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9手机文件夹加密:专题一拓展材料3: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21:16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关于“思想”,英国现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两个重要的命题。其一即“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其二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我们所说的“真理”,其实就是指的事实和逻辑。事实,即事情的真相。“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对于这个命题,其实还有广阔的阐释空间。首先,所谓“事实”,其实都只是每个人眼中的事实,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我们面对同一场景总会有意无意忽视什么,遗漏掉什么,也会渲染点什么,夸大点什么;其次,逻辑作为推理的有效的法则,其“有效性"对不同的人而言,其性质和程度也都是不同的,所以,强盗有强盗的逻辑,流氓有流氓的逻辑;文明社会有文明社会的逻辑,野蛮社会有野蛮社会的逻辑。譬如,在野蛮社会中,“有枪便是草头王”,“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可在文明社会,“有枪便是草头王”,不过是强盗的逻辑;文明社会的逻辑是在法律的框架内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    由此看来,逻辑作为公理、法则,也是有域限的、有条件的,譬如说,“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作为三段论推理形式,并不能保证结论是正确的,如果“大前提”是错误的话。台湾中原大学林冶平教授反复指出:“错误的前提,加正确的推论,加狂热的执行,等于万劫不复的灾难。”诚哉斯言!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这就需看“有意义”意味着什么,对谁来说是有意义的。从米歇尔·福柯的分析来看,任何话语的背后都隐藏着权力,人们对于任何的说辞和宣称,都得抱以审慎的态度。    对我们个人而言,思想是我们理智洞见的成果。我们在分享他人思想成就的基础上,经由观察、体验、悟识而创生思想。思想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一种自觉的追求,使生命挺立着,并有一种把酒l临风的旷达和潇洒。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理论、学说、观念、主张等等都不过是思想的表现形式。“思想”相对于“观念"而言,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从制度设计到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的制订,再到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背后都是思想。譬如法律援助制度体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司法中的“疑罪从无”,体现的是对生命、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如果我们认定人类社会不过是一个丛林,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狼与狼的关系,我们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救助政策,就不会有慈善机构和各种义举。    “思想”一词,相对于“经验”而言,有更多的抽象与概括的意涵,更着意于逻辑的必然性。“经验”可能不具有普遍的必然性,而囿于具体的情境与条件,一旦离开具体的情境和条件,“经验”就可能失效。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是宝贵的,但也要将“经验概念化”,这一过程就是由感性向理性的攀爬,也就是思想的创生过程。    “思想”区别于“臆见”和“偏见”,它包含着真理性。思想涉及“陈述”,这一“陈述"中清晰和准确地揭示和勾勒出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比如,我关于教育的命题,也就是我对教育的理论表达,体现着我的教育思想。“教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教育是建基于信念的人道主义的事业”,“教育就是不完美的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这些都是对于教育的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揭示。    为什么教师要有思想呢?首先有思想,会使得我们兴趣广泛,内心鲜活,积极地捕捉各种有意味的信息,会使我们的人际交流变得更有品位,使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使我们从琐屑、无聊的单调、平庸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有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迈和豪阔。其实,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中都存在着“马太效应”——你的思想愈丰富,就愈加容易变得丰富。因为你思想丰富,你就能看到思想贫乏的人看不到的东西,你信息加工的能力就比较强,你有更强超越所给定的信息而生发出新信息的能力。你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更宏大和更精微的视角看待问题。这样,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我们会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精神的滋养。    其次,做有思想的教师,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们说,“数学是一种思想”,就因为世界的一切,都具有质与量的二重属性。数学是从量的角度对世界万事万物关系的一种把握。勾股定理、正余定理都不过是揭示出三角形角与边的大小的关系。在自然世界中,事实往往是可重复检测的、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概括出许多的公式和定理,如速度指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科学共同体用v=s/t来表示;加速度则指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种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问内速度的变化,科学共同体用a=(vt—vo)/t来表示。而在人文世界中,事情往往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而所谓的事情的真相,也因我们的立场、价值观和当时心境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我们对真相与逻辑的认同,也因境界的不同而有差别。再次,有思想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甚至用一套什么样的语言,背后都有思想的底蕴,只是有时我们不自觉罢了。、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对实际操作的方法更感兴趣,但操作的方法背后一定有一套关于“良好教育”和“有效教学”的思想。剥离了思想根基的操作方法就像折断的树枝,很快就会干枯和断裂,它绝不会变得更强健和更茁壮。 、有思想,使得我们不人云亦云,不简单化,使得我们葆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近代史血的教训,可这背后也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逻辑和对这种逻辑的消极认同,这不是文明、公正的国际社会的逻辑。包括“弱国无外交”,这都与“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文明规则相抵牾。我们如何考量事实,我们如何揭示因果,这背后首先是思想。创生新的思想需以思想为基础,正如库恩所说:“理论始于观察,但观察中渗透着理论。”据我有限的观察判断,我国中小学教师缺少的主要是一种文化精神、文化眼光,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一种坚定的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言以蔽之,缺乏思想。究其原因是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学识积累过于单薄,缺乏对人类历史文化和人性富于深度的理解,特别缺乏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和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核心价值的深度理解。其后果是,中小学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缺乏对于学生精神上的引领,缺乏对于自身工作高远的立意,缺乏对于“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说得极端一点,把“教育”浅化为、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创造性地、批判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开发的应有之义。而要能创造性地、批判性地使用教材,就需要一种文化眼光,一种道义的承担。在我看来,过去语文教科书上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夜的工作》《林海》《谈骨气》《安塞腰鼓》《长城砖》都是不够理想的作品。《我爱故乡的杨梅》是多么单薄、多么空洞,从而使得那种情感显得多么虚假!对于作品能否有一种较高的鉴赏力,取决于读者的文化底蕴。学习与思考是我们变得有思想的不二法门。孔子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重要品质。其实,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条件。没有学而不厌,就难以做到诲人不倦。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思考则不是简单地想一想——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_切中肯綮,这就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在所有的读物中,有关方法论的东西是十分值得一读的。其实,这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我们如何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这二者是构成作为无论动词和还是名词“思想”的最重要元素。我们强调做有思想的教师,就是强调对操作主义、经验主义的超越,对教师职业内在尊严的诠释与追求,对急功近利的拒斥。思想的逻辑彻底性,就是理论。思想是理论的灵魂,也是理论华美的标识。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的心灵荡漾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年华会老去,可我们的思想会在足迹中闪光,并将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