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伊拉克的关系:作为“设计产业链”的工业设计的理念 - 综合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团队的个人空间 - 国家级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3:10

作为“设计产业链”的工业设计理念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理事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

柳冠中

2010417

古罗马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人们并不被事物所扰乱,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扰乱”。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立场、角度、层次等不同,或着眼的动机、过程、结果、观念、方法、技术、工具、影响等等不同,其结论完全不同。

中国传统思想一贯主张整体、综合地对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自古至今,以“象形”又“会意”的方式记录和传达了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把主观的想象和意念也整合到文字中的符号系统。“聽”的造字,告诉我们:“听”不能仅用生理感官——耳朵去感知,还要同时用“眼睛”——视觉、以及用“心”——带着情感,设身处地地去理解、领悟一个概念。我们汉字的简化字——“听”,则更道出了对一个事物的理解、领悟还不够,还应能“反馈、驾驭”,即不仅要听、要看、要想,还要消化后“表达”出来,也就是要在实践中检验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道理就是当今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对待“设计”这个新概念,同样也应该如此。不应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人云亦云;也不能以旧有的知识结构来推测;更不应孤立地以字面上的表象、断章取义、硬按一个时尚帽子来解释,这将会使我们步入歧途,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尤其在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在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语境下,把改革开放引向新阶段,实现我国从“加工制造型”转变为“设计创新型”的、“资源节约型”的、“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对“设计”这个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战略、政策的制定,机制的调整和实践的指导,都至关重要。

 设计”总是不断的求新,总是向人们展现出最大的变化性,但是我们不该忘记了它永恒不变的内核:“人类有目的的,针对未来的,创造性的社会活动”。设计是以“人为主体有目的活动的社会全过程”——包含了“观念”、“构想”、“计划”、“机制”、“管理”、“政策”、“文化”、“可持续性”、“生存方式”等内容——这都体现了设计所蕴含的性质:目的性、前瞻性、创造性、整体性。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构建自己“研发机制”;作为国家也没有一个能综合各学科、各行业、各部门的社会循环机制或体系来认识、探索中国自己发展需求的“研究——设计——开发一体化的平台和产业链”。当前中国的“工业设计”产业还处在一个很浅的层次,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急需把“工业设计”作为 “产业结构创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我国自己的知识经济新文化的国策。研究国内外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机制,对推进我国工业设计产业链的构建,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整体机制和意识,规模化的大生产、集合化的大分工体系产生了保证社会工业化体制运转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我国改革开放不到30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工业化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社会型“产业链”和“工业文化意识”并没有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积淀和成熟。我国“制造型”的工业模式:填补空缺——引进——模仿——制造——低价格——同质化;技术含量不高、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无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除品牌价值之外的其它所有竞争手段潜力已基本挖尽;有意义的自主设计创新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忽视培育企业持续成长最重要的能力,没有培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需求,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产品创新的机制;中国企业的成长碰到了真正的玻璃天花板,是中国的创新经济体系形成的“瓶颈”。

尽管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参与激烈的全球竞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仍然是发展的屏障。如能发挥工业设计“以可持续发展需求为目标,整合资源、知识,建立新型工业产业平台,从事系统集成创新”的功能,便可形成基于我国强大制造能力之上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化,只有这样,中国才可能 “持续创新”,成为“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国家。

“概念”是随着社会时代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对事物或概念要能有深入的理解,可以沿着两条轨迹进行:一是历史的轨迹,即“源”;二是抽象的轨迹,即“元”。

“工业设计”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为解决工业化大生产,尤其是由于“分工”带来“生产关系”的革命,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很强的“横向”学科。因为工业化社会的“生产力”解放,得益于“机械化”、“大批量”,但机械化、大批量若没有“大分工”是行不通的。“分工”这个“生产方式”保证了“机械化”优势的发挥,是“大批量”得以实现,这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才保证了“生产力”的解放。工业革命初期,为了避免大批量制造出来的产品不符合机械化生产、滞销、不好使用,所以在大批量制造前必须事先策划,横向谐调各工种之间的矛盾,以整合“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社会环节的限制和利益。在这个背景下,“设计”开始从制造和销售中分离出来。“设计”这个工业革命的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小生产方式”不适应“大生产方式”而被催生出来的一种“生产关系”,天生就是为了协调社会各工种、各专业、各利益集团的矛盾,以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满足需求为目的,而自发产生的一种以横向的思维逻辑指导、用系统整合的方法、体现在创意、计划、流程、效果的统一上的工作方式。这才是“工业设计”(或称“产业设计”)的目的、本质,而不是俗称的“工业产品的设计”,也不是“技术的包装”、更不是“造型装饰美化”。由于这种“设计”方式的诞生是出于“工业化”这种统筹考虑系统整体利益的理论、方法、程序、技术和机制的活动,所以被称为industrial design,我国翻译成“工业设计”,也许翻译成“产业设计”更为合适。由于工业设计初期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产品”,这就极容易被狭义地解释为“工业产品的设计”;或由于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大批新事物,其外观造型与手工业时代的工艺美术品大相庭径,因此被表面地认为是产品的“外观造型美化”,而淡化了其本质的理解——“工业时代设计活动的理念、方法”。这种与社会习俗按工作对象分类不同的、非“纵向”的观念和方法,从它有生以来就是一种“横向”的协调矛盾,整合多学科、多专业隔阂的思想和方法。

“工业设计”诞生于“手工业经济”向“产业化经济”演进的过程中。工业设计的诞生有三种因素:技术(technology driven);需求(need driven);市场(market driven)。

蒸汽机作为新“技术”肯定能推动“新事物”的出现。但技术在诞生的最初,人们往往并不能认识清它的本质。新技术作为驱动大生产、大批量的“生产力”逐渐地被沉淀,析出了“分工与谐调”——这个以人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来保证。若没有“工业设计”和工业社会的机制——“生产关系”的保证,技术也就无所适从。

事物的更替与演化,更多的是被“需求”驱动着。需求在先,既是时间的先,也是逻辑的先。需求决定了创造的目的、方向;而技术决定创新的可能性与成本。需求创新是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对文化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刺激下,“新事物”不断地被催生。激发了“需求”,效率与利益同时也驱使“技术”不断地改头换面,迅速地发展,无孔不入地被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

“工业设计”则成了产业革命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和武器之一。西方发达国家以此才得以用使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眼花缭乱的新颖产品、工具、机器迅速占领世界的大市场。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发展工业设计是催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效方法和道路。

在工业设计诞生、演进的百年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并迅速发展。它也在不同国家、地区产生出众多的“运动、流派、理论、观念”演变与更迭。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同盟、荷兰的风格派、包豪斯、美国流线型运动等等。当代的设计,更表现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如时尚设计、非物质设计、信息设计、用户研究、整合设计、绿色设计、通用设计、情感设计、体验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等。于是乎各种由于设计对象、领域、方法乃至新的理论、观念的发展,出现各种“思潮、学派”和升华。但总的来看,上述种种流派演变的“思想基础”是随着设计与社会融合的程度而进化的,可以将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以下五阶段:

■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       

■以技术、机器为中心的设计

■以刺激消费为中心的设计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以自然为中心的可持续设计。

这就是整个工业设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工业设计”也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的孕育而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当前,工业设计正从设计“物”演进到创造“新物种”,再发展到谋划“服务系统设计”的新高度。因为“为人”设计产品的根本目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提供给人“服务”的本质。因此,引导设计是解决“使用”,而不提倡“占有”的物欲满足,这极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和污染。所以,代表“产品”升级换代、“产品结构”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业设计理论,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催生下,“服务系统”的设计已进入当今的“产业结构创新”的整合社会机制——“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创新的层次。

因此,工业设计的概念和实践,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更是在不断发展、演进的。

任何一项产品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制造”、“流通”、“使用”、“销毁”这四个阶段,也就是它在制造阶段是“产品”,投放到市场流通是“商品”,消费者购回使用是“用品”,失去使用价值后要回收是“废品”。工业设计的设计过程就是对这四个阶段作全面考虑、作最佳选择,在工厂制造阶段要好生产;在市场流通中要好销售;在消费者手中要适用、且与环境协调、无害使用;在报废阶段要利于回收、不污染环境。这是工业设计的思想理念与其它设计重要差别之一。也是“工业”——“产业链”这个系统形成的目的、基本要素、结构和功能集成。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基本形成了各类产业业态。可以说:我国经济的 “产业链已存在,供应链在孕育,价值链还欠完整”。

“产业”(industry)是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产业”是为满足需求和发展的系统,是使该系统运行全过程的、上下游各企业的集成。

“产业化”即是需求、计划、研究、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的企业集合体的运营模式与结构系统,以满足市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制造业是支柱产业。但是对这个工业设计支持的基本对象认识不清。缺乏对工业设计促进的当前重点对象是“技术拉动型制造业”的基本认识。技术拉动型制造业需要用工业设计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上提高一步,以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不明确工业设计促进的扶植、培育对象是“设计服务型企业”。设计服务型企业作为新兴的设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处于成长阶段,设计产业必将成长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提起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战略,人们往往只会想到广告、技术、质量、价格以及服务等等,却忽视了设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事实上,工业设计主要靠知识和智慧进行集成创新,带动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设计往往可采用、整合现有的成熟的技术,相对来说投资少、周期短、风险小。据日本的相关调查显示,在开发差异化产品、国际名牌产品、提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工业设计的作用占到70%以上。

在这个意义上的设计成败已不是仅由传统意义的“技术驱动型”模式,以技术的高低来决定,而是靠对用户生活方式演进中的“潜在需求”的研究、导出“新概念”,这就是“设计驱动型”的“需求创新”定位在先的开发模式。然后再组织原理、技术、工艺等的应用试验,再推进到“产品化”、“商品化”阶段。经过市场检验、评价后,确保这以“需求创新”引领的“市场创新”能以“差异化”的开发战略引导“技术创新”和“制造工艺创新”,这自然能产生出“高附加值”。这种以研究、设计为先导、桥梁、机制,以引导技术创新而得到市场份额的思路就是当今“工业设计”的思维方式和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激烈竞争中,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并向“新型工业化”演进的关键时刻,要是不能掌握“工业设计”这个最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方法论”,是不可能建成一个富强、繁荣、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国,更难将“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和“设计创新型”大国。

近几年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很快,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国工业设计至今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由于我国工业设计起步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还有偏差和不足;政府层面也一直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共享机制,以致出现了“政出多门”,资源不能合理利用,甚至一些政策措施具有盲目性,不利于我国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状况。

工业设计自改革开放之初引入我国。经过30年的推动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设计进一步引起中央和地方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正因为工业设计在企业创新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才使得全球众多国家将促进设计作为了基本国策,纷纷制定政策大力推动工业设计的应用。

工业设计在我国仅作为一种新行业形态存在,还尚未在社会经济领域建构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设计行业还在中国的工业或经济的“体外”循环,“加工型”的工业体系还不能将设计融入到国家经济运营或企业运营从头至尾的系统结构内。而工业设计是产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环节之一,也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现代经济体系中,工业设计产业的巨大价值深刻地影响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成为展现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程度、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