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形兼备的意思:佛陀亲授的学佛入门教材——文殊菩萨请法《大乘金刚经论》(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36:38

财富禅按:
《大乘金刚经论》(又名《金刚心总持》、《金刚果论》)是文殊菩萨请法、佛陀亲授的学佛入门教材。
这部经论的缘起也非常殊胜——文殊菩萨感知到初发菩提心的四众弟子听不懂佛陀讲的深奥佛理,而他们又不知道如何请教佛陀,从哪里问起?于是文殊菩萨就代他们向佛请法,请佛陀为这些初发心弟子专门讲一讲,所有佛经到底在说什么。

佛陀就在这篇经论里面,用最浅显的语言,几乎浓缩了世间全部佛经所讲的主要道理,开示了出世间法、世间法的根本道理。

1、佛陀先开示了能得解脱生死轮回的、彻底的‘出世间法’——身心性法皆空的道理。
2、佛陀紧接着又开示了未得解脱生死轮回的、不彻底的‘世间法’——天地人三界、四生、六道、三世因果、生死轮回的道理。
3、佛陀又解答了一些世间、出世间法的一些概念、词语是什么意思。
4、然后,佛陀交替穿插,重点讲解了一些修行中最重要的道理——
——修行人如何彻底超出三界、不再生死轮回(证圣果)?
——修行人如果不能解脱,如何升入天人道?
——很多修行人为什么落入了阿修罗道(属于三善道之一,包括天魔、鬼仙、修罗、精灵、妖怪、有福邪人等等共18种)?
——如何避免落入三恶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
——告诫我们末法时期外道六师的种种邪说错在哪里。
——出世间法的心性法门的根本原理,等等。

篇中字字真修,言言妙道。希望有缘见此经典者,都能仔细研读,普受甘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


(第一章 缘起,文殊菩萨代初发心四众弟子向佛陀请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相与围绕,听佛说法。
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
“佛说大法,我意不通。
愿佛方便,浅处开示。
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
若欲请示,不得近前。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四众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
“世尊大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
直指众生见性成佛,及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
得正知见,不遭邪惑,
不假多功,皆得道果”。

佛言:
“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有大方便。
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
从尔所问,当为尔说。”
时诸大众。默然而听。

(第二章 佛陀先开示能得解脱生死轮回的、彻底的‘出世间法’)

(1、 ‘金刚心’——万法万境皆由心造)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
“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注:金刚心陀罗尼——唵。乌伦尼。娑婆诃。 )
善男子,云何名‘金刚心’?
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
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心。
自心修善,令身安乐。
自心造恶,令身受苦。
心是身主,身是心用。
所以者何?
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
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
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
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恶是罗剎。
心是一切罪福种子。
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
不造诸恶,常修诸善,
依佛行持,立佛行愿。
佛说是人,不久成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不明自心,名‘未成佛’。”

“若人明自心、达自性,依佛修行,决定成佛,胜如读诵金刚经三十万遍,功德无比。
何以故?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自心流出。
无穷无尽,不坏不杂,
故名‘金刚心’。
悟此心者,名悟佛心。
是故佛与众生心性一般。
只因修与不修、信与不信。
所以有成佛、有众生也。”

------


(2、 ‘金刚经’——心性法门)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名‘金刚经’?”

世尊曰:
“‘金刚’喻自性,‘经’者喻自心。
若人明自心、见自性,是人自己身中有经。
六根门头,常放光明,
照天照地,具足恒沙功德,
出生四果、四向、十圣、三贤,
乃至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一切功德,皆从自己心地修成,不从外得。
何以故?
若是明心见性之人,常闻自己心佛,
时时说法,时时度众生,
时时现神通,时时作佛事。
得此理者,
名‘持金刚经’,
名‘得金刚不坏身’也。”

------

(3、 金刚经四句偈’:出世间法的总纲——身心性法皆空)

文殊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
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
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
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
未审云何是‘四句偈’?”

佛言: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本来不生、本来不灭。
只因迷悟而至升沉。
何以故?
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
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
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
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云何‘空身’?
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
九孔常流,种种不净。
四大假合,终须败坏。
有智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
借此幻身学佛修行。
——名悟‘身空’,一句偈也”。

“复观‘自心’——
非生非灭,最圣最灵。
遇境似有,境灭还无。
今悟真心,常觉不昧,
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
——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复观‘自性’——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变化无穷,威灵莫测。
明明了了,自觉自知。
灵灵寂寂,无为常为,
——名悟‘性空’,三句偈也。”

“复观如来所说经法——
皆是方便引导法门。
如水洗尘,似病与药。
今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
——名‘法空’,四句偈也。”

(4、 出世间的‘圣果’——身心性法皆空,得到4种解脱生死的‘圣果’)

“此四句义,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
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
所以者何?
悟得初句,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
含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
悟三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
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生、阿罗汉果。
此四句大开诸佛道门。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
是故得福,胜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第三章 佛陀开示众生本是佛,只因心性迷误沉入生死苦海,落入‘世间法’)

(1、 重申万法唯心造——心性法门最重要)

佛告文殊师利:
“前佛后佛一体。皆在各人自己明心见性,修而成之。
然则佛性人人本有。不投佛修,终不成佛。何以故?为无佛功。
有求佛者,一用斋戒,为佛基址。
二投明师,指示功程。
三识心性,了了分明。
四用作福,助发根苗。
五用结缘,增自善本。
六明因果,不妄主为。
七破邪魔,远离外道。
八用通理,不着有为。
九用精进,习佛行德。
十用通达,法法精明。
若人具此十种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末法时期众生的迷误心性,是不得解脱、沉入生死苦海的根源)

复次文殊师利:
“我灭度后,末法年中,有多钝根劣智众生,
心迷意醉、智暗情昏。
虽有斋戒,并无智慧。
愚心高傲,邪见自专,
不肯下心参求明师、真正诀法。
一向执着、认妄为真。
或有执着经书文字、或有执着诵持名数、
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得究竟,
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修少善根,生大果望。
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
虽是善因,难逃恶果。
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

(3、 人、畜生道的‘四生’,各自的因果感应)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四生’?造何等业,受形禀命,种种不同?”

世尊曰:
“一切众生,无始劫来,
种种颠倒,念念不善,
深迷自性,久恋尘缘。
从贪嗔痴、行杀盗淫、
造诸罪业,无量无边。
轮回相遇,受形非一。
略说四生,颠倒业本——”

“一者‘卵生’——
是人先世,贪心机谋,计较为活。
故堕卵生鱼鸟之类。
贪高为鸟、见人高飞。
谋深为鱼、逢人潜沉。”

“二者‘胎生’——
是人先世,贪恋淫欲,故堕胎生。
人与畜类,本分贪淫。
为人竖立,横心贪欲,作畜横行。”

“三者‘湿生’——
是人先世,贪食酒肉,打闹作乐,故堕湿生。
烂蛆、厕虫、蠛蠓之类。”

“四者‘化生’——
”是人先世,心多变异,
念念改常,面是背非,
故作故犯,故堕化生。
蜕壳飞行蛾虫之类。”

(4、 在人道时人所造的罪福,是以后转世到其余5道的唯一原因。)

佛告文殊师利:
六道四生,惟人最贵,惟人最灵。
佛从人中修成,业从人中造就。
人能修福,决生天上。人能造恶,必坠地狱。
有德为神,有道成圣。
入五总路头,福罪不由近定。
临命终时,随业受报。
人道不修,余道不及。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

(第四章 佛陀开示‘世间法、出世间法’中的一些概念、术语)

(1、什么是‘五眼六通’的‘五眼’)

文殊菩萨问佛:“以何知见,名为‘五眼’?”

世尊曰:
“‘肉眼’者——
光见暗不见,见前不见后,是也。”

“‘天眼’者——
前后内外、山岩石壁,真见无碍,是也。”

“‘慧眼’者——
能见文字义理浅深,前生后世、善恶因果,如掌间也。”

“‘法眼’者——
能见三世佛法,种种方便,量根施道,不失其时,是也。”

“‘佛眼’者——
圆明普照,无始劫前,无始劫后,一切因果,如对目观,毫发不失,是也。”

“此五眼者,乃从一切诸善功德,福感而生。
惟佛能全,余人不及。
眼须分五,照共一心。
见性修行,人人有分。”

-------

(2、云何是‘清净佛身’?)

文殊师利问佛:“云何是‘清净佛身’?”

世尊曰:
“自性清净。
是诸众生本性,但见肉身,不见法身。”
“诸佛悟后,常见法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坏无成。
在凡夫地,名曰‘心性’;
在圣贤地,名曰‘圣性’;
在乾坤内,名曰‘天性’;
在菩萨地,名曰‘佛性’;
在诸佛上,名曰‘清净法身’。”
“若不修行,终不能悟本来面目也。”

“若人求悟,不求师证,
认妄为真,日久必成邪魔外道,
成妖作怪,惑乱众生,
生遭王难,死坠恶道。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


(3、云何是‘无余涅盘’?)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无余涅般’?”

佛言:
“寂然不动心是也。
三世诸佛,共一路头。同到不动心中,齐受无乐之乐。
更无有过于此乐,故名‘无余涅盘’。”

-------


(第五章 佛陀开示‘世间法、出世间法’中的修行要点)

下转:佛陀亲授的学佛入门教材——文殊菩萨请法《大乘金刚经论》(2)

http://hi.baidu.com/caifuchan/blog/item/3b2d7b31d768221deac4af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