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然独立 快意逍遥:被信用卡毁掉的婚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2:21:23

被信用卡毁掉的婚姻


 

谁能想到,男人竟然也能成为购物狂!这个时候,做妻子的还能淡定吗?

 

“你是不是想把这个家都败光啊?”妻子林梅怎么也想不明白:曾经温柔老实的丈夫,怎么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做了这么多努力,难道自己的婚姻真的没救了吗?

 

“败家,败家,我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这美容器是不是给你买的?这按摩椅是不是全家人都能用?还有给孩子买的东西。”

 

“你强词夺理!这些东西是我们必需的吗?谁家靠跟银行借钱买东西啊!上个月刚还了4万块钱,那是你爸妈的养老钱啊!你难道都忘了吗?”

 

“我爸妈的钱跟你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钱不给我花给谁花啊?”

 

张凯的话不禁让林梅想起了婚前父母和朋友的劝解:张凯太自我、缺乏生活技能,给他当老婆根本就是在当“老妈子”……然而,谁能理解,经历过3次恋情,被花心的男人伤透了心之后,林梅是多么渴望张凯这样一个踏实可靠的肩膀。

 

而张凯也陷入了愤怒和烦恼之中:全家人都挤兑他,都不让他过好日子,全世界都跟他作对!

 

债台高筑:消费是为了安抚痛苦

 

张凯从出生到30岁博士毕业,从没离开过家门,衣食住行都有父母照料,而他只管一门心思学习。由于天生聪颖,他考试升学几乎顺风顺水。而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让张凯对社会生活缺乏必要的了解。

 

这一天,刚从导师家里出来的他路过超市门口,发现有很多人围在一排桌子前,一问才知道是在免费办理信用卡,这种卡不仅能够透支消费,还有礼物赠送。这对张凯来说,是件挺新鲜的事。于是,张凯坐下来也办了一张。他想:这样一来,再和女朋友出门就不用次次向父母要钱了。

 

从此,张凯过上了有卡一族的生活。

 

信用卡改变了他多少年来买什么都要向家里伸手的生活,渐渐地,他找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他慢慢意识到,原来摆脱父母控制的生活竟是如此畅快。

 

博士毕业后,工作、结婚,张凯过上了“独立”的生活,除了林梅偶尔嫌他赚钱少,父母偶尔抱怨他“月月光”要向老人伸手要钱,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为了规避麻烦,张凯自作聪明地办了多张信用卡,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缓解自己的经济危机。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张凯的债务已经足足有十几万之多了,而且也变得“不能一日不刷卡,不能一日不网购”。从屡屡碰壁的工作烦恼中、从怎么也搞不好的人际关系中、从被人背后骂“傻博士”的羞辱中、从为了还款吵闹不休的夫妻生活中、从父母唠唠叨叨的教导中挣脱出来,张凯是多么期盼着快递按响门铃的声音。每一次购物成功,他都非常享受那种满足感、拥有感和富足感,那一刻,他才能意识到:自己还是有价值的。

 

内心的空虚,一次次被琳琅满目的物品填满;工作的压力,一次次被刷卡的快感舒缓;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控,一次次被购物的主动权所掩盖。

 

因此,当所有的证件和信用卡都被父母和妻子“监控”起来之后,身无分文而又痛苦难耐的张凯选择了高利贷。张凯借贷10万,抵押的是他和妻子共同生活的房子。他没有考虑如何还钱,也没有考虑失去房子后,他的生活该何去何从,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声音:我要刷卡,我要购物!

 

拯救“大男孩”:失败也许是种希望

 

对于林梅来说,丰厚的物品并没有带给她快乐和富足,每次望着丈夫动辄上万元的还款通知,她就感到自己原本踏实可靠的未来变得风雨飘摇。
为了给张凯还款,林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公婆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亲朋好友逐渐远离了他们一家,街坊邻里常常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但张凯仍没有任何改变,一沓厚厚的保证书、悔过书最终变成了废纸。

 

林梅怎么也忘不了,当有精神病史的公公被气得病发而走失时,张凯还在为挑一个电饭煲抱着电脑不放,只有林梅在大街上寻找着老人。

 

走投无路的时候,林梅想到了心理咨询。在她的反复要求下,张凯也参与了咨询治疗。

 

咨询师在深入分析中发现,张凯的行为成瘾其实是源于严重的心理代偿,也就是说由于张凯的三大严重心理缺失,导致了他在成年后通过信用卡消费这种变相的“收获”来满足内心的真实需要。张凯真正渴望被满足的不是堆满屋子的各种商品,而是由于父母从小实行严格的命令式教育而缺乏的温情呵护,由于家境贫寒以及父亲的精神病史而自卑的内心对被尊重和被满足的渴望,以及由于过度束缚而产生的对极度自由的渴望。

 

“如果想帮他,我该做些什么呢?”显然林梅仍想挽救这场婚姻。在咨询中,她意识到自己过往的婚姻生活是多么的以自我为中心,她不满的时候抱怨老公不解风情、痛苦的时候拿老公撒气、争吵的时候永远得理不饶人。怀孕后林梅更是处处颐指气使,至于“老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她根本没有在意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凯孤寂的心灵才会不断受伤、雪上加霜,然后发展成心理疾病。

 

接下来,咨询师和张凯、林梅夫妇一起详细制定了行为矫正计划和心理调适计划:首先,在半年内逐步递减消费次数,制定单独消费最高上限,每天不得超过两件。一个月后,递减为每两天一件,依此类推,直至摆脱瘾性;其次,重新制定职业规划,认识到自己的知识优势和情商劣势,准确定位在技术型发展,而非管理型发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失落和攀比心理;最后,学习新的人际交往方法,并增强社会能力锻炼,如夫妻俩一起作为志愿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既能够扩大人际交往,也能够增进夫妻感情。与此同时,张凯的父母也应逐步改变与儿子粗暴的沟通模式,林梅不要一味地依赖丈夫,也要懂得在心灵层面关心丈夫。张凯的心灵就像一块干旱已久的土地,需要用源源不断的爱来浇灌才有可能生长出新的生机。

 

【咨询手记】

 

1.对所有张凯们:心病还需心药医。

 

生活中像张凯这样用各种问题行为来掩饰心理痛苦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会沉迷网络游戏,有的人会选择用酒精麻痹自己,更有甚者染上了毒瘾,甚至做出偷窃抢劫等等违法行为。其实每一个恶性行为的背后,都会有一场心灵的悲剧。

 

要阻止悲剧发生,逃避是不行的,心病还需心药医。所有的成瘾性,都是源于内心的缺失,简单粗暴的打骂、管束、威胁等等方法都不能起到根治作用,要知道行为或药物成瘾都属于心理疾病。是病,就需要专业治疗。

 

建议:要戒除瘾性,必须行为矫治和心理调适双管齐下,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心灵的需求和问题点,尽快着手改善;同时,一定要坚持行为矫治,半途而废和反反复复都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2.对所有的林梅们:不要把婚姻当药吃。

 

林梅,因为受了过去恋情的伤,为了把这个伤口“补圆”,盲目地把自己塞进了婚姻。走进婚姻后,又因为补偿心理而对丈夫百般挑剔。就像生病后人们的世界里就剩下自己的病痛,林梅也很容易在婚姻中变得过度“自我”。

 

咨询师建议她及时调整心态,努力去创造美好婚姻。而像张凯这样偏内向、不善言辞的男性,在婚姻中尤其需要女方的充分关注和耐心引导,不仅要照顾好他们的衣食住行,还要清楚他们都有一颗天生敏感却又乏人问津的内心,千万不要让这里成为婚姻的死角!因此,林梅要学会用最细腻的目光关注张凯的内心状态,用陪伴孩子一样的耐心等待他向你打开心门,用信仰般的忠诚证明向你倾诉是安全的、是被包容被理解的。如当张凯回家时,林梅可以问一句“累了吗?今天还开心吗?”吃饭的时候多关心他的近况,比如问问他“最近工作怎么样?和同事相处的如何?”同时,多把好消息和他分享。

 

【专家结论】有救

 

事实证明:一个健康的人,仅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需求。尤其在婚姻中,如果双方的需求匹配度不足50%,这个婚姻就是不稳固的。如同张凯和林梅两人,仅仅重叠于林梅的安全感需求,却完全忽视了张凯的内心。当一个家庭中,一个人的内心成为了盲点、真空,习惯性的被忽视,又怎么会安全无虞呢?

 

幸运的是,张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勇敢地走进咨询室;而林梅也能够坦诚面对内心的真爱,为挽救婚姻而努力改变,对“病重”的丈夫不离不弃。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迎来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