变化 共价键:习作决胜九招之五:千军万马循栈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1:09
习作决胜九招之五:千军万马循栈道──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选材立意王小弘(笑着说)#TRS_AUTOADD_1326416955621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6955621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6955621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6955621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6955621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在考场上面对一个作文题目,要在短时间内审题构思选材立意,看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有句俗话说的好: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如果发现了作文成功的秘密,并在平时下了很多功夫来学习,练好了表达基本功,又有了勤于思辨的习惯,会了,就不难了。但如果平时的语文学习,除了抄抄写写背背,就没有好好琢磨过语文,作文的训练也没有正确的方法,直奔应试去,什么方法急功近利就用什么方法,总想一口吃成胖子,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写了很多套话、空话、假话,说到底还是不可能会作文的,当然考试的时候就难了。

 

选材与立意是结合在一起的。审题的时候,有时是冒出一些材料来,再根据材料来分析提炼表达的主题,有时是受了题目的启发,先冒出了一个特别的意味来,然后抓住这个意味去搜寻材料来构思。举个例子:《童年趣事》这个题目(这是一个老题目,但仍不失为一个好题目,因为它没有任何时间或空间的局限,也没有时代背景的局限),我一看见,可能脑海里先跳出来几件好玩的事,像什么在家里玩火啊,画一些钱冒充大款啊,玩弹笔大战啊,等等。那我得想想,那件事情最好写,最能写得生动具体,选定一件,再来考虑如何写出点意味来。也可能脑海里先跳出来一个想法:童年因为趣而真实,趣才是童年的真相。这就可以顺着的想法,试着去找一个把严肃的事情做成了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材料,来表现出纯粹的童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想从如何正确有效地训练十年功说起。

 

1.提出问题

 

一般都说,选材是习作的基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这种说法模糊了选材的“选”字,将选材混淆于找材料了。找材料是指面对习作题目时脑袋里一片空白,没有东西可写,这是对习作概念的最基本认识产生了偏差和最初的习作方法不正确的缘故。我在前面几招里讲了不少方法。选材则是“选”的功夫。“选”的对象是自己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是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瑰丽奇妙的自然环境。面对杂乱无章、零散琐碎的生活材料,我们往往熟视无睹,习作时或者喜欢写自己曾经写过的东西,或者喜欢胡乱编造,或者喜欢套用别人现成的文章,最主要的是无法选择可以准确诠释习作题意的材料,即使选了相关的材料,又无法写准确,写生动,写传神,这些问题,基本原因是在选材的“选”上没有找到好方法。

 

生活中的材料,是以人、事物或现象的形式存在着,如果能够去研究、探索它们,从中看到或找到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这就发现了生活材料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可能会成为一篇习作耐人寻味的基础。也就是说,选材的首要任务是,能够发现材料内含的独特之处,这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见解和感悟,是一篇习作从平庸变成神奇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发现,不是无意中的偶然发觉,而是有目标地思考感悟的过程,有意识地将身边的人、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从情感、思想等各个角度挖掘,去发现平淡生活的不平凡之处。

 

在这里,“选”是一束眼光,一份灵感,一种思维,一门艺术。

 

对生活提出问题并努力去探究答案,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这种选材能力的方法。试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激起平淡生活的涟漪,并用孩子们自己的手段来寻找答案。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悟之本,悟是文之魂。没有疑,对生活就呆若木鸡,看不出生活事件的生动,辨不出自然景观的灵气,写习作就没有灵感,习作当然就不可能灵动起来。有疑而不求解,此疑则如游云闪电,转瞬即逝,无异于做了一个白日梦,最终什么也没有留下来。这个疑,就是提出问题。

 

这要从生活中最熟悉最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入手,设法调动自己的好奇心,对这些事物和现象提出疑问。提出疑问的形式其实很简单,无非“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最直观、最简洁,但提出问题的过程不能做成一种无聊的游戏,而是由内心思考激发的对生活和世界的疑问,这个疑问源自生活体验和知识积淀,是一种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碰撞产生的火花。因此,这个提出问题应该是在用心观察基础上的自我突破,是在苦思冥想之后的豁然开朗,是在寻寻觅觅之中的怦然心动。缘于外界,发乎内心,是动心之疑,动情之惑。

 

探究问题的答案,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科学的探究与试验,一种是合情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前者可以写成科学小论文,锻炼语言的严谨与逻辑;后者可以写成各种习作,表现情感与思想。这个探究和想象的过程,少则寥寥数语表现感悟,多可洋洋千言构思故事,都可以成文。

 

善于提出问题,不单是习作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也是生活中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习惯。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机械地学习容易变成书呆子,盲目地学习容易成为读书虫,只有那些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举一个小例子。

 

现在是初冬了,今天下着雨,淋湿了树上那些渐黄的叶子。这是一个极为常见现象。如果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秋雨在跟叶子说什么?这看起来像一个很无聊的问题,但如果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会发现其中很多动人的东西。比如我可以写出这样一首小诗来:

 

《秋雨》

 

在春天

 

与一片叶子相遇

 

一个轻轻的拥抱

 

叶子寂寞随风而去

 

专心地绿

 

在秋天

 

与一片叶子相遇

 

一声长长的叹息

 

秋雨眼中衰弱的绿

 

黯然淡去

 

绵绵绵绵

 

很多天

 

谁猜得到

 

是为一片叶子

 

哭泣

 

这首诗中,雨在春天给了叶子一个无意的拥抱,却让叶子为此守候了一生。秋天,雨再来的时候,发现了叶子的深情,但叶子已经“黯然淡去”,秋雨于是绵绵、绵绵很多天,为这一片叶子哭泣。小诗想象了一个阴差阳错、悲欢离合的故事,并将这个故事隐藏在短短几个句子里,于是小诗有了意味深长的意境,读起来有点意思了。

 

 

2.真情冲动

 

表现真情,是学习习作的进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不论李白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还是杜甫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情,亦不论是常建那“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闲情,还是秦观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柔情,无不是情到深处文自出。不过,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文化学习是生活的第一要素,每天的生活围绕着这种学习形成了规律,我们几乎成为一个只会按着规律行动的机器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问世间情为何物,唯喜欢学习和讨厌学习而已。何况这喜欢和讨厌的情绪,也在反复轮回中消磨得没了脾气。看着那些木然的表情,茫然的眼神,不要说在习作中表现真情,即便在生活中体味真情都已经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这绝不是学习本身的错,也不是这种生活状态本身的错,是我们的思维习惯出现了问题。在我们审视生活、选择材料的时候,总习惯于将目光移向那些重大的、突出的、流行的生活事件,忽略日常的、细小的、内心的真实体验,把功夫放在技巧的套用上,而忽略最真实的情感冲动。正是因为选材上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所以习作只能落入矫揉做作、生拼硬凑的空洞之中,很多时候,甚至连作者自己都不知所云。

 

茫然的生活状态也将思维带入了机械转动的境地,语文、数学、英语,不管学什么,等着老师来上课就可以了,脑袋瓜只是一个空瓶子,就等着老师来往里面装东西。渐渐发展到学的东西越多越迂腐,对生活没有一点感悟。花开了,只能闻见香味,无法享受芳香;雨来了,只会淋湿衣服,无法滋润心灵。肚子饿了,埋怨妈妈为什么迟迟没有做好饭,不知父母辛劳为哪般;天气冷了,缠着爸爸要买名牌保暖衣,不知父母内心的暖意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没有感悟,生活中真情降临而不知珍惜,学习习作还有什么意义?

 

真情,就是那些美好的、关爱的、神圣的情感,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理解。作文学习中的真情,更偏向于理解为真实的情感。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是我们在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与心理的体验。这种体验存在于我们每一天的每一个细节中,因为细微而被忽视,因为频繁而被淡化。作文选材的时候,如果能够调动这样的真情,就可以深入内心,找到真情表现的突破口,作文可以从本质上变成生活体验的表达了。

 

如果说这样的真情是涓涓细流,那么冲动就是水面的浪花和溪底的游鱼。当然,这里的冲动也不是指情感强烈到理性难以控制的那种约定俗成的理解,而是指因细小的情感变化而引起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态度、认识上的细小的冲动性变化。细小到什么程度?比如,小可以小到温庭筠在《菩萨蛮》中的“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细可以细到杜甫在《漫成一绝》中的“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这种冲动细微而感性,犹如心灵的琴弦在拨动后的微微振颤,情感的积雪在暖阳下的悄悄融化。在真实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每一点小小的冲动都可以写出动人的文字来。

 

真情冲动,源自对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注。爸爸一句关心的话语,妈妈一段牵挂的唠叨,都是真情的源头;同学一个不经意的搀扶,老师一个鼓励的微笑,都是真情的流露。身边的世界,处处有真情的存在。一片叶子离开大树,或许伴随着揪心的离别;一棵小芽拱出泥土,或许携带着殷切的希望。麻木不仁,就会失去生活的激情,习作感悟成了空中楼阁;真情冲动,才会感悟生活的滋味,习作表达有了最强大的力量。

 

真情生活,还能够努力把握真情冲动,笔底材料自然会每写每新。

 

也举一个真情冲动例子,不过不是我写的,我自己写诗水平一般,这位叫刘亚军的诗人比我写得好多了,一起来欣赏:

 

《雪人》

 

又下雪了

 

妹妹

 

我冒着严寒走出屋子

 

在你的窗前

 

堆一个又高又胖的雪人

 

再给它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我不在的日子

 

就由它代替我来疼爱你

 

每天早晨

 

推开窗户

 

你就可以看到它

 

──不染尘俗的洁白

 

一辈子

 

你都不会看够

 

如果有一天

 

它开始在阳光下消融

 

妹妹

 

请不要因此而伤心哭泣

 

因为在它的身体深处

 

一个温暖明媚的春天花繁叶茂

 

就像我的心里

 

一直装着的美丽的你

 

(作者:刘亚军)

 

诗歌很好懂,中间的意象转换技巧也很容易理解。我想说的是,堆雪人这样一件太普通的事情,诗人怎么就能从中发现了一首诗呢?显然是真情所至。对妹妹的真挚的爱,要通过雪人来传递。如果诗人没有看见堆雪人,而是看见了落叶、飞花、流云,相信诗情一样会流淌出来。

 

 

3.意在笔先

 

考试作文和平时的作文练习有很大不同,平时作文可以信“笔”由缰地写,写了之后再来推敲修改,在反复修改中提高自己的作文综合水平。考试时时间紧张,容不得慢慢琢磨,细细推敲,只能一挥而就,涂改都不可以,卷面不洁肯定要被扣分的。所以考场作文就特别要讲究一点选材立意的功夫,在审题之后能够迅速形成明确的思路和对结构形式的构想,在草稿纸上列出简单图示,再来动笔,就可能在考场上短时间内成就一篇完美作文。

 

考场上的选材立意,须遵守意在笔先的原则。意在笔先就是构思的过程,典故中多讲的是书法和绘画的事儿,这跟临考差不多:我国过去的书画家使的是毛笔,蘸了墨,一笔下去就无法改动了,所以落笔之前得构思好。考场上写作文也是这样,不可能在试卷上改来改去,所以动笔之前的构思很关键。

 

构思当然要根据审题来。这里所说的意在笔先的意,就是选材立意的意,小学作文一般称作中心思想。当然这个说法并不科学,很多小学生写作文并没有中心思想,只有中心情感,也是可以的。但作文的确得有个中心,这个中心可以是思想,可以是真情,可以是一点心得体会,可以是一点经验教训,也可以是一个已经存在、已经被人证明是正确的观点。这只是针对语文考试的作文而言的,并不是说任何人写文章都得有个中心,这是比较僵化的认识。文学作品没有中心的约束,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用纯粹的文字表现纯粹的美,也可以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考试作文的中心说,一般是从文章结构逻辑及表述意义而言的,从考场作文的评价、形式和习作训练的过程、目的来看,这个提法倒也合情合理。

 

考场作文的选材立意,要注意材与意的和谐统一,选材不要刻意标新立异,立意也不要刻意虚化拔高,得在知识积累和生活积淀的基础上来进行。小学作文一般都是写人记事,写人和记事从内容上来讲区别不大,但从立意角度来讲,区别明显。写人的侧重点是表现人物的灵魂,写出人物的性格品质,记事的侧重点是通过事件来表达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记事中也需要准确把握人物特点,写人时也需要准确把握事件表达的角度,否则作文都不会好看。这就是说,审题时先要确定写人还是记事,确定了侧重点,意在笔先才有的放矢。

 

分别从写人和记事的角度讲一点意在笔先的小窍门。

 

写人的作文,小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喜恶态度很重要。看见题目后,先确定写谁,再确定自己对这个人的态度,再花点时间来定“意”:是他的什么特点让自己喜欢,又是什么特点让自己讨厌了?再抓住这个特点去选材,这样的选材立意过程,事半功倍。

 

写事的作文要复杂一点,最好是根据题意展开联想,先将与题目相关的事件找一些出来,再思考一下每件事与题意的关系,哪一件事更能准确地表达题意,以此来确定材料。再将材料进行多角度挖掘,正确在立意上能够出新。确定立意后,再据此设计事件的表达形式。对于立意的挖掘,可以举个例子。比如看见《意外》这个题目,想起来这样一件事儿:

 

早就听说今天体育课时体育达标测试,同学们有的兴奋得像小麻雀开会,叽叽喳喳个没完;有的像打蔫儿的小花,窝在座位上一句话也不说。可是上课之前,突然下起了雨,体育课上不成了。

 

这件事显然是符合题意的。但这个题目包含的意味,并不仅仅是写一件意外的事,还隐含着与常态的对应,的有些特别的意味才好。这件意外的事情,可以从中发现什么呢?

 

思考一:一直讨厌雨天,不料今天会欣喜雨的光临,看来一直用老观念看问题也不对。

 

思考二: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计划再美好,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思考三:逃过初一,逃不过十五,还是要自己做好充分准备,才是正确的态度。

 

思考四:为什么每次快乐总是这么短暂,难道人生注定就是要与风雨为伴?

 

从上面四个思考来看,感觉第三个与《意外》这个题目更加对路,(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并不是说这个是唯一答案。)那么,赶紧按着这个思考去构思材料:平时我是怎样对待体育锻炼的?下雨了,我是怎样的侥幸心理?一身虚汗后我又是怎样重新投入体育锻炼的?在体育达标测试真正到来时我又是怎样的心理?看,一篇作文材料基本完整了,再构思一下结构形式就可以动笔了。(当然,这也仅仅是选材思路之一,并不是说一定要按着这个去选材。如何选材,应该是紧密结合每个人自己的生活体验的。)

 

这就叫,意在笔先有主张,临场考试不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