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母乳片番号:徐一戎:拳拳爱农心 痴痴水稻情(组图)-人物频道-中工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24:33
徐一戎:拳拳爱农心 痴痴水稻情(组图)——记北大荒“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范学忠http://www.workercn.cn2010/8/3 14:33来源: 农民日报

    徐一戎资料图片

    在中国地图上,北纬40°以上的黑龙江省行政区内,有大片覆盖着水纹的地方,这便是神奇的北大荒。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垦区,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垦荒的新时代。北大荒位于北纬高寒地带,一年之中1/3的时间在冰霜笼盖之下,冬季气温低至零下40℃,冻土层最深达2.5米。加上地势低洼,历史上,这里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然而,这一切都因为一位水稻专家的不懈追求改变了,如今的北大荒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这个人就是被群众誉为北大荒“寒地水稻之父”的徐一戎。

    据统计,经过三代北大荒人的辛勤耕耘,特别是近30年的不懈努力,垦区寒地水稻生产实现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彻底打破了麦豆一统天下的种植业格局。水稻种植面积由1949年的4.65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1638万亩,增长了350多倍;水稻单产由81公斤提高到566公斤,提高了6.98倍;水稻总产由0.38万吨提高到927万吨,提高了2439倍。到2009年,水稻总产已占黑龙江水稻总产的56%,占全国粳稻总产的15%以上,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1988年以来,仅黑龙江垦区累计推广应用徐一戎的科研成果面积就达1.5亿亩,累计增产粮食600多亿斤。

    情系水稻

    徐一戎在稻田观察水稻长势

    今年6月初,地处北国的哈尔滨热得奇早、气温奇高,气象台报告的温度早就超过了30℃。一般人感觉到的是高温难耐,可是徐一戎首先想到的却是水稻。6月上旬出现这样的高温天气,在垦区60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它对水稻会产生什么影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寒地水稻怕的是低温,高温对水稻固然有利,但改变了生长周期,也会造成水肥供给不足。时间不等人,得赶快告诉垦区的领导。6月4日,早上7点多钟,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正要外出,一眼看到,徐一戎和老伴一起站在农垦总局办公大楼外。心想,老人家怕是有什么事吧,赶紧把徐一戎接到办公室。徐一戎把自己对近期遭遇高温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和应对办法讲给隋凤富听。当天,一份指导高温条件下水稻生产的紧急通知发出了。这饱含了一位耄耋老人的深情。

    徐一戎1924年出生于辽宁北镇,毕业于原奉天农业大学和东北大学农学院,1951投身于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先后任农业技术员、副场长、总农艺师等职。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省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几十年来,他专注于寒地水稻的栽培技术研究,可谓痴迷。几十年来,他共积累了51本笔记、1282张卡片、251本摘录资料手册,完成科研专著14本,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总计2300多万字。先后主持研究了2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多项课题填补了省、国家乃至世界有关寒地水稻栽培技术领域上的空白。
水稻在我国的栽培有8000多年历史,北大荒却一直被看作是水稻的禁区,历史上只有朝鲜族的稻农曾作过尝试,日本开拓团也试图开发水稻,终因亩产不过一二百斤,时有时无。北大荒大约3到5年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水稻是喜温、敏感性作物,一次低温就可能是一次灭顶之灾。徐一戎在近20年的观察研究中发现,进入孕穗期间,如果连续出现17℃以下的气温,水稻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大幅减产。与冻害不同,冷害是暖中之冷。在孕穗期间只要有连续3到5天的低温天气,大片水稻就会空壳、瘪粒,重灾区平均亩产竟只有二三十斤。

  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徐一戎选出20多个有希望的品种进行了耐冷性试验。条件有限,他们就将秧苗栽在60多个花盆、10多个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他们采用不同的调控措施,从中筛选适宜北大荒的耐冷品种。同时,徐一戎采用调控手段,让分蘖期提早,让长穗期提前,错过低温段。这一措施很快成了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规措施。经过1000多个日以继夜的不懈努力,徐一戎使用合江19号品种,在试验田中,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1981年初秋,北大荒满山遍野一下子变得白霜茫茫,一场突来的早霜冷害给水稻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秋收后一算,平均亩产还不足150公斤,而后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也就由43万亩一下子降到18万亩。这给正在进行“寒地水稻品种资源研究”的徐一戎泼了一盆冷水。这年他度过了几十个少眠或不眠之夜,经过反复思考,确定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课题。这时,他听说方正县德胜村来了一名日本稻农推广旱育稀植技术,这给了徐一戎一个启发:使用自己研究筛选出的稻种,再配上日本的旱育苗栽培法,可能会使产量大大提升一步。

  潜心的研究,苦心的调查开始了。徐一戎先在水稻研究所和两个农场扣秧棚试验“旱育稀植”,收到成效后,便跑遍了北大荒87个可种水稻的农场、500多个生产队组织推广。两年时间,徐一戎在水稻田里试验,蹲在地头记录,灯下伏案写材料,终于一个适宜北大荒高寒地区旱育稀植的可行方案成型了,他还根据北大荒分为黑土、白浆土、棕色土等6个土种,总体确定为“一般缺氮、比较缺磷、不太缺钾”的类型,确定基本施什么肥,用多少肥的标准化要求。第三年,徐一戎在庆阳农场结合旱育稀植和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大力推广一举成功,有21个农场受早霜冷冻,其中8个场和1981年同样严重,水稻收成仍平均在400公斤上下,其中有60%的面积亩产超过了千斤。

  徐一戎两项栽培技术的推广,吸引了更多的农户,也惊动了当时的黑龙江农垦总局的领导,他们正苦于北大荒大面积种植大豆产量低、增加职工收入难。于是,总局的主要领导乘车来到水稻所与徐一戎整整切磋了大半天,激动地握着徐一戎的手说:“老徐,你给我们点路了,旱路不通走水路!”

  徐一戎时刻追踪国际水稻科技前沿动态,先后主持研究了《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等20余项在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寒地水稻栽培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空白,为我国寒地水稻大面积发展和持续高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截至目前,他共写出328本、总计24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翻译资料和科技论著。其中《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获黑龙江省长特别奖。《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获黑龙江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心怀稻农,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把高深的水稻栽培理论转化成稻农都能轻易掌握的“傻瓜技术”,印制成水稻叶龄诊断图发放到每户稻农手中。为了让更多的稻农自学到栽培技术,徐一戎编写科普资料时力求图文并茂、一看就懂。他利用2年时间精心编写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图历》,规范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操作要点,受到农民欢迎。这本书先后被5次印刷,发行15万册,成为该出版社最畅销的一本实用技术书。

  2005年,徐一戎将他历经几十年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流程》,制作成一幅简明的挂图,印刷8万张免费发给垦区的水稻种植户。他还把自己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制作成录音带和录像带,供电视和广播宣传。

情系稻农

徐一戎与稻农打了一辈子交道,已经与他们建立了无法割舍的感情。徐一戎是一位推广型的专家,他搞科研、写文章、写书不是为了出名、赚钱,而是要让广大稻农掌握实用有效的技术。他坚信,科研成果只有成为老百姓致富的灵丹,那才是最有价值的。他每年都要有100多天在各水稻农场跑,为稻农现场指导、讲课、传授新技术。

“良种良法是垦区发展水稻的基础。科研工作者研究出好的品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把这个成果推广运用到老百姓中间去。我到一个地方,那里的每个稻穗能多打一粒粮食,少出一个瘪粒,我就没有白去。”徐一戎告诉记者。

徐一戎给稻农讲课总是用最质朴的语言,将高深复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有一次,他在讲叶龄诊断技术时说:“这技术,你稍微下点儿功夫,那以后可就方便多了。不用花钱,就是靠个脑瓜子,靠观察。就说我吧,具体多大岁数,你们可能看不准确,好像60、70、80也可能,但总不能猜20岁吧!”台下出现了笑声,他趁势接着讲:“水稻叶子也是这样。把叶龄模式‘吃’到脑子里去,水稻咋种都有理!这叶子长得好坏,主要看上数第三片叶,那是功能叶片,就像一家子中的当家人……”

徐一戎讲课好像在跟你唠家常,稻农爱听,能听进去。为了拉近与稻农的距离,调动稻农的听课积极性,他经常用的一个词是“咱们”,而很少用“你们”。稻农们听他的课,都恨不得把耳朵竖起来,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常常是椅子都排到讲台根儿底下,过道里都站满人。徐一戎说,你把稻农当成“哥们儿”、“兄弟”,摆正了与他们的关系,你的科研成果就与实际变成零距离了。

徐一戎办公室及家里的电话几乎就是稻农的科技咨询热线。生产季节,他天天都能接到稻农打来的电话,多数是来讨要给水稻治病的方子的,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100多个电话。徐一戎家的电话经常在清晨4点多钟或者晚上10点以后响起。“这个时候打电话的人肯定是睡不着觉的人,人睡不着觉,心里面肯定有事。”徐一戎说,“越是这个时候打来的电话,越需要认真答复。农民种点稻子不容易啊!”

在稻农眼里,徐一戎就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把式”。有一年春天,佳木斯市群英乡的一个稻农打来求助电话,试探性地问:“我能雇车把您老接来看看吗?”徐一戎说:“雇车那得花多少钱,路不算太远,我还是自己坐车去吧。”那位稻农说:“我们这里路上都是泥,小车走不了,我家里有台‘小四轮’坐着是不舒服,可走泥路是好手,您看……”徐一戎一口答应。在大风天的路上,徐一戎坐在农用拖拉机上颠簸了几十公里,赶到地头时,脸上、身上都是灰。下车后,他蹲下来,在水田里撩起点儿水冲了一下脸,就立即察看起秧苗的情况。他深入浅出地讲,稻农聚精会神地听。听讲的稻农越聚越多,有不知情的人问:“这老把式是哪儿请来的?知道的可真多啊!”
 汤原农场六队职工李臣1988年办起了家庭农场,在生产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他慕名写信向徐一戎求教。徐一戎不仅给他回了信,还寄去了厚厚的技术资料。如同干旱多日下了场及时雨,按照徐一戎开的“方子”,生产中的问题解决了,李臣既高兴又感动。此后,二人来往密切,徐一戎成了这个家庭农场的“技术顾问”。现在,这个家庭农场已拥有全套的农业机械和3栋育秧大棚,水稻单产每年都比周边的农户高出20%左右。吃水不忘挖井人,李臣感激地说:“我能有今天,全是因为傍上了徐专家这个‘财神爷’!”

50多年来,特别是到了退休年龄以后,徐一戎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最多时有200多天是在基层度过的,足迹踏遍了垦区87个水稻场及省内30多个市(县),累计行程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两圈,如果单把他走稻田池埂的路程加起来,相当于从黑龙江的漠河走到海南的三亚。徐一戎累计无偿为垦区内外的235个单位、3.5万多位稻农进行过340多次的水稻栽培技术讲座,还多次到新疆、内蒙古等地讲课。稻农们都说,在一百个吃大米饭的人里,可能有九十九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一百个种水稻的,肯定会有九十九个认识徐一戎。

2008年8月8日,徐一戎作出了一件惊人之举。他把省吃俭用的全部积蓄和各种奖金共100万元,捐赠给农垦科学院。为了凑够100万元,老人还特意等领完当月工资。为了弘扬徐一戎的奉献精神,当年10月,省农垦总局党委决定,农垦总局和农垦科学院各出资200万元,连同徐一戎捐赠的100万元,设立徐一戎水稻科研基金共500万元,用以支持垦区的水稻科研事业。

采访中徐一戎老人说,明年我八十八岁了。八十八啊,就是中国字中大米的“米”字,我和水稻大米打了一辈子交道,我还想为水稻事业再贡献点儿余热,哪怕多教会农民一点儿技术,多帮助农民解决一点儿问题,就是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