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霸权主义表现:青铜故里 剪纸之乡——瑞昌市夏畈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57:38

青铜故里 剪纸之乡——瑞昌市夏畈镇

    发布时间:2010-09-17 10:40:48 来源:九江新闻网

      坐落于瑞昌市夏畈铜岭的古铜矿遗址,距今有着3300年历史,以目前国内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而闻名于世。每年“五一”、国庆期间,铜岭古铜矿遗址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一批批文化爱好者前来游览、探秘。每当游客走进夏畈镇铜岭村古铜矿遗址,就会见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采的痕迹依然明显,层层叠叠的山峦围绕四周,浓郁碧绿的植被把遗址簇拥怀中,散落在周围的村庄炊烟四起,仿佛让人看到了三千多年前采矿冶炼的景象,更增添了铜岭“老人”的神秘和厚重。据了解,近年来,共有来自南昌、武汉、上海、北京等地的2000多人慕名前来夏畈镇铜岭古铜矿遗址旅游,感受古文明的博大、体验历史的沧桑。

      青铜故里文化大镇

      铜岭古铜矿冶遗址经发掘考证,它始采于商代中期,延及战国,连续开采达千余年。遗址内涵丰富,所展示的古巷、木支护和出土的木铲、木齿轮等,是中国古矿冶遗址中获取文化最多的一个地点,为研究早期采矿技术水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它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青铜文化、采矿、铸铜技术自成华夏体系,其技术在世界青铜史中也处于领先地位。1991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置目录。

      为加大铜岭古铜矿遗址保护力度,早在2006年就成立铜岭遗址保护管理区,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并在遗址四周竖立保护范围的永久性界牌和保护标志,张贴政府通告和“禁采令”。同时,夏畈镇政府与遗址保护管理区及公安部门联合,在遗址内建立临时办公室,派人驻地24小时值班。并经工程造价中心及国家文物局批准认可,投资80万元在遗址周围建造3000米遗址围墙工程,投资40万元为铜岭村民建好2公里水泥路,解决了当地村民从遗址穿过的难题,较好地保护遗址不受侵害。

      借助青铜文化的力量,夏畈镇积极推进铜岭古铜矿冶遗址旅游资源开发,努力融入庐山大旅游圈,大力发展以铜岭古铜矿冶遗址为龙头的旅游业,创作一批青铜文化艺术精品,并于2007年10月出版了《华夏第一铜都》诗词集,为青铜文化建设推波助澜。

      铜岭遗址是国保单位,它的发现将中国青铜文明史上推了350多年,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策应鄱阳湖生态文化圈建设,今年加快铜岭遗址保护与开发步伐,对铜岭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修编,正式启动了铜岭青铜文化生态主题园。夏畈镇抓住瑞昌市建设“青铜文化主题公园”的机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打好古铜遗址这一世界级文化名片,把集镇建成铜岭古铜矿冶遗址、铜岭休闲山庄和宝龙山庄旅游的服务基地。

      无户不剪纸 无女不绣花

      作为剪纸之乡的夏畈镇,有“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的说法,且剪纸高手随处可见,仅凭一把剪刀无需画稿就可剪出复杂多变的造型。著名的剪纸艺人柯雪英和朱朴光就是以剪古代仕女图而见长。

      近年来,夏畈镇狠抓镇、村、组三级民间剪纸组织的建设,成立市民间剪纸领导小组,并把剪纸艺术发展的触角延伸到学校这个“后生园”,采取“协会+学校”的方式,在学校组建剪纸兴趣小组,经常聘请本地剪纸艺人到学校现场讲解、传授,鼓励中小学生参与剪纸兴趣小组,确保剪纸后继有人。目前,该镇已在中小学建立剪纸兴趣小组,吸纳了100多名中小学生学习剪纸。

      夏畈镇文化站朱朴光先生,是一位资深的剪纸艺人,2007年被评为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家,2008年又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从事剪纸创作25年,共创作《水浒108将》、《红楼梦》、《仕女图》等大幅剪纸系列作品200余幅,窗花、生肖等小幅剪纸系列作品千余幅。其创作的作品,采用非镂空技法,虚实相间,首尾相连,自成一体。压轴之作《水浒108将》,长11米、宽0.45米,历时两年完成,也是我省迄今为止最长的剪纸作品。他利用文化站作平台,广纳“门徒”,还主动到中小学校担任剪纸兴趣小组义务老师,悉心传授。

      夏畈镇高度重视剪纸艺术发展,近年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创立了田湾剪纸新村等6个剪纸新村,并为80多名较为突出的剪纸农民建立了活档案,全镇大约有200余人从事业余剪纸。为了把剪纸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朱朴光受邀请给村民和学生讲授剪纸知识,传授剪纸技艺,穿梭于各个村落,义务教剪纸,从不计报酬。

      2008年11月28日,九江学院“瑞昌剪纸实践基地”在夏畈镇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瑞昌剪纸保护传承教学实践基地的成立,对保护、传承和研究瑞昌剪纸艺术有重大意义,将促进高校利用人才优势和科研攻关优势,推进本土特色文化建设。对此,夏畈镇以九江学院在该镇成立“瑞昌剪纸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剪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努力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力争实现文化产业新突破。同时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不断发展壮大剪纸队伍,把传统剪纸和现代剪纸有机结合起来,并加大文化招商力度,使剪纸朝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传承地方特色发展民俗文化

      瑞昌“秧号”主要分布在夏畈镇境内,其内容广泛、演唱自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音乐特征。“秧号”是人们在田里扯秧、插秧劳作时抒发感情的歌唱。每逢春播插秧季节,乡邻和亲友相互帮工。为了消除疲劳、鼓舞干劲,主家就请一位会唱“秧号”的“号头”领唱“秧号”。秧号分为“扯秧号子”和“插秧号子”,由十几首曲牌组成联曲,与一整天的劳动工序紧密配合,演唱出变化多端的曲调。其中最精彩的是“穿歌”,以穿插衬句的方法,扩充词体,领唱者打号,众人接应,气氛十分活跃,在赣北民歌中极其少见。据了解,“秧号”现在其他地方已失传,九江地区仅剩瑞昌夏畈镇“秧号”还完整地保存着这种艺术特征。2009年被九江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名单,现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夏畈镇十分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一栋三层楼的文化站,站内设施齐全,有影剧院、图书室、剪纸创作室和陈列室,可为当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农民剧团利用农闲时节自编自演,走村串户为当地群众义务演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农民文艺活动也是异常活跃。目前,由王能槐老师创作构思的《夏畈的变化不是夸》说唱文艺节目正在紧张排练之中,此说唱由6位大嫂来表演,以边打快板边说唱的形式,从夏畈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变化大、西瓜和山药成为农业龙头产业以及铜岭遗址、剪纸文化大放异彩等方面来说唱夏畈镇巨大变化;夏畈茶灯、龙灯、狮子灯也是民间一绝,每逢过年过节都为当地农民带来节日的欢乐;老年地掷球、木兰扇、太极拳、腰鼓队更是遍及村组,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镇文化站定期送电影下村进校园,三年共送电影450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和学生的业余生活。

      素有“青铜故里,剪纸之乡”之称的瑞昌市夏畈镇,在着力打造工业重镇、农业大镇的前提下,今年又抓住瑞昌市建设文化大市契机,充分挖掘铜岭古铜矿遗址、剪纸、秧号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力打造文化大镇。(杜玉胜 王林 记者魏东升)