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一直流血怎么办:精英溃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48:05

 


制约精英溃败:中国精英阶层困境和拯救

2012年02月03日 09:04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魏晨捷

“我绝不相信,一个迫使女仆给他端尿壶的人会真诚地抱有基督教的、哲学的和人道的信念。”

 2011年9月17日,美国“宪法日”,发生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并逐步蔓延至全美甚至全世界。表面看,是民众对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扩大、政府纵容金融寡头的不满,但在更深层次,是民众对精英阶层贪婪、冷酷的愤怒。精英阶层,并非阶级意义上的划分。总体而言,是指那些掌握和控制着社会主要的财富、权力,并在主流社会享有较高声望的人群。无论在“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还是“纺锤型”(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中,精英阶层都处于整个社会的顶端。在目前的中国,狭义的精英阶层主要包括掌握实际权力的官员、国企高管和资产丰厚的私营企业主新富阶层、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广义的精英阶层也包括一部分位置靠上的中产阶级。
在古代,不论是柏拉图期盼的“哲人王”治国,还是孔夫子倡导的“君子”主导,本质都是希望由优秀的人来主导社会发展。在近现代,美国的参议院、英国的上议院都是传统精英行使权力的制度安排。

一般而言,社会很难做到绝对扁平化,社会分层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意味着社会中总会有一部分人相对处于上层。从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发挥精英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符合多数人的利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则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当大众在狂热中将各类精英扫落马下后,社会持续动荡,最后受损的不仅是精英阶层,也包括普罗大众。对整个社会来说,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精英主导的问题,而是需要判断现有的精英是否真正具有精英的品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精英来主导社会。

但如果一个社会的权力、财富和话语权大量掌握在不具精英品质的人手中,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不能很好地吐故纳新,社会就很难持续健康发展。如果精英与精英品质的背离普遍化,长期化,精英阶层的衰败就将加剧,精英阶层也难免陷入困境。

六十年来,他们干过什么

过去两千多年,皇族和士大夫一直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主体。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年,中国社会陷入动荡不安,虽然精英频出,但并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精英阶层主导社会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精英作为一个群体逐步浮出水面并开始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积极作用,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第一阶段始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终止于1957年的“反右”运动。在此期间,各类精英迅速汇聚到社会主义的大旗下。掌握新政权的政治精英理想信念坚定,总体比较清廉;建国前的经济精英虽然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也有不少经济精英主动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知识精英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表示了高度认同,胡风所言的“时间开始了”体现的就是知识精英对新政权的热切期盼。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民众和精英阶层的认识高度契合,一个受到民众高度认同的精英阶层开始出现,在建国初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从1957年到1978年,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在毛泽东反精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精英阶层遭受沉重打击。否定精英主导的格局,毛泽东甚至喊出了“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样最具“草根”精神的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被看作“臭老九”;政治精英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连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也被打倒以致含冤而死;至于本来就相对弱势的经济精英更是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在此期间,虽然毛泽东非常希望“革命新人”填补旧精英们被打倒后的空白,但一直没有成功。可以说,精英主导的缺失是中国二十年陷入混乱的重要原因。

第三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特别是1980年代,精英阶层开始重新崭露头角。这一阶段的主旋律是以反思“文革”为起点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物质资料相对贫乏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对思想文化投入了高度热情。作为精英阶层最大亮点的知识精英和一些有抱负的政治精英,主动担负起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的责任,主动担负起探索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他们的努力为改革开放后整个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石。虽然由于时间短暂,这批精英阶层对社会的影响没有持续下去,但是其埋下的思想种子仍然随时在寻找机会萌芽。

第四阶段肇始于1992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社会各阶层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物质财富的创造上。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经济精英,一批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政治精英,一批为经济改革鼓与呼、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知识精英。他们的努力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相伴随,也有一些政治精英通过权力资本化积累了大量财富;还有一些经济精英借助滥用的公权力迅速实现了资本的扩张;而受价值虚无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诱惑,一些知识精英也开始陷入失语的状态。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社会出现了大分化、大变革,精英阶层因此全面进入公众视野,精英阶层的困境也开始出现。

精英阶层的三大困境

单就个体而言,中国精英阶层中不乏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人,许多精英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操守和责任意识。但伴随整个精英阶层中精英品质的退化,精英阶层开始陷入困境。

一是精英傲慢激发的社会对立精英的傲慢源自占有权力、财富、话语权的精英油然而生的优越感,从行为上表现为强者对弱者的忽略甚至欺凌。当然这种从优越感上滋长出的傲慢很少表现在精英之间,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大众。正因拥有权力的傲慢,才会有官员在面对记者追问时,脱口责问记者:“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正因拥有财富的傲慢,才有“富二代”此起彼伏激起民众公愤的举动。同样,因为有专家们掌握了话语权之后的傲慢,才有一些知识精英敢于无视公众智商,公然为不义辩护,为荒唐背书。

当然,傲慢并非精英阶层共有的特质,而只是出现在部分精英身上,但正是少数跋扈精英的傲慢,成为激发精英与大众矛盾的导火索。

二是精英封闭造成的自我停滞。精英的封闭首先表现在精英个体与社会的自我隔绝上。许多精英在进入社会上层后,便迅速将注意力转到个人的小爱好、小乐趣和小生活上,轻易忽略掉底层社会生存的艰辛。一部分精英在通过信仰佛教、基督教等来寻求个人解脱、自我救赎时,却忘了宗教应有的怜悯和慈悲之心,没有兴趣也没有勇气去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底层社会。

精英的封闭还表现在精英阶层内部的合流上。政治、经济、知识精英们有太多的渠道进行公开的聚会。但在这样的聚会中,许多精英不是超越自身利益发出正义的声音,推动社会的进步,而是忙于各类关系网的搭建以谋取自己的个人利益。此外,还有大量若隐若现的各类会所,成为各界精英私下聚会、相互沟通、维护现有精英共治格局的平台。精英阶层的封闭一方面使自身更加狭隘,另一方面也阻止了中下层优秀分子的进入。一个缺少自我更新的阶层必然会腐化堕落;同样也很难得到大众认同。

三是精英逃避引发的社会溃败。精英阶层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了最大收益,因此精英阶层有义务比一般公众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在许多精英身上,看不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更看不到古代士大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很多精英只安于在现行体制下维护自己的地位,不能把自身价值融入到社会共同价值之中,不能勇敢地担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重担,有的甚至本身成了社会堕落的源头。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精英们有了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同时也为自己的逃避找到了更多借口和退路。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精英或者其家人往外移民。

精英责任感的缺失虽然没对大众造成直接伤害,但由于掌握资源精英的逃避,社会的完善和进步变得更为困难,也因此加剧了社会溃败。

拯救:不做甘地,至少要承担责任

对正在急剧转型的中国而言,精英阶层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整个国家面临的困境。如何实现精英阶层的拯救同样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是精英的自省与自救。自省与自救是精英阶层主动消弭社会鸿沟、重建社会信任的努力,是一种自我完善。许多布衣都能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衣食无忧的精英如果还紧抱住功利主义不放,忘记理想与使命,有负精英的身份。

这绝非忽视制度、仅仅指望人性的虚言。就个体而言,精英的自救非常普遍。比如,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名满天下后,并没有沉醉于自满与骄傲之中,而是无情地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对自我进行修正。他给罗曼·罗兰的信中写道,“我绝不相信,一个迫使女仆给他端尿壶的人会真诚地抱有基督教的、哲学的和人道的信念。”这也成了他从思想和行动上实践人道主义的最好宣言。

虽然每个社会都渴望能出现如甘地这样的圣徒,不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精英自救来说,并不是要精英完全舍弃自身的利益,需要的只是精英能超越自身的利益,更多地承担起应该肩负的责任。

二是精英阶层的分化与重整。虽然精英阶层内部总体有封闭迹象,但精英阶层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比如都是经济精英,凭借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发展起来的经济精英,与依靠垄断和权力致富的经济精英,就有难以避免的冲突。政治精英中,也会因不同的政治主张产生分歧。

精英阶层的分化既有利益的原因,但更主要是精英品质的差异。在当前中国,精英品质首先在于对公共利益的维护,更进一步的是坚持底层立场,把争取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

目前,虽然精英阶层中具有精英品质者并不占优势,但精英阶层内部的这种分化为精英阶层的重整埋下了伏笔。随着社会力量的壮大,以及精英阶层内部力量的变化,精英阶层对社会的主导有可能出现新转折,从而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三是社会对精英阶层的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同样,绝对的精英主导也会导致社会绝对的衰败。对精英阶层进行制约是世界难题。因为他们掌握着主要的社会资源,本能地会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精英的制约不可能实现,或者说对精英的制约只能用革命这一终极方式来实现。

 精英是一个暧昧的词,当它与人才关联,意味着责任,当它与权贵结合,旋即变成了公众埋怨社会不公的贬义词。在众多的理由和演绎中,有一则移民故事不应被忽略。一位身家数亿的温州商人,坦言越来越不喜欢每周有四天时间得在外应酬、打点各路官员、朋友,而向往公私分明的生活方式,把更多时间留给老婆和孩子。事实上,这恐怕并不是孤例。  中国精英阶层对权利垄断 压制中产阶层上升空间

离理想越近,压力就越大

核心话题

中产的外衣,看起来很光鲜,但穿起来很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且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中产者的心声,触摸一下他们疲惫的生存状态。

所谓中产,通常是指中间阶层,英文为midd1ec1ass。这个群体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

中产并不单纯是财富概念,还包括心态、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内容。当今世界,对中产划分并无统一标准。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认为,我国中产主要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中层领导干部,中小私营企业主,企业部门经理人员,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部分个体工商户。 (来源:《人民日报》)

我蚂蚁般忙碌的生活

在我成为一名医生前,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跟大家是一样的,高学历,收入稳定,受社会尊重,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身边的几乎每个人都把生活中90%以上的时间贡献给了工作。

张晓(外科医生)

小时候父亲带我到城里的表哥家做客,那天是周末,上午九点多了,表哥家读小学的儿子还在睡懒觉。我出生在农村,早晨五点就要跟着父母下地干农活了,—年四季不分寒暑。看着表哥的儿子生活这么幸福,年幼的我很眼红,决心好好念书,将来也能过上这么舒适的生活。

但是,当我以优异的成绩,—路念完小学中学本科硕士博士如愿成为—名大医院的外科医生后,我的生活不变的是,我还像幼时那般艰苦。我选择了—个特殊的职业,我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我每天的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不能有半点懈怠的想法,三十多岁了,晚上我仍然要读书到深夜,早晨早早起床去上班,睡个懒觉大约成了我这辈子都实现不了的梦想。

虽然在家人的资助下买了婚房,但是目前的收人并不能让我高枕无忧,妻子已经怀孕,房子还需装修,小区车位还没有买,经济上的压力还需要自己扛起来。

我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周末和平常—样,早晨六点半我要准时起床,七点钟前,我应该洗刷完毕吃完早餐准时出门,七点半必须到达医院,处理完查房交接班这些病房里的日常工作后,如果当天有手术,就要动手开始准备工作。—台普通的手术—般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天若马不停蹄地做三台手术,中午也不休息,那么晚上八点前下班还是可能的。有时候碰上非常复杂的手术,晚上十—二点下班也很正常。下班后,如果我的哪个病号出现了异常,无论夜里儿点又身在何处,没有商量必须马上赶来。

其实多吃些苦、多受些累并没什么,哪个职业不苦不累?我的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医学界有名的泰斗,八十多岁了他还保持着晚睡早起的习惯,钻研业务。我也经常儿天儿夜不回家,白天的手术忙到晚上八九点,夜里12点又来了急症病号,再开工到凌晨三四点,稍事休息又到了第二天正常的上班时间,哪里有时间回家?在我成为—名医生前,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跟大家是—样的,高学历,收人稳定,受社会尊重,但是这只是其中的—部分,我们身边的儿乎每个人都把生活中90%以上的时间贡献给了工作。

母亲不止—次地对我说:“我们不求你成名成家,只要你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家人,就很满意了。”母亲哪里知道,对我来说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说我找了个好工作。

其实这些对医生来说,并不是最难的,尽管付出很多,但救死扶伤带来的快慰感,也并不是每个职业都有机会体会的。我感觉最难克服的是,还是社会的偏见与误解,还有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医生的形象。

—名医生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学术压力。总不能四五十岁了,人家都是知名的专家教授两院院士了,自己还安乐于当个住院医师吧?—个年轻医生30岁博士毕业,在三十五岁左右晋升副教授,不知需要多么刻苦努力,只有成为副教授,他才能独立坐诊开展手术,但有多少病号来医院看病挂普通门诊?显然,人们更信任教授的水平,所以,这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继续努力。这期间,除需要保证完成日常工作之外,我们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在国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出国研修,不知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付出多少汗水。

我忘不了,有次我去导师家串门,老两口八十多岁了正在收看央视英文频道的新闻节目,他们需要保持—定的英文水平以能够阅读英文学术著作;我也忘不了,每天晚上我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商量申报课题的场景。这样的生活虽然很疲惫,但对未来的期待让我不能有—点懈怠。

中产阶层自身的脆弱性和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让许多中产负重前行,前景不甚乐观。

中产阶层的一个特点是收入较高,但来源单一。每当经济有大的波动,或个人生活遇到突发事件时,中产阶层的脆弱性就突显出来。经济危机袭来,中产阶层面临减薪、离职等压力,竞争更加残酷。当前,经济波动较大,房价大幅上涨,中产们要么望房哀叹,要么成超级房奴,工资收入在月供、孩子抚养等开支上精心分配,把个人消费降到较低水平。收入的单一性让他们苦苦支撑,多重压力交织在一起,生活的幸福指数几乎降到了最小值。

中产生活的烦扰还远不止这些。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中,人往高处走这种想法在许多中产看来难以实现,精英阶层对优质政治经济权利的垄断,压制了中产阶层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许多基本的诉求无法表达,合理的权利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生活完全被固定在经济领域,这对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层而言,更增加了几许压抑和苦闷。

再者,中国的中产阶层大多出生于中国社会的中低收入阶层,父辈们辛苦一生,没多少家底,健康状况堪忧,医保水平很低。为了让父母能跟自己过上几天好日子,当父母生病后,许多中产们几乎是举全家之力,倾其所有,给父母力所能及的最好救治。这一点笔者感触颇深。岳母得重病来上海治疗,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这种情况在大医院比比皆是。一名外企工作的白领,在下班后来医院看父亲,坐了几分钟就趴在病床边睡着了,疲态尽显,让卧病在床的父亲老泪纵横,哽咽不已。

中国中产面临的问题,是整个国家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真实反映。换言之,中国中产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如果国家发展不落入“发展中陷阱”,中产者就有望脱离苦海,得到期盼已久的确定性和安全感。

牛海(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经济问题研究所)

我似乎从没有享受过中产的悠闲,这么多年在奔波中体会的是一种不安定的沉浮,从国家干部到打工仔,再到私营业主,人生的道路走得曲折艰难。

贾治(私营企业主)

在很多人眼里,我现在算是—个标准的中产,有自己的厂子,而且经营得有声有色。但我似乎从没有享受过中产的悠闲,这么多年在奔波中体会的是—种不安定的沉浮,从国家干部到打工仔,再到私营业主,人生的道路走得曲折艰难。

2004年的那个冬天,我站在人生的—个新起点。

把简历递到接待我的总经理手里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眼里闪过—丝异样的表情。他问我:放着国家干部不做,为什么辞职呢?我微微—笑说:想证明—下自己。

就这样,我留了下来。按照经理的安排,熟悉设备,背价格,发发货,打扫—下卫生,天天泡在展厅里当学生。这让我有些烦躁,领导们似乎对我的能力始终持怀疑态度,从不让我们真刀真枪去实战,只是流于纸上谈兵。八个月之后,我彻底放弃了初进公司时的理想,只用了半个小时,结算完工资,坚决地离开了这个企业。

之后,我提起行李,—头扎进了济南姚家庄 那儿是打工者乐园,因为房租比较便宜。

每天坐在出租屋里,翻看晚报上的招聘广告,然后把自己感觉最适合的信息剪下,整理起来,挨个打电话,如果对方表示可以面谈,再挤着公交车去面试。三个月之后,我和济南无奈地挥手告别。

接下来的日子,或者才真正叫做创业的开始吧,我从代理产品开始,走向经商的道路,—点—点的积累,投人,再积累,再投人。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我成立了自己的—家公司。那—天,我坐在办公室里思考了很多,想起了拥挤的姚家庄,想起了穿梭在城市里那些和我—样无助而孤单的身影……

说实话,现在的投人已经接近我承受能力的极限,资金来源,市场运作,企业管理,这些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压力。精神上的压力比身体的疲劳更难忍受。不仅如此,家人也常常为我捏着—把汗,因为现在还背负着—笔不小的贷款,他们很怕我—招不慎赔得翻不过身来。好在孩子年龄还小,虽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倒也没什么怨言。我的理想是把企业做大做强,最终形成从饲料业到饮食业的产业链,但我也知道,自己每向理想迈进—步,压力就会被放大若干倍,如果我不能昂头挺住,倒下的将不只是我自己!

不敢越雪池半步

这两年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该换个生活方式,但是想一想那些急需用钱的房子和孩子、老人,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捆绑住手脚的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陈生(大学教师)

作为大学教师,我好像没有理由抱怨清贫和辛苦,否则只能被别人说矫情。夫妻两人都有公职,只有—个孩子,在别人看来,这样的日子应该过得优哉游哉。但是,在繁华的城市里却有种说不出的疲惫。

夫妻两人每月的收人加起来大概有八九千块钱,比起刚结婚那时已经涨了不少,可是每天出门还是要精打细算,稍不注意就人不敷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或许有些夸张,可是为了钱该怎么花,两口子确实打了不少嘴官司。

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工作之后从单位分到了—套房子,面积很小,户型也很老,唯—的优点是位置还不错,很适合生活。可是因为有了这套房子,短暂的知足反而耽误了长远的计划。眼见着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买了带落地窗和观景阳台的大房子,我还带着老婆孩子在“蜗居”中,心里渐渐不平衡起来。在房价急速狂飙的时候,终于按捺不住,在城郊抢了—套期房,环境很好,面积也大,当然价钱也是很可观的。我安慰自己,将来有—天退休了,可以去那边安度悠闲时光。为了面子,也为了未来,我家的生活开始受到重大影响。每月还款儿乎接近家庭收人的—半,这让平素缺少理财观念的我们真切感到钱的重要。老婆的化妆品能省的就省了,衣服能在网上淘的也不去商场买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钱都能省下来。很快,孩子又上幼儿园了,邻居家的孩子都送到了质量不错的双语幼儿园,我们也不希望亏待了孩子,这笔开支无论如何都是要花的。没想到,这也只是—个开始,除了伙食费和托管费,还时不时要缴—些其他费用,比如置装费、活动费啥的。

我很早就考出了驾照,到现在也没买车。有时,给别人说起来,自嘲说是为了环保出行。确实是不想买了,反正现在离学校也近,骑单车既省油钱也省停车费。看着有些同事出人有豪车,也告诫自己不要攀比,在事业上做出成绩是最重要的。但是,学校的氛围又越来越不适合搞学术,—些自己当初认为既无能力又无德行的人混得风生水起。有时学校像衙门,又像生意场,很多人都想着权力和名利,书呆子反而被人嘲笑。

这两年—直在犹豫是不是该换个生活方式,但是想—想那些急需用钱的房子和孩子、老人,感觉自己就像—个被捆绑住手脚的人,不敢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