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晶体特点:习作决胜九招之三:有的放矢效率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55:57
习作决胜九招之三:有的放矢效率高──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考试标准王小弘(笑着说)#TRS_AUTOADD_1326417024562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7024562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7024562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7024562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7024562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优秀的文章有没有标准?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特别是当某一篇文章引起评价上的巨大差异的时候。这是因为,对文章的评价,个人审美水平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审美这个东西比较虚,主要看个人修养。进一步说,修养这个东西也是无从辩说的,夏虫不可以语于冰,鸡对鸭讲,讲不清。比如《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写出了这个系列的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后,遭到了12家出版社的退稿,最后只得到一个小印刷商“试一试”的结果,但现在谁会说这本书写得很糟糕呢?

 

但毫无疑问,作文还是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标准的,涵盖了主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现等方面。从考试角度来说,这些基础的标准不仅应当建立,而且需要每一个阅卷老师都能够深入理解。从教学角度来说,我们如果也能够深入理解这些基础标准,至少在作文教学上有了一点头绪,不像现在,很多老师跟我聊天时总是诉苦:作文实在没法教,自以为想了很多办法,付出了很多努力,学生该怎样还怎样,看不见什么起色;即使有的学生作文进步了,也拿不准是不是自己教得好呢,还是这孩子突然自己开了窍?这样的糊涂教学,从根本上说,标准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考试作文的评价标准,以前只有高考才有。初中考高中的中考作文标准,一般都是参考高考的。小学的作文标准,从来就是一本糊涂账,但其实还是有的,不过没有人专门研究,也没有权威部门专门来发布,所以造成一片乱象。

 

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一般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来判断,基础等级一般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把握。内容指是否切题,是否能深化题意,材料是否恰当准确地表现主题,材料是否丰富,表达的主题是否有积极向上的倾向,等等。这最后的积极向上一说,从文学艺术的意义上来讲是不成立的,不过从高考角度来说,我觉得单独提出来应该也没错,毕竟,积极向上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信条,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良好的导向。表达的标准,一般指是否有明确的文体意识,是否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句式的选择是否得当,书写是否规范,等等。发展等级是在基础等级上的一个延伸拓展,从内容上讲,就是主题能够深刻、鲜明、独创,能揭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或者人性的内在精神特质,材料表现上能够丰富多彩,议论文的论据能充足准确,记叙文的人物形象能够丰满鲜活,抒情文章能够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等等。从表达上来讲,就是语言要有文采,要有节奏美和形式美,修辞能够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用词要能传神,推理、想象能有独到之处,行文表达有明显的个性特征,等等。

 

总体看起来,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应该还是有普遍意义的。当然,用这样的要求来对待小学考试肯定不行,但作为小学作文的教学,如果有这样一个有着普遍意义的标准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有积极意义的。

 

小学考试的作文评价,一般从这五个方面来把握:中心、结构、表达、标点、卷面。

 

1.中心:这是一个并不具备文学意义的词语,但对于理性逻辑思维尚在萌芽状态的小学生来说,这个提法却有着积极意义。我的意思是说:优秀的写作,不会有所谓中心的约束,但给一篇习作确立中心的思维,是有利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逻辑训练的。

 

中心也被称作中心思想,但就作文而言,作文的中心有时是一个思想,有时也可能是一种真情,比如表现对母亲的爱。所以,中心思想的提法比较僵。

 

小学作文中的中心明确,就是要求一篇习作中确定一个目标,不要太多太杂,也不能模糊不清。然后习作内容能够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安排详略,就很好了。

 

如果参考高考作文标准,这个中心也包含了积极向上的含义,俗称“思想健康”。“思想健康”是一个很不科学的提法,一般来说,思想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大脑里产生的主观反映,如果是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应该是正确的,反之就可以认为是错误的。但正确或者错误,都是发展的过程。纵观历史进程会发现,人类的思想一直在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被作为真理追捧的思想,都有可能被证明是不正确的。所以,给思想套上一个健康不健康的帽子,是对思想本身的一种侮辱。

 

但中心的积极向上还是应该倡导的。所谓积极向上,就是符合普世价值观中人性美好的倾向,比如真诚、善良、正义、诚信、尊重、仁爱、互助、勇敢等等,对于小学作文来说,就是在表现童真、童趣、童心的基础上,能够将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作为中心的附加评价。

 

所以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的评价标准时,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技术上的,二是价值观上的。

 

2.结构:小学生作文也是要讲点基本结构的,因为结构是形成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认识结构,把握结构,设计结构,运用结构,是逻辑能力的基础。这里把结构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以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理性思辩的训练尤为重要。理性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感性基础上经过恰当的分析、判断、推理、论证的训练,才逐渐形成的。理性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基础。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中各种材料的构成方式,是文章的框架,有很多已经成型的形式,什么横式、纵式、叠式、单线式、双线式、网状式、蒙太奇式等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太好理解的概念,也没有必要去一一理解。

 

来简单理解一下:结构是指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比如一张普通的课桌,桌面、抽屉、四条桌腿,这个从上到下的排列契合就是桌子的结构。一篇习作,开头、中间的内容、结尾,这个从前到后的排列就是习作的结构。

 

生活中很多结构是看得见的,比如一棵树的结构,一朵花的结构,一幢楼房的结构,一辆汽车的结构,一个人体的结构,等等。有的看上去很舒服,比如正在盛开的花朵,T型台上的时装模特;有的则觉得别扭,比如落了许多片花瓣的残花,一个断了一条腿的人,等等。当然,这里的舒服与别扭并不能和美与丑划上等号。但是,从这舒服与别扭中,可以联系感知到结构的一些初级原理:那些正常的、自然的、完整的,比那些怪异的、生硬的、残缺的,看上去要舒服一些。这样的结构原理,可以帮助理解作文的结构。

 

习作写一些生活中的事情,是用一些字,一些词,组成了一些句子;很多句子连在一起,形成一些段落,段落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篇习作。这是习作表现出来的形式上的结构。这些段落按什么顺序来排列才显得美,这就涉及到了结构的安排问题。可以看出来,这种安排的关键是对习作的美的判断,有什么样的判断,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构出现。这种判断能力的形成也需要循序渐进,建立习作美的概念,要从真实、自然、快乐、想象的角度出发,以孩子自身的情感体验为契机,与认识生活美和自然美相融合,帮助孩子初步形成有明确目标的审美能力。

 

对准靶子射箭,这叫有的放矢,用来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在对习作结构的理解上,习作时如果能够形成明确的目标,习作结构就会逐步脱离“脚踩西瓜皮”的水准,渐渐形成比较清晰的结构,作者的思想也就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轨道了。需提醒的是,这里的“明确的目标”是正确的、直观的、浅显的和富有乐趣的。

 

习作的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因此,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比习作结构本身更重要。因此,这里的结构也包含了对内容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是完整和新颖,这就是针对结构内容整体而言的。

 

完整结构:习作的目标需清晰,并能够有序地组织材料来完成这个目标,争取能够组织丰富的材料。从五年级开始,还应该有意识地安排详略。

 

新颖结构:能够根据对题目的理解,创造性地设计不同的结构,使内容能更准确地表达题意,使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更动人的表现效果。

 

关于结构的评价标准,应该从习作内容上来把握,不能一味追求新颖而本末倒置。

 

 

3.表达:学生作文,提倡“我手写我心”,我觉得这个提倡很有价值,是引导孩子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作文的表达评价,也应该依此判断。

 

习作语言有最基本的要求:具体、生动、紧凑、完整、集中等,以后发展起来,还要求在形象、韵律、鲜明、深刻、个性等方面都有追求。这些要求看起来蛮多,其实并不难,如果真正是心有所动才有笔底篇章,表达就不是问题。很多孩子表达上出问题,基本功差到让人触目惊心,错别字连篇,句子写不连贯,辞不达意,胡说八道,大多是开始认字、开始握笔写字时的思想认识和习惯培养上就出问题了。如果能够欣赏、鼓励真心真言,基本表达应该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差异在表达是否更精彩。

 

习作的语言原本来自生活口语,然后在用笔表达的过程中慢慢修正,最终形成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语言表达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在生活的磨炼下,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口语水平已经很优秀,这为习作的语言表达奠定了坚实基础。倘若无视这个基础,将习作语言完全以一种陌生的高姿态来强加给孩子,这是对孩子语言发展的一种拔苗助长,是本质上的摧残。

 

习作语言不同于口语,主要在表现形式上。实现口语向书面语的转化,是优秀语言风格形成的第一步。由于口语表达受时间局限,语言组织上随机性很强,有很多语法上的错误,有许多语气助词,跳跃性也很强,转化成书面语的时候,就要修正这些问题,使之符合书面语言的特点。这种修正,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调整,是语文基本功修炼的结果。

 

语言是依附在具体内容上的,这个内容是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想象,因此语言的表达会受到具体生活事件、不同情感体验和习作情绪的影响。顺着内容去自然表达,语言与内容融为一体,才是尊重语言表达规律、顺理成章提升语言能力的最佳方法,生硬做作地编造语言,或者无可奈何地套用语言,对孩子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事情。云顺风而行,水随势而流,行云流水用来形容文章时,是指自然不拘执,其实也道出了习作语言表达的规律。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共同发展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只要习作初始阶段的语言表达方法正确,再按照写作发展的客观规律踏实前进,每一个人都可能步入个性鲜明、文采飞扬的语言殿堂。

 

按照这样的原理来做习作的表达评价,就找到窍门了。

 

表达的基本评价是准确、有条理。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要说什么,能够说清楚,不散乱,不堆砌,这就是作文的好语言。

 

表达的第二步评价是完整,就句子本身来说,一句话说完整,是说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完整了,这需要明确自己写的目的,理解自己写的内容。在习作中,争取将每一句话写完整,也是意思可以表达得更准确的基本要求。

 

表达的第三步评价是具体细致,这是一个相对的要求,是相对不同的内容而言的。并非只要具体细致就一定是好的语言。从习作的内容表现来看,语言的具体无非包括事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动态,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神态、对话、心理活动等。不过在习作实践中,按照这些要求一点一点来写具体,不仅是一件乏味的事情,而且基本无法实现语言具体的目标,因为这些要求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却是需要比较敏感的判断和相对理性的分析理解,对生活基本是非判断和情感的是非判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才可能写出相对准确的具体,写出合情合理的具体。这样的具体已经是一种语言表现的艺术。

 

表达的进一步评价是生动,语言具有活力,能感动人。语言的活力来自真诚的写作态度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习作的内容是生活,不是谎言,是坦然,不是掩盖,真诚地写作,才能写出最动人的文字;不过语言表达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倘若病句连篇,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必然看得人心烦意乱,再好的内容也难以打动人了。当然,如果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还能运用一些修辞方法,选择一些新奇的角度,那是更优秀的表达。

 

表达的紧凑与集中可以作为更高的评价要求,这是相对整篇习作来说的。做到语言集中,需要一点基本逻辑能力,能够清晰地判断出习作中的句子与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之间的关系,关系越密切,语言就越显紧凑、越集中。这个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端的,可能只有少数小学生能做得到,所以在小学生考试中并不会有这个要求的,不过任课老师自己要了解,可以对作文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做点对应的辅导。

 

4.标点:在小学阶段,将标点符号的正确表达作为基本评价标准很有必要。因为汉语中的标点符号虽然不是文字,却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引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合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传神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这种基本功,在小学阶段就学扎实了,对于语言能力的发展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这个评价比较简单,只要能准确运用即可。如果有创造性地运用标点符号来传情达意的,也不能死抱标准不放,还是要结合内容来灵活判断。

 

平时教学中要重视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如果孩子本来基本功还可以,却因为标点符号的乱七八糟造成了表达的不流畅,就亏大了。

 

5.卷面:这是一个不需解释的评价标准,相信所有的老师都心中有数。不过实际评卷中会有这样的误区:有的孩子练过书法,字开始出现“体”的味道,可能会出现一点不规范的书写,但老师常常以“工整”为唯一评价标准,因此扣了孩子的分,这是很冤枉的。可以针对性地告诉孩子,考试时的书写要力求工整。到了高考,如果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展现在考卷上,还是很占便宜的。

 

以上这两个评价标准虽然不是考试作文的主要评价标准,但因为是评价标准的构成,所以这里也顺带提出。

 

补充一点:

 

小学考试中一般是命题作文,但也可能会出现半命题作文和自命题作文,这种时候的命题,一般应该努力表现出明确的作文目的,或能概括内容。比如要求写一件有趣的事,自由命题,如果只写成《一件有趣的事》,虽然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明确所指,就不够精彩。如果写成《动物园历险记》《泡泡飞呀飞》之类题目,显然更能获得读者(阅卷老师)喜欢,同时也能促使自己的作文更加有的放矢地组织材料、安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